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从本章 海峡殖民地的秘密会社也往往自称“公司”。[4]这是理所当然的事,因为当地大多数会社与婆罗洲一样都源自原来的公司,只是英国政府不像荷兰人那样用激进的办法消灭它们。一般说来,海峡殖民地的秘密会社与我们殖民地的有许多共同点,顺理成章的解释是:那些国家的华人与我们的荷印华人一样有共同的故乡,也就是说他们几乎都是客家人、福佬和闽南人。
然而没有甚么比极端的共和精神更强烈表明秘密会社的特徵了,这种精神始终可以从他们的组织(就如同公司)中看出。有一些可靠的资料可以解释这种精神,但没有什么比选举新首领的集会更能说明问题了。一份由某个名叫“义兴”的秘密会社一也许它就是打劳鹿已消灭的公司的代替者一所签发文件的一部分,在Schlegel教授那本有关秘密会社的名著[5] 读者当然能看出,在此我们严格区分推翻所有一切最高统治的目标(这是人们一直无理地加给秘密会社的看法),与另一种实现共和式村社或宗族自治的目标(这一向是那些联盟的主要目标)。后者无需包括前者,因为在中国与爪哇一样,村社自治不一定敌视最高当局,相反是当局的主要支柱。
如果遇到《亚洲皇家协会通讯》( 假设殖民地的会社(与其说是危险的机构,不如说是麻烦的团体)一直以推翻欧洲人的统治为目标,假设他们确实有一个共同的根源一中国秘密会社,它的形成始终受到中国的影响,那么面对强大的共同敌人时,他们无疑会表现出团结精神,很少发生内哄分裂。然而,至今为止我们常见的是出甚么呢。只要存在两个以上会社的地方,内讧、不和、血腥斗争就时常发生:而且在敌视他们的当局严密监视他们的地方,如新加坡、廖岛,内哄更加严重,当局往往利用内哄消灭他们。同谋反对强大的共同敌人的团体一般不会那样做,他们懂得保存自己的实力。在 不管如何看待殖民地华人会社,总之,哪里都查不出它们与中国秘密会社之间有关系的蛛丝马迹。再说,那些以推翻满清王朝为目的的政治团体,会有甚么动机到超出满清统治势力数百里以外的海外地区去发展关系?是甚么诱使他们在贫苦的移民中建立分支?那些移民到国外就是为了赚几片铜板,根本不是为了拿生命与自由作代价去推翻欧洲人的政权。那个政权对华人来说几乎是陌生的,对他们完全没有甚么意义。或者秘密会社是为了从国外得到钱?那为甚么不用更简单的募捐方法?如果有人相信那个分支能骗走客家人兜里的几片血汗钱,难道不是拿朴实健壮的客家人开玩笑。不是对他们个性一无所知的表现吗?不过,关键的问题是:如果要钱,难道不会在比较有钱的爪哇华人当中建立分支。[10]那样一来政府难道不会有所察觉吗?所有这一切都证明分支理论是一种虚幻的不堪一击的谬论。如果这个理论是正确的,那么会社在殖民地就很难建立(因为它们有这样的性质和目的),所以这是罕见的现象。相反,活生生的事实让我们看到的是,他们好像变魔术般突然出现,在华人中几乎一呼百应;在当局采取严厉手段企图消灭他们的地方一再出现。这一方面说明它们与中国政治组织毫无关系,另一方面有力地证明秘密会社与民众本身是不可分割的一体,它源于中国人民的民性而非别的。只要华人还保存他们对宗族精神和共和公平的村社制度的热爱,就不能奢望澈底消灭它们。无可辩驳的是,任何政府和领导都不能完全政变这个激进的民主个性,只有那些出生于殖民地而不是共和制村社的华人,也许有这种可能。
如果想完全理解华人会社的生命力和坚韧性,需要认真看看( 简而言之,殖民地秘密会社主要形成于对现状,统治政策、法律规定感到不满的时代,因此导致它们出现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很多因素可能导致这个民族永不磨灭的宗族精神重新萌发,不过在此给各位指出这种联盟的动力,本质和命脉就足够了。现在更清楚应该如何对待秘密会社,也知道政府可以亲手消除它们,只要给殖民地的华人团体以充分的自治权。在有许多来自中国的华人的地方,如果不允许他们实行自治,想消灭秘密会社只是一种幻想。
***
在此,就要与耐心的读者告别了。请不要见怪我们反覆强调的某些论点,这是为了避免遗忘或误解我们殖民地历史上永不复返的某个阶段,而且这一阶段尽管非常重要,对公众来说却熟视无睹。傥若我们不认真研究华人的故乡,就不能很好地了解自己殖民地的华人。希望本书已阐明,如果政府想通过政治地理民族学知识而不是通过武力来表现自己的力量,则对中国进行广泛的民族学研究是十分重要的。希望本书有助于消除最近几年总算有所淡化的“恐华症”,这种恐惧在许多方面是毫无根据的。对于辛辛苦苦把婆罗洲、日里、邦加、勿里洞、廖岛建设成繁荣而有意义的殖民地的人民,我们理应特别感谢他们,而不是对他们采取莫名其妙的反感态度。
[1] 《婆罗洲西部》,tot de Taal-,Land-en Volkenkunde van N.I.”第1期,第283等页。
[13] 见前引“Journal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第6期,第141页。
[14] 同注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