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特鲁斯坎人,或称拉斯人[1],与拉丁人、萨贝利族的意大利人和希腊人都迥然不同。就体格而言,埃特鲁斯坎人与这些民族就有显著差异。不同于希腊人和意大利人身材纤细、体态匀称,埃特鲁斯坎人大脑袋、粗胳膊、身材短小健硕。另外,据我们所知,埃特鲁斯坎人的行为举止和风俗人情都与希腊、意大利两族有着本质的区别,尤其是他们的宗教。托斯坎人的宗教带有阴郁的怪诞色彩,热衷神秘的数字游戏以及狂热骇人的推测,这与罗马人清晰的理性主义和希腊人友好的偶像崇拜相去甚远。这些事实所推导出的结论又得到最为重要且具权威性的民族性证据进一步证实,这种民族性证据就是语言。尽管流传至今的埃特鲁斯坎语残余数目众多,有助于对其进行理解破译的数据也多种多样,但它却处于一个完全孤立的状态,以至于迄今为止没有人能够成功解译这些残余部分,甚至没有人能够明确埃特鲁斯坎语在语言分类中所处的位置。
埃特鲁斯坎语的发展可明确分为两个阶段。在 埃特鲁斯坎政制
托斯卡纳政制和希腊人以及拉丁人的政制一样,都是建立在向城市发展演变的共同体基础之上。早期托斯卡纳人的事业重心倾向于航海、贸易和制造业,从严格意义上讲,相较于意大利其他地区,托斯卡纳更早形成城邦。凯雷是最早记入希腊史册的意大利城市。另一方面,我们发现,埃特鲁斯坎人比罗马人和萨贝利人更加善战且好战。埃特鲁斯坎人自远古时代起就开始使用雇佣兵代战,意大利人则不然。共同体最早的政制和罗马政制大体相似。国王或鲁库蒙斯管理国家,享有相似的荣誉,也因此可能拥有与罗马国王近乎同等的权利。
贵族与平民严格区分开来。宗族体制的相似性可用人名的类似为佐证,只是,埃特鲁斯坎人比罗马人更重视母系血统。埃特鲁斯坎人的联盟体制似乎非常松散,它并不涵盖整个民族,北部和坎帕尼亚的埃特鲁斯坎人自行组成联盟,一如埃特鲁里亚本部城邦所做的那样。每个联盟包括十二个城邦,他们只承认一个首府,尤其是为了礼拜,他们也会拥护一个联盟首领或是高级牧师,但各自的权利还是平等的。至少有几个城邦实力会非常强大,这样的话就不会形成一方独霸的局面,中央集权也无法统一。埃特鲁里亚本部的首府是沃尔西尼,至于十二城中的其他城邦,我们确切知道的只有佩鲁西亚、维图洛宁、沃尔西和塔昆尼。然而,埃特鲁斯坎人一般不会团结行动,而拉丁同盟则恰恰相反。通常是个别城邦挑起战端,他们竭尽全力诱发邻邦对战争的兴趣,而一旦出现特例,联盟合力解决争端、平息战乱,个别城市倒常常置身事外。埃特鲁斯坎联盟似乎从一开始就缺乏一个稳固且拥有至高权威的中央领导机关,这与其他类似的意大利种族同盟相比,仍然有过之而无不及。
* * *
[1]Ras-ennac带有下文所提到的异族语尾。
[2]例如,这些陶器上的铭文也属于这个时期,如umaramlisia(“theta”)ipurenaie(“theta”)eeraisieepanamine(“theta”)unastavhelefu or miramu(“theta”)af kaiufinaia。
[3]我们从大佩鲁西亚铭文的起源可大概知道如今埃特鲁斯坎语的发音;et tannaresul ameva(“chi”)rutn vel(“theta”)inase safunas slele(“theta”)caru。
[4]如Maecenas,Porsena,Vivenna,Caecina,Spurinna。倒数第二个音节的韵母原本是长音,但由于重音提前,首音节经常缩短,甚至省略。因此,我们发现Porse(n)na和Porsena并用,Cee和Caecina并用。
[5]狄奥尼修斯·哈利卡纳苏:古希腊历史学家和修辞学家(?—公元前8年)。生于小亚细亚的哈利卡纳苏城。其主要著作《罗马古代史》二十卷(今存前十卷),叙述了第一次布匿战争以前的历史。书中年代叙述不完全正确,亦缺乏历史批判,但某些论点优于李维的著作,是校正李维著作的主要资料。——译者注
[6]希腊又称赫库巴。普里阿摩斯在特洛伊战争期间的妻子。——译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