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关以前满蒙汉三族的统一(附朝鲜)
今天我们讲“异族统一和外交贸易”。
众所周知,清朝拥有中国历史上仅次于元朝的 综上所述,清朝与西藏的关系不仅存在于政治方面,还存在于语言方面。实际上,中国真正征服西藏,把西藏疆域划入清朝版图,并派遣驻藏大臣是在康熙年间。当时,西藏发生内乱,并遭到蒙古——现今新疆地区的汗王侵略;活佛一度外逃;清朝派兵助其平定内乱以后,才与西藏有了领土上的关系。所以,清朝与西藏是先有宗教关系,后有领土关系,再后来才有了语言上的关系。这就是清朝与西藏之间的关系。
征服准噶尔部和回部
日本 三、贸易的效果
接下来我们就该说说贸易的效果了。《古今钱略》一书介绍了各种各样的外国货币,其中最主要的是西班牙货币。读过本书,便可知外国货币在中国流通之甚。这些外国货币都是通过贸易进入中国的。当时,中国对外贸易货品大部分是药材和茶叶,后来时以茶叶为主。到乾隆帝时,清朝已经通过贸易获取了大量财富。乾隆时期,国内泰平。乾隆帝自己也极尽奢华,一生十分幸福。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清朝国内没有战乱,财政收入充足。但货币充裕、财富增长又得归功于对外贸易。尽管如此,乾隆末年,英国马戛尔尼来华请求通商时,清政府却表示无此前例,拒绝了他。实际上正是因为对外贸易,清朝财政才得以如此富裕。可见,清政府完全没有注意到这点,更非有心敛夺他人财富。然而,清朝毕竟因对外贸易而富,最终引得外国以鸦片进行反击。鸦片早在明朝时期就已进入中国。暹罗等国曾向中国进贡鸦片。康熙乾隆以来,鸦片渐渐进入南方,最初只作药用,后来作为烟草被人吸食,使人上瘾。当时,鸦片在台湾已经造成严重弊害。尽管吸食鸦片极大损害人体健康,但鸦片还是大量流入,政府也无计可施。道光末年,茶叶贸易积累下来的白银都因鸦片贸易倾倒而出,令中国财政出现大动荡。白银由贱变贵,给政府财政造成很大困难。那时清朝征收税赋,都是民间纳钱,政府中途进行兑换,再以银入库。因此,白银市场一旦汇率紊乱,就会对政府造成损失。清政府由于银价动荡,损失惨重。这也成了道光以来中国国势衰微的原因之一。政府对鸦片的弊害警醒起来,决心根除其弊。林则徐</a>在广东销毁鸦片引起很大轰动,最终导致鸦片战争爆发。《中西纪事》《粤氛纪事》《英夷犯境见闻录》《海外新话》《溃痈流毒》等书对此事都有记载。如今中国可能已经没有这些书了,但它们对日本的影响深远。《英夷犯境见闻录》以抄本传到日本,之后很快被编译成《海外新话》。《海外新话》的作者岭田枫江[53]是丹后田边人,后来住在上总国[54],于1848至1854年翻译此书。岭田枫江有次去北海道时,回程在东北[55]转了一圈,还在我家住过。我的父亲曾见过他。当时,我的父亲十三岁,岭田枫江二十八岁。岭田枫江年轻时就是一个爱国志士,十分关注日本与北方俄国的边境问题。他看到《英夷犯境见闻录》后,认为这本书对日本大有益处,这才将其编译成《海外新话》。但时值德川时代,幕府认为这本书有违上意,勒令毁版。岭田枫江则被处以禁锢之刑,发配上总国,于1883年辞世。《海外新话》中提醒日本对贸易问题以及外交关系提高警惕,对日本颇有裨益。但很多中国人连《英夷犯境见闻录》的书名都没听过。近来虽有人说要出版它,却也只是说说而已,实际并未出版。中国无人问津的东西,却在日本引起极大关注,提高了日本人对西方的警惕。日本人总爱替古人担忧,处处谨小慎微。但也正因如此,日本才有了今日的强盛。所以,神经质或许也是日本人的一个优点。除《海外新话》之外,当时还有很多相关书籍面世。鸦片战争时期,宁波乍浦有人编成《乍浦集咏》。这本书整体上并不是讲鸦片战争的,只是收集的当地诗作中有些与鸦片战争有关。《乍浦集咏》传到日本以后,日本人开始关注鸦片战争。诗集很快出现了四个版本。大名鼎鼎的伊藤圭介[56]老师、小野湖山[57]老师等人,都同时出版了此书。鸦片战争让日本人有切肤之痛。许多学者纷纷开始思考,当此时局,日本应当何去何从。这些极大地推动了日本的维新之势,成为今天日本繁荣强盛的一大原因。总之,中国贸易形势大变对日本产生了深远影响,甚至带来了日本的繁荣富强。中国诸多问题都与日本息息相关,对日本有直接影响。拿前面的例子来说,种族统一促进了满语的兴盛,而满语又对日本的国际关系产生影响。从贸易方面来说,中国的贸易问题也影响了日本的国运国势。这些都是中国对日本造成的影响。
马戛尔尼觐见乾隆帝
鸦片吸食者
上面讲到很多关于钱的事情。我们也展出了一些样本放在展室。咸丰年间,由于长毛贼作乱,清朝财政凋敝,曾一度发行纸币。纸币的样本我们也已展出。财政紧张时,政府往往会开铸大钱。日本在财政困难的天保年间,曾铸造天保通宝,又称“当百”。一枚当百价值百钱。清朝在咸丰年间也铸过大钱,譬如当五十、当百等。铸造大钱只限于财政困难时期。所以,展出这些大钱也是为了证明,清朝内乱爆发以后,财政十分困难。由于这部分内容与清朝钱币有诸多关系,所以我把《制钱通</a>考》一书及清朝的钱币也都一并展出。今天的演讲就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