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域的天气复杂多变,沿海一带的人很了解台风季和夏季季风。普通水手必须通过天气预报决定出海日期。但即使有天气预报,也可能遭遇不测风云。
我们从横滨前往马尼拉。1900年8月中旬,“春日丸”号抵达香港港口。一场大风暴从南海席卷而来,我们不得不继续航行。船长和海员面临一场惊心动魄的挑战。中国海有大量交叉水流,相遇的时候会让轮船无法前行。交叉水流一旦堆积起来就会由台风变成巨大的波浪,后果不堪设想。
我丈夫发来电报让我乘一艘更大的船。刚好这时候有一艘美国运输船准备离开香港,但我和孩子们觉得在小“春日丸”号上挺舒坦,搬动行李的确让人觉得烦心。我想“春日丸”号已经在南海来来回回很多年,再漂泊一些日子应该问题不大。
我们恰好在两个风暴来临的间歇抵达。大海被汹涌的波涛翻了个底朝天,巨浪在船底翻滚,一路上摇晃不止,但并没有什么危险发生。我真切地开始觉得中国南部海域并没有传说中那么可怕。
一早醒来,明媚的阳光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我走出特等客舱,发现我们已经到了马尼拉。
北边有像山脉一样连绵不断的海岸线。经过一条岩石围绕的狭小海峡时,我们亲眼看到拍打着岩石的海浪被撕碎,抛向空中,变成云雾一样的水汽,美不胜收。
“科雷吉多尔岛[1]。”船长用手指向远处岩石后面又高又绿的山峰。我还是 “汉考克”号载着这位政治家抵达马尼拉湾之前,有关他的声誉,他在美国司法部得到的无以伦比的耀眼光环等,都和他联系起来了。之所以强调“得到”这个词,完全考虑到威廉·霍华德·塔夫脱先生的个性,他因为谦虚谨慎获得了在菲律宾任职的机会。
菲律宾人怀着同样愉快的好奇心等待威廉·霍华德·塔夫脱先生的到来,就像孩子带着期待打开玩具。卡斯特拉尔曾经向他的追随者们描述过林肯的民主思想。我们在此打量着这些美国家长制代表,难免暗自惊喜。
这位思想家宽阔的额头让我们看出了他内心的激烈斗争所在,即他的自由主义倾向和美国在巴黎所承诺的重大责任之间的矛盾。美国国民委员会主席得到的广泛支持源自爱国主义的民族重担赋予他的巨大力量。
我们必须承认,勤劳是美国向菲律宾选派领袖的基本要求和素养。我们知道埃尔韦尔·斯蒂芬·奥蒂斯每天工作超过十二个小时。但美国陆军大班[11]阿瑟·麦克阿瑟,就其进步速度看,可以看出他与前任没什么不同。威廉·霍华德·塔夫脱先生每天早上8时离开家,看上去和普通职员没什么两样,逐渐胜任了市政厅委员会主席的职位。威廉·霍华德·塔夫脱先生到办公室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浏览美国新闻,阅读西班牙文报纸上刊登的奇闻异事。
渐渐地,好戏终于登场了。佩德罗·A.帕特诺、马卡布洛斯、门德内哥罗等从宿务岛来的外交官都主动到马尼拉与之交好。就像俚语所说的,该来的都会来。威廉·霍华德·塔夫脱对所有人都回以尊重的微笑,一样的礼仪,一样的祝辞。他的专职秘书阿瑟·弗格森先生会以斯芬克司之谜一样的吸引力,以留声机一样准确的方式,非常灵活地用西班牙语重复一遍威廉·霍华德·塔夫脱的话。得到认可后,委员会首席书</a>记员柏博曼先生就会走进办公室,记下会见的主要内容。
美国人正在以这样的方式塑造意义非凡的历史记</a>录,与我们的记录密切相关,也和《巴黎条约》的某些条款相关,这一切都有利于他们管理菲律宾事务。
之后,威廉·霍华德·塔夫脱完全投入到多项法案的审查工作中,并与同事一起讨论他们撰写的相关条款,倾听每个人的观察所得,以他们最能接受的方式,当然也是最符合菲律宾人民利益的方式,最符合华盛顿最高指示框架的方式,表现出应有的开明,并以此判断法案内容的合理性。可以说威廉·霍华德·塔夫脱是委员会中最富有民主性的人士,他以冷静、温和和审慎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威廉·霍华德·塔夫脱个人的良好声誉对相关制度和法案的形成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拟定的法案最终交由军政府执行。
只有消除暴乱造成的沮丧气氛,消除人们在难以克服的困境中普遍的抱怨情绪,消除由此遍布菲律宾各个领域的宿命感,委员会才能完成其使命,才能成功解决菲律宾问题,给菲律宾带来和平。他们正是为了和平而来,如果我们无法保证他们可以获得令人信服的机会,完成为和平而战的理想,他们会撤离菲律宾。他们已经指出问题产生的原因,也已经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即突出民主的温和方式。否则,他们的提议将会由一套已经证明是失败的管理体制所替代,继续让尚武之风淹没政治智慧。
阿瑟·麦克阿瑟总督不停地研究菲律宾地图。威廉·霍华德·塔夫脱先生也经常注视着同一张地图。地图上有他的办公室和他的足迹,都在他的脑海里。铁路——横跨马尼拉岛的铁路淹没在火车头的呼啸声中,淹没在为战争而牺牲的人的哀鸣中。这就是威廉·霍华德·塔夫脱先生想要给菲律宾人民带来和平的原因。
《巴黎条约》签订现场
讽刺《巴黎条约》的漫画:一个西班牙人被捆绑在树上,而“乔纳森大哥(18世纪英国士兵对美国民兵的谑称)”趁火打劫,正在翻西班牙人的口袋
现在是下午1时,威廉·霍华德·塔夫脱先生在家。这位名人大胆地站在我们面前,美国经过审慎考虑后才决定派他出任菲律宾委员会主席,由不得我们从政治角度对他说东道西。
委员会主席的个人生活与卡斯珀伯爵有很多相似之处。卡斯珀伯爵是位很清廉的绅士,想起他,菲律宾人就会肃然起敬。宿务岛马拉卡南宫举办的宴会通常极其瞩目,目的世消除种族差异,更好地与菲律宾人、西班牙人建立兄弟关系。然而,大多宴会在政府大楼举办,或者挑选一位不再从商的富人的宅邸,但必须是个平和安静的人家。伯爵夫人通常会在周四举办沙龙。这种聚会很讲究,只有老练、成熟的家庭主妇才办得好。你必须花很多天时间不厌其烦地去百货商场购买各种物品,或者浏览一应需要料理的样目清单。
有时也会在威廉·霍华德·塔夫脱先生位于马拉特的木屋举办同样的宴会。房子宁静祥和,像是一座通往心灵的殿堂。威廉·霍华德·塔夫脱先生料理完繁忙的政务后,喜欢在此歇息几个小时。
威廉·霍华德·塔夫脱先生的日常餐饮充分反映出他温和谦逊的个性。午餐通常供应四道菜,另外有两样水果、一碟甜点和一瓶白葡萄酒。通常有宾客和威廉·霍华德·塔夫脱先生一起用餐,客人中有菲律宾人、美国人、西班牙人等,没有种族限制。用餐时刻不谈政治。如果客人是说法语的菲律宾人,威廉·霍华德·塔夫脱先生就会问他有关菲律宾群岛的风俗;如果出席宴会的是西班牙人,他会根据马尼拉女士华丽讲究的风格装扮自己;来菲律宾的人中还有菲律宾和西班牙人都欢迎的作曲家。作曲家谈话相当有趣,尤其如果玛丽亚·赫伦女士来了就再好不过。玛丽亚·赫伦女士是威廉·霍华德·塔夫脱先生的大姨姐,可以看作现代女性教育的完美化身。她法语说得很好,游历颇广,曾经旅居西班牙,是个聪明的旅人。阿罕布拉宫[12]风格的网状建筑物尤其使她着迷,开满橘子花的瓜达基维尔[13]河畔也同样让她欣喜若狂。赫伦女士批评西班牙铁路系统的时候像个拿津贴的记者,很不客气,让在场的人感到很不舒服。不过她说的是事实。
讽刺美军占领菲律宾的漫画:一个西班牙人拿着两千万美元消失在地平线上(《巴黎条约》规定美国向西班牙支付两千万美元),而山姆大叔(代表美国)把自己捆绑在树上试图驯服一匹发狂的驴子(代表菲律宾)
至于孩子们,老大罗伯特·阿尔方索·塔夫脱大约十一岁;海伦·塔夫脱·曼宁九岁;最小的查尔斯·菲尔普斯·塔夫脱才三岁,却像国王一样。像曾经的威廉·麦金利总统——父权家长制共和国的国王,他的孩子们不必上桌吃饭,和家庭女教师在一起。
宴会后,大家在廊道眺望大海,慢慢地品着咖啡。威廉·霍华德·塔夫脱先生聊起有关孩子的教育问题以及解决问题时采取的方案,非常有趣。他的妻子常谈</a>起慈善事业,她希望能在菲律宾群岛长久地承担这一义务。事实上,经历了一次可怕的死亡事件后,麦哲伦为西班牙发现的这个地方就不再属于我们了。廊道上也一样,大家小心翼翼地远离政治话题。
这篇超乎寻常的报道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快乐,同时,我们也开始提醒威廉·霍华德·塔夫脱得小心维护他头上的“光环”。我和玛利亚·赫伦决定,如果我们注定会被报纸如此详尽地报道出来,我们得小心谨慎。
注解:
[1] 科雷吉多尔岛位于菲律宾西北部,形状像一个蝌蚪,现在建起了二战期间菲律宾和美国军队共同抵御日本侵略的纪念馆和露天博物馆。——译者注
[2] 菲律宾的一个省,位于吕宋岛卡拉巴松地区马尼拉湾南岸。——译者注
[3] 菲律宾当地地位较高的人使用的一种交通工具,由一匹小马拉的二轮小马车。——译者注
[4] 伊斯科塔集贸市场位于菲律宾马尼拉老城区,是一条有着悠久历史的东西走向的老城区,与帕西格河平行。——译者注
[5] 现代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就是由历史上有城墙的那部分发展而来。——译者注
[6] 库克群岛位于南太平洋上,介于法属波利尼西亚与斐济之间,是由十五个岛屿组成的群岛国家,是新西兰的自由结合区。其命名起源于远征探索南太平洋,发现了许多岛屿的詹姆斯·库克船长。——译者注
[7] 卢内塔是马尼拉市中心公园,供市民消遣的地方。有音乐表演、儿童娱乐和游园等娱乐项目。——译者注
[8] 威尔是威廉·霍华德·塔夫脱的乳名或昵称。——译者注
[9] 通东是马尼拉十六个区中面积和人口最大的区。——译者注
[10] 螃蟹船是一种菲律宾特有的船只。——译者注
[11] “大班”一词源</a>自粤语,鸦片战争前后英国商船上普遍使用大班指称那些管理货物的人或者有身份、有地位的商人。此处的用法可能源于美军很大程度上在菲律宾承担贸易开发的使命。——译者注
[12] 阿罕布拉宫是10世纪时建立在西班牙的一座阿拉伯式要塞,阿罕布拉宫风格是文艺复兴时期得到光大的一种建筑风格。——译者注
[13] 瓜达基维尔河是伊比利亚半岛第五长河,也是西班牙第二长河,西班牙唯一的通航河流。——译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