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
事后,圣僧来到藏人身边说:“现在可以走啦,走!”说罢,乘车进宫去了。圣僧来到驾前,天皇传旨说:“给我念念经。”于是他便从法华经的 [25] 指藤原道长(966—1024)。
[26] 日本古代称出家修行的三位(品)以上的官员为“入道”。
[27] 指藤原道长的长子藤原赖通(990—1074)。
[28] 指藤原显光(944—1021)。
[29] 指藤原公季(956—1029)。
[30] 古代日本凡四位、五位以上的官员,例准升殿者,称为殿上人,与“地下人”相对。
[31] 方丈、住持等僧官的随从僧人。
[32] 见前篇译注。
[33] 七佛功德经说,药师以济度众生,分身化为七佛,即吉祥王如来、药师琉璃光如来等。
[34] 指藤原实资(957—1046),死后人称小野宫。
[35] 闲院是藤原氏的嫡派分支,这里指藤原公季(950—1029),闲院是公季的号,后来成为整个家族的名称。
[36] 藤原氏的嫡派分支之一,以藤原兼平为始祖。
[37] 指比睿山。——原注
[38] 关寺川在逢坂之关的东边得名,为有名的关津之一,行人至关必须留驻,故有瞻仰佛像的方便。
[39] 陀罗尼咒即真言咒。
[40] 即妙法莲华经</a>的第一个字。
[41] 举行法会时指挥仪式的僧人。
[42] 佛教极乐净土托生共有三品九种,上品下生系第三等级。
[43] 即法华经忏法,昼夜三时是清晨、中午、黄昏和初夜、中夜、后夜。
[44] 中国唐代的怀让禅师。
[45] 中国隋代的智者大师。
[46] 古代给日本天皇祈祷健康的僧侣。
[47] 又称短歌,是一种用五、七、五七、七共三十一个字母组成的歌。
[48] 佛家语,据本业璎珞经解释,佛为“等觉”第五十二位,菩萨为“等觉”居第五十一位,仅次于佛,即菩萨之极位。
[49] 日本读汉字分音读与训读两种读法,音读系照中国读法一字一音,训读乃是用日本语</a>译读。
[50] 僧人礼拜佛像时一面读诵经文一面自右向左围绕佛像行走,叫“行道”。
[51] 日本古代,有两位以上退位的皇帝时,称第一人为一院,这里指圆融天皇。
[52] 据法华经卷八陀罗尼品记载:释迦如来讲说法华经时,有十个罗刹女皈依释迦,发誓今后保佑信奉法华经的人,这十个人就是:蓝婆,毗蓝婆,曲齿,华齿,黑齿,多发,无厌足,持缨络,皋谛,夺一切众生精气等。
[53] 日本古代,太上皇出家后称法皇,花山法皇是圆融太上皇的皇侄。
[54] 日本古代,在宫内道场供奉的,有十位高僧,称为内廷供奉十禅师,源心即十禅师之一。
[55] 即藤原师辅(908—960),尚醍醐天皇的康子公主,村上天皇时充右大臣之职。
[56] 即醍醐天皇(885—930),延喜是年号。
[57] 即近卫府的三品中将,一般的中将是四品官。
[58] 法华经的第十六品。
[59] 见本卷第三篇译注。
[60] 日本古代侍奉天皇,执掌宫中钱财器物的官员,并掌管宣诏进奏等事。
[61] 古时日本京都皇宫东北方的宫门,又叫上东门。
[62] 法华经的第二十三品,即药王菩萨本事品。
[63] 在国司到任之前代行职务的官员。
[64] 指藤原道纲。
[65] 佛家语,即身业、口业、意业。
[66] 佛家语,佛为在家弟子所定的戒法,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67] 参看本书卷十二第三十四篇译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