看漫画 首页 名著 中国名著 外国名著 玄幻科幻 都市言情 历史军事 排行 免费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28章 梁启超对中国进步的回顾_冲击与回应

作者:费正清 字数:3452 更新:2025-01-10 13:15:22

1922年,上海 二、辛亥革命,满清逊位,在政治上含有很大意义……原来东胡民族,和我们捣乱捣了一千七八百年……最后来的这帮满洲人,盘据是盘据得最久,同化也同化得最透。满洲算是东胡民族的大总汇,也算是东胡民族的大结束。近五十年来,满人的汉化,以全速率进行,到了革命后,个个满人头上都戴上一个汉姓,从此世界上可真不会有满洲人了。这便是把二千年来的东胡民族全数融纳进来,变了中华民族的成分,这是中华民族扩大的一大段落。

三、内地人民向东北、西北两方面发展,也是近五十年一大事业。东三省这块地方,从前满洲人预备拿来做退归的老巢,很用些封锁手段,阻止内地人移殖。自从经过中日、日俄几场战争,这块地方变成四战之区,交通机关大开,经济现状激变。一方面虽然许多利权落在别人手上,一方面关内外人民关系之密度确比从前增加好些,东三省人和山东直隶人渐渐打成一片了。再看西北方面,自从左宗棠</a>开府甘陕,内地的势力日日往那边膨胀,光绪间新疆改建行省,于是两汉以来始终和我们若即若离的西域三十六国,算是完全编入中国版图,和内地一样了……

四、海外殖民事业也在五十年间很有发展。从前南洋一带,自明代以来,闽粤人已经大行移殖,近来跟着欧人商权的发达,我们侨民的经济势力也确立得些基础。还有美洲、澳洲等处,从前和我们不相闻问,如今华侨移住,却成了世界问题了……

民族扩大,是最可庆幸的一件事。因此可以证明我们民族正在青春时代,还未成年,还天天在那里长哩……

最可惜的,有几方面完全失败了: 拿过去若干个五十年和这个五十年来比,这五十年诚然是进化了;拿我们这五十年和别人家的这五十年来比,我们可是惭愧无地。试看这五十年的美国何如,这五十年的日本何如,这五十年的德国何如,这五十年的俄国何如?他们政治上虽然成败不同,苦乐不等,至于学问思想界,真都算得一日千里!就是英法等老国,又那一个不是往前飞跑?我们闹新学闹了几十年,试问科学界可曾有一两件算得世界的发明,艺术家可曾有一两种供得世界的赏玩,出版界可曾有一两部充得世界的著述?哎,只好等 总之,在最近三十年间我们国民所做的事业: ①《老子哲学》,见《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三十五》, 只要现代学术的几条主要路径还能走得通,我们当然都不能放弃。然而我们最应该探索的,应该是那条能够最深、最广地穿透未知领域的路。要研究1839年至1923年间的近代中国,我们在此推荐两条研究路径:一条是社会-经济的路,一条是心理-思想的路。两条路径并不是相互隔绝的,某种程度上还互相包容。下面,我们试着不用专门术语,而用大白话来解释一下这两条路径。

社会-经济方法是两条路中比较直观的一条。例如有人认为,近代中国现代化的失败是其统治阶级和风俗制度的失败,士大夫阶层的生活方式同西化的要求格格不入。李鸿章和他的僚属既要满足一己私欲,又得料理企业的公事。他们也确实是这么做的。但如果官办企业想要基业长青,管事的官员就必须一门心思扎进去,放弃做官,变成真正的投资者和企业家。但他们才不会这么干。19世纪末的中国既没有像日本一样产生自己的“财阀”,也没有像美国一样产生自己的“强盗大亨”。郑观应</a>批评得很对,官员并没有变成生意人。① 相反,他们还怀着地主士绅阶级的古老理想,拿着利润买房置地,而不去提高生产效率,因为土地总是被认为是最保险的投资形式。这一分析太过简单化,但它显示了东方的官本位传统阻碍了可流转的产权制度的出现。在产权制度下,财产受公司法保护,而不必受官府的卵翼,从而能够为工业提供资本。简言之,中国的统治阶级不想或者不能把资源冒险投入现代实业。他们明显是害怕失去自己以农业为基础的特权,也害怕做了资本家之后无法取得和昔日相同的特权。

这种分析如果系统地做下去,我们必然能够深入了解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与经济制度。旧式的家族关系、乡野的士绅和庙堂的官员间的联系、官僚在大规模经济活动中的广泛权力—无数此类问题,皆有待通过史料做进一步的分析。

心理-思想的路径则有着不同的侧重。首先,它关乎传统思想,包括支撑着旧秩序的制度、价值观和信念;其次,它还关乎传统思想的崩溃,传统思想在西方势力和西方观念的侵蚀下,方方面面都在缓慢地走向崩溃;再次,它要分析中国人对西方观念的吸收和适应,这些西方观念不断与旧秩序中的顽固因素相互影响。简言之,这一路径研究的是近代中国如何创造新的价值体系以替代旧的。这些旧价值从属于一个正在解体的旧秩序,不再灵验。

在近代中国,理学逐渐失去了对思想的控制,于是第二种研究方法的收获就变得格外丰硕了。当现行的思想和行为不再维护旧制度—当梁启超为拯救国家而抨击君权,当张之洞和袁世凯</a>建议废除科举以改善吏治,当胡适</a>和陈独秀</a>为使书面语言更切合实用而抛弃了文言文—此时,思想不必依傍外物就可以在历史舞台上扮演极其关键的角色。在这种时代,个人的心灵获得了更多创造的自由,更少受风俗习惯、正统思想、个人权威的束缚,更能意识到人类面对的多种多样的可能。在革命的巨变中,革命领袖个人得到凸显。孙中山的“中山”是他的日本化名,后来被用作大学的校名、马路的路名甚至服装款式的名称。革命者从古今中外汲取灵感—从英、日学说到法国革命,从新教《圣经》到今文经学,甚至纽约牙医莫里斯·威廉(Maurice William)的学说也被三民主义</a>称引。可以说,思想领域展开了一场“物竞天择”,各思想流派靠着自身对中国统治阶层的用处(真假姑且不论)获取传播空间。

同时,人们的情绪更加激烈,动机也愈发复杂了。故老相传的政教风俗失去了正当性,知识分子心中满是紧张和焦虑,他们抱着更大的希望,也怀有更深的恐惧。中国近代史除了要从经济、社会角度研究,还须从心理角度考察。个人受爱国和革命目标的裹挟,被卷入巨大的有组织的运动,社会心理是理解这一现象的关键,却常常被忽略。这种洞见现在看来尤其必要—今天,中国人的信仰既建立在前弗洛伊德的、配给经济学和马克思、列宁的社会学说之上,也建立在中华民族强烈的民族主义之上。

研究中国文化转型的第二条路径,即先锋人物的思想和动机,更明显地体现在本书所选的文献中。本书的选文体现的是精英而非普通民众的看法。中国先锋人物的陈述</a>和回应无疑代表了基本制度的运作,为社会-经济分析提供了依据。我们应该把每一位作者当作有血有肉的人来研究,他们的作为有的是为文化自豪感所激发,有的是为天子鞠躬尽瘁,有的是因为憎恨官场的腐败,有的是因为切齿外国的欺凌,情形不一。

把不同的历史放在一起加以比较,就能看到大趋势和一致性—只要看看英国在整个19世纪、日本在1911年之前的十年、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和之后以及后来苏联在华影响的后果,就清楚了。有一点是显而易见的,西方影响很多时候是以日本为中介传入中国的,因而西方影响中又掺杂了日本的影响。日本的影响比我们通常认为的更为深远。中国知识精英逐渐开始关心人民大众的政治觉悟了。这是一个意义最为重大的政治潮流,他们在民族复兴的大业中教育人民、动员人民。农民将成为现代国家的公民—进入20世纪后,中国上层阶级对这一问题越来越重视。五四新思潮终于开始直面这个大问题:怎样将目不识丁的农民大众和知识精英连接起来?然而,双方的割裂方便了一党训政,甚至是训政所必需的;现如今,这种割裂仍然没有完全改变。

研究的道路千千万,无论我们走哪条道路,中国的先锋人物为解决现代问题而上下求索,都是世界历史的一条主线。研究这条线索不但切实可行,而且对未来西方的民主也有至为重要的作用。纵观这百年的历史,最迫切的还是让当时的统治阶层增进对世界历史的了解。经过进一步研究之后,我们或许会发现,晚清的统治阶层未能避免革命,多半是因为他们的教育改革未能广泛地吸纳本土人才,也未能及时培养出堪当重任的接班人。同理,我们也可以说,国民党的最终命运早在孙中山在世时就已注定了,因为他未能让北大师生相信三民主义可以给他们智识上的指引。

我们很难说,19世纪结束时,中国的先锋人物在欧美接受的教育发挥了建设性的作用。其中的教训大概是,如果我们想要真正帮助一个社会,就要真正地理解它。

①见第13章(一)。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31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