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节 薛西斯一世撤退
战后数日,薛西斯一世继续表演着不屈不挠的戏码。波斯陆军开始从主体大陆修建一条宽广的防波堤。看起来,薛西斯一世决心用陆军而不是海军来赢得萨拉米斯。然而,薛西斯一世此举不过是用来掩盖他的真实意图:他已经下定决心打道回府。作为此次远征的主要支持者,马多尼乌斯仍然希望此行取得圆满成功,并为薛西斯一世提供了一个可信的理由。马多尼乌斯说道,雅典是薛西斯一世这次打击的主要对象,既然雅典现在已经成为烟雾腾腾的废墟,那么入侵希腊的目的已经达成,收尾的小事可交给次要人物来处理了。因此,薛西斯一世大可返回苏萨,只需留下一位总督,让他带领足够的兵力完成征服希腊的使命即可。薛西斯一世迫不及待地接受了马多尼乌斯的建议。他吩咐马多尼乌斯大可随心所欲地挑兵选将,并宣布带领余部归国的意图。据说,来自迪米斯托克利的密信加紧了薛西斯一世撤离的步伐。迪米斯托克利又派出他的奴隶亲信前往希腊大陆,给薛西斯一世报信。迪米斯托克利密信的大意是,迪米斯托克利本人已经竭尽全力劝说希腊大将推迟摧毁达达尼尔海峡浮桥的行动,但毫无疑问,该行动不久就会开始。事实上,正是迪米斯托克利提议采取这次行动,但欧利拜德斯认为此举太过鲁莽,并且阻止任何此类情况的发生。
波斯军中的巴克特利亚步兵
于是,马多尼乌斯选出波斯军队中的精兵良将——包括薛西斯一世贴身护卫在内的所有波斯人、米底人、塞克人和巴克特利亚人部队,以及其他民族的小部人马。其余波斯大军都随薛西斯一世回国,重走穿过维奥蒂亚、塞萨利和马其顿的漫长的行军路线。阿塔巴兹(5)带领六万精兵殿后,在掩护主力部队到达达达尼尔海峡后,留下来威慑马其顿人,并保持马多尼乌斯与亚细亚的联系。据说,波斯人的归途无比艰难。军备物资已经不足。季节已经转入深秋。痢疾和色雷斯的严寒大大削减了波斯军队的战斗力。在这种情形下,薛西斯一世抵达阿拜多斯。他发现浮桥已经被暴风摧毁,因而只能乘船通行。乘着渡船,波斯陆军缓慢通过达达尼尔海峡。在无比消沉沮丧的心境下,他们跟随薛西斯一世回到萨迪斯。
第8节 波斯舰队撤离希腊
与此同时,在薛西斯一世启程回国时,波斯舰队已经撤离雅典港口。败北的舰队伴着夜色而行,悄然无声地向达达尼尔海峡航行。早在波斯陆军抵达阿拜多斯前,波斯舰队就先行到达,保护这条通道免受希腊人的袭击。接着,部分舰队——显然是腓尼基人的海军部队——驶往故土;而西方的部队则在伊奥利亚的库麦港过冬。由于仍然对波斯军队心存余悸,希腊的海军将领没有继续追击波斯舰队。希腊联军心满意足地驶往邻近的基克拉迪群岛,强迫岛上居民放弃对波斯帝国的效忠。只有安德罗斯岛人起身反抗,而他们的土地则惨遭蹂躏。帕罗斯岛人和其他岛屿居民暗中向迪米斯托克利行巨额贿赂,轻而易举地得到了迪米斯托克利与其他同盟将领的谅解。希腊联军中的海军将领庄严肃穆地来到科林斯地峡,瓜分了萨拉米斯的战利品,并向希腊神明进奉了丰厚祭品——其中还包括当初宣扬投靠波斯帝国的德尔斐阿波罗。之后,各地海军将领解散,纷纷回国。
公元前480年到公元前479年的冬天漫长无比。近半年后双方才重启了军事行动。马多尼乌斯将军队撤离到极北之地。军队主力驻扎在塞萨利的城镇中。马多尼乌斯的维奥蒂亚联盟们镇守着西塞隆山边境的北部地区,因此,阿提卡就没人占领了。阿提卡的空虚令雅典人鼓足勇气,重回被摧毁的城市,并将特罗曾的家人接回雅典。然而,就在开始重建被毁坏的房屋时,雅典人收到一条警告。这条警告告诉他们危险并没有结束。
公元前479年早春时分,亚历山大一世出现在雅典人当中。他捎带着马多尼乌斯的消息。波斯人迫切希望将雅典人从希腊联盟中分离出来。他们向雅典人提出条件。这些条件是波斯帝国君主从未屈尊向其他任何同盟提过的。只要雅典人不再抗争,他们不仅可以完全保持独立,而且可以兼并任何临近雅典的土地。不仅如此,薛西斯一世还将提供一大笔财物供雅典重建神殿和住房。如果雅典人拒绝,那么当战争来临时,波斯军队将会再次攻占雅典。然而,在经历萨拉米斯一战后,雅典人在最黑暗的时刻都坚守着自己的使命没有动摇,而此刻更没有可能轻言放弃了。雅典人语含挑衅地赶走了亚历山大一世,并坚忍地等待着战争的时机。
第9节 雅典人和斯巴达人的争执
马多尼乌斯言出必行。公元前479年的春天来临时,他的军队从塞萨利如洪流般向南进军。接着,由于维奥蒂亚部队的加入,波斯军队人数激增。波斯军队翻越西塞隆山,来到色利亚平原。雅典人一直希望他们伯罗奔尼撒半岛的同盟军会从科林斯地峡全力赶来,帮助他们镇守西塞隆山的关隘,对抗波斯军队。然而,斯巴达人仍然没有放弃他们在科林斯前筑墙的老把戏,而此时围墙已经成为一个坚固的堡垒——也是斯巴达的防线。由于没有出现一支能够捍卫阿提卡的重装步兵,雅典人只好再次将家人送上船,逃往特罗曾和萨拉米斯。刚好在薛西斯一世入侵雅典十个月后,马多尼乌斯再次出现在雅典废弃的城墙前,未经任何抵抗就占领了雅典。由于当时孤立无援,雅典人狂怒不已。他们派出特使前往斯巴达,谴责同盟们的自私行径,并试图驱使斯巴达人行动起来。雅典人暗示亚历山大一世的提议仍然有效。如果得不到援助,雅典很可能被迫接受波斯帝国的条件。这个威胁让斯巴达的监察官们暗暗改变了心意,但斯巴达人还是决心向雅典人掩盖自己内心的不安。在回应雅典人前,借口斯巴达当时正在庆祝盛大节日雅辛托斯节(6),斯巴达人拖延了数日。
第10节 希腊人从科林斯进军
接着,监察官们集结了五千名斯巴达人——斯巴达内可用兵力的一半以上,任命列奥尼达一世的侄子保萨尼阿斯为指挥官,并趁夜色向北进军。因此,当雅典使者获准接见斯巴达人时,他们惊奇地发现斯巴达军队早已经行军到科林斯地峡。斯巴达军队得到的命令是往更远处进发。庇里阿西人的五千重装步兵跟随着雅典使者踏上归程。不久,整个伯罗奔尼撒地区都在行军。所有唯斯巴达马首是瞻的城邦纷纷涌向科林斯。接着,史无前例的大规模武装出现在希腊的土地上,并向迈加拉和艾留西斯进发。在艾留西斯,希腊大军中又加入了从萨拉米斯海峡而来的八千雅典重装步兵。然而,出乎希腊人意料的是,马多尼乌斯并未出现。原来,在希腊大军逼近时,这位总督派出一支骑兵侦查队前往迈加拉城外后——波斯军队可及的最西端,就撤离雅典。马多尼乌斯特意摧毁了躲过首次波斯军队侵略灾难的神殿和城墙,并将公元前480年冬季刚刚开始兴建的全新房屋夷为平地。之后,他领兵越过了进击中的雅典大军的前线,经过西塞隆山,在阿索波斯河河谷驻扎下来。马多尼乌斯在维奥蒂亚南部平原宣战。马多尼乌斯的营地四周由一条土制的墙包围,全长十弗隆(7)。墙外是一条河流。营地正对着普拉蒂亚。从迈加拉和伯罗奔尼撒半岛延伸到维奥蒂亚的两条大路就在普拉蒂亚的此处交汇。希腊人驻扎在山上。他们不敢下到平原地带,而平原上到处都是马多尼乌斯布下的众多骑兵。在波斯军队和希腊联军驻扎好后,波斯人还威胁着前往麦加里德和从科林斯湾到科林斯地峡的关卡。同样,无论马多尼乌斯向上述哪个方向行军,希腊人都可以非常方便地从自己驻扎的山地发动对马多尼乌斯的袭击。两军对峙一段时间后,都期望对方能首先发动决定性的攻击。马多尼乌斯铭记着温泉关一战,打定主意不从山地袭击希腊人。保萨尼阿斯虽然是位勇猛果敢的人,但缺乏军事判断力和先发制人的能力,并担心自己军队的士气不足。
当时,希腊联军人数已经激增到十万余人。其中近四万士兵都是装备全副黄铜铠甲的步兵。这样的装备是亚细亚军队无法企及的。然而,仍然有很多希腊部队正在路上。希腊军日夜期盼着伊利斯人和曼丁尼亚人,而他们的到来至少增援了五六千名重装步兵。对于马多尼乌斯的兵力,我们无法轻易估算出来。但包括他的希腊同盟在内,他的兵力至少是保萨尼阿斯的两到三倍。
第11节 战前冲突
几天后,马多尼乌斯派出几支骑兵前往被希腊联军占据的较平缓的坡地,想要惹恼希腊联军,诱使他们向前行军。在希腊联军驻扎地中部,波斯骑兵和希腊联军发生了激烈的遭遇战,但波斯骑兵彻底溃败。马希提战死在希腊联军营内,他是整支骑兵的指挥官。
这场胜利让保萨尼阿斯斗志大增。他带领更多希腊士兵来到平原上。既然波斯骑兵并不是坚不可摧,那么最初对他们的恐惧也就烟消云散了。于是,希腊联军一路向西挺进,在距西塞隆山二点五英里外的一处小山丘停下来,排成一字阵形。此地处于普拉蒂亚前方和格尔格费亚喷泉后方。斯巴达人镇守离山最近的右翼;其余伯罗奔尼撒人驻守中部;而雅典人防守离平原最远的左翼。在这样的情形下,波斯军队和希腊联军以阿索波斯河为界,对峙了十天。然而,希腊联军无法忍受波斯骑兵骚扰。波斯骑兵总是停在希腊联军取水的喷泉前,有时则会来到希腊联军两翼,截断来自迈加拉护卫兵运送来的军备物资。保萨尼阿斯仍然举棋不定。胆怯使他决定将军队撤退到靠近普拉蒂亚的地区。保萨尼阿斯选定的目的地水源充沛,并且拥有坡地,使他们不易受到波斯骑兵的突袭。于是,希腊联军趁夜色撤退。然而,这场行动大错特错。中部的伯罗奔尼撒人匆忙起兵,但并没有在选定的位置停下,而是在希腊联军后方一英里外的地方止住脚步。斯巴达人一直拖到将近天亮才起兵。一支大队的指挥官固执己见,不相信撤退的命令。直到保萨尼阿斯本人亲自劝说,他才起兵。雅典人则等待着斯巴达人撤离后,自己才撤退。因此,天明时,波斯军队发现希腊联军中部已经消失不见,而两翼正朝普拉蒂亚的崎岖处撤退——两翼间并无任何连接。
普拉蒂亚战役前保萨尼阿斯向众神献祭
第12节 普拉蒂亚战役
马多尼乌斯认为自己时机已到,带着人马冲上前去。他根本没有考虑列阵作战,只是匆忙行军,妄图在希腊联军占据有利地形前抓住他们。希腊联军似乎已经注定失败,但绝望赋予保萨尼阿斯勇气。他带领余部冲在前面——一万斯巴达和拉科尼亚的重装步兵、一千五百名提基亚的阿卡狄亚人、三万五千名希洛人和其他轻装部队。接着,保萨尼阿斯派人告诉雅典人,自己已经打算迎战,随后就向蜂拥而来的波斯追兵猛冲过去。在波斯军中,波斯人冲在前面,而其余部队正从营地匆忙赶来,场面因此非常混乱。波斯人将柳条编织的大型盾牌摆在阵前,开始拉弓射箭。然而,还没等射出几只箭,希腊联军就排山倒海般猛攻过来。希腊士兵翻过盾牌屏障,开始利用刀剑长矛近身作战。恶战持续了近半个小时。马多尼乌斯精挑细选的士兵坚守着自己的阵地。然而,波斯军队的短刀和棉布短袍根本敌不过斯巴达人结实的长矛和全身的盔甲。波斯军队开始向河边败退,与前来支援自己的后方大军纠缠在一起。马多尼乌斯被石块砸死。因为没有军官替代他的位置,所以整支波斯大军陷入一片混乱。殿后的阿塔巴兹带领手下的四万士兵安全撤退到通往西北的大路上。阿塔巴兹日夜兼程,全速行军。在波斯军队败退的噩耗传开前,他安全来到塞萨利,并最终抵达亚细亚。毫无疑问,他的身后还有不少其他散落的部队。然而,波斯军队的主力撤退到阿索波斯河对岸戒备森严的营地,还在做困兽之斗。
希腊军列成军阵与波斯军交战
希腊军打败波斯军
与此同时,在希腊联军最左翼的位置,雅典人与波斯军中维奥蒂亚部队展开激战。他们彼此单独作战。直到维奥蒂亚人发现己方主力已经彻底溃败时,这场激战才结束。接着,维奥蒂亚人放弃作战,撤退到底比斯。雅典人并没有追击维奥蒂亚人,而是来到波斯营地。在波斯营地,雅典人发现斯巴达人正试图破营而入。当时,希腊中部军队也赶了过来,但来得太迟,已经错过这场战役的重头戏。除了一匹走散的底比斯马,希腊中部军队没有看见一个波斯士兵。靠着这匹马,希腊联军捕获了行军中的迈加拉人分队,并杀死了这六百人,之后又放了这匹马。
第13节 希腊人占领波斯营地
在坚不可摧的波斯营地栅栏外,希腊联军和波斯军队爆发了激战。经过这场激战,雅典人和提基亚人终于攻入波斯营内。其他希腊部队蜂拥而至。接着,波斯人的抵抗土崩瓦解了。波斯士兵束手就擒,毫不抵抗,任凭宰割。在波斯营地中,每个角落的尸体都堆积成山。直到希腊联军筋疲力竭,这场屠杀才最终结束。希腊人获得了极其丰厚的战利品。其中包括波斯军官的金银器皿、奢侈物件和精美挂饰,还有成群的奴隶和妃妾。就连波斯军官们嵌饰的兵器和铠甲都价值不菲。波斯营地中还有不计其数的马匹、骆驼和骡子。这样的战利品是希腊人之前从未得到过的。
普拉蒂亚战役的作战方式和取胜方式有违常理。双方的用兵手段甚至比因克尔曼战役(8)中的还要拙劣。但毫无疑问,这场胜利是决定性的:希腊联军仅仅损失一千三百人,而波斯军队全军覆没。除了向北逃往达达尼尔海峡的残兵败将,波斯大军所剩无几。接下来,希腊联军开始严惩希腊的叛徒。普拉蒂亚战役结束后不久,希腊联军便向底比斯进军,并围堵底比斯。不久,底比斯被迫投降。底比斯的寡头首领被公开处决,以示惩罚。底比斯在维奥蒂亚联盟中的领导地位被剥夺。这个领导权一度转移到塔纳格拉(9)手中。其他波斯同盟纷纷投降,没有耗费一兵一卒。
在普拉蒂亚战役当天,还有一场重要战役在爱琴海另一面爆发。就在希腊联军向维奥蒂亚进军时,一支由一百一十艘船组成的联合舰队在埃伊纳岛集结,由斯巴达国王莱奥提基德斯和雅典的科桑西普斯率领。这支舰队的目的是在亚细亚海域转移波斯军队的注意力,并密切监视波斯舰队余部。当时仍然有三百艘波斯船停泊在伊奥尼亚海岸。此外,希腊此举意在激起亚细亚的希腊人——尤其是埃伊纳岛上的居民——起身反抗波斯帝国的统治,因为希腊同盟的舰队近在咫尺。
第14节 米卡尔战役
于是,希腊人到达提洛岛。在提洛岛,他们收到来自萨摩斯岛密使积极支援的许诺,并得知希俄斯岛已经爆发起义。这个消息让希腊人勇气倍增,他们继续英勇向前,搜寻波斯舰队。希腊人发现,波斯舰队停泊在离米利都不远的米卡尔海岬。从萨迪斯派来的一支强大的波斯陆军就驻扎在波斯舰队附近。与保萨尼阿斯在普拉蒂亚战役中的迟缓怯懦截然不同,莱奥提基德斯和科桑西普斯行动迅猛果断,决定立刻发起袭击。他们登陆上岸后就直奔波斯大营。波斯军队前来迎战。在海岸上,双方爆发漫长的战争。最终,波斯军队撤退到自己坚固的营地中。在波斯营地,双方爆发了第二次激战,但这次持续时间不长,因为雅典人和科林斯人与逃离的波斯军队一道进入波斯营地的大门。波斯士兵继续四散开来,逃往山地。波斯军队的营地和岸边的三百艘船全被战胜的希腊人收入囊中。希腊人损失严重,但波斯军队损失更惨重。不少波斯逃兵被当时公然反叛的米利都人劈成两半,而米利都人当时正包围着波斯人逃离的关隘。
波斯在伊奥尼亚地区的霸权就此告终。这场战役爆发后,所有岛屿不再效忠薛西斯一世,而多数大陆城镇也有了向它们效仿的胆量。薛西斯一世回到苏萨,不仅没有赢得他觊觎的新领地,反而失去了一处行省的大部分区域。
* * *
(1) 迪底玛是伊奥尼亚海岸的一个古希腊神殿,属于名城米利都。阿波罗为该神殿的主神之一。公元前494年,迪底玛遭波斯军摧毁。
(2) 指19世纪。
(3) 古希腊城市,位于今土耳其博德鲁姆(Bodrum)。
(4) 阿尔特米西亚王后生活在公元前5世纪左右,为古希腊城邦哈利卡尔纳索斯的希腊王后,在其夫离世、其子尚幼时继位,约公元前484至公元前460年在位。因哈利卡尔纳索斯属于阿契美尼德帝国的卡里亚(Caria)行省,所以后世称其为卡里亚的阿尔特米西亚一世(Artemisia I of Caria)。
(5) 阿塔巴兹(Artabazos,公元前480—公元前455),为薛西斯一世第二次入侵希腊时的将领之一,约于公元前480到公元前455年效忠波斯帝国(Achaemenid Empire)。
(6) 纪念美少年雅辛托斯(Hyacinthus)的古斯巴达节日。在夏初举行,为时三天。
(7) 相当于两千二百零一米。
(8) 因克尔曼战役(Battle of Inkerman)发生于1853年到1856年克里米亚战争(Crimean War)期间,交战双方为英、法、奥斯曼帝国联军和俄罗斯帝国的“帝国军团”(Imperial Russian Army)。
(9) 古希腊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