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漫画 首页 名著 中国名著 外国名著 玄幻科幻 都市言情 历史军事 排行 免费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十一章 埃塞克斯的军事野心_伊丽莎白女王与埃塞克斯伯爵

作者:斯特莱切 字数:5657 更新:2025-01-10 13:06:32

埃塞克斯的隐居所仍是旺斯特德,这次在那里,他一直处在不安、困惑和不悦的状态。他的内心始终充满矛盾,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极端。有时,他觉得自己应该匍匐在女王脚下,无论如何,他都要找回她的宠爱和陪伴,以及长久以来因此而获得的种种好处。然而他又无法,也不愿承认自己有错。她对他的侮辱是无法忍受的,当他重新想起那天发生的事情时,内心的怒火依然难以遏制。他要告诉她自己对她的看法。他一直不都是这样做的吗?自从10多年前的那个夜晚,他严厉地责备了她,而罗利就守在门口?他仍要责备她,激情不减当年,但要比那时更加恰切地运用悲伤与深沉。“陛下,”他写道,“当我想到自己爱慕您的美貌胜过一切,同时除了博取您的宠爱,我的生活</a>别无其他乐趣,我便会对自己感到奇怪,我竟然会有离开您的这一天。然而,当我想到您对我和对您自己都做了不可容忍的错事,不仅破坏了一切情感的法则,而且违背了您身为女性的荣誉,我便认为,待在哪里都比留在我当时所在的地方更好。我可以承担一切风险,这样才能确保我从那些虚假的、摇摇欲坠的、诱人屈服的欢乐记</a>忆中全身而退……我从不曾想过我应该是骄傲的,直到陛下想让我卑微。而现在,既然我的命运并未因此改善,我的绝望也当如我的爱慕,不曾有一丝悔意……我必须把我的心灵交给审判一切的上帝去审判,因为在这人世间,我找不到真切的权威。祝陛下在这世间享有一切快乐与荣耀,也愿您除了失去一颗真心,以及被佞臣环绕之外,不会再因您的错失招致其他惩罚。您最忠实的仆人,R.埃塞克斯敬上。”

当黑水河的悲报传到他耳中时,他又写了一封信,表示自己愿意为国效力,并匆忙前往白厅。然而他并未被准许进</a>宫。“他耍我够久了,”据说有人听到伊丽莎白这样说,“现在轮到我耍耍他了。他敢挑战我的底线,但我也有我的尊贵。”埃塞克斯又写了一封长信来劝说女王,其中引用了贺拉斯的话,并表示自己一定会尽职尽忠,“我留在这里没有别的目的,只是为了能随时听你差遣。”女王命人给他捎了个口信作为答复:“告诉伯爵,我对自己的重视程度一点也不比他对自己的重视少。”埃塞克斯继续搜肠刮肚:“我必须承认,作为一个男人,我对您天生丽质的倾慕,胜过对君王之力的折服。”他得到了进宫面谈的机会。女王并没有冷眼待他,在旁人看来,两人似乎冰释前嫌。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埃塞克斯最终带着比以往任何时刻都要消沉的心情,回到了旺斯特德。

很明显,女王等待的是诚恳的道歉。由于未能如愿,两人的关系陷入了僵局。在宫廷的温和派看来,现在应该想办法让埃塞克斯认识到问题的本质。于是,掌玺大臣埃杰顿给埃塞克斯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劝告信。他问:“难道阁下还不明白你现在的做法有多危险吗?这难道不是在令亲者痛心而仇者快意吗?阁下是不是忘记了自己的朋友?是不是忘了应该以大局为重?现在你只有一件事可做:务必乞求女王的原谅。至于当时孰对孰错,现在都已经没有分别。你不是也曾经试图辩解,结果却适得其反吗?为什么呢?因为你无论做什么,都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这不就是你招致麻烦的原因吗?咱们都在屋檐之下,向时局、责任和宗教低头,顺从你的君主,这些才是正确的做法。跟女王相比,你个人的责任算得了什么?”“我的好伯爵,”埃杰顿总结道,“人世间最难征服的,还是你自己。实现这个目标需要你付出所有的勇气与毅力,而人所有光荣的行动,全都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征服你自己,会让上帝欣悦,让女王满意,你的国家也会因此得益,朋友们会得到宽慰。而你的敌人,倘若真的有恨你入骨之人,他们定会为此失望至极。”

埃塞克斯的答复是令人印象深刻的。他以同样恳切的言辞,逐一反驳了掌玺大臣的观点。他否认如此行事令自己和朋友蒙受损失。他写道,是女王的做法让他只能这样做。当女王“逼他到山穷水尽之地”,他还怎么为国家效力,尤其是他已经被“拒斥、遣散、不再任用”?他继续写道:“我当然对女王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那只要求我效忠,我永远不会,也不可能不忠于女王陛下。侍奉女王的责任是不可解除的。作为伯爵,作为英格兰的将军,我永远要为女王效力。我为她尽心尽力,但我不可能做她的附庸或者奴才。”他越写越激动,“可是你说,我必须低头、顺从,我办不到。我不可能接受莫须有的责难,更不可能承认这种责难公正合理……你说我是因为做了辩解才招致麻烦,但并非如此……我一忍再忍,承受一切,就算那些屈辱莫名其妙,我也未加反驳。”写到这里,他再也克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了,“上帝会同意这样的做法吗?不忍耐就是不虔诚吗?怎么,君主就是完人,不会犯错吗?我们这些臣民就不会遭受错误的对待吗?人间的权威也是全知全能的吗?请原谅我,请原谅我,我的好大人,你说的那些我都不敢苟同。让所罗门王的弄臣在他被击垮的时候尽情笑吧,让那些奸佞之辈为了捞好处尽管对国王五体投地吧,让他们随意承认凡间的王至高无上而漠视天上真正至高无上的主吧。至于我,我受到了错误的对待,也感受到了这一点。我知道我的清白无懈可击,无论发生什么,即便凡间的所有力量都压在我身上,我都将以更大的力量与决心,去抗衡那些试图强加于我的东西。”

这些话很有气魄,当然也很危险,仿佛谶语,而且极不明智。在一位面沉似水的都铎王朝君主鼻子底下宣泄共和主义情绪,会有什么好处?这样的演说要么太早,要么太晚。汉普登[1]大概会响应这些主张。然而实际上,罗伯特·德弗罗,埃塞克斯伯爵的愤怒之笔指向的是过去,而非未来。昔日那众多贵族的血脉在他的胸膛中涌动,他们曾对神之受膏者[2]弃若敝屣。没错!如果这是个出身问题,那么身为英格兰古老贵族的继承人,为什么要对某个威尔士主教管家的后裔低头?这便是他的狂热激情——中世纪最后的张狂,在这个文艺复兴时期的贵族身上再度闪耀。事实无关紧要,他那被盛怒激发的想象力宁愿将它们抛开。因为说到底,实际发生了什么呢?不过是他对一位老妇人无礼,这老妇人刚好是个女王,结果她扇了他一记耳光。这里没有任何原则问题,更不涉及压迫。仅仅是因为当事双方脾气都不好,以及他们个人的恩怨。

一个现实的观察者能够看出,对于埃塞克斯这样的人物,现在只有两个选项:优雅地道歉,与女王和解;或者,完全彻底地从公共生活中抽身而去。和往常一样,埃塞克斯的想法更倾向于后一个选项。但他并不是一个现实主义者,而是个浪漫主义者——热情、不安、时刻感到困惑,经常对显而易见的事实视而不见。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如果他真的不愿意再做如他自己所说“为了捞好处尽管对国王五体投地”的那种人,那他就必须下定决心,去查特利过读读书、打打猎的逍遥生活。他身边的人恐怕还不及他现实。弗朗西斯·培根在过去几个月一直疏远他,安东尼·培根是个狂热的追随者,亨利·卡夫为人轻率、愤世嫉俗。至于他的姐妹们,个个都极富野心,他的母亲一生都在和伊丽莎白争执不下,显然无法提供调和的建议。他的家庭圈子里还有两个人物。他母亲莱斯特夫人已经 过了很久,埃塞克斯才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无论是当下还是未来,在英格兰还是爱尔兰,胜利令他极为亢奋,决心勇往直前。“我已经在枢密院里击败了诺里斯和蒙乔伊,”他在给自己的朋友兼支持者约翰·哈灵顿的信里写道,“上帝保佑,我将在战场上击败泰隆,毕竟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赢下任何能让女王以我为荣的功业呢。”

自然而然地,先前的剧情再度上演,各种习惯性的困难、失望和拖延轮番出现。伊丽莎白对每个细节都争执不休,每天都在改变她对于军备规模和性质的考量,并且对新任爱尔兰总督的职权范围展开激烈的讨论。在每天的唇枪舌剑中,几个星期过去了,埃塞克斯的喜悦渐渐转为忧郁。也许这次他主动领命是不明智的,后悔向他袭来,未来一片黑暗,困难重重,他将去往何方?悲戚的感觉将他淹没,但现在太晚了,退无可退,他必须鼓起勇气,面对不可避免的前景。“我要去爱尔兰,”他致信年轻的南安普顿伯爵,此人已是他忠实的门徒,“女王之命已下,无可更改,大臣们也在催促我速速出征。我被自己的盛名所累,不可能找任何借口。况且,临阵脱逃既不体面,也不应当。因为那样的话,爱尔兰恐将沦陷,就算此为天意,我也难辞其咎,毕竟我见此危局,受命解困,却未能履行职责。”他表示他也很清楚此时离开宫廷的种种不利——“给政敌可乘之机”“任各路王公贵族随意构陷,在他们口中,声名显赫比声名狼藉更危险。”他也意识到并列举了爱尔兰战场的种种困难。他写道:“对于所有这一切,我需要预见的,现在我都预见到了。”然而,他又一一驳斥了反对他勇往直前的理由。“瑕疵过多的成功便是危险”——就让他们躺在借口或是先前的功劳簿上苟活吧;“过于成功惹人眼红”——我绝不会因为害怕遭人排挤而放弃美德;“宫廷才是平步青云之梯”——但我想领兵作战比说俏皮话</a>更让我高兴……“这些都是我的个人之见,”他总结道,“我日思夜想的东西,不可能讲给外人听。但你就好比是世上的另一个我,我无法向你隐瞒。”

偶尔也会有阴霾散开,希望重现的时刻。女王展露笑颜,分歧消失了,空气中再度弥漫着类似于昔日快乐自信的氛围。1599年的主显节前夜,宫廷为欢迎丹麦大使,举行了一场盛大的晚宴。女王和埃塞克斯在群臣面前手挽手跳起了舞。那个象征着幸福顶点的景象一定在很多人脑海中浮现。短短5年过去,却已物是人非。然而此刻却和当时一样,这两位大人物相拥在一起,带着他们各自的激情与莫测的心情翩翩起舞,六弦提琴奏响的乐曲依然悠扬,各色珠宝在火炬的掩映下璀璨耀眼。可有事情真的发生?也许,在二人奇异的伴侣关系之中,始终有一种欢愉,一如</a>往常……然而,这是最后一次了。

伊丽莎白依然麻烦缠身——爱尔兰问题、埃塞克斯、战争与和平的永恒烦恼,然而她还是把这些暂且抛到脑后,花了几个小时将《诗艺》[4]用散文体翻译成英文。对于爱尔兰的动荡,她已经习惯了。埃塞克斯虽然还是让人不舒服,但他似乎只是想借总督身份出出风头,现在她可以暂时忽略几个月前那些令人不安的推测。与西班牙的战事倒仍是个问题,但它似乎也将妥善地自动解决。在模棱两可的情况下,双方都不知如何是好,和谈没完没了地进行,再无战事发生,于是也就没有花费。实际上,它已经沦为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这恰恰最合她的心意。

然而有一天,她受到了惊吓。一本书落到她手中——《亨利四世史》。她翻开来,发现扉页上赫然写着致埃塞克斯的拉丁文献词:献给最杰出、最尊贵的埃塞克斯及埃维伯爵、英格兰典礼大臣赫里福德及布尔奇耶子爵、查特利的费勒斯男爵、布尔奇耶及鲁恩爵士罗伯特。这是何用意?她草草翻阅整本书,发现它详细记述了理查二世失败及被废黜的历程,这是她向来反感的主题,因为它涉及一位英格兰君主被赶下台的可能。卡莱尔主教曾被要求发表一篇演讲,详细阐发了对被废国王之反对意见,这样的内容有何必要公之于众?这本邪恶的书究竟是何居心?她又看了一眼献词,不禁气血上涌。那完全是一种不加掩饰的谄媚,然而又远不止这么简单。“最尊贵的伯爵大人,以您的名号加持我们的亨利国王,他可以更自如、更妥当地面向公众。”[5]此人当然会推脱说“亨利国王”指的是这本书,然而这里不是还有一个极有可能的解释吗?如果亨利四世当时拥有埃塞克斯的名望与头衔,他对王位的争取将会得到更广泛、更坚定的认可。这是叛国罪啊!她赶忙命人召弗朗西斯·培根进宫。“这个人、这个约翰·海沃德,能不能判他个叛国罪?”她问道。“我想叛国罪恐怕不行,陛下,”弗朗西斯答道,“但判个重罪还是可以的。”“什么重罪?”“他这本书,很多段落都是从塔西佗那里剽窃而来……”“以此入手,用一用拉肢刑具,我会想办法让他说出最坏的情况。”弗朗西斯尽力让女王满意,但女王余怒难消。不幸的海沃德虽然没被用重刑,但却被关进了伦敦塔。在伊丽莎白在位余下的时间,他一直被关在那里。

女王的疑心,在以这样意外的方式爆发之后,又沉寂了下来。在与埃塞克斯经过了又一次小摩擦之后,她最终签署了对他的任命,埃塞克斯正式成为爱尔兰总督。他于3月底启程,在民众的欢呼声中离开伦敦。人们坚信,这位新教徒伯爵一定能力挽狂澜,让国家重回安宁。然而,在宫廷当中,一些人对未来的看法与此不同,其中就包括了弗朗西斯·培根。他好奇又惊讶地关注着围绕爱尔兰总督之位任命而发生的种种波折。他实在有些不敢相信,这个轻率之人真的会掉入这样一个陷阱之中?当他发觉情况果真如此,埃塞克斯注定要前往爱尔兰就职时,他给埃塞克斯写了一封信,言辞平和,仅有勉励之意,并未表达他的恐惧或疑惑。他已经无计可施了。他个人对事态的理解让他确信此时再做警告已无意义,也不可能。对此他后来写道:“我清楚地看到了他的覆灭。一个人在命运之旅中的种种意外,其实都可以通过先前的种种迹象做出判断。”

注释

[1]指约翰·汉普登(John Hampden,1594—1643),克伦威尔的表兄,17世纪20年代反对派领袖。

[2]即世俗国王。最初指犹太人的王在加冕时受膏油,后亦引申为接受某种职位。

[3]斯黛拉(Ste),源自拉丁文的“星星”一词,后来被菲利普·锡德尼爵士用在十四行诗集Astrophil and Ste当中。这本诗集被他专门献给了佩内洛普夫人,诗中Astrophil(同样源于拉丁文,意为“星之恋人”)指诗人自己,而Ste指的便是佩内洛普夫人。

[4]古罗马诗人、批评家贺拉斯的一封长信,信中结合当时罗马文艺现状,提出了有关诗和戏剧创作的原则问题,以诗体写就。

[5]Illustrissimees, cujus nomen si Henrici nostri fronti radiaret, ipse etetior et tutior in vulgus prodiret.——原注(这段献词的拉丁文原</a>文。——译者注)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17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