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张学良部下发动的“西安事变”,仿佛一个晴天霹雳。
事件仍处在变化之中,真相尚有诸多不明之处,不可轻易预判今后事态的发展。
想到这个重大事件给中国带来的打击,以及通过与中国相关的外部关系给世界造成的影响,我们不由感到战栗。最先深刻感受到的一点,是此次事变虽为中国式突如其来的爆发性事件,但这绝非仅仅是“发展中”中国的突发事件,实乃现代中国社会基本矛盾的鲜明体现。如此来看待这个事件的发生,我们才能更痛切地感受到其重要性,并对事态发展抱以特别的关注。
此事发生在日中关系走向全面僵局之际,事变发起者以中国社会最受关注的蒋介石</a>为对象,因此日本报纸一时有无数来自中国的报道,结果反而使读者陷入无法判断之境。
且按事件发展过程概述其要。
蒋介石前往太原参加关于绥远问题的军事会议,在当地给阎锡山</a>下达指令,后到济南和韩复榘会面,11月19日回到洛阳继续考虑绥远善后问题。伴随着此事告一段落,蒋介石于12月4日偕张学良等人从洛阳到陕西西安,处理西北军政上的重要问题。
传闻12月12日,起事兵变的是常驻西安的旧东北军万福麟麾下 张学良此举确实直接产生了使中国的人民阵线陷入分裂的危险。中国的人民阵线运动最近以“抗日”为目标迅速发展。人民阵线派充分知晓蒋介石是最危险的敌人,同时,随着民族意识的不断高涨,他们努力构建包括国民党在内的广泛的人民阵线,将国内统一问题也包摄在内。作为实际问题,现在若排除受国民党影响的民众,很难发展出强劲的民族运动。从这一点来看,不得不说若把张学良的事变仅视为与共产党有所干系,那将产生把国民党影响下的民众与左翼分离开来的危险。
应为17日。——译者 但是从共产军的角度来看,似乎可以说这次事变是成功的。共产军于1933年1月14日 发表宣言,责难蒋介石对日本的进攻不予抵抗,却举兵杀害同胞,并宣布与能接受所举三个条件的任何军队合作。1935年夏天共产国际 (1936年12月13日)
(附记:此文是在接到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突然爆发消息的当天写成的。那时关于事件的真相还没有详细报道。文中大胆预言了当时生死不明的蒋介石一定还活着等事。其后的事实证明,我的预言基本上全部中的。不过,我并不想将其作为八卦预言中的来夸耀,而是相信读者会认可我做出预判的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