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漫画 首页 名著 中国名著 外国名著 玄幻科幻 都市言情 历史军事 排行 免费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1讲 帝王及其内治_清史九讲

作者:内藤湖南 字数:5840 更新:2025-01-09 16:52:40

本次京都大学</a>的夏季讲座,我将以“清史”为题进行演讲。时间总共不过十二小时,只够讲讲它的轮廓梗概。即便是轮廓梗概,要想把历朝历代的史实一一罗列,十二小时也远远不够。因此,市面上流传的清史著作中出现的内容,我尽量不赘述。最近几年,我写了两本小书,分别是《清朝衰亡论》和《论中国》。《论中国》虽并非尽论清史,但中国历史的近代部分却多为清朝之事——诸如此类,我也尽量不重复论述。此外,我的好友稻叶岩吉[1]近年写了一本《清朝全史》,对清朝的政治、战争以及其他大事均有论及。上述著作中出现的内容,我也无意多叙。演讲时间很短,只能陈其大概。为了让诸位不至于听完就忘,我尽量将材料直接呈现给大家,以便大家过目后能加深印象。近年来,清史史料急剧增加。放在十五年前,即使想做研究,我也苦于材料匮乏,束手无策。如今,由于各种原因,材料日渐增多,尤其是中国发生辛亥革命后,各种材料更是纷纷面世。我想顺便做个实验,看看凭借我们的力量能收集多少材料。1915年7月20日,我从东京回来后,便着手在极短的时间内收集材料。在本校富冈谦藏[2]老师(今天也来到了现场)等人的帮助下,虽然材料勉强收集来了,但我这十多天全在整理材料,没有时间在演讲之前查证历史研究中的疑点。演讲虽然有些粗糙,只是陈其大概,但我还是希望讲完以后,能给大家留点儿东西。因此,我会把每天演讲的提纲、要点打印出来,发给大家。今天是 雍正帝

雍正帝穿喇嘛服坐禅

雍正帝之后,乾隆帝继承皇位。乾隆帝二十五岁登基,在位六十年,禅位以后又活了四年左右,八十几岁逝世。他自幼长于文事,对此也颇为得意。乾隆帝相信,只要是汉人学者能做到的,自己也能做到。他吟诗作文,样样通晓。据说,乾隆帝经常在诗文中引用生僻典故,拿去考汉人学者。如果对方不知道这些典故,他便喜不自禁,以此炫耀自己渊博的学识。虽然太平盛世多有这种皇帝,但乾隆帝还是很多才多艺的。考虑到自己出身满洲,乾隆帝也大力提倡学习满文。当时满文已经日趋衰微。乾隆帝为复兴满文,曾命人编修字典,采取各种方法鼓励人们学习满文。譬如,乾隆帝规定,无论是汉人还是满人,要想进入翰林院,就必须懂满文。一个人纵有八斗之才,如果不懂满文,也不得入翰林院。后来,乾隆帝逐步平定蒙古。不同于雍正帝的是,乾隆帝与汉人一样,尊崇儒教,不信佛教。此外,乾隆帝为怀柔蒙古各部,曾强调学习蒙语的必要性;因为西藏的喇嘛教,他开始学习藏语;平定说回语的种族以后,他开始研习回语。至于结果如何,我们留到明天再讲。总之,乾隆帝对所有平定之地的语言都有所研究。他曾自豪地写道“所有语言同宗同理”。乾隆帝自恃对治下之国的情况了如指掌,在位期间做了很多事情,却也让诸多政策矛盾重重。如前所述,他一方面优待满洲八旗,将政治军事上的重要工作交由满人去做,力图振兴满洲;另一方面又崇尚汉族文化,潜心汉学。

乾隆帝

乾隆帝在御书房研习儒家经典

乾隆帝是将中国盛世推向颠峰的皇帝。乾隆时期可谓清朝的黄金时代。六十年的极盛之时过后,清朝便日渐衰微。清朝的历代皇帝都有其御制的文集和诗集。虽然其中也有一些不是自己所写,但从康熙、乾隆时期,再到之后的嘉庆、道光、咸丰时期,所有皇帝都有自己亲作的文集和诗集。其中不仅有他们作为一朝皇帝写下的作品,也有即位以前的作品。纲目中“潜邸的全集”就是皇帝即位以前的作品。下一项是“钦定书籍之多”。钦定书籍究竟有多少,我尚未逐一查证。但之前提到的礼亲王代善的后世子孙当中,有一位十分精通清朝典故之人。此人写有一本《啸亭杂录</a>》,其中就曾列举书目,说明钦定书籍数目之繁多。即便如此,书中所列仍不完整。

如上所述,清朝各代皇帝都长于文事。我们不妨拿清朝与明朝做番比较。明太祖朱元璋是个争强好胜之人,虽出身乞丐,当过贼寇,但登上皇位以后也要学作文章。他常常把自己文笔拙陋之作拿去请文人学者润色,润色过度便勃然大怒。明朝《高皇帝御制文集</a>》现今依然保存完好,虽然多有晦涩拙劣之处,却也留下这么一本文集。后来的明宣宗</a>则潜心学问,造诣颇深。尽管明朝由文化积淀深厚的汉族统治,但清朝皇帝的文才较之却更胜一筹。臣子呈递上来的奏疏,皇帝尽量亲自批注。明朝皇帝的朱批大多都是大白话,甚至还有脏话。而清朝皇帝则断然不会如此,其朱批都是经过润色的汉文,且文采斐然。

不过,这些事情有利有弊。力倡文治的成果是,康熙帝时编成一万多卷的《古今图书集成》在钦定书籍当中亦属鸿篇巨制;乾隆帝时编纂的丛书《四库全书》冠绝古今。这都是文治功绩的杰出体现。“纲目”中还写有“违碍书目及其实例”。清朝在编纂《四库全书》时,一旦发现明代或清初书中有诋毁清朝的字句,如出现夷狄之类的表述,便尽数删改销毁。也就是说,编纂《四库全书》的同时,也生产了一些不好的“副产品”。违碍书目是指把触犯朝廷忌讳的书单发放下去,如果有人发现上面所列书籍,便须交由朝廷销毁。由于实际无人执行,朝廷只好屡次下旨重申,但依旧收效甚微。给大家举个实例。我手头有一本书,目录部分印有皇帝的诏令内容,称本书有部分内容忤逆犯上,相应部</a>分已经删除。可我实际去看时,发现这部分内容其实还在。可能只要目录部分标明删除,朝廷就不会再去细查。尽管清朝对禁书的取缔不够彻底,但仍有许多书籍销声匿迹。一些早年传入日本的书籍由于被列入违碍书目,在清朝看不到,却能在日本看到。再下边的《武英殿聚珍版丛书》也是编纂《四库全书》时所成。活字印刷虽然此前就有,但到乾隆帝时利用更广泛,从而有了这部《武英殿聚珍版丛书》的诞生。以上所列便是清朝皇帝的特点之一。他们虽都是夷狄之后,却都崇文尚教,而且躬行践履。

接着来看“节俭、康熙帝的上谕”。据说,明朝时期宫中宦官多达十万余人,到康熙帝时削减到仅剩四百来人。从十万人到四百人,裁减幅度可谓惊人。如此,清朝宫中的开支用度减至明朝的十分之一、二十分之一,甚至四十分之一。康熙帝时,宫中尤其提倡节俭。虽然到后来,清朝国库充盈,日渐奢华,但仍不及明朝那般奢侈。明朝万历时期,仅皇太子成婚就从地方征收了一千两百万两白银。总之,节俭是清朝的一大特点。

再下来是“寡鲜失德、严加管束内宠宦官”。清朝皇帝鲜有失德之人。相传,明武宗朱厚照为了宠爱的女人,曾四处巡幸。而清朝绝无此事。此外,清朝对宦官严加管制,废除了明朝的宦官机构。虽然西太后慈禧时,宦官有些专横跋扈,但管制依旧很严。当时,有个叫安德海的宦官深受西太后慈禧的宠爱。安德海曾奉西太后慈禧的密令,前往湖南一带办差。而清朝以明朝为鉴,规定宦官不得擅出皇城,若有违者可就地正法。因此,安德海途经山东时,时任山东巡抚的丁宝桢便痛下决心要抓捕西太后慈禧的这位宠臣。然而,士兵和知府都有所顾忌,不敢近安德海的身。最终,士兵只把他捉拿起来押至山东。巡抚丁宝桢将其就地正法,并上奏朝廷说,安德海谎称受朝廷之命,擅出皇城,已经正法。可见,西太后慈禧这般宠信宦官的时期,也因有相关制度,能对宦官严加管束。与明朝相比,清朝皇帝失德之寡尤其明显。此外,西太后慈禧日后嚣张跋扈,也不是因为荣宠过厚。虽然西太后慈禧是咸丰帝之子同治帝的生母,但咸丰帝在世期间并未过多宠幸她。也就是说,西太后慈禧是因为身为皇帝的生母,才得以掌权得势。咸丰帝等人从未因宠幸女人而使后宫权倾朝野。乾隆帝时虽有少许苗头,但总体而言,清室从未因女色和宦官事宜有失体统。综上所述,失德寡鲜是清朝皇帝的特点之一。这也是他们虽以外邦入主中原,却能实现长治久安的一大原因。

清朝政治的特点

清朝的政治有什么特点呢?清朝实行满</a>汉双重的政治体制,其官员也是满汉双职。譬如,吏部尚书</a>有满人吏部尚书和汉人吏部尚书。左侍郎和右侍郎也分别有满人左侍郎、汉人左侍郎以及满人右侍郎、汉人右侍郎。也就是说,重要官职都是满汉复设。另外,重要典礼的相关事宜都以满汉两种文字书写。记录和部分奏疏也都采用满汉双语。总之,清朝不厌其烦地推行满汉双重政治体制。此外,清朝还有很多与其他朝代不同的地方。中国历代皇帝都要祭天,这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项传统仪式。不过,满洲另外建有一个叫“堂子”的地方,在此举行祭祀仪式。这是满洲的祭天之礼。虽然中原的祭祀仪式与满洲的祭天之礼本质相同,但清朝既祭堂子,又沿汉俗祭天,把相同的事情做了两遍。如此一来,经济上可能有些浪费,可清朝国力强盛之时在其他方面十分节俭,这些事情倒也没什么大碍。然而,满汉双重的政治体制既是清朝政治的一大特色,也是诸多弊病之源。清朝政治的重中之重本为统治中国、统治汉人,只是附带着管理满人。可到了后来,居于统治地位的满人势力日益衰退;汉人势力却不断发展壮大。满汉之间矛盾丛生令满人苦不堪言。这就是清朝政治走向衰微的一大原因。

此外,政治衰退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下边所列的“注重名声(不讲实惠),实行免税”。清朝作为外邦入主中原,其历代皇帝都有一个缺点,那就是施行政治时总把名声放在 张之洞

这是晚清政治当中,汉人势力得以重新崛起的一大原因。清廷与外国的交往也在这时突然变得异常频繁。道光末年,鸦片战争爆发。清朝对外交往的序幕就此拉开。咸丰末年,英法联军入侵中国。清朝开始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开启所谓外交。把外交事务交给北京朝中毫无经验的满人处理,根本是不可能的事。如此,便有了这里的“委任外交”——在南京设置“南洋大臣”,在天津设置“北洋大臣”。由于李鸿章长年担任北洋大臣,全权负责外交事务,西洋人甚至以为,中国外交均由李鸿章一人掌管,大小事务无须进京和清政府交涉。不过略为通晓中国国情的日本等国,就深谙此中门道。譬如大久保利通公爵[16]因为台湾之事去中国谈判时,就绕过天津,直接进京,与清政府负责外交事务的官署进行谈判。此外,虽然外国使者和公使无人谒见过清朝皇帝,但当年的副岛种臣伯爵[17]却称自己受日本天皇之命远道而来,坚持要求面圣,最终得以谒见清朝皇帝。不过,大多数外国人仍然认为清政府的外交事务均由李鸿章一人料理。不仅外国人这么想,中国人自己也这么想。

李鸿章

以上是晚清的政治形势。再到后来,中国先是与法国交战战败,接着又败给日本。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后,全国大乱,清政府终于呈现土崩瓦解之势。在此前后,清朝已有人提出改革之论。中日甲午战争以后,改革呼声愈来愈高。清政府本以为防务已经得到加强,实际交战却仍旧不堪一击。可见李鸿章效仿国外的那一套并不可靠,清政府必须要从根本上进行改革。康有为</a>等人成为这场改革的先锋,开始推进改革事业。可他们在推行改革过程中发现,改革这件事太花钱了。尤其像清朝这种以满汉双重体制开展政治的国家,如果再引入外国的政治制度,就意味着要在原先政治体制的基础上,再加入新的外国政治制度。也就是说,既不能废除原有的政治机构,还得重新设立新的办事机构。如此一来,双重政治成了三重政治,花费巨大。1893年前后,清政府的财政支出大约是七八千万两白银。可到1908年、1909年时,财政支出极度膨胀。如果没有三亿两白银,政府就无法正常运转。如果中国当时也和日本一样,大力发展工业和外贸,这些支出或许尚</a>可维持。可清朝只有行政费用不断膨胀,其他方面却未见任何进步。久而久之,财政自然难以为继。

法军炮轰福州

我们再来看“宗室政治和退位”部分。光绪帝和西太后慈禧先后离世。到近来醇亲王载沣掌权时,朝中重臣形势好时尚能做点事情,一见情形不妙就纷纷逃避。这令人大失所望。朝廷根本无人可倚重。这样下去终究不是办法,朝廷只好将朝政交由皇族打理。日本的本愿寺[18]就是这种做法。不过,自家一族执掌政治大都会走向灭亡。清朝政治成为家族政治,其所有事情都由皇族打理,所有责任也由皇族承担。大动乱爆发时,清朝皇族便像平家[19]一样走向衰亡。持续二百几十年的清朝不得不退出历史舞台。这就是晚清的政治。

光绪帝

附论 清朝的宗室

接下来我们说说宗室。我们先从“宗室与觉罗”说起。所谓“宗室”,是指太祖高皇帝努尔哈赤父亲的兄弟的后代。“觉罗”则是再上一辈,即太祖高皇帝努尔哈赤祖父兄弟的后世子孙。宗室在衣服上系黄带子。觉罗在衣服上系红带子。二者相互区分,各自享有不同特权。清朝的宗室有好也有不好。清朝宗室数量非常庞大。刚入关时,宗室、觉罗共三千人。道光末年,宗室、觉罗多达两万余人。如今,宗室、觉罗可能已有五六万甚至七八万人。虽然日本人认为中国的皇族都应尊为殿下,但也有一些皇族纡尊降贵,给日本人当老师,教授日本人汉语。这些皇族在中国并不会受到殿下的待遇,却被日本人盲目地尊为殿下,闹过不少笑话。可见,皇族谋生并不容易。为给皇族发放俸禄,清政府的财政十分吃紧。不过,这反过来也有好处。有的清朝皇族自食其力,钻研学问,最终得以入朝为官。也就是说,他们可以像普通人一样,通过应试入朝为官。还有人当上了不小的官。但同时,弊害也层出不穷。前面也说过,清朝宗室享有很多特权。其中一项特权就是,北京五城察院[20]巡逻时,不得擅入宗室府。于是,宗室府上往往聚众赌博。清朝开国不久,这种弊端就已显现出来。许多宗室府邸成了赌场。巡城官兵即使知道里面有人赌博,也不敢贸然进去。问题非常棘手。不过,这些肆意妄为的皇族当中,也有能人出现。有个叫盛昱</a>的人,我虽未见过,但听说很有学问,曾当过大学校长。他延揽了汉人中的大量有识之士,希望能在清朝穷途末路之时,有所作为,为国效力。所以,盛昱身边可谓人才济济。可私底下,盛昱却很跋扈。他喜欢收藏珍奇书籍和古玩,却经常在书店或古玩店强行夺占,不给店家付钱。这个亦善亦恶的人物一览无遗地展现出了清朝宗室的善恶两面。与明朝宗室相比,清朝宗室能通过应试入朝为官是其一大好处。不好的地方当然也有。好处是这些人能有所作为。坏处就是他们常常肆意妄为。明朝的宗室则没有特别好的地方,也没有特别坏的地方,最多因为女色犯个过失。而清朝的宗室与之相比,虽功劳显著,却也弊害丛生。

以上就是一些清朝皇帝及其内治的概况。明天我们再接着往下讲。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11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