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在公元前204年的春天,西庇阿率军在利利俾(Lilyb?um,今马尔萨拉)登船,驶向非洲。据说他的舰队由四十艘战舰和四百艘运输船组成,船上载有够用55天(1)的淡水和口粮,其中15天的口粮已经做熟。对负责保驾护航的战舰进行了完善的部署,每一类船只在夜间由灯盏区分——运输船有一盏灯,战舰有两盏灯,他自己的旗舰有三盏灯。值得注意的是,他亲自监督部队登船。
一大群人聚集在一起为他们送行,其中不仅有利利俾的居民,还有来自西西里的各界代表——以示对西庇阿的敬意——以及留下来的部队。黎明时分,西庇阿发表了告别演说和祷告词,之后,军号吹响了起锚的信号。舰队在强风的吹拂下快速航行,次日早上太阳升起时,他们看到了陆地,可以辨认出墨丘利海岬(今卡本半岛)。西庇阿命令领航员在更靠西的地方登陆,但后来又降下一场浓雾,舰队被迫抛锚。 众所周知,古斯塔夫是一位优秀的古典学研究者:他在1630年的战略或许是有意识地运用了西庇阿的方法?古斯塔夫的这次作战也并非历史记</a>载中唯一在军事上与西庇阿相似的例子。因为1810年威灵顿构筑托里什韦德拉什防线(lines of Torres Vedras)并撤退到防线后方,大败法军集中的优势兵力,这一行动无论是在地形上还是在战略上,都使人清晰地回忆起西庇阿面对西法克斯和哈斯德鲁巴的兵力集中时所采取的行动。
这次安全撤退后,西庇阿整个冬天都在一门心思积蓄力量和储备物资,以备来年春天的作战。除了在前期的掠夺行军中收集到的谷物外,他还从撒丁岛获取了大量的谷物,又从西西里岛获取了新的衣物和武器储备。他的登陆取得了成功,他对企图在战场上迎击他的迦太基人予以痛击,最重要的是他驱散了这片未知之地的恐怖迷雾,证明了那些自作聪明之人的恐惧毫无道理,他坚守在令人望而生畏的非洲大地上,虽然兵力很少,却几乎打到了迦太基的城门口——所有这些因素结合在一起,扭转了舆论趋势,也驱使国家给予他充分的支持。罗马向西西里岛派出了换防部队,以便他能够用起初留下来的地方防卫部队来补充兵力。
但他和往常一样,在谋求壮大自身兵力的同时,并没有忽略减少敌人兵力的重要性。他重启了与西法克斯的谈判,“他认为西法克斯对新娘的激情此时或许已经在无尽的欢愉中得到了充分满足”。他在谈判中受挫了,因为虽然西法克斯甚至提出了迦太基人从意大利撤军以换取罗马人从非洲撤军的和平条件,但如果战争继续下去,他对放弃支持迦太基不抱任何希望。西庇阿根本不会去考虑这样的条件,却只以一种有所保留的态度予以拒绝,以便为他的使节访问敌营留一个借口。原因是他已经想出了一个计划,可以削弱敌人的力量,并先发制人,由于敌人人数上的巨大优势,他很担心这次进攻。他早先派去西法克斯那里的一些信使报告说,迦太基人的冬季营房几乎全是用木头搭建的,而努米底亚人的冬季营房则是用茅草和席子混搭而成的,布局混乱,间距也不合适,甚至有一些盖到了营地的防御墙外面。这个消息让西庇阿萌生了火烧敌营、趁乱发动偷袭的想法。
因此在后来的使团中,西庇阿派出了一些老练的侦察兵和出类拔萃的百夫长,打扮成军官的仆从。商议正在进行时,这些人就在西法克斯的营地和哈斯德鲁巴的营地中到处游荡,记下这两座营地的出入口,并研究两座营地的总体布局、二者之间的距离、卫哨换岗的时间和流程。每一次出使,都会派出一批不同的侦察兵,以便让尽可能多的人熟悉敌营的状况。西庇阿根据他们的报告断定,西法克斯的营地比较易燃,也比较容易攻打。
然后他又遣使到希望讲和的西法克斯那里去,他们奉西庇阿之命,在没有得到对于所提条件的明确答复之前不可以回去,他们说,到了这个时候,要么达成协议,要么大动干戈。西法克斯与哈斯德鲁巴商议之后,他们看上去是决定接受协议了,于是西庇阿又提出了进一步的条件,用这种办法来终止停战协定是很合适的,他在 * * *
(1)原文如此,但李维的原文中为45天。——译者注
(2)与 (3)阿加托克利斯(公元前361年或前360年—前289年)是叙拉古僭主,统治期间与迦太基战争不断,曾经入侵非洲,直逼迦太基本土,在乌提卡附近修建了一座塔。——译者注
(4)原文如此,但李维的原文中为60艘。——译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