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漫画 首页 名著 中国名著 外国名著 玄幻科幻 都市言情 历史军事 排行 免费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五章:组织要团结,个人要集中 (285年—313年)_罗马帝国衰亡史

作者:吉本 字数:5901 更新:2025-01-09 16:53:48

戴克里先皇帝及其三副帝(马克西米安、伽列里乌斯、君士坦提乌斯一世)在位期间

整个帝国恢复和平与秩序

波斯战役及其胜利与凯旋

新的统治体制

戴克里先、马克西米安两位皇帝退位

帝国重建者戴克里先

和历代皇帝的政绩相比,戴克里先皇帝的政绩绽放的光彩要更为耀眼。另一方面,没有哪个皇帝的出身比他更卑微、更模糊。

那个时代最受推崇的是武力和才干,贵族的特权往往遭受践踏,不过在自由民和奴隶阶级之间,仍然有着非常明确的区分。

戴克里先皇帝的双亲,是元老院议员阿努利努斯家里的奴隶,因此母亲的出生地——达尔马提亚行省一个小城市就以他的名字命名。不久他的父亲被解放,全家人获得自由,随即从事书记这项职业——当时有很多处境相同的人都以这个工作养家糊口。

身为解放奴隶之子的戴克里先,在无数幸运的神谕启示下,以及出于对自己才干的无比自信,选择当军人来出人头地。综观他的一生,他的确不断让策略和事件相结合实现那些神谕,而在这个过程中,他向世人显现出他优秀的资质。这真是饶富趣味的人生。

戴克里先历任默西亚行省总督、执政官、禁卫军长官等显赫官职,在波斯战役中一举成名。因此,努梅里安皇帝一崩殂,其同僚认为他是最适合坐上宝座的人物,立刻推举他为皇帝。

有不少人出于宗教上的嫌隙,强烈抨击副帝马克西米安的激进,他们对戴克里先皇帝的个人资质也深感怀疑,亦即他们这个皇帝是否缺乏勇气。

然而在我们看来,登基之前,戴克里先不仅获得许多军人皇帝的关爱,并且集全体罗马军团的尊敬于一身,这样一个叱咤风云的人物,不可能是个胆小鬼。

然而不可否认的,即使是中伤,怀疑之人也足够机敏,能够发现并攻击最脆弱的部分。从这个意义来看,戴克里先皇帝的勇气,虽然在他完成的任务和经历的场面上都发挥得恰如其分,不过在追求冒险和名声、排除权谋以及敢于向竞争者联盟挑战等所谓的英雄特有的豪放上,显然有所欠缺。

也就是说,戴克里先皇帝的才能并不是卓越而是有用,亦即他在经验和人类的智慧成果——坚忍不拔的精神,实务的才华和勤勉,慷慨和俭约,稳健和严格,以及适度区分这些才能,在目的达成之前绝不动摇的恒心,选择手段的弹性,尤其是让别人的意念和自己的意念都依循自己的野心,而且是用巧妙的计策把野心包装成正义和公益的形象——这样的资质上显得特别优秀。

和奥古斯都皇帝相同,戴克里先皇帝也是新帝国的创建者。而且他也和这个恺撒的养子相同,在可以用计策达成意图时,绝对不使用武力。在这个意义上,他可以说是个政治家而不是战士。

简单地说,戴克里先皇帝特有的宽容政策,是他胜利的最大特征。

当时征服者在裁定死刑、流放或者没收财产等处罚时,只要显示出些许公正和温情,就会获得人们无比的感激与赞赏。所以,在这样的时候熄灭内战的火种,也会让人们不禁感到惊喜万分。

戴克里先皇帝聘请卡鲁斯皇帝的宰相阿里斯托布鲁斯担任亲信,敌军阵营的人不只生命和财产,就连体面也受到尊重,并且无数伺候卡里努斯皇帝的家臣,也被允许继续保留其地位。

他的动机背后有他的深谋远虑,因为在那些家臣当中,有不少人以出卖朋友来赢得他的宠爱。

从奥勒良皇帝到普罗布斯皇帝,直到卡鲁斯皇帝,由于这三帝独具慧眼,所以文武要职都分配给才干之士。反过来说,若是除掉这些有能力的官吏,那不仅是国家的损失,也一定会损害戴克里先皇帝自身的利益。

在罗马国民看来,继续延揽前帝遗臣的政策,正显示出新皇帝的伟大,而他似乎也在附和民众的感受,在英明的先帝当中,他特别推崇马可·奥勒留皇帝是人道主义的模范,自己也依照这个模范行事。

副帝马克西米安

戴克里先皇帝最初的施政,在人们看来,显示出他人格的稳健和诚实。他也和马可·奥勒留皇帝一样,立了共同统治者,先给一个名叫马克西米安的人以副帝的称号,后来再赋予正帝的称号。

纵然行为相同,不过论目的和动机,马可·奥勒留皇帝与戴克里先皇帝之间却有很大的差异。前者因私情将紫袍让给放荡的儿子,结果损害了国民的幸福。后者则是让既是朋友也是战友的人物成为共同统治者,完成东西两帝国的防御。

和奥勒良皇帝相同,来自色米姆的马克西米安皇帝,原本为农夫出身。他不只不识字,还常常做出粗暴蛮横的举止,即使登上帝国最高地位后,由于他其貌不扬、谈吐庸俗,还是无法掩饰他卑微的出身。

马克西米安唯一可以自豪的就是战争。的确,在这方面他显示了卓越的才华,当时他已经有长久的从军资历,在帝国各边境都立下辉煌的汗马功劳。他的军事天才并不是指挥用兵,而是在贯彻命令这一点上。不管再怎么困难的作战,他都能确实完成任务。

马克西米安虽然有诸多不良品性,但是对戴克里先皇帝来说,那并不是棘手问题。事实上,这个没有一丝慈悲、不计后果的副帝,正是可以为戴克里先皇帝立刻执行残酷行为的工具,而他还能够装出那和自己无关。

比如马克西米安先为国家大开杀戒,戴克里先皇帝再伺机介入仲裁,救出原本就不是惩罚对象的幸存者,以显现他的宽大,同时劝告副帝不应那样残酷。世人将二者差异鲜明的统治方法比喻为黄金时代和黑铁时代,而戴克里先皇帝内心则为这样的社会评价感到无比满足。

尽管性格完全相反,不过两人成为皇帝后,在士兵时期就已建立起来的友谊还是丝毫未损。马克西米安那傲慢、激进的性格为自己和国家带来致命伤害,那是以后的事情。戴克里先皇帝还活着时,他衷心佩服这个恩人的无尽才华,也真心承认理性远比暴力优越。

而且以下事实也栩栩如生地表现出他们的关系。

不知道是出于自负还是出于迷信,两个皇帝都分别把那作为美称:一个套用大神朱庇特的名字,自称“约维乌斯”;另一个则套用英雄赫拉克勒斯的名字,自称“赫尔克里乌斯”。模仿主神和英雄的架构,朱庇特掌管世界的运行——御用历史学家是这样说的——臂力无敌的赫拉克勒斯则消灭地上的怪兽和暴君。

帝国的四帝统治

统治的压力依然非常沉重,即使那样的约维乌斯和赫尔克里乌斯再怎么万能,还是无法充分支撑。在贤明的戴克里先皇帝看来,现在帝国各个方面都有受到蛮族入侵的危险,每一个地方都需要大军和皇帝亲征是毋庸置疑的。

于是他下定决心要将庞大的帝权再予以分割,立两名有才干的将军为副帝,分别赋予相同的主权。副帝之一是以前当过牧人,所以被叫作“阿门塔里乌斯”的伽列里乌斯,另一个则是因肤色白皙而被叫作“克洛鲁斯”的君士坦提乌斯一世。

可以说,先前描述马克西米安时已经同时介绍过副帝伽列里乌斯的故乡、出身和经历了。伽列里乌斯被叫作“小马克西米安”,这个绰号取得非常贴切。事实上,严格地说,和大马克西米安相比,小马克西米安的才干和品德显然更为优秀。

至于君士坦提乌斯,其出身并没有像其他三人那样卑微。他的父亲优特罗皮乌斯是达尔达尼亚(上默西亚行省的一个地方)的名门贵族,母亲则是克劳狄二世皇帝的侄女。君士坦提乌斯的青年时期在军队中度过,他性格非常温厚,值得敬爱。因此从很早起,大家就异口同声说他是最适合披紫袍的人。

被提名担任副帝,必须强化政治上的团结,两个皇帝各收一个副帝——戴克里先皇帝收伽列里乌斯为养子,马克西米安皇帝收君士坦提乌斯为养子,让他们与原配离婚</a>,再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们。

广大的罗马帝国就这样由四个君主分割。高卢、西班牙和不列颠尼亚的防御交给君士坦提乌斯,达尔马提亚各行省的防御交给伽列里乌斯。至于那两个皇帝,马克西米安皇帝接下意大利和阿非利加,戴克里先则掌管色雷斯、埃及以及富饶的亚细亚各行省。四人共同负责整个帝国的安全,经由忠告或者亲自远征互相帮助。

两副帝将两正帝视为最高权威,向他们表示敬意。特别是对戴克里先皇帝,三位年轻的皇帝都把他当成共同的恩人,尽全力报恩与服从。在他们之间没有丝毫为了争权而产生的嫉妒和猜疑,那真诚团结真是世所罕见,如果用音乐做比喻,那有如四重唱,在指挥的领导下,发出美妙的和声。

但即使戴克里先皇帝在政策上这样努力,还是无法让广达数百英里的全部边境,在长达二十年的时间完全维持平静。事实上,蛮族有时候会停止内部对立,趁着边境驻扎的部队松弛警戒,以力量或策略闯进帝国领土内。

而不管戴克里先皇帝的内心感受如何,至少表面上他并没有改变坚毅的态度采取冷静因应之策,更不会让自己的性命和名声暴露在无谓的危险中。他竭尽一切可能的手段,并且经常一旦获得成功,就大肆炫耀其辉煌成果。

简言之,就是艰巨的和结果难以预料的战争都交给蛮勇的马克西米安去处置,而这个忠诚的军人也很乐于将战争的胜利归之于他的恩人——戴克里先皇帝的智谋、威望与仁德。

不过两人各自收副帝为养子后,自己也就不再参与战役,而是将多瑙河、莱茵河流域的防御工事交给两位副帝负责。

伽列里乌斯从来没有必要在罗马帝国领土内讨伐蛮族军。君士坦提乌斯则让阿勒曼尼人入侵高卢,最后再勇敢地予以击退,不过和在朗格勒(现在的法国东部)与温多尼萨(现在的瑞士北部)的胜利一样,这是一场伴随着巨大的危险和武勋的战役。

据传闻说,君士坦提乌斯只带着少数随员穿过平原时,突然遭受敌人的大军包围。君士坦提乌斯好不容易才逃到朗格勒市,但陷入恐慌的市民却拒开城门,结果他负伤的身体被用绳索捆绑着吊在城墙上。随后获悉皇帝危急的罗马军从四面八方赶来,在夜幕低垂之前屠杀了阿勒曼尼军六千名士兵,报了一箭之仇。

另外,还有几次战胜萨尔马提亚人和日耳曼人的记录,可以沿着当时的纪念碑依稀追溯出他的胜利轨迹。不过这样的探索非常乏味,而且也没有什么乐趣和教诲意义,因此这里不予尝试。

定居在罗马领土内的蛮族

戴克里先皇帝和共治帝学</a>习以前普罗布斯皇帝处置手下败将的方法。战败被俘的蛮族成为奴隶,免除一死,被送到因战乱而荒废的地方,比如在高卢就有亚棉、博韦、特里夫、朗格勒、特鲁瓦等地,他们在那里当牧人或农夫。

除了被要求服兵役之外,他们不能接受武器训练。至于愿意接受罗马帝国保护的人,在相当宽松的条件下,则可以被允许拥有土地。

因此,萨尔马提亚人、卡皮人和巴斯塔奈人除了获得定居地之外,也保持了某种程度的自治和本族习俗。

对行省人民来说,直到最近都还让他们感到害怕的蛮族,现在竟然在为他们耕种土地,把家畜赶到附近的市集去,或者努力为行省增产,这个光景未免太令人吃惊了。

每一个行省都在称颂带来这种现状的君主的功绩,大家却忘了,这些深入帝国内部的大批奴隶,实际上是对之好就会骄傲,加以管教就会自暴自弃,随时都有可能反抗的、具有危险性的异族。

多灾多难的亚美尼亚

在瓦勒良皇帝在位时,我们已经看过亚美尼亚被波斯用奸计和武力征服,以及亚美尼亚王霍斯劳一世被暗杀后,忠臣救出幼君梯里达底,并使其在罗马皇帝的保护下成长。

这个梯里达底在他的逃亡生活中,很早就充分学到了许多在亚美尼亚王的宝座上根本不会学到的教诲,也就是和逆境、人性、罗马军训练等有关的具体知识。

青年时期的梯里达底非常英勇,军事训练方面固然不用说,就是在一般的奥林匹克竞技中,他也显示出过人的臂力和优秀的本领,这在一次营救恩人李锡尼的行动中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普罗布斯皇帝惨死于军队叛变,疯狂的士兵正要冲进李锡尼的营帐时,梯里达底只用他的臂膀就把那些士兵击退。这次的功绩让他不久就重登亚美尼亚王的宝座。

在军职的一切晋升,都是身为李锡尼袍泽的伽列里乌斯,早在成为副帝之前,就让戴克里先皇帝注意到梯里达底的武勋,并因此获得皇帝很高的评价。

由于有这一层关系,戴克里先皇帝登基后 戴克里先皇帝具有敏锐的政治嗅觉,所以虽然他和军队保持距离,但绝不轻视军队的力量和利用价值。事实上,他比任何人都更清楚,统治若要安定,军队的力量就不可或缺。所以,他将罗马军的规模扩充约三分之一,士兵增加了五十万(也有四十万的说法)。

有充分的财源才能维持庞大的军队,因此他改良税制以增加税收。经济政策则是抑制通货膨胀,改良金币、银币。这一连串的政策虽然也有败笔,不过整体上可以说是成功的。

行政方面,则施行减少行省总督权力的政策,将领土细分就是政策之一。管辖的地区缩小,行省总督的权力和资源就相对减少。细分之后,行省总数有上百个,区分为十二个管辖区。

接着是建立由皇帝和直属皇帝的官员掌管的中央统治体制。

并且管辖区的主事者和行省的总督,都只拥有民政权,不具有军权。以前行省总督之所以会叛变,完全是因为拥有上述两项权力的缘故。就这样,身为统治者的皇帝,相对地强化了自身的权力。

在行政方面,与传统状况不同的是,戴克里先皇帝时期,皇帝经常不在罗马城。

后期的皇帝为了能够迅速应付蛮族入侵,大都将自己的住处设在边境附近的城市,到了戴克里先皇帝时期,可以说这样的倾向愈发强烈。皇帝造访罗马城,是在举行登基二十年的庆典时,其他时候他主要留在东方的尼科米底亚宫廷。

不过,罗马城在帝国领土内的城市中依然具有特别的地位,戴克里先皇帝当然不能忽视这个城市。作为罗马帝国皇帝,他对该城百般关照,兴建新的元老院议事堂和公共浴场就是最好的例子。

话虽如此,但从他开始,皇帝不在罗马城已经是公开的事实,人们都深切感受到时代的变化。

后章将会叙述的迁都君士坦丁堡,如果不是戴克里先皇帝在位期间已有那样的变化,或许不会迁都也说不定。

最后,戴克里先皇帝在位期间的另一件历史大事,就是他主动退位。305年他表明退位后随即离开皇帝宝座。以后大约九年的余生都在故乡达尔马提亚度过,312年病逝。

如上所述,戴克里先皇帝是罗马史上划时代的伟大统治者。

他原本期待在他死后,经由他亲自建立的共同统治体制,副帝们也能齐心协力保卫帝国。然而他死后,或者在他死前不久,副帝之间就为了争夺霸权而纷争不断。讽刺的是,正是那样的统治体制,才带来那样的灾难。

于是,在君士坦丁大帝最后成为唯一的统治者之前,内战前后大约持续了二十年。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16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