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漫画 首页 名著 中国名著 外国名著 玄幻科幻 都市言情 历史军事 排行 免费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44章 亚历山大大帝_古希腊史

作者:查尔斯·欧曼 字数:4298 更新:2025-01-09 17:34:24

腓力二世驾崩后,他的儿子亚历山大继承王位。史称“亚历山大大帝”。对于在腓力二世突然驾崩后继承马其顿王国王位的这位年轻人,希腊世界知之甚少。任何一位亲眼目睹喀罗尼亚战役中他猛攻底比斯方阵,或亲耳听闻他与盛气凌人的父亲唇枪舌剑的人都不会否认他热情如火且倔强顽固。然而,人们对这位年轻人的了解仅止于此:一位鲁莽自负的少年,充其量适合带领一支骑兵罢了。狄摩西尼欢欣鼓舞地祝贺雅典人,“马尔吉特斯”已经登上马其顿王国的王位。他用“马尔吉特斯”指代马其顿王国的新国王。据说,“马尔吉特斯”是荷马创作的著名喜剧诗歌中愚蠢吵闹的自夸者的名字。

一旦穿过格德罗西亚沙漠,前往波斯波利斯和苏萨的路途便毫不费力。公元前325年春天,亚历山大大帝再次回到自己帝国的中心。一回去,亚历山大大帝就开始严格调查本地总督和希腊将军们的言行举止。在亚历山大大帝不在时,正是这些人管理亚细亚。在本地总督和希腊将军中,有不少人因侵吞公款和残暴无度而被革职。部分希腊人和亚细亚人甚至因自己行为失当被处以死刑。

第16节 希腊与亚细亚的融合

亚历山大大帝仅在自己缔造的帝国上享受了两年。然而,亚历山大大帝生前就已经显示出自己的意图。亚历山大大帝根本不想重回佩拉,像世袭国王一样居住在直言不讳的马其顿人中间。亚历山大大帝的抱负是建立一个新的横跨希腊和亚细亚的国家。在这个国家,蛮族人将和希腊人享受同等的权利。亚历山大大帝将自己定位成东方属民的开化者和保护者。他虚饰的外表都是为了唤起东方臣民的这种想象与共鸣。亚历山大大帝成功了。在波斯后世传说中,“双角的伊斯坎达尔”——人们对亚历山大大帝的称呼(19)——成了一位本地英雄,据说还是波斯的荣耀之一。亚历山大大帝让希腊人和亚细亚人和平共处的主要手段之一就是鼓励通婚。亚历山大大帝给波斯帝国的公主们配以巨额嫁妆嫁给自己的副将们。在自己的一万名士兵中,只要有与亚细亚女子婚配的,亚历山大大帝都将赐予婚姻双方丰厚奖赏。亚历山大大帝已经娶巴克特里亚的罗克姗娜为妻。如今,他又将大流士三世的长女斯塔蒂拉和大流士三世前任君主欧克士之女帕丽萨蒂斯(20)收入后宫。亚历山大大帝融合希腊与东方的另一种方式是在帝国建立新的城市,以此鼓励解散的希腊士兵和具有冒险精神的希腊商人在远方安家,并与当地居民融合。像这样的城镇有近二十个。多数以“亚历山德里亚”命名。这些城镇在东部行省纷纷崛起。其中不少城镇一直留存至今。譬如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坎大哈、亚历山德里亚-阿拉科提亚、赫拉特和亚历山德里亚-伊利昂。亚历山大大帝的这项工程成效显著。在亚历山大大帝广袤的领地里,一支混血希腊民族发展起来。在长达一百年的时间内,希腊文明看似会主宰整个东方。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希腊人口稀少,并不足以永久提升东方文明,或与亚细亚人融合。唯一永久希腊化的区域就是小亚细亚和叙利亚。在其他地区,本土因素渐渐在与希腊文明的混合中显现出来,并最终回归到先前的状态。然而,就算在远东地区,亚历山大大帝努力的成果仍然不可轻视。直至公元前25年,印度仍然有希腊国王。直到2世纪,希腊语仍然是帕提亚人的官方语言。

马其顿大军穿越格德罗西亚沙漠

亚历山大大帝与斯塔蒂拉的婚礼

第17节 兵变

亚历山大大帝的士兵不见得会欣赏他的大计,或是为与东方人平起平坐而感到欣喜。公元前324年夏天,在巴比伦附近的奥皮斯,亚历山大大帝的士兵发动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兵变以宣泄自己的不满。招募大量亚细亚军团后,亚历山大大帝提议将手下的多数老兵送回希腊,并且给予他们丰厚的赏赐和津贴。士兵纷纷认为,亚历山大大帝此举标志着他希望今后不再依靠希腊军队,而是通过一支东方军来统治自己的希腊臣民。兵变者们讽刺亚历山大大帝,请求他遣送所有马其顿人,再带领一群波斯人继续作战。此外,还有他的父亲宙斯-阿蒙无价的庇佑伴随他左右。一直以来,亚历山大大帝对兵变者的演说都是作为激烈雄辩的典范令人们铭记于心。亚历山大大帝告诉这些兵变者,他们大可以离去,因为自己并不需要他们。此外,亚历山大大帝还提醒他们,是自己的父王腓力二世将他们从马其顿山区可怜的、穿着兽皮的牧羊人变成希腊的主宰;而他自己做的更是腓力二世的四倍之多;他让这群人变成了东方的主宰——所有的东方财富都可以任由他们支配;自己赢得的一切都与他们分享——还有他的荣耀,而这个荣耀他们似乎全不在乎;除了紫袍皇冠,他一无所有。通过这次演说,亚历山大大帝获得了胜利。兵变最终平息。即使亚历山大大帝处决兵变头目,他们也毫无怨言。

第18节 亚历山大大帝驾崩

兵变过后,亚历山大大帝计划巡视并整顿所有新近征服的行省。亚历山大大帝沿幼发拉底河而下,到达出海口,与从印度来的尼阿库斯的舰队汇合。接着,亚历山大大帝行军到埃克巴坦纳。在埃克巴坦纳,他的至交战友赫菲斯提昂离世。亚历山大大帝举行了盛大的仪式,厚葬了友人。据说,葬礼花费了一万两千塔连特。随后,亚历山大大帝制服了苏锡安纳和米底间山区的强盗部落,然后回到巴比伦过冬。据我们所知,在城门,亚历山大大帝遇到了迦勒底亚的先知。先知恳求亚历山大大帝不要进城,因为他们从星象中得知如果亚历山大大帝此时进入巴比伦,那么厄运将会随他而至。亚历山大大帝对预言置之不理,在这个选定的都城里度日。公元前323年春天,亚历山大大帝前去勘探幼发拉底河沼泽丛生的三角洲地带的水路。他计划在该地建造新的港口和运河。在沼泽中,亚历山大大帝染上了致命的疟疾。起初,亚历山大大帝不以为然。他高估了自己的体力,并尝试以习以为常的过量饮酒来抵消疾病。此举让亚历山大大帝十三年来长期东征西讨的身体不堪重负。亚历山大大帝不久便病倒。公元前323年6月,在初次病发仅十一天后,这位东方的征服者便驾崩了,将自己的帝国留给了尚在襁褓的儿子和一群野心勃勃且不择手段的将领。

赫菲斯提昂

亚历山大大帝驾崩

亚历山大大帝的葬礼

亚历山大大帝中途暴毙,年仅三十二岁,并正期待着新一轮的征服和冒险。弥留之际,亚历山大大帝正打算远征阿拉伯,脑中正酝酿着更大的宏图伟略。如果其中之一的计划——远征意大利——能够实现,那么世界史将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历代历史学家总是乐于想象,如果亚历山大大帝和正在崛起的、当时正忙于撒姆尼人战争的罗马交手,将会发生什么。

与此同时,希腊的前景彻底改变。马其顿王国对东方的征服改变了希腊小城邦之间及希腊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如今,地方自治的旧有体制和常年争战都无法维持权力的均衡。公民的爱国主义遭受重创。然而,作为交换,无论对于城邦还是个人,马其顿王国的征服都作了众多弥补。如果个人愿意忘记自己是一位雅典人或科林斯人,而仅需记住自己是一位希腊人,那么还有什么能比看到东方帝国由一位马其顿王子主宰而更让人感到自豪的呢?马其顿王子率领的军队中有大批的希腊将领,且其中三分之二的兵力都是由希腊重装步兵和轻装步兵构成。还有什么能比看到希腊殖民热情尚未熄灭,以及征服者们掌控着从爱琴海到印度河的每个行省,并在这些行省建造和希腊祖国同样伟大而富有生机的希腊城市更让人振奋的呢?对于那些愿意效忠马其顿王国的个人而言,奖赏更是不可估量。无论是士兵,还是将领、诗人、画家、抄书人、修辞家、商人或水手,都会有方便、可敬和报酬丰厚的职业。

当再次回望“权力制衡”和无尽战争的旧时光时,那些投身于征服亚细亚的新生活的人们会觉得旧时光中的事务琐碎而荒谬。亚历山大大帝在阿尔比勒大获全胜不久,希腊发生战事的消息就传来了。斯巴达国王阿吉斯三世及手下五千多位勇士战死。然而,亚历山大大帝对自己的将领们说:“当我们征服‘大王’时,阿卡狄亚正在爆发某些‘群鼠之战’。”亚历山大大帝赢得东方,建立世界帝国后,希腊人之间因一处边界堡垒或一方牧场草地而进行的战争看起来就不过是由妒忌和愚蠢掀起的涟漪罢了。

讲述亚历山大大帝的故事时,我们几乎忽略了希腊。从亚历山大大帝开始,希腊的历史不再孤立,是成为更大整体的一部分。引起事态发展的起因已经不在希腊境内,而必须要从远方寻求。雅典遭到围城或科林斯遭受洗劫必然是亚细亚或埃及某些政变的结果。简而言之,希腊的历史已经不能单独书写,而是要作为从第勒尼安海到印度河的整个希腊化世界的一部分去书写。波力比阿斯(21)的风格必然要取代修昔底德的风格。希腊历史的主题已经不再是我们目前为止记录的爱琴海周边的简单编年史,而是需要另一种讲述方法和另一部独立著作来阐明。

* * *

(1) 在“希腊化运动”中,亚历山大大帝对叙利亚、小亚细亚和埃及进行改造的成效一直延续到7世纪,直到伊斯兰教徒征服了这些地区。——原注

(2) 长度约四米至六米的长矛,由腓力二世引入马其顿方阵。

(3) 戈尔迪(Gordius,生卒年不详),约生活于公元前2000年,传说中点石成金</a>的弥达斯王的父亲。

(4) 价值七十万英镑。——原注

(5) 阿蒙神为古埃及的主神,在古希腊语中被译为宙斯,因为二位都是最高神。古希腊人在祭祀时便称阿蒙神为“宙斯-阿蒙”。

(6) 意为“骆驼之家”。——原注

(7) 此处指波斯波利斯,是波斯帝国举行仪式的都城,于公元前518年由大流士大帝建立。位于伊朗城市设拉子东北部约六十公里处。

(8) 尼尼微城为亚述古城,位于今伊拉克北部城市摩苏尔的郊区,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公元前612年毁于亚述内战。

(9) 此处指亚细亚北部及中部地区。

(10) 今赫拉特,位于阿富汗西北部。——原注

(11) 今萨马尔罕。——原注

(12) 今巴尔赫。——原注

(13) 发生于公元前218年,为第二次迦太基战争期间的大事件之一,也是古代军事史上的一大壮举。

(14) 意为“亚历山大的边境”。——原注

(15) 今木尔坦。——原注

(16) 今坎大哈。——原注

(17) 今锡斯坦。——原注

(18) 今俾路支省。

(19) 因为亚历山大大帝酷爱戴上“其父”宙斯-阿蒙的双角。——原注

(20) 与大流士三世之妻同名。

(21) 波力比阿斯(Polybius,约公元前200——公元前118),古希腊历史学家,代表作为《历史》。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45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