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时代风云想要变动,却还是没变。
“不!应该让这个时代转动。”
在一个令人意外的地方,有个男子这么想著。这个地方不是关东,也不是奥州,从遥远南方而来的黑潮拍打著岩石,冲刷著海边的断崖。
此地是纪州熊野的新宫。
新宫位于纪伊半岛东南方,以京都人的眼光可能会联想到──那是个住著鬼魅的偏僻地方吧!
可是,京都贵族有一种叫“熊野诣”的信仰,所以常会有令人意想不到的高贵人物,来到这个海岸。离现在约半世纪以前,崇尚佛法的白河法皇来做“熊野诣”时,甚至顺道前来新宫。
“甚么人会住在这附近的海岸或山中呢?”
他曾经如此好奇的询问随从。他口中的“人”也是“人种”之意。
“一群叫威斯基党【注:此为音译】的人。”随从答。
法皇一听大笑,那不就是不被当成人的一个种族吗?后人把威斯基党的汉字写成“宇井?铃木党”,不过在当时,连法皇的随从都不知道“威斯基”应该写成甚么样的汉字。
这一族党的传说很奇怪:
“熊野权现从摩迦陀(古代位于中印度的国家)飞来时,他两边的翅膀变成人,这个族党就是他的子孙。”
另一个传说是:
“秦始皇</a>的臣子徐福想驾船航行到蓬莱岛,然而遇到暴风雨,搁浅在此地的海岸,这个族党就是徐福的子孙。”
“他们擅自占领这附近,旁若无人,为所欲为。”随从对白河法皇说。
这就是京都贵族对新宫的地理知识。
源氏的 ──前伊豆守正五位下源朝臣仲纲。
“仲纲是源三位赖政的嫡长子吧?”
赖朝再度确认这件本来就知道的事。
“是的。”
行家点头。他觉得赖朝的表情好像有点怀疑,似乎在问:
(怎么回事呢?)
然而赖朝没说话,只是低著头。他在想,如果一举成功,那么,以仁王身边的赖政和他的儿子仲纲,就会成为源氏主流,而自己就不得不屈居在他们之下。
“要接令吗?”
“要。”赖朝回答,可是却不明快的表示答应与否。
“接下来再去找甲斐的武田氏吧!请告诉他,我已经接令了。”赖朝对叔叔这么说。
就算赖朝没有这样命令,行家也打算要去找甲斐武田氏,可是赖朝这么一说,行家就变成是奉赖朝的命令前去甲斐了。
“遵命!”行家说。
事情都办完了,当天,行家在北条府邸住了一晚,第二天便朝著富士山的方向前往甲斐。
后来,赖朝并没有马上行动。
(看看情况再说。)
他这么想。他积极派人去打探各地豪族的意愿,可是外表仍不动声色,只对身边的安达盛长说:
“我不认为这件事情会成功,就算会,我们也没有兵力,只好看今后事情怎么变化了!”
他说明了自己的方针:不轻举妄动,要完全看清楚变化后,找出最好的因应之道。
※※※
──不要轻举妄动。
源三位赖政也这么想。可是,这个老人的命运使他选择了狂躁之道。他在京都屏息以待。
(赖朝会起兵吧?)
赖政等待著。第一个起兵的人最不幸,因为平家大军会去讨伐,自己就可趁机占领京都,这便是赖政的战略。在他的战略中,赖朝是个垫脚石。
(赖朝会死!)
赖政甚至还看到了这一点。赖朝若死了,天下源氏的主流就会为赖光系统的赖政所有。对赖政来讲,敌人与其说是平家,还不如说是血浓于水的同族源氏。
但是,历史不一定会让深谋远虑者得利。行家的轻率,为时势带来了很多变数。
一名急使从熊野来到了平家私邸所在的京都六波罗。
“以仁王图谋叛乱!”
急使传达了以上的密报。
熊野的大江法眼从妹妹口中得知这个消息,十分惊讶,于是紧急向六波罗报告。
平家上下震惊,可是对方是皇族,不能马上加以逮捕。
他们先拟定方针──
为了逐步打击在诸国占重要地位的源氏,首先要把以仁王降级为臣,然后放逐到土佐。降级的手续花了几天的时间。
赖政并不知道这急遽的转变,而平家也做梦都没想到,主谋者竟然是源三位赖政。因为熊野的密告者只提到以仁王,完全没有提及赖政。
平家也很粗心大意,竟然命令赖政的次男兼纲去逮捕以仁王。兼纲担任京都警察长,当然应该执行这个任务。
“发生大事了!”
担任检非违使的兼纲紧急向父亲报告。
(行家这家伙!)
赖政马上想到泄密之人,也同时知道了自己的命运:早晚平家会知道自己是主谋,平家的军队将会闯进自己府中。
“就算没有胜算,我还是要起兵,一切就看天意了。”
赖政在半夜暗暗召集部下迎接以仁王,离开京都。
他率领三百孤军,想前往近江投靠园城寺。赖政准备用围城战术,并发动叡山的僧兵与自己合并,等待诸国源氏起义之日。
“叡山一定会帮我们的。”赖政相信。
叡山本来就痛恨平家,暗地里是个反平家势力的团体。
可是平家比赖政更机敏,马上向叡山行厚礼贿赂,包括近江米一万石,美浓绢三千疋。叡山大为心动,于是拒绝了赖政的请求,保持中立态度。
赖政变成了孤军奋斗,他决定投靠兴福寺众徒,逃往奈良。五月二十六日,他的军队离开近江的园城寺,正打算前往奈良时,在宇治川附近遇到平家大军,一战而败,赖政、仲纲以平等院的草坪为赴死之处,切腹自杀。以仁王后来则被流箭射中身亡。
※※※
这时候,行家不知道事情已经有变,他还在旅途上。
伊豆的赖朝也不知道。他知道时已经是翌年的六月十九日,是京都的通信者三善康信告诉他的。康信一定很慌张,他不像往常一样拜托去东部的信差送信,而是卖了衣服当旅费,要儿子康清跑这一趟。
康清报告了赖政的失败,可是,更重要的事情是:
“平家想要讨伐源氏,源氏的正嫡子当然是您,快点逃离伊豆吧!”
要逃,只能逃往奥州。听说奥州的藤原秀衡会慷慨地让本土亡命政客躲藏,三善康信要儿子康清告诉赖朝:
“马上去奥州。”
赖朝感到困窘。
(就算逃到奥州,平家也不会放弃追捕我,还是会要秀衡来抓我吧?)
他这么想。
他终于还是决定起兵,以北条时政的部下为主力,虽然只有二、三百人,可是总比坐以待毙好。为了这次举兵,赖朝利用已经变成死人的以仁王的令旨:
“接此令旨,讨伐平家。”
他以自己的名义,将这令旨传阅于东国有源氏血缘者或源氏的旧部下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