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漫画 首页 名著 中国名著 外国名著 玄幻科幻 都市言情 历史军事 排行 免费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一章 近世史的意义_京都中国通史

作者:内藤湖南 字数:2820 更新:2025-01-10 13:11:08

中国的近世始于何时呢?这是应该弄清的。过去通常以朝代兴替来划分时代,此法自是简便易行,但若从史学的角度来说,却未必正确。史学上所说的近世,不是只论年头而指距离现今较近的时代,它必须有成为近世的内涵。它的内涵是什么?后面再说。具有这种内涵的近世,应当是在宋朝以后。而到宋朝为止,属于中古到近世的过渡时期。要弄清中国的近世史,有必要从这个过渡期开始思考。

贵族政治的衰落与君主独裁政治的代兴

近世的内涵,与中古相比大体有什么不同之处呢?首先,从政治上说,是贵族政治衰落,君主独裁政治的兴起。中国的贵族政治,从六朝到唐代中期最为兴盛。当然,这种贵族政治与上古宗教性的氏族政治全然不同,是以武士为中心的封建政治的另一种类。这时中国的贵族,不是根据制度由天子授予领土和人民,他们的门 此种变化的结果,是宰相不再是天子的辅佐,地位几乎变得和天子的秘书官一样。但宋代承唐代遗风,宰相仍手握相当的权力。明朝以后,终于不再设置宰相这一官职。明清时期,事实上执掌宰相职能的是殿阁大学</a>士,这些学士就官职的性质而言只是天子的秘书、代笔。那种辅佐天子,分担责任,甚至负担全部责任的古代宰相已不复存在,只有君权无限膨胀。唐代以前,宰相皆出自贵族阶级,手握大权,一旦拜相,连天子也不能随意动他,这是当时的习惯。明代以后,宰相不论拥有多重的权力,一旦触怒天子,就会被直接罢免,甚至有牢狱之灾。宋代恰恰介于唐和明清之间,宰相若拥戴天子行使权力,就和出身贵族的宰相没有什么区别,一旦失去天子的支持,就会势力全无。我们看北宋的寇準、丁谓</a>以及南宋的贾似道</a>等人境遇的变化,就可以明白这一点。而那些地方官,以前像小邦的君主,到了近世时,仅凭天子的一纸命令便可轻易任免,其无力以至于此。

宦官是天子的仆从。唐代的宦官成为天子眷属中有力的部分,在其势力鼎盛时,可以任意废立天子,持有与宰相相等的权力。当时有谚语说:“定策国老,门生天子”,就是当时的情况。明朝时宦官跋扈,但只在受天子恩宠时才有权力,若是失宠就完全无权。在唐代,有人和宰相商议诛灭宦官的势力,但失败了;明代诛杀过有势力大宦官。唐和明的宦官如此不同,正是贵族政治和君主独裁政治的不同造成的。

人民地位的变化

同时,人民的地位也发生了显著变化。本来,与法治国家不同,君主独裁政治时代人民的权利不会得到明确承认,但人民的社会地位和私有财产权与贵族政治时代大异其趣。财产的私有权得到明确承认,是在进入近世以后。在贵族时代,人民被看作全体贵族的奴隶,财产的私有权自然无从说起。到了隋唐时代,人民从贵族手中解放出来,被国家直辖,特别是将农民变得像国家佃户的制度被制定出来。但事实上政治的权力属于贵族,故而农民也可以说是拥护君主的贵族集团的佃户,其他人民则都和奴隶一样。土地的征收、分配变更的制度等,体现了这种如同佃户的关系。特别是租税的性质,对这一点表现得尤其明显。唐代实行租庸调制。租,与今天人民从私有土地上缴纳的税不同,是佃户向政府缴纳的地租。人民借用政府的土地(分配而来),为此支付的地租即为租。庸,即服劳役。每年人民有替政府服役几天的义务。这种劳役,是政府不付钱的差派,不是自由劳动。调,是指人民把土地上的产物献纳给政府,是所谓的贡物制度。这一制度适用于人民在一定的土地上定居时,人民一旦移动便不适用了。唐朝中期,这种制度自然瓦解,改行“两税法”,即每年分夏、秋两次纳税。在这种税制下,不管农民是否定居,只按照其现住地来收税。这是不把人民看作土地的附属物之后才发生的。由此,人民的居住在制度上实现了自由。另外,从这时开始地租也发生了变化,缴纳钱款代替谷物,因此农民可以自由处理土地的收获物。

如此一来,开启了下面的端绪:人民自然地被解放了,不再是被束缚在土地上的奴隶佃农的地位。到了宋朝,根据王安石</a>的新法,人民拥有土地的意思愈来愈确实了。比如新法中的青苗钱,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向农民提供低利息借贷(实非低息),等谷物收获后,农民就要还款,并加收若干利息。这一方法可以理解为有确认农民可以自由处分土地的收获物的意味。至于劳役,虽然到宋代为止都是摊派的,但由传统的差役改为雇役。差役必须亲自去服劳役,雇役则可以出钱雇人服役,算得上自由劳动。这样,富人为免除劳役,可以出钱雇佣别人劳动。如此一来,政府受益,人民也受益,这一制度便自然而然地推广开来了。传统的差役,富人也被强制服役,穷人必须无偿服劳役,带来了诸多不便。这种雇佣制度虽然也被很多反对者攻击,但它非常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所以后来司马光</a>更改王安石的新法时,当初反对新法的人当中,包括苏东坡</a>在内的很多人反对恢复差役制。总之,它承认了人民的劳动自由,自然地人民的地位也发生变化。中国完全没有承认人民的参政权,但贵族阶级被消灭,君主直接面对臣民时,它进入了近世政治的状态。

官吏录用法

人民与君主之间的阶层——官吏,其录用法变成了科举。即选举的方法,过去是从贵族阶级中录用官吏,现在变成通过考试录用。六朝时期采用九品中正的方法来选举天下的官吏。这种制度将官吏设为九个等级,叫做中正的官员掌管这一事务(考察地方名门望族的家世来任命官吏,因此即使有学识,如果没有门 总之,一开始是九品中正的门阀主义;到隋唐的科举制,原则上是不录用门阀,变成选择好像贵族的人才的人格主义;宋朝中期开始,变成实用主义。应试的考生,唐代每年及 艺术方面。在绘画领域,直至唐代一直盛行壁画,自然多以彩色为主。从盛唐起,白描水墨的新流派盛行起来。但整个唐代,新派并未完全压倒旧派。不过,从五代到宋,壁画逐渐变为屏风画,金碧辉煌的山水画衰落,墨绘日益发达。以五代为中心,之前的画大体偏重传统风格,画不过具有说明事件的意义;但新的水墨画采取表现自我意志的自由手法。过去绘画是贵族的玩具,用于装饰宏伟的建筑;而现在卷轴盛行,虽然不能说它是庶民的,但平民出身的官吏在流寓之中可以携带欣赏。

音乐方面。唐代以舞乐为主,即以音为主,舞蹈动作是附属物。它需要非常之多的乐人,使用极其复杂的乐器。其音律是形式性的,动作模拟现实的意味较少,与贵族的仪式相适应。唐以后,舞乐逐渐发生变化,先是吸收外国音乐,简单趣味较多的音乐流行,而且舞蹈等渐渐变成简单的风格,产生了几分写实的倾向。宋代以后,变成像今天日本芝居这样的杂剧,音乐单调,从而适合多数人欣赏。其品位在古代音乐之下,但迎合了低层平民的趣味。这种变化在南宋时期尤为显著。

综上所述,政治、经济、文化等诸方面都在唐宋之间发生了变化。这就是中古与近世的区别。由此也可以说,中国的近世是从宋代开始的。而想弄清近世的历史,必须从之前的过渡期着手。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61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