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漫画 首页 名著 中国名著 外国名著 玄幻科幻 都市言情 历史军事 排行 免费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五章 罗马征服拉丁和坎帕尼亚_罗马史

作者:蒙森 字数:4930 更新:2025-01-09 16:20:18

罗马对拉丁姆霸权的动摇和重建

罗马以霸权的形式建立了对拉丁姆地区的统治权是王政时期的伟大成就。显然,当罗马政体发生改变时,必然会极大地影响罗马和拉丁姆国家的关系以及拉丁姆城邦各自内部的组织结构。从史料看来也确实如此。各种生动的传说也证实罗马国内的革命引起了罗马和拉丁同盟之间关系的变动。据传罗马纪元255或258年即前499或前496年,罗马独裁官或执政官奥卢斯·普斯图密乌斯得到了狄俄斯库里的帮助,打败了拉丁人,取得了雷吉路斯湖战役的胜利。罗马纪元261年即前493年,斯普利乌斯·卡西乌斯militum)。如果获胜,战利品中的动产和征服的领土由罗马和同盟国共享。当决定在征服的领土上建立要塞时,驻兵和居民部分来自罗马,部分来自同盟中的殖民国,但是新建成的城区以一个独立的同盟国身份加入拉丁同盟,并在拉丁会议中拥有一个席位和一个投票权。

平等权利遭到损害 关于战争和条款 关于军队的指挥关于战利品

在罗马共和国时期,这些规定肯定变得越来越不利于同盟国,却进一步加强了罗马的霸权,可能这种改变在王政时期就已经存在了。毫无疑问,首先被废除的就是同盟国对外作战和缔结条约的权力[2],这些权力彻底归于罗马。早期,拉丁军队里的参谋官无疑是由拉丁人担任,后来这一职务即使不是全部,至少也主要是由罗马公民担任[3]。不过另一方面和从前一样,要求整个拉丁同盟所提供的兵力不会超过罗马所提供的兵力;罗马的最高指挥官也无权拆散拉丁军队,各城邦所派遣的军队作为一个独立的军队分支,由各城邦所任命的官员领导。在形式上,仍然维持着拉丁同盟平等分享战利品中的动产和被征服的土地的权力,然而在实际中,大量的战争果实无疑都归处于领导地位的罗马所有,甚至在早期时就是如此。就连在建设同盟要塞或称之为拉丁殖民地时,规定大多数殖民者都是罗马人,有时可能还是全部。虽然这种迁移让罗马市民变成同盟国的成员,但新建设的小镇多半对它们真正的母国有着绝对的忠诚,这对同盟国来说是危险的。

私权利

相反,同盟国的市民迁移到同盟中的其他城市,由同盟条款所保障的权利不会受到限制。尤其是所获土地和动产、通商和交易、婚姻和遗嘱、迁移的无限自由都具有完全的平等权利;所以同盟国中拥有市民权的人,不仅可以依法在任何地方定居,而且无论在哪里定居下来,他都能共享权利,除担任公职外,拥有所有的私权利和政治权利及义务,至少在特里布斯会议[4]中拥有受限制的投票权。

在罗马共和国初期,罗马和拉丁同盟之间的关系很可能就是如此。不过,我们无法确定哪些属于早期条款,哪些属于罗马纪元261年即前493年同盟国的修正条款。较为肯定的是,有几个拉丁同盟中的城邦模仿罗马的执政官体制进行了改革,我们可以把这视作一次创新并对此进行介绍。虽然各城邦很可能已经独自废除了王权,但是因为罗马每年新上任的最高官吏的称呼和拉丁同盟相同,并且广泛应用独特的同僚制原则,这表明二者之间显然存在着一些外部联系。罗马国王塔昆氏王族被放逐后的某个时候,拉丁同盟肯定依照罗马的执政官体制进行了彻底改革。拉丁城邦依照领导者罗马所进行的改革可能只是发生于后期,但是,有一种推测还是具有内在的可能性,即罗马贵族在本国废除了终身制的王政后,建议拉丁同盟中的成员国也进行类似的体制改革。虽然改革遭到了强烈的反抗并且危及到了拉丁同盟自身的稳固,但最后这种贵族统治的体制还是被介绍到所有的拉丁姆地区。在改革中所遇到的反抗,一方面来自被放逐的塔昆氏王族,另一方面来自其他拉丁姆城邦的王室宗族和其拥趸。就在此时,强大的埃特鲁里亚人发展壮大,维爱人又不断来犯,还有远征而来的克鲁西乌姆国王波尔谢那,这些都极大地确保了拉丁国家继续依附于昔日成立的同盟,换句话说就是继续听命于罗马的霸权。毫无疑问,拉丁国家因此才勉强同意进行政体改革,甚至很多拉丁国家已经进行了多方面的准备,乃至罗马继续扩大霸权也没有异议。

罗马和拉丁姆向东面和南面扩张

罗马这个长久团结的国家不仅能够维持实力,还能向周边地区扩张势力范围。我们已经提过埃特鲁里亚人对拉丁姆地区的霸权统治为期不长,很快就恢复到王政时期的关系,但是在罗马国王被逐后一百多年,罗马在边境地区才实现真正的扩张。

萨宾人占据了从翁布里亚的边境直到阿涅内河之间的意大利中部山丘地带。在罗马历史初期,罗马人深入到拉丁姆地区进行打仗和征服活动,所以,萨宾人虽然紧邻罗马,但二者之间鲜有接触。甚至从编年史的记载中,我们也可以清楚地看见,萨宾人对于其东面和南面的相邻民族拼死抵抗罗马人很少施以援手;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在这里并未发现罗马用来控制属地的要塞,而这类要塞尤其是在沃尔西平原为数众多。或者,二者之间没有出现敌对状态与萨宾部落此刻正大量涌入下意大利有关。他们被提弗努斯河[5]与沃图努斯河的美景所吸引而来此定居,很少介入台伯河南岸的军事冲突。

埃魁人和沃尔西人的代价 罗马和赫尔尼克结盟

埃魁人定居于罗马东面,直至图拉诺和萨尔托河谷,以及福齐诺湖[6]的北缘与萨宾人和马尔西人的领土接壤,他们对罗马人的反抗更为激烈也更为持久。[7]沃尔西人定居于阿迭亚周围的鲁图利人南面,向南延伸至拉丁地区的科拉,拥有利里斯河的沿岸和邻近岛屿以及利里斯河流经的全部内陆地区。我们不打算再叙述罗马与这两个民族之间连年不断的纷争——这些与罗马史有关的纷争,最无关紧要的侵袭都是场重大的战役,完全不用理会历史的关联性,我们只用说明永恒的战果就足够了。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罗马和拉丁同盟的明确目标就是将埃魁人和沃尔西人分开,控制他们之间的交通要道。此外,在位于阿尔巴山南麓和沃尔西山及彭丁沼地之间的区域,拉丁人和沃尔西人有了初次接触,他们甚至混居于此。[8]在这片区域,拉丁人迈出了向外开辟疆域的 萨莫奈人的懈怠

萨莫奈人自然无法眼睁睁地看着罗马人步步逼近,他们可能加以阻挠,然而萨莫奈人忽视了一点:想要阻止罗马的征服,他们仍然需时日才能拥有足够的力量。他们好像确实依照和罗马的条约占领并重兵驻守替隆,因为早些时候,这座城市曾向卡普亚和罗马求助抗击萨姆尼乌姆,在战争后期,这里显然成了萨莫奈人在西部的防御屏障。他们在利里斯河上游扩张的过程中,一边征服一边破坏,但却没有在此地永远定居下来。他们破坏了沃尔西人的城镇弗雷加莱——我们曾提过他们的行为反而有助于罗马人在此地建立殖民地,受到惊扰的其他两座沃尔西人的城镇法布拉特里亚(即切卡诺)和卢卡(地址不详),便效法卡普亚,于罗马纪元424年即前330年依附于罗马人。萨莫奈联盟等罗马人征服了坎帕尼亚后,才和罗马正式交锋;他们之所以如此,部分是因为当时萨莫奈人还与意大利的希腊人有矛盾,但主要还是因为萨莫奈联盟的懈怠和散乱。

* * *

[1]两军最初的相等在李维和狄奥尼修斯的作品中都有说朋,但做了最为清晰记载的是波利比奥斯。

[2]狄奥尼修斯朋确说朋,罗马和拉丁日后签订的同盟条约中禁止拉丁部落私自征兵和单独派往战地。

[3]拉丁参谋官指参将十二名,后来随着古老的方阵队改编为军团和侧翼队,分别由六个人指挥同盟军队的一个侧翼队,正如罗马军队的十二个军团司令官,分别由六人指挥两个军团。

[4]特里布斯会议(Comitia Tributa):古罗马一种按地域部落组成的会议。最早只由平民参加,即平民会议(Concilium Plebis)。——译者注

[5]提弗努斯河:意大利中部莫利塞地区的比费诺河。——译者注

[6]福齐诺湖:曾是意大利第三大湖泊,1877年干涸。——译者注

[7]埃魁人的国土不仅包括提布尔上方的阿涅内河谷和日后的拉丁殖民地卡西奥利(在图拉诺上方)和阿尔巴(在福齐诺畔),还包括日后的埃魁库尔人的自治城市,埃魁库尔人只不过是埃魁人的残余。埃魁人在被罗马人征服及大部分领土被指定为罗马人的或拉丁人的殖民地以后,仍保留其自治的独立地位。

[8]显然,维利特雷虽然位于平原,原属沃尔西人,也就是拉丁人的殖民地;而另一方面,科拉则位于沃尔西山上,原属拉丁人。

[9]这两个拉丁殖民地均未出现在罗马纪年372年即前382年的卡西安名录上,但它们出现在罗马纪元406年即前348年的迦太基条约上;在此期间,这些城镇均成为拉丁殖民地。

[10]我们唯一掌握的拉丁同盟城市名单是狄奥尼修斯所列出的,他列了30个拉丁同盟城市:阿迭亚、阿里齐、博维兰、布本图姆(地址不详)、科尔尼、卡文坦(地址不详)、基尔克英斯、科里奥兰、科尔宾特、卡班、福提奈(不详)、加宾、劳兰顿、拉努维乌姆、拉维尼姆、拉比齐、诺门图姆、诺尔巴、普雷内斯特、佩丹、奎克图隆(地址不详)、萨特卡尼、斯卡普提、塞提、提布尔、图斯库鲁姆、泰伦尼(地址不详)、托勒里尼(地址不详)和维利尼。偶尔提及有参加权的民社,如阿迭亚、劳伦图姆、拉努维乌姆、博维利、加比、拉比齐等。

[11]李维确实记载说拉比奇于罗马纪元336年即前418年成为殖民地,但是且不说狄奥多罗斯没有提及此事,拉比奇既不可能是一个市民殖民地,因为它不在沿海,而且此后似仍享有自治地位;也不可能是一个拉丁的市民殖民地,因为还从未有过在拉丁姆原址建立拉丁殖民地的先例。

[12]与赫尔尼克结盟。

[13]这个名字本身很古;事实上,这是当今卡拉布里亚区的居民中最古老的土著名。

[14]在李维、狄奥尼修斯和阿庇安的书中,关于第一次萨莫奈—拉丁战役的描述是所有罗马编年史中最为失实的。大意如下:罗马纪元411年即前343年,罗马的两位执政官进军坎帕尼亚以后,执政官马尔库斯·瓦勒里·乌斯在高鲁斯山,经过一场激战战胜了萨莫奈人;他的同僚奥卢斯·科尼利厄斯·科苏斯在差点被敌人歼灭的情况下,幸得司令官普布利乌斯·德基</a>乌斯率兵救援,才幸免于难,随后又取得了一次胜仗。具有决定性的第三战,由两执政官合力与敌人在苏埃苏拉附近的考迪斯关隘的入口处交战。萨莫奈人完败,战场上共拾得他们的盾牌4万个。他们被迫签订和约,规定卡普亚仍归罗马,而将替隆留给萨莫奈人。各地纷纷给以祝贺,甚至包括迦太基。拉丁人曾拒绝派兵,好像要举兵对抗罗马,现在却不进攻罗马,转而攻打佩利尼人。同时罗马驻守坎帕尼亚的戍兵谋反,罗马人先对付他们(罗马纪元412年即前342年),然后再攻打普里佛农(罗马纪元413年即前341年)和对安提昂人用兵。可是现在双方的地位突然发生了奇怪的变化。拉丁人曾要求取得罗马公民资格和担任执政官之职,均无结果;西迪奇人曾要求归服罗马,罗马不许,萨莫奈人来攻,他们又不知如何自救;坎帕尼亚人已经厌倦了罗马的统治,于是拉丁人联合西迪奇人和坎帕尼亚人,一起攻打罗马。只有拉丁姆的劳伦顿人和坎帕尼亚的骑士阶级附和罗马人,罗马人自己也有佩利尼人和萨莫奈人的援助。拉丁大军攻打萨姆尼乌姆,罗马和萨莫奈军队先行至福齐诺湖,由此越过拉丁姆,而后进入坎帕尼亚平原,与拉丁人和坎帕尼亚人的联军决战于维苏斯。罗马执政官提图斯·曼利乌斯·培略苏斯之子不听军令,擅自出战,违背军纪,执政官处决其儿子,恢复纪律。他的同僚普布利乌斯·德基乌斯·穆斯舍身献祭,平息神怒。罗马出征了最后一批预备军,终于得胜,但是,又经执政官曼利乌斯与拉丁人和坎帕尼亚人于特利法农的另一战,战事才告结束;拉丁姆和卡普亚臣服于罗马,以其领土的一部分充当惩罚。这记载里充满了种种不可能的事,精朋的读者应该可以发现。

[15]罗马拉丁同盟内的危机。

[16]古罗马广场(Roman Forum):古罗马时代的城市中心,其中还残留了些许的古罗马时期的重要建筑的废墟。屹立在此地的建筑物有提图斯凯旋门、奥古斯都凯旋门、塞维鲁凯旋门、恺撒神庙、灶神庙、维纳斯和罗马神庙。此处是古罗马政治、宗教、商业、娱乐等建筑的聚集地又可以被称为“古罗马废墟”。——译者注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1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