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看点
大卫·柯林斯和威廉·帕特森去世——副总督托马斯·戴维——乔治·亚瑟的统治——罪犯管理体制——麦夸里海湾——亚瑟港——丛林土匪——黑色战争——乔治·亚瑟的黑色行动——乔治·奥古斯都·罗宾逊对土著人的保护——爱尔兰政治犯——来自多赛特郡的劳动者——约尔延·约根森——取名塔斯马尼亚
1803年和1804年设立霍巴特与达尔林普尔港殖民地的原因,在 范迪门斯地作为新南威尔士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实际上是一段罪犯流放史,当地实行的管理制度与其所属的殖民地并无二致。大卫·柯林斯去世以及威廉·帕特森离开后,霍巴特和朗塞斯顿的副总督一职由来自英国的一位官员接任。新来的军官叫托马斯·戴维,在特拉法加海战中,他曾在霍雷肖·纳尔逊将军手下担任海军军官。他是一个乐天古怪的人,由于天气炎热,他来霍巴特入职时穿着一件短衬衫,胳膊上搭着外套。托马斯·戴维虽然受人欢迎,但行事不够沉稳老练,导致他的管理缺乏纪律性,下级对上级显得有失尊重。他经常与朋友们把酒言欢,其中包括一些罪犯。他喜欢粗俗的嬉戏打闹,与能够取悦他的人开怀畅饮。但如果有人冒犯了他,就会遭到鞭打或被吊死。他纵欲无度,用刑残忍。这位喧闹的托比·贝尔奇[1]式的托马斯·戴维为人处事的风格引起了拉克伦·麦夸里总督的不满。终于,在拉克伦·麦夸里总督的打压下,托马斯·戴维被迫辞职。
托马斯·戴维(1758—1823)
来自 泽弗奈亚·威廉姆斯(1795—1874)
还有一些罪犯是在早期的英国工会运动中,由于受到英国政府的敌视被逮捕流放。乔治·洛夫莱斯和四个多赛特郡工人因参与了农业劳动者友好协会,并煽动其成员宣誓不接受低于一星期十先令的工资被判流放七年。1836年,由于这一事件激起了民愤,政府被迫释放了他们。乔治·洛夫莱斯是一个诚实可靠的人,做的一切只是为了改善同伴的生活条件。服刑结束后,他写了《辉格党原则的受害者》一书,书中讲述了他在流放地看到的逸闻趣事。
在这段疯狂、野蛮的岁月里,一位叫约尔延·约根森的特立独行的人来到范迪门斯地。他是一个高瘦、蓝眼的丹麦人,也是一个天才浪子,一生充满传奇和冒险。他曾在马修·弗林德斯的带领下参与了探险航行,在“纳尔逊夫人”号上担任大副,也是护送第一批殖民者登陆里斯顿湾的军官之一,亲眼见证了殖民地的建设过程。后来,他被流放到了里斯顿湾。回到欧洲后,拿破仑战争期间,他在一艘丹麦走私船上工作,但被英军俘虏。后来,他被派往冰岛运送补给品。他抓了冰岛的丹麦总督,并向当地人宣称自己是英国政府派来兼并冰岛的。因此,他成了冰岛的总督,还在冰岛建立了陪审团制度,改善了当地的教育体制,并向伦敦发送文书宣布自己占领了冰岛,将其归入了英国的版图。当然,英国并没有承认这种未经授权的占领。回到英国后,约尔延·约根森被派去欧洲大陆从事秘密外交工作。任务结束后,由于天性好赌,为了筹集赌资,他偷偷卖掉了租住的屋子中的家具,继而锒铛入狱,获刑七年。他在纽盖特监狱服刑四年,协助监狱里的药剂师配药。出狱后,他被当地驱逐出境。他承诺要离开这个国家,但却没有做到,后来作为逍遥法外的异乡人再次被捕,并被判终身流放。见过他的人都说他是一个能力出众的人。约尔延·约根森确实多才多艺,他在旅行见闻、神学、政治经济学方面都有著述。
约翰·米切尔(1815—1875)
约尔延·约根森(1780—1841)
范迪门斯岛的海岸线附近迎接了很多航海家、探险者,其中有荷兰人、法兰西人和英国人。范迪门斯地见证了许多流放者的痛苦,倾听他们的忏悔。然而,随着制度的变迁,旧名字随之更换。流放罪犯制度结束前,这里的居民一直希望废除流放制度。于是,他们开始用塔斯马尼亚称呼范迪门斯岛。1853年,岛上建立自治机构时,“塔斯马尼亚岛”被写进了宪法。
注解:
[1] 托比·贝尔奇(Toby Belch),莎士比亚的喜剧《第十二夜》中一个酷爱酗酒享乐的人物。——译者注
[2] 凯利帮是以爱德华·凯利为首的丛林土匪的名称。爱德华·凯利随父亲来到澳大利亚,从小生活艰苦,蔑视权威,并屡次被捕,后来拉帮结伙成立了凯利帮。——译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