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漫画 首页 名著 中国名著 外国名著 玄幻科幻 都市言情 历史军事 排行 免费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八章 东方诸国与第二次马其顿战争_罗马史

作者:蒙森 字数:5219 更新:2025-01-09 16:20:50

希腊东部

在罗马人初次踏足这片自称由自己所有的领土一百年以前,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便已经开始了自己的大计,整个计划虽大体遵循了“东方希腊化”的根本方针,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已然演变成希腊—亚细亚国家体制的建设事业。一直以来,希腊人热衷迁徙并开拓殖民地,这点早已根深蒂固,因此以前的希腊商人曾到过马西利亚和昔兰尼、尼罗河和黑海,现在他们也能固守亚历山大之所得;在长矛的保护之下,阿契美尼德王朝(Achaemenidae)的古帝国全境共享着希腊文明。那些瓜分大将军遗产的军官逐渐解决了他们的争端,建立了一个均势体系,这一体系虽时有波动,却仍能显示出某种规律性。

大国马其顿

同属于这个体系的一级国家有三个:马其顿、亚细亚和埃及。腓力五世自罗马纪元534年即公元前220年开始执掌王权,在他的统治下,马其顿至少在表面上与亚历山大之父腓力二世统治之时无异——国家军事团结,财政秩序井然。在马其顿北部边境,待高卢洪水的浪头滚滚逝去,一切都恢复原状。边境守兵轻易便能抵御伊利里亚蛮族的进攻,至少在平日里确是如此。在南方,不仅整个希腊都依赖马其顿,而且希腊大部分地区都直接隶属于马其顿,并配有马其顿戍兵把守,其中包括自奥林匹斯山(Olympus)至斯佩尔凯俄斯河(Spercheius)和马格尼西亚半岛(Magnesia)的最广义上的色萨利(Thessaly)全境,疆域辽阔且占据重要地位的埃维亚岛(Euboea),洛克里斯、福基斯(Phocis)和多利斯(Doris)等地,以及阿提卡和伯罗奔尼撒半岛的许多独立据点,如苏尼乌姆(Sunium)岬角、科林斯(Corinth)、奥科美那斯(Orchomenus)、赫里亚(Heraea)和特普利亚(Triphylia)地区;更为重要的是三座堡垒,即马格尼西亚的德米特里阿斯(Demetrias)、埃维亚岛的哈尔基斯(Chalcis)以及科林斯,俗称“希腊人的三副脚镣”。但是该国最主要的优势还是在于它世代传承的土地——马其顿。的确,该国地广人稀,马其顿倾尽全力,所出的人数勉强才抵得上罗马一支常规执政军的两个兵团;而且很显然,此前由于亚历山大的出征以及高卢人的入侵,该国人口锐减,至今尚未复原。然而,在希腊本部,人们的道德能量与政治积极性已然衰弱,民族繁盛似乎已成过去,生活似乎了无趣味,甚至这里的高洁之士也以饮酒、舞剑或挑灯苦读来消磨时日。在东方和亚历山大城,希腊人或许能够在为数众多的土著人中间传播文化因子,宣扬他们的语言和喧噪、科学和伪科学,但他们的人口只够在国内任军官、政治家和教师之用,即使在这些城市里,他们也因人口太少,而不能形成纯希腊式的中层阶级。另一方面,北希腊仍然留存着相当一部分旧时的民族力量,这股力量曾造就出许多马拉松斗士。因此,马其顿人、埃托利亚人和阿卡尔那尼亚人都满怀信心,在东方,无论他们去向何处,都坚称自己是优等种族,别人也视他们为优等种族,所以他们在亚历山大和安条克的宫廷中都享有崇高地位。有这样一个特别的故事,说一个亚历山大城的人久居马其顿,效仿马其顿的礼俗和着装,他一回到本国,便把自己视作人,而把亚历山大人视作奴隶。这种坚定的力量和健全的民族精神对马其顿人颇有裨益,促使马其顿成为北希腊最强大最有组织的国家。这里的旧式政制在一定程度上承认等级分化,而如今无疑出现了与之相反的专制政体。然而,马其顿的君臣关系与亚细亚和埃及的君臣关系截然不同,马其顿的臣民仍觉得自己是独立且自由的。马其顿人奋勇抵抗以任何名义入侵的公敌,坚定不移地效忠于祖国和世袭政府,在绝境中勇往直前、不屈不挠,上古历史中没有哪个民族像他们一样与罗马人如此相似。而在高卢人入侵以后,马其顿几乎奇迹般地复兴起来,这对国家领袖和人民来说都是一个不朽的荣誉。

亚细亚

埃及

与亚细亚截然不同,埃及是个团结统一的国家,首位拉基代国王明达睿智,善治国之道,他巧妙地利用古时的民族与宗教先例,成立了一个完全专制的内阁政府,即便是最糟糕的暴政也无法激起任何独立或分裂的图谋。马其顿的忠君亲上是建立在个人尊严的基础之上,也是个人尊严的政治表达,埃及的乡村人民则大不相同,他们完全处于被动;另一方面,首都是重中之重,而首都又是朝廷的附庸。因此,与马其顿人和亚细亚人相比,埃及人对其统治者的疏失散漫更觉麻木,反之,若埃及由托勒密一世和托勒密三世(Ptolemy Euergetes)这样的人统治,这种国家机器就会变得极其有用。与其两大对手相比,埃及有一个特殊的优势,就是它的政策不是捕风捉影,而是追求可以达到的具体目标。马其顿是亚历山大的故乡,亚细亚是他建立政权的地方,这两国永远视自己为亚历山大帝制的直接延续体,并且大呼小叫,声称自己即使无法恢复这一帝制,至少也有权为其代表。拉基代王朝从未想过要建立一个世界帝国,也从未想过要征服印度,但通过补偿之法,他们将印度和地中海之间的商业贸易全部从腓尼基港口引到亚历山大城,使埃及成为当时 腓力突然离岸登舟,打算与当时位于萨摩斯的分舰队会合,罗德岛和帕加玛的联合舰队紧随其后,腓力被迫在契欧海峡应战。马其顿的甲板船为数不多,没有甲板的船却很多,足以弥补缺陷,而且腓力的士兵都骁勇善战,但他最终还是战败了,24艘甲板船将近一半被击沉或俘虏,马其顿阵亡海军6000人,陆军3000人,海军将领德摩克拉特斯(Democrates)也阵亡,俘虏2000人。联军取得这次胜利付出的代价不过800人和6艘船只。但是联军的领袖阿塔鲁斯与其舰队的联络被敌军切断,被迫将所乘船只搁浅于厄立特利亚(Erythrae)。罗德岛将军特俄菲利克斯(Theophiliscus),他满怀爱国之情,决定开战,又在战争中,却在战后因伤而死。因此,阿塔鲁斯率领舰队归国,罗德岛舰队暂时滞留契欧之际,腓力伪称获胜,得以继续向前航行,调转方向直指萨摩斯,意图占领卡里亚诸城。在卡里亚沿海,这次没有阿塔鲁斯的援助,罗德岛人在美里塔司(Miletus)港口前的小岛拉德(Lade)附近,再次与赫拉克里德斯率领的马其顿舰队交战。双方再次同时宣称获胜,但由于战后罗德岛人撤退到孟多司(Myndus),又从孟多司退到科斯(Cos),马其顿占领美里塔司,狄西阿库斯率领一支埃托利亚舰队占领锡克拉底斯群岛(Cydes),这次似乎是马其顿获胜。腓力进而攻取罗德岛在卡里亚大陆上的领土和希腊各城。如果他愿意亲自攻打托密勒,不局限于获得战利品,此时他可能甚至已经萌生远征埃及的念头了。

在卡累亚(Caria),马其顿人没有遇到军队抵抗,腓力从马格内西亚到密拉沙(Msa)一路畅通无阻,但是这里的每一座城市都是堡垒,围城攻战旷日持久,且收效甚微、前路茫茫。里底亚(Lydia)总督宙克西斯(Zeuxis)不热心援助其君主的联盟,正如腓力无意为叙利亚王的利益驱驰,而希腊诸城只有在武力和威吓逼迫下才会施以援手。军队补给日益艰难,腓力不得不在今日劫掠昨日曾自愿供需的地方,有时候又要勉强再向他们卑词请求。如此这一年的好时节逐渐终结,期间罗德岛的舰队得到增援,阿塔鲁斯的舰队也与之会合,因此盟军在海上具有绝对优势。他们似乎已经切断腓力的退路,此时马其顿国内形势紧急,尤其是埃托利亚和罗马有干涉的倾向,急需他回国处理之际,腓力却被迫在卡里亚驻营过冬。腓力察觉到了危险,他留下共达3000人的守军,一部分驻守在迈利那(Myrina)以牵制帕加玛,一部分驻守在迈拉莎(Msa)周边的小城——耶素(Iassus)、巴吉里亚(Bargylia)、犹罗穆(Euromus)和裴达萨(Pedasa)——以确保卡里亚的优良港口和着陆点。由于联军对海面疏于防范,腓力率领舰队于罗马纪元553—554年即公元前201—前200年冬季之前成功抵达色雷斯海岸,返回本国。

罗马的外交干预

实际上西方正酝酿着一场反抗腓力的风暴,阻止他继续进犯毫无防御能力的埃及。罗马在这一年最终按照自定的条款与迦太基缔和,开始重视东方的混乱局面。有人常说罗马在平定西方以后会即刻着手征服东方,再三忖度定能得出更为合理的判断。只有固执己见者,才会对此时罗马并未攫取地中海各国主权置若罔闻,相反,罗马只希望邻国不在非洲和希腊为非作歹,而且此时马其顿确实算不上罗马的威胁。马其顿的势力并不弱,很明显罗马纪元548—549年即公元前206—前205年的缔和条件,罗马元老院是勉强同意的,因为和约保存了马其顿的完整性。但是罗马对马其顿完全不怀疑惧,从之后一年罗马只派出少量军队与马其顿作战就可以明显看出这一点,因为罗马从来不会强迫军队与优势敌军作战。当然,罗马元老院更愿意看到马其顿遭到挫败,但是这种挫败若是以罗马军队在马其顿陆上作战来取得,代价未免太大。因此,在埃托利亚撤退之后,元老院自愿在维持现状的基础上立即缔和。所以,如果说罗马政府在缔和时就已经有等待更便利的时机再次发动战争的具体计划,完全是无稽之谈。

非常肯定的是,当时国家已经精疲力竭,公民极度不情愿卷入 如果罗马人应该受到责备,那么所有罗马人,尤其是打破元老院并非空穴来风的顾忌的弗拉米尼努斯难辞其咎,他们为希腊的名声魅力所吸引,因此看不到那个时候希腊各邦已经完全陷入可悲的境地。希腊公社的内部关系以及相互间的关系洋溢着某种强烈的厌恶感,希腊人不知道如何应对,也不知道如何保持现状,罗马人却听任其自由发展下去。就当时的形势来看,如果希腊一直在当地某个强国的管束之下,就能够为那种可悲且遗患无穷的自由无序状态画上句号。这种感情用事的软弱政策表面上充满人性,但实际上远比最严厉的占领更加残忍。比如在彼奥提亚,因为当时罗马人已经决定从希腊撤军,所以无法阻止亲附罗马的希腊人以旧有的方式自行补救,所以说罗马即使不曾主使,至少也允许了一场政治凶杀案。但这种优柔寡断的结果使罗马自身也深受其害。要不是因为在政治上犯了解放希腊的错误,罗马与安条克就不会引发战端,要不是在军事上犯了将戍守在欧洲边境上关键要塞的部队撤回,这场战争也不会如此被动。历史对每一宗罪孽都有因果报应,对于无能为力而渴望自由如是,对于不明智的慷慨仁慈亦复如是。

* * *

[1]波斯是伊朗在欧洲的古希腊语和拉丁语的旧称译音,历史上在西亚、中亚、南亚地区曾建立过多个帝国,如阿契美尼德王朝、萨珊王朝、萨菲王朝等。极盛疆域东起印度河及葱岭,西临巴尔干半岛与地中海,南抵亚丁湾和红海,北达高加索山脉与咸海,波斯帝国是第一个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大帝国。波斯兴起于伊朗高原的西南部,自从公元前600年开始,希腊人把这一地区叫做“波斯”。直到1935年,欧洲人一直使用波斯来称呼这个地区和位于这一地区的古代君主制国家。而波斯人则从依兰沙赫尔时期起开始称呼自己的古代君主制国家为埃兰沙赫尔,意为“中古雅利安人的帝国”。——译者注

[2]塞浦路斯(希腊语:Κυπρο;土耳其语:Kbrs Cumhuriyeti;英语:Cyprus)为地理上的亚洲岛国,圣经称之为“基提岛”(古代及亚述帝国时期),位于地中海东部,是地中海地区最热门的旅游地之一。塞浦路斯共和国法定上的主权,为塞浦路斯全岛及其周围海域,除一小部分地区因条约分配给英国作为军事基地;而事实上却分为南北两部分,共和国有效统治的区域为该岛59%的面积,北部的37%则为土耳其所占领并自称为北塞浦路斯土耳其共和国,该政治实体目前仅有土耳其一国承认。塞浦路斯于2004年5月1日正式成为欧洲联盟会员国之一,现为英联邦成员国。因为塞浦路斯在领土界线上属于亚洲,所以在亚洲的各种委员会或者是组织中的份额相对更多。主要城市有拉纳卡、利马索尔。——译者注

[3]基克拉泽斯(Κυκmbda;δε?,意为“环状”)是爱琴海南部的一个群岛,也是同名的行政大区所在地。它包括约220个岛屿,其中30多个有人居住。它的名字源于这些岛屿环绕着提洛岛排列的形状。——译者注

[4]公元前271—前213年事。亚拉图,古希腊亚该亚同盟统帅。——译者注

[5]菲洛佩门(Philopoemen),公元前252—前183年,首次继位于公元前208年。——译者注

[6]内美西斯(Nemesis),因果报应与复仇女神。——译者注

[7]比雷埃夫斯(Piraeus),希腊东南部港市。——译者注

[8]优比亚岛,位于希腊东部。——译者注

[9]埃伊纳(Aegina),希腊一小岛,位于萨罗尼科斯湾。出产海绵、鱼和橄榄等。——译者注

[10]艾留西斯(Eleusis),古希腊一城市,在雅典西北。——译者注

<div>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1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