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漫画 首页 名著 中国名著 外国名著 玄幻科幻 都市言情 历史军事 排行 免费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2讲 财政经济上的变迀_清史九讲

作者:内藤湖南 字数:4040 更新:2025-01-09 16:52:59

众所周知,清朝是从满洲偏隅之地入主中国这个泱泱大国的。那么清朝入主中国前后,明朝的财政情况如何呢?我们有必要先做些了解。

明末的财政

财政问题是明朝灭亡的一大原因。明朝的征税方式十分烦琐。清朝的岁入岁出都以白银结算;而明朝的岁入岁出除了以白银结算,还可以用粮米、马料草等实物结算。一般来说,白银在中国不具有通货性质,但明朝真正的通货却是白银和部分纸币。明朝末年,纸币大幅贬值,除用于朝廷征收赋税和发放薪俸之外,逐渐不再流通。明初,一贯[9]纸币等于一两银;到明末时,一贯纸币竟贬至三厘[10]银。两下面的单位是钱、分、厘,所以三厘银只相当于三百三十三分之一两。也就是说,到明末时纸币只是名义上的通用货币,实际并不流通。不过直到万历以前,政府收支都有用纸币结算的部分。明朝实际流通的货币是铜钱和白银。由于铜钱运输不便,一般向远处运输军费时都会使用白银,因此白银占据着岁入岁出的主要部分。但因为明朝收支还有白银以外的结算方式,所以今天看来,明朝岁入岁出中的白银定额才会显得特别少。

万历中期,据户部官员上奏,政府的岁入和岁出均为四百万两左右白银。到万历末期,政府支出急剧攀升,财政变得难以为继。其中的一大主要原因是日本征伐朝鲜时,明朝出兵造成了庞大的军费开支。万历年间,明朝四处征战,所耗费用中的最大一项就是出兵朝鲜的军费。这场战争历时七年,军费支出五百八十三万两白银,其余附属费用支出三百万两白银,总共支出八百八十余万两白银。这场战争对明朝财政影响极大,成为万历以后明朝国力衰弱的一大原因。

明朝万历帝

明代《平番得胜图》

随后,满洲势力崛起。征伐满洲成为明朝的一大难题。仅征伐辽东,明朝就耗去了巨额军费。以往,朝廷的岁入和岁出均仅四百万两左右白银。可1619年时,朝廷岁出竟高达一千二百多万两白银。当然,政府的增收是通过提高赋税才实现的。到明朝灭亡时,朝廷岁出增至一千六百七十万两。白银支出增至定额的四倍以上,朝廷只好课以重税。最终,内乱四起,明朝在亡于满洲之前,先亡在了起义军的手里。

清朝初期

如上所述,财政问题是明朝灭亡的一大原因。随后,清朝入关,取代了明朝。清朝入主中原的一大有利条件是,不再需要开销明朝财政中讨伐自己的那部分军费。如此一来,明朝在万历到崇祯年间征收的重税便可一并免除。不过清朝在最开始时并未占领中国的全部省份,其岁入水平自然也不及明末,所以清初财政每年都入不敷出。但满洲偏安小国的野蛮之人入主中原做了泱泱大国的皇帝,就好比乡下穷苦农民突然来到京城有了百万身家一样,即使花销再大,也大不过明朝。明朝末年,皇室开销巨大。当然,历朝历代亡国前无不如此。清朝一方面来自乡野,另一方面以明为戒,所以皇室开销很小,财政也十分富裕。清朝入关以后的 冯桂芬

银价的变化

银价的变化也对清朝整体经济产生了极大影响。清朝初期,一两白银可以兑换七八百文铜钱。可据冯桂芬说,这些铜钱只够如今银价的十分之四。也就是说,顺治到咸丰年间,银价翻了一倍,给了清朝财政沉重一击。此外,清初兵饷是每日五分,相当于日本的六到七钱。长毛之乱爆发以后,乡勇应时而生,并被设为官军,那时的兵饷已经提到每日二钱,相当于日本的二十六七钱。如此一来,每逢浩大工程,清朝都需支出巨额费用。清初黄河泛滥,每次治理需花费一百万两白银。到了道光咸丰年间,每次治理黄河竟需花费上千万两白银。总之,政府花销日益增加,收入却未有太大增长。

物价飞涨使清政府财政日益窘迫已经显而易见。那银价上涨为何又会造成清朝的财政困难呢?这与清朝的制度大有关系。中国百姓缴纳地税并非全以白银缴纳,还会用铜钱缴纳零头。官府将铜钱兑换成白银以后,再一并解送北京。假设官府按照银贱钱贵时一两白银折算两千文铜钱的官定比价征收税款(当然,若以铜钱缴税会有所加征),随着银价越来越贵,铜钱越来越贱,以前两千文铜钱可以兑换一两白银,如今可能需要三千文铜钱才行。这样一来,政府收入自然大幅减少,给清政府财政造成极大损失。

银价上涨的原因多种多样,但主要原因是印度向中国大量输入鸦片,导致白银外流。众多忧国忧民的有识之士大力提倡禁烟,最终引发鸦片战争,耗去巨额军费,也是其中的一大原因。鸦片战争以前,清政府在对外贸易中每年都有本币外流,和日本长崎贸易的情形是一样的。这种不平衡的贸易使中国国内发生严重银荒,银价不断上涨。所以,早在太平无事的道光咸丰年间,清朝财政就已日趋枯竭。

军费的增加

接下来我们就要说到近来的局势了。前面也说过,当前清朝的最大问题就是军费开支浩繁。由于八旗、各省绿营等传统官军不堪重用,清朝只好招募乡勇。如此一来,朝廷除了要为八旗、绿营发放兵饷,还得给乡勇发放兵饷。平定长毛之乱时,清政府因为无力筹措军费,开始征收厘金税。

厘金税

厘金税是清朝在内地各省设立局卡[13],对往来货物征收的一种过境税。自开征以来,厘金税收入不断增加,近年来收入高达一千万两甚至两千万两白银。起初,朝廷深知厘金税是一大恶税,再三声明一旦战事结束就立即停止征收。可仗打完了,乡勇却无法遣散,所以废止厘金税一事便不好再提。1894年以后,清朝开始寻求变革,在以往的旧式兵和义勇兵以外,又编练新军。这支新军名义上有二十个师团,自然还需要一笔新的开支。虽说绿营和义勇兵力在此期间都有所减少,但军费在旧有的基础上还得一加再加。就好比日本的本膳料理[14],上完本膳 ,还有二膳、三膳等着要上一样。

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印度储存鸦片的仓库

英国鸦片走私船

新旧制度的重复

除了军事经费,清朝的行政经</a>费也逐年攀升。譬如,清朝国子监的经费由朝廷下拨;后来京师大学</a>堂开办时,便只能另拓财源,维持开支。诸如此类,在原有基础上兴办各种新式机构,必然会扩大开支,增加岁出。道光末年,岁入岁出定额均为四千五百万两白银,但实际收入和支出都只有三千七百万两白银。中日甲午战争时,岁入和岁出翻了一番,约为八千九百万两白银。当然,对外贸易当中增收一千万两关税、盐税增加等都是朝廷增收的原因。总之,道光末年到现在十八九年间,朝廷的岁入和岁出均翻了一番。近来,清朝全年收支均高达三亿万两白银,可见财政膨胀多么严重。日本财政虽然也在不断膨胀,但明治维新以后,财政政策早已焕然一新。近来财政依旧吃紧,政府上下不得不厉行节俭。即便如此,仍然有人主张整顿税制。反观中国,财政收支从四千几百万两白银增至八千几百万两白银,如今更是高达三亿万两白银。清朝财政膨胀如此严重,却仍旧采用以往那套财政政策,不见任何革新整顿。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纵观中国历史,每个王朝即将走上末路时都会发生一个现象,建国初期较之地方财政比例很小的中央财政,会在末路前夕极度膨胀,其中尤以皇室开支最严重。这几乎成了千古不变的铁律。明朝末年就是如此。明朝岁入定额四百万两白银,明末时期增至一千六百七十万两白银,其中大部分都被用于皇室开支。譬如,1599年明朝太子大婚时,朝廷下诏称需要两千四百万两白银。可当时即使把户部翻个底朝天,也拿不出那么多钱。于是,皇帝便令人严查各省积银。中国自明朝以来,各省都有几十万两的积银。尽管制度上规定这些归地方存留,可朝廷还是将其据为己有,用来为太子操办婚礼。后来,中央财政日益膨胀,皇室直到明末都还十分富有。所以,明朝征伐满洲兵败需要增派援兵,但户部又拿不出钱时</a>,还曾请求动用几十万两的皇室财产充当军饷。总之,中国王朝走上末路时,皇室财力一般都很雄厚。如今的清朝也不例外。

皇室的资产

如今清朝皇室究竟有多少资产不太好说。但我某天在报纸上看到,据袁世凯</a>调查,清朝皇室的金银不下几千万两。我觉得这是很有可能的。皇室手头之所以如此富裕,是因为除常规收入以外,还有很多其他入项,譬如皇室从官吏手中收取的贿赂。通常,贿赂都是官吏向百姓索取的。可在中国,皇室也会带头受贿,地方大员几乎人人都向皇室行贿。尤其在西太后慈禧时期,各地官员为了讨太后欢心,更是年年献礼,而献礼主要是送钱。此外,知县等进京接受召见,竟也要由吏部登记入册,成为升迁考核的标准之一。而要想进京觐见,就得花钱铺路。如此一来,皇室就会直接从官吏手中收受巨额贿赂,自然会积攒许多与政府收入无关的私产。所以,西太后慈禧手中有个几千万两也不足为奇。

此外,中央政府的费用近年来也大幅增加。1893年财政岁入八千九百万两白银当中,五千三百万两都划归中央,只留给地方三千六百万两。近年,岁入扩大到三亿万两的情况下,地方财政所得也仍与那时相差无几。总之,中央政府的经费不断扩大,占据了财政收入的绝大部分。尤其是1900年以来,中国的中央集权更有日益加强的趋势,中央财政也因此不断膨胀。

老年时期的西太后慈禧

财政和国运

紧随中央财政收入飙升、皇室收入膨胀而来的,一般就是王朝的灭亡。清朝的形势会如何变化,无论从财政还是兵力方面都很难说,但如果不及时对税收、货币制度加以整顿,从根本上改革财政政策的话,纵使政府以武力成功镇压革命党,不远的将来,朝廷也依旧会因财政问题而陷入一筹莫展、束手无策的境地。日本也有过一样的情形。胜海舟伯爵[15]认为,德川幕府的倒台并非因为败于萨长联盟,而是由于德川幕府末年时期的财政难以为继。胜海舟在幕府即将走上末路之时,十分关注政府的财政情况,这点想必给他留下了非常深刻的教训。从这点来看,如今的中国与当时的日本幕府命运颇为相似,财政终有一天会不堪重负。

以如今形势来看,一周左右清朝估计还是挺得住的。所以,下次我会视到时的情形,来讲讲清朝的未来走向。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11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