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漫画 首页 名著 中国名著 外国名著 玄幻科幻 都市言情 历史军事 排行 免费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28 《源氏物语》_物语日本史

作者:平泉澄 字数:2212 更新:2025-01-09 17:13:16

《枕草子》

“いろは歌”出现的约百年后,日本编纂了《古今集》,《古今集》之后又过了百余年,则到了《枕草子》与《源氏物语》的时代。《古今集》在千年间都占据着歌坛最高的地位,《源氏物语》同样是小说界的顶点,而在日本文学上与它们有同样地位的则是《枕草子》。

《枕草子》是清少纳言的作品,“清”指的是她出身的家族清原氏,这一家是天武天皇皇子舍人亲王的后代,代代以文学才能著称。前文既述,舍人亲王是《日本书纪》编纂的总负责人,清原深养父的歌也收录于《古今集》之中,如:

夏の夜は まだ宵ながら あけぬるを

雲のいづこに 月宿るらむ

[夏夜极短,在我以为还是深夜的时候天就不知不觉地亮了起来。(在这短短的时间内月亮显然不足以经历从升起到落下的全程),那么月亮究竟是藏在了哪一片云彩之中呢?]

深养父的孙子</a>元辅,受村上天皇的敕命编纂了《后撰和歌集》,以下是元辅的歌:

契りきな かたみに袖を しぼりつつ

末の松山 浪越さじとは

[我们在拧干眼泪打湿的衣袖的同时发下了誓言,就像海浪永远不会打过松山一样,我们也永远不会变心。]

元辅的女儿就是清少纳言,她是侍奉一条天皇皇后的女官,《枕草子》既不是日记,也不是小说,而是一部随笔,是数年间记录随想的产物,最终成稿的时间是一条天皇的长保年间。长保二年是公元1000年,也就是距今约九百七十年前的事情,但就算是现在看来,《枕草子》中也充满了清新的感觉,反映着清少纳言的博学多识与才气纵横,有众多令人惊讶的地方。

春天最好的时候是破晓之时,随着太阳渐渐升起,山巅一点点变白,山顶上的天空逐渐亮了起来,紫色的云彩横亘其间。

夏天最好的时候是晚上,月夜自不必多说,若是暗夜也有萤火虫飞舞之趣,即使只有一两只,那一闪一闪的微光也别有风味,此外,如果下雨的话也是极妙的。

这是清少纳言关于四季最美好的时候的论述,后世的北村季吟为《枕草子》作注时,之所以将其注释书命名为《春曙抄》,就是因为这段话的 须磨地区吹着萧瑟秋风,更令人伤感;源氏公子的居所虽然离海并不近,但是行平中纳言所说的“越关而来”的须磨浦波浪之声,夜夜仿佛都近在耳边,凄凉无比,这就是此地的秋天。光源氏周围的近侍者都已入睡,只有他一人还醒着,他从枕头上抬起头来,静听四周的风声,波涛之声越来越高,仿佛近在身边,眼泪不知不觉间喷涌而出,枕头仿佛也都要浮起来。因此公子起身弹了一曲琴,琴声也令他感到不胜凄楚,于是他停手吟了这一首歌:

恋ひわびて なく音にまがふ 浦浪は

おもふかたより 風や吹くらむ

(涛声听起来就像是恋人哭泣之声,这或许是因为海风从我心之所系的方向吹来吧。)

又或是“明石”之卷里有:

“如此下去世界或将毁灭。”源氏公子这么想着。次日破晓时开始刮暴风,海浪滔天而来,有排山倒海之声势,雷声之恐怖更是难以形容,仿佛让人觉得就要落在自己的头顶上。随从中无人不惊慌失措,纷纷哀叹道:“我们究竟犯了怎样的罪过,以至要遭受这等惩罚?”“连父母与亲爱的妻子的最后一面也见不到,我们难道就要这么死去了么?”

她的行文如此华美,在当时社会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更级日记》的作者菅原孝标女,出生在《源氏物语》流行于世的那一年。她在十岁时随着赴任的父亲前往上总国(现千叶县),在十五六岁的时候想读《源氏物语》的心情急切难忍,当回到京内拿到这部书时,手不释卷、不分昼夜地读了起来,发出“独自一人蜗居家中读《源氏物语》的乐趣,比起得到皇后之位还有趣得多”的感叹。她废寝忘食地读《源氏物语》的故事,可以让我们知道《源氏物语》在当时有多么受到世人的欢迎。

而喜爱《源氏物语》的不仅有少女,不分男女老少,不论官职高低,大家都喜欢读它,或是朗诵,或是抄写,因此《源氏物语》保存了许多流传至今的古抄本,《源氏物语》的注释书也早早地就出现了,例如《河海抄》《花鸟余情》《湖月抄》等都是著名的注释书。本居宣长是位距今两百多年前的大学</a>者,他称赞《源氏物语》“尤为杰出,空前绝后”,又说:“やまともろこし、いにしへ今ゆくさきにも、たぐふべきふみはあらじとぞおぼゆる。”“やまと”是日本,“もろこし”指的是中国,“いにしへ”是过去,“今”是现在,而“ゆくさき”是未来,也就是说,本居宣长认为,能够与《源氏物语》比肩的书籍,无论是日本还是外国,不管是在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不会存在,而且这并非他粗读一遍后的感想,而是反复通读、深加研究之后得出的结论。

英国最受尊敬的文人是莎士比亚,他撰写了《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等名作,受到人们的喜爱,甚至有“英国甚至可以失去印度,也不可以失去莎士比亚”的说法。印度后来确实发生了各种各样复杂的变化,但是英国人尊重、喜爱莎士比亚的心情一直没有变过。莎士比亚出生于1564年,卒于1616年,与此相比,紫式部要早六百多年;而德国人最自豪的文豪,想必就是撰写了《浮士德》的歌德了,他生于1749年,卒于1832年,这是紫式部离世八百年以后的人物了。也就是说,在德国诞生出歌德的八百年前、英国孕育出莎士比亚的六百年前,日本就有一位紫式部,撰写了五十四帖的大作——《源氏物语》。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75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