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漫画 首页 名著 中国名著 外国名著 玄幻科幻 都市言情 历史军事 排行 免费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四章 庞培和东方_罗马史

作者:蒙森 字数:9490 更新:2025-01-09 16:21:56

庞培剿除海盗

罗马纪元687年即公元前67年初,当庞培手握几乎无限的权力率兵攻打海盗时,罗马在东方的海陆状况有多么糟糕,我们在上文便可得见。他先把自己管辖的广阔领域划分为十三个区,每区任命一个副官(lieutenant),负责装备船只和兵士,搜查海岸,捕获盗船,或将盗船逐入同僚的陷阱。今年年初,他亲率现有的最优战舰——其中罗得(Rhodes)战舰在此次也立下卓著功绩——到海上去,一开始就扫荡西西里、非洲和撒丁的水域,尤其是重建自这几省到意大利的粮食供应体系。同时,他的副官负责肃清西班牙和高卢海岸。就在这时,庞培的使节(legate)马尔库斯·庞波尼乌斯(Marcus Pomponius)依伽比尼乌斯法在纳博省征兵,执政官盖乌斯·皮索企图从罗马加以阻挠——这是个不明智的举动,为了制止此事并让民众对执政官的正当怒气维持在合法的范围内,庞培暂时又来到了罗马。过了四十天以后,地中海西部的航海四处畅通,庞培便率领六十艘最精良的船舶去往东部海域,先到海盗最初也是最主要的场所,即利西亚(Lycia)和西里西亚(Cilicia)水域。一听到罗马舰队逼近的消息,猖獗的海盗便从公海四散奔逃;不仅如此,甚至利西亚坚固的安底克拉古斯(Anticragus)和克拉古斯(Cragus)堡垒都没有过多反抗便宣告投降。庞培恰当合理的宽和态度,比恐怖手段更能打开难以接近的海上堡垒的大门。他的前任曾下令将每一个被擒的海盗都钉在十字架上,他却毫不犹豫地一律宽大处理,对待所掳盗船上的普通船夫尤其宽容。只有勇猛的西里西亚海王敢于武装抵抗罗马人,以图至少保住他们自己的海域。他们先把妻子儿女以及大量财物安置在托鲁斯(Taurus)的山寨中,而后在西里西亚的西部边界科拉凯西乌姆(Coracesium)近海等候罗马舰队。但庞培在此处的战舰船员众多,武器装备齐全,因而大获全胜。未受阻拦,他便靠岸登陆,并开始攻打和破坏海盗的山寨,同时庞培继续承诺:若他们投降,便饶他们一命,并归还其自由。不久,堡垒和山寨中的海盗中止了这场毫无希望的战争,同意投降。庞培到达东部海域后四十九天,西里西亚平定,战争走向终结。

迅速剿除海盗是一大宽慰,但并不是一项丰功伟绩。海盗无法抵挡罗马发动的大规模战争,一如</a>大城市中的偷盗团体无法抵挡组织有序的警察。将这一侵略性的军事袭击当作胜利来加以颂扬实属无知之举,但与经久不息、范围巨大且日益严峻的祸端相比,可怕的海盗竟能如此迅速地得到铲除,难免会对大众造成强有力的冲击。再者,这是政权集中制的首次试验,各党都翘首以待,想看看此人是否比同僚团体更谙理政之道,故而给公众带来的冲击更为巨大。庞培缴获或海盗上交给他的大小船只有将近四百艘,其中包括九十艘真正意义上的战船。据说被毁的盗船共计约一千三百艘,除此之外,海盗充盈的军械厂和弹药库都遭焚毁,约有一万名海盗丧命,被胜利者生擒的也达两万人以上。同时,驻西里西亚的罗马海军将官普布利乌斯·克洛狄乌斯(Publius Clodius)和其他众多被海盗掳走的人——其中有些人,本国人民以为他们早已死去——都因庞培而重获自由。罗马纪元687年即公元前67年夏,即开战后的三个月,商贸活动重新步入正轨,往日的饥荒不再,意大利又是一派欣欣向荣。

庞培与梅特路斯关于克里特岛的分歧

然而,克里特岛发生了一个不愉快的插曲,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罗马军队所取得的这次骄人战绩稍有逊色。昆图斯·梅特路斯在克里特岛上任驻军统帅已至 高加索部落伊比利亚人和阿尔巴尼亚人(Albanians)

然而,罗马人踏上新土地,却又引发了新的争端。高加索中部和东部地区的英勇民族,见遥远的西方人在他们的领地内安营扎寨,便心生愤怒。在今格鲁吉亚(Georgia)那片肥沃滋润的高地上,居住着伊比利亚民族(Iberians),这是一个勇敢而有组织的农业民族,其氏族领土在族长治理下,按共有制耕种土地,土地所有权不分属于耕种者个人。军队与人民是一体的,人民领袖一部分是掌权的氏族,其中年纪最大的一位通常任国王,主持整个伊比利亚的事务,稍微年轻一点的一般任法官和军队领袖。一部分是几个特殊的祭司家族,主要负责保存与其他民族所签订的条约以及监督条约的遵守。大批非自由民被视为国王的奴隶。他们的东部邻人是阿尔巴尼亚人,即阿兰人(ns),这一民族居住在库尔河下游,远至里海(Caspian Sea),其文化程度要比伊比利亚人低得多。阿尔巴尼亚人主要以畜牧业为生,他们步行或骑马,在今希尔万(Sirvan)的丰美草场上放牧许多兽群,他们仅有的那么一点耕地,仍在用旧时没有铁铧的木犁耕作。他们不知道铸造货币,计数不超过一百。他们总共有二十六个部落,每个部落都有自己的领袖,说的也是自己独有的方言。阿尔巴尼亚人在人数上远胜于伊比利亚人,但却不及他们勇敢。两个民族的战术大致相同,他们的武器主要是箭和轻标枪,通常仿效印 结果

如此一来,罗马国在亚洲的格局最终形成,其中包括封建君主和藩臣、教主以及一连串自由和半自由城市,这使得我们想起日耳曼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无论是从克服的困难还是从得到的结果来看,这都不足为奇。罗马上流社会对卢库勒斯大加赞赏,普通民众也对庞培不吝溢美之词,所有这些高调的言论也都无法使之成为罕见之事。特别是庞培认可别人的夸赞并且自夸,这样一来,人们几乎会认为他比真实的他要更加糊涂。米蒂利尼人视他为该城的救助者和创建人,也把他看作世界海陆战争的终结者,如果他们要为他建一座雕像,那对于一个肃清海盗、平定东方各国的伟人,这种敬礼似乎也并不为过。但是,罗马人这次却凌驾于希腊人之上。庞培的凯旋碑载明,他所征服的人民达一千两百万,所攻克的城市和堡垒共计一千五百三十八座——数量似乎会代替质量,他的胜利范围自麦奥提斯海(Maeotic Sea)延伸至里海,自里海延伸至红海,可是这三个海,他一个都没有亲眼见到过。不仅如此,即便他不明说,他也至少让民众以为兼并叙利亚(事实上这并不是什么丰功伟绩)就相当于把远至大夏(Bactria)和印度的整个东方都收入罗马帝国的版图——据他所述,他在东方所征服领土的界限竟到了如此渺茫的荒远之地。平民党奴颜婢膝和一直与朝廷互为敌手,现在也欣然加入这枯燥的浮夸圈。罗马纪元693年即公元前61年9月28和29日,即庞培“大帝”的四十六岁生辰,虚华的凯旋队伍穿过罗马街市,点缀品除了各类珠宝外,还有米特拉达特斯的王冠,和亚洲最强大的三个国王——米特拉达特斯、提格兰和弗拉特斯——的子女。然而平民党觉得还不够,于是又以王室尊荣来犒赏这位战胜二十二位国王的将军,并赐予他一顶金冠和一枚终身任执政官的徽章。为了显示对他的尊敬,他们造出一种钱币,式样为从三大洲带回国的三根桂枝绕成环托着地球,上面还挂着公民献给那位征服非洲、西班牙和亚洲的将军的金冠。既然有这样稚气的敬礼,也就无怪乎另一方发出反对的声音。在罗马贵族圈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即平定东方的真正功绩应该属于卢库勒斯,又说庞培去东方不过是为了取代卢库勒斯,并将别人折下的桂枝编织起来戴在自己头上。这两种说法都大错特错。奉命去亚洲接替卢库勒斯的不是庞培,而是格拉布里奥,卢库勒斯虽然作战英勇,但庞培接任主帅时罗马人确实已失去了之前所有的战果,本都土地也未有一尺在他们的掌控之中。首都居民的嘲笑更为中肯,他们用他所征服的大国之名来称呼这位驰骋世界沙场的将军,有时称他为“撒冷的征服者”,有时称他为“埃米尔”(emir)[14],有时又称他为罗马的萨姆西科兰姆斯。

作为管理者的卢库勒斯和庞培

公正的评论家既不赞同那些夸张的言论,也不认可这种轻视之辞。在平定和整顿亚洲这件事上,卢库勒斯和庞培显然都不是英雄和建国者,而是睿智进取的军队领袖和统治者。作为将军,卢库勒斯显示出非凡的才干和近乎鲁莽的自信,而庞培则显示出军事决断力和罕有的自制力;任何拥有如此兵力又身处完全自由之位的将军,都很难做到像庞培一样在东方行事如此谨慎。可以说,最辉煌的事业全都从四面八方主动前来寻他:他可以自由前往辛梅利亚的博斯普鲁斯海峡和红海,也有对帕提亚人宣战的机会;埃及的反动省请他来废黜不得罗马人认可的托勒密王,履行亚历山大的遗嘱。但庞培既不去潘提卡彭,也不去佩特拉,既不到泰西封,也不到亚历山大城,自始至终,他都只摘取主动落入他手中的果实。同样,无论海陆,他都一概用压倒性的优势兵力作战。如果如庞培常说的,这种节制,源于严守指示,甚至是源于这样的认知,即罗马的扩张行动须有所限制,再拓展疆土,于国无益,那么这种节制就应该受到赞美,且应该比历史上赋予最具才干的将军的更高。不过就庞培而言,他的自制无疑只是他特别缺乏决断和首创性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比起他前任与之相反的长处,他的短处确实对国家更为有益——诚然,卢库勒斯和庞培都犯了很严重的错误。卢库勒斯自食其果,他所有的胜利果实皆因其行事不慎而消散;庞培对帕提亚人的决策失当,让其继任者来担此恶果。如果他有这份胆量,他大可以对帕提亚人开战,或是维系与他们的和平,依约承认以幼发拉底河为界。但他却太过胆小而不敢采取前一种方法,又太过自负而不肯采取后一种方法,结果,泰西封的朝廷本愿意与邻国建立友好关系并单方面付诸行动,庞培却愚蠢地背信弃义,对其进行无休止的侵略,致使亲邻政策化作泡影,他却允许敌人自己选择决裂和反击的时机。作为亚细亚的治理者,卢库勒斯获得多于王侯的财富,庞培也因治理亚细亚而从卡帕多奇亚王、富庶的安条克城以及其他君长和公社那里,收到大笔现款和数量更大的兑付券以作回报,但这种苛捐杂税几乎已经成为一种惯常税收。在比较重要的问题上,两位将军至少不会一味贪婪,如果可能,他们会让与罗马利益共存的那一方出钱。就时局来看,即便他们有此行径,我们也不得不说,这两位将军的治理确有相对可取之处,他们的行事皆以罗马利益为先,而后才考虑各省人民的利益。

将保护国变为属国,改善东部边境的治理工作,建立一个统一强固的政府,这是统治者之幸,也是被统治者之福。罗马的财政收入难以计数,除特许免税的几个公社外,所有君主、祭司和城市都要向罗马交纳产业税,这使得罗马的财政收入几乎增加了一半。亚洲确实损失惨重。庞培归入国库的财宝共计两百万英镑(即两亿塞斯特斯[sesterce]),分给部下和士兵的共计三百九十万英镑(即一万六千塔兰特),如果我们再加上卢库勒斯带回国的巨款、罗马军队的非正式苛索以及战争损失,亚洲的财政枯竭便可想而知。就其本身而言,罗马在亚洲的课税或许并不甚于昔日统治者的课税,但由于自此以后这些税收都流出本国,仅有小部分税收用于亚洲,于是课税就变成了更为沉重的负担。无论如何,不管是在旧省还是新省,课税都是基于对各省的计划性剥削,以使罗马从中获益。但这事的责任主要不在将军本人,而在于将军需要顾忌的国内各党派。卢库勒斯甚至竭力阻止罗马资本家在亚洲重利盘剥,这也是他最终失败的重要原因。我们从这二人不受党派政策的束缚时所做的事,尤其是他们对小亚细亚各城的关注中,可以看出他们有多诚挚地希望恢复沦陷省份的繁荣。尽管数百年后,亚洲许多残破的村落会让人们想起大战的年代,但锡诺普大可以用卢库勒斯重建此城的日期来开启一个新的纪元,本都国几乎所有的内陆大城都可以敬奉庞培为它们的创建者。卢库勒斯和庞培在罗马所属亚洲地区的组织工作或有不可否认的缺陷,但总体上却可谓审慎合理、值得称道。再者,尽管它们仍有严</a>重的弊端,但因其与那长久缺乏且令人们深感痛楚的内外和平同时造访,所以必会受到那些遭受过非常折磨的亚洲人欢迎。

庞培离开之后的东方

东方大体上保持和平状态。庞培性格胆怯,仅暗示要把幼发拉底河以东的地区并入罗马帝国的版图,后来罗马掌权的新三头政府竭力重提这个想法,但以失败告终。不久以后,东方各省和其他地方,全都被卷入内战的漩涡。在这期间,西里西亚省长必须长日与阿曼的山间部落作战,叙利亚省长必须长日与沙漠人群作战,尤其是在后者与贝都因人的战争中,许多罗马军队都覆没了。但这些行动的意义不过如此,更不寻常的是坚韧的犹太民族对征服者的顽强抵抗。奥卢斯·伽比尼乌斯任省长期间(罗马纪元697—700年即公元前57—前54年),被废黜的国王亚里斯多布鲁斯之子亚历山大,和一段时间以后成功越狱出逃的亚里斯多布鲁斯本人,对新统治者发起了三场不同的叛变,罗马所立大祭司许尔堪的政府每次都无能地向叛党屈服。迫使他们以卵击石的并非是政治信仰,而是东方人对这逆天统治权的无比厌恶。由于埃及陷入危机,叙利亚戍军撤退,最后也是最危险的叛变即刻乘机而起,他们首先杀害居住在巴勒斯坦的罗马人。少数罗马人逃出生天,暂时藏身于基利心山(Mount Gerizim),叛党把他们围困在那里,贤能的省长颇费周折,才成功将他们解救出来,也才能在几次激烈的战争和持久的围攻过后镇压叛乱。因此,大祭司的君主政体被废,犹太人的领土如昔日的马其顿一般被分为五个独立区,由贵族组织的主政团体负责管理;撒马利亚和被犹太人铲平的其他城市都得以重建,与耶路撒冷形成均势;最后,罗马对犹太人课征的税收要高于叙利亚境内其他属地。

埃及国

我们还应该看一下埃及国以及美丽的塞浦路斯岛,拉基代王朝所征服的广阔土地现在只有这座岛屿还属于埃及。现在,埃及是东方的希腊诸国中唯一一个至少在名义上仍属独立的国家,正如以前波斯人占领地中海东部时,埃及是最晚被征服的国家一样,因此现在来自西方的强大侵略者也迟迟不吞并这块丰饶独特的国土。如上文所述,这既不是因为害怕埃及的反抗,也不是因为缺乏合适的时机。埃及差不多跟叙利亚一样无力,罗马纪元673年即公元前81年,埃及在所有正当的法律形式上都归罗马公社所有。王室守卫管制亚历山大城的朝廷,他们任免大臣,有时废立国王,肆意夺取,如果国王不许他们加饷,他们便围困王宫,这种做法在国内或在都城内绝不受欢迎(因为国内的农奴不计入考量)。那里至少有一派人希望罗马兼并埃及,甚至设法促成此事。但埃及王越不能企图用武力对抗罗马,埃及金币就越竭力阻止罗马的统一计划。由于埃及财政实行特殊的专制集中制,再加上寡头党横加猜忌,不许任何人征服或治理埃及,亚历山大朝廷的财政收入甚至在庞培增加罗马的公共收入后,仍然差不多与其持平。所以埃及和塞浦路斯的实际君主竟能通过贿赂元老院的领袖,不但暂保他们倾覆在即的王位,甚至还使他们的王位更加稳固,并从元老院买得王位的保障书。即便如此,他们的目的却还是未达成。正式的国家法须经罗马公民的决议,在法令公布之前,托勒密家族仍须依附于每个平民党掌权者,仰其鼻息,因此他们不得不对罗马的另一党派也展开贿赂战,而这一党派较为强大,要价也更高。

被吞并的塞浦路斯

与埃及的结果不同,罗马纪元696年即公元前58年,平民党领袖下令吞并塞浦路斯,至于为什么现在做这件事,罗马给出的官方理由是,塞浦路斯人支持海盗业。马尔库斯·加图(Marcus Cato)受其对手委托执行这项法令,他不带军队便来到此岛,因他无需军队。国王服毒自尽,当地居民不做抵抗便臣服于这难逃的命运,并被安置在西里西亚省长的管辖范围内。充盈的府库贮存了近七千塔兰特(即一百七十万英镑),这位国王既贪婪又吝啬,不肯将这笔款项用于行贿以保其王冠,结果钱财和王冠一同落入罗马人之手,充实了他们那空虚的国库,这样正合其心意。

埃及的托勒密为其宗主国所承认却遭到驱逐

另一方面,罗马纪元695年即公元前59年,掌握埃及王权的兄长,用人民法令成功从罗马的新主人那里买得他的认可,据说购价达六千塔兰特(即一百四十六万英镑)。然而,公民对这位好笛师和坏君主积怨已久,如今塞浦路斯已然失守,又因与罗马人做交易,人们不堪重税,已被逼到绝境的埃及人(罗马纪元696年即公元前58年),因此逐他出国。似乎因为被逐出他所购买的产业,这位国王随即向卖主求助,卖主都很通情达理,认为他既然是诚实的商人,就有义务为托勒密拿回国土。但是,用武力夺取埃及的重任以及由此带来的巨大利益应该属于谁,各党却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当三头政府在卢卡(Luca)会议上讨论此问题时,托勒密同意再缴付一万塔兰特(即两百四十万英镑),这件事才得以解决。叙利亚省长奥卢斯·伽比尼乌斯奉当权者命令,立即采取必要措施带国王回去。同时,亚历山大城的公民为被逐国王的长女贝瑞尼斯(Berenice)加冕,并将她许配给罗马亚洲属地的一个教主,名叫阿基劳斯。阿基劳斯原是科马纳的大祭司,胸怀大志,梦想登上拉基代王朝的宝座,为此不惜以他安稳体面的地位做赌注。他企图获得罗马主政者的赞助,但始终没有成功,不过,想到必须用武力保其新国甚至与罗马人对抗时,他却毫无畏惧。

伽比尼乌斯带回国王罗马戍兵守在亚历山大城

伽比尼乌斯表面上没有权力对埃及开战,但却受罗马主政者的指示,他借口说埃及人帮助海盗以及阿基劳斯组建舰队,便毅然朝埃及边境进发(罗马纪元699年即公元前55年)。军队穿过加沙和培琉喜阿姆(Pelusium)之间的沙漠,以前许多进攻埃及的军队都在沙漠行军中覆灭,但这次的行军却得以顺利完成——这尤其要归功于敏捷灵巧的骑兵将领马尔库斯·安东尼。边境培琉喜阿姆堡垒的犹太守军不战而降,罗马人与埃及人在城前相遇,埃及人战败——安东尼这次又立下赫赫战功,罗马人抵达尼罗河,这是第一支打到尼罗河的罗马军队。埃及的舰队和陆军在此做最后决战,但罗马人再次得胜,阿基劳斯及其众多党羽都战死。此战过后,首都立刻投降,于是一切抵抗都宣告终结。这片不幸的国土被交到正统的暴君手里,要不是正义的安东尼从中干涉,托勒密在培琉喜阿姆时就想用绞刑和斩首之刑来庆祝合法政府的恢复。现在此举不受阻拦了,无辜的女儿最先被她父亲送上断头台。国王无力支付与罗马当权者约定的报酬,因为这里地贫人穷,即便他们榨干穷苦人民的钱财,也绝对不可能凑出所需的巨款。但罗马人注意到至少应该保持此国的平静,于是留罗马步兵以及凯尔特和日耳曼的骑兵驻守都城,以取代埃及的御卫队,而在其他方面,罗马军也可与他们一争高下。于是,昔日罗马对埃及的霸权统治变为直接的军事占领,本地君主制在名义上仍然存在,但这并不是赐予此国的特权,而是强加在它身上的双重负担。

* * *

[1]潘菲利亚(希腊语:,台湾、香港地区及和合本圣经一般译作庞非利亚),古代安纳托利亚南部的一个地区,位于今土耳其安塔利亚省境内,首府位于佩尔格。——译者注

[2]又叫克泽尔河,或者译为“克孜勒河”,古希腊语称哈里斯河(Halys River),意为“红河”。土耳其最长河流,也是土耳其第一大河。——译者注

[3]泰西封(Ctesiphon,Taysifun)是伊拉克著名古城遗迹,亦译“忒息丰”。位于首都巴格达东南32公里处,滨底格里斯河左岸,当迪亚拉河河口。此地初为希腊人抵御塞琉古王朝的驻军之地,后渐有城池,采取两河流域常见的城市建筑形制,城墙呈圆形。——译者注

[4]庞培分给部下将士的赠金共计三亿八千四百万塞斯特斯(即一万六千塔兰特),因为将领得到一亿塞斯特斯,士兵每人得到六千塞斯特斯。凯旋时,军队仍有约四万人。

[5]博斯普鲁斯海峡又称伊斯坦布尔海峡,是沟通黑海和马尔马拉海的一条狭窄水道,与达达尼尔海峡和马尔马拉海一起组成土耳其海峡(又叫黑海海峡)。它是一条将土耳其亚洲部分和欧洲部分隔开的海峡(东经29度零分,北纬41度零分),全长30千米,北面入海口最宽处3.7千米,鲁梅利希萨勒和阿纳多卢费内里两城堡间最窄处750米,中流深度36.5—124米不等。海峡中央有一股由黑海流向马尔马拉海的急流,水面底下又有一股逆流把含盐的海水从马尔马拉海带到黑海。因鱼群季节性地通过海峡往返黑海,故渔业颇盛。海峡两岸树木葱郁,村庄、游览胜地、华丽的住所和别墅星罗棋布。——译者注

[6]法利赛派在第二世纪开始兴起,是重要的一个派别,他们主要用全部的精神和时间来教导人民。他们建立了犹太会堂的崇拜,也复兴许多古代的宗教风俗,如逾越节的家庭礼拜,将宗教带到家庭之中。——译者注

[7]撒都该派不如法利赛派人多,但是他却是代表古代祭司的贵族政治,他们是富有的人,并且富有特权,在君王的时代颇受王朝的支持,结果成为一个政治而非宗教的派别。他们和其他保有世袭权力的党派一样,富有保守性。他们受希腊的影响比其他的党派大,因此人民觉得他们不是一个爱国的党派。基督降生前的几世纪,永生的信仰已有很大的进步,但是撒都该人反对这种信仰,他们认为死便是一切都终止了。他们不信身体复活,不信灵魂不朽,不信天使魔鬼的存在,不承认口传的律法,只承认笔写的律法。——译者注

[8]于是,撒都该派排斥天使和幽灵等教义,不信死者复生。法利赛派和撒都该派的争论点大都与仪式、法律和教历等次要问题有关。胜利的法利赛派,把他们在某些争论中确占优势的日子,或将异端分子驱逐出最高会议的日子,全都加入到全国纪念日或节庆之列,这是一个典型的事实。

[9]罗马纪元689—690年即公元前65—前64年冬季,庞培仍在里海附近。到了罗马纪元690年即公元前64年,他才攻下本都国仍在抵抗的最后几座堡垒,然后一面徐徐南行,一面整顿各处的事务。叙利亚的组织工作确始于罗马纪元690年即公元前64年,叙利亚的地方纪元以此年为元年,西塞罗关于科马根的言论亦可为此事证朋。在罗马纪元690—691年即公元前64—前63年的冬季,庞培似乎在大马士革有了大本营。

[10]诚然,奥罗修斯和狄奥都追随李维,让庞培到达佩特拉并占领此城,甚至到达红海。但他率兵前往耶路撒冷时,半路收到米特拉达特斯的死讯,便从叙利亚折回本都。普鲁塔克记叙过这件事,并为弗洛鲁斯和约瑟夫斯所证实。如果亚哩达王在战报中位于庞培所征服的诸王之列,那么只要用庞培唆使他撤离耶路撒冷来解释就足够了。

[11]这种见解依赖于普鲁塔克的叙述,斯特拉波所述以利买省的位置又可为普鲁塔克的佐证。在庞培所征服国土和君主的名录中,竟有米底亚及其国王大流士,这是一种点缀;由此又捏造出庞培对米底亚的战争甚至他对埃克巴坦那的远征。这里还没有把此城与传说位于骆驼山上的埃克巴坦那混为一谈;只是那种不堪的夸张言辞——似乎源于庞培浮夸而故意闪烁其词的战报——把他劫掠盖图利亚人一事变为进兵非洲西岸,把他那远征纳巴泰人却无疾而终的事变为攻克佩特拉城,把他宣判亚美尼亚疆界一事变为定罗马帝国边界于尼西比斯之外。

[12]据说安条克曾与庞培作战,这与他和卢库勒斯所订的条约以及他不受干扰、仍居王位的现状不符。大概只因科马根的安条克也见于庞培所征服的众君主之列,所以才导致这种说法的形成。

[13]西塞罗的非难大概就是针对此事而言,特别因为海盗殖民地可能受庞培的恩赐,拥有免税权,而各省属于罗马的民社则普遍有纳税的义务。

[14]“埃米尔”是阿拉伯国家的贵族头衔,此封号用于中东地区和北非的阿拉伯国家,突厥在历史上亦曾使用过这个封号。——译者注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1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