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漫画 首页 名著 中国名著 外国名著 玄幻科幻 都市言情 历史军事 排行 免费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注释_卢梭问题

作者:卡西尔 字数:9688 更新:2025-01-09 16:19:23

[1] 此处原文为法文:“Il faut étudier société par les hommes,et les hommes par société:ceux qui voudront traiter séparément politique et morale n''entendront jamais rien à aucune des deux.”——译注

[2] 《忏悔录》,and the Modern State,London:Allen and Unwin,1934)。

[8] 《法国大革命反思》(Reflections of the Revolution in French,in Orations and Essays,New York:Appleton,1900,p.529)。

[9] 特别是荷尔德林的“自由颂”(Hymne an die Freiheit),“人类颂”(Hymne an die Menschheit),“卢梭”与“莱茵河”(Der Rhein),在“莱茵河”当中,卢梭这位半神传达给人类的信息是一种天启,荷尔德林将这种天启的特征描述为gesetzlos,即无法律约束wless)。

[10] 参见科班,《卢梭与现代国家》,pp.33—43。C.E.伏汉编辑出版其著名的《让—雅克·卢梭政治著作集》(Political Writings of Jean Jacques Rousseau,2 vol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15)时,在导言(p.I)中说</a>:“在我国,很少有人了解卢梭的著作;而理解它的人就更少了。《社会契约论》之名家喻户晓。但对大多数人来说,它意味着个人主义的一种极端形式。”

[11] 《18世纪》(Dix-huitème siècle,43d ed.,Paris:Société franedil;aise d''imprimerie et de librairie,n.d.,p.345)。

[12] 《18世纪》,pp.401,403。

[13] 同上书,p.400。

[14] 同上书,p.399。

[15] 同上书,p.360—377,400。

[16] 《18世纪法国政治思想的演变》(L''Evolution de pensée politique en France au XVIIIe siècle,Paris:Marcel Giard,1925,p.146)。

[17] 同上书。

[18] 同上书,p.161。

[19] 《当代法国之起源》,est né libre,et partout il est dans les fers.”译文引自《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2003,na?ve und sentimentalische Dichtung,S?mtliche Werke,Leipzig:Tempel Veg,n.d.,IV,357—461)。

[68] 《卢梭的意义》,p.32。

[69] 《卢梭的意义》,pp.7,24,29。赖特已经认识到康德的伦理学与卢梭的伦理学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后来卡西勒对此问题详加论述。

[70] 《卢梭的意义》,p.112。

[71] 同上书,p.164。

[72] 见《恩斯特·卡西勒的哲学》(The Philosophy of Ernst Cassirer,Evanston:The Library of Living Philosophers,1949),特别参见詹姆斯·古特曼(James Gutmann),“卡西勒的人文主义”(Cassirer''s Humanism),pp.445—464。

[73] 参见下文,p.58,及卡西勒的《卢梭,康德,歌德》中的“康德和卢梭”。

[74] 卡西勒的方法可追溯至威廉·狄尔泰,而康德对狄尔泰又有决定性的影响。关于狄尔泰的解释理论,见《全集》(Gesammelte Schriften,Leipzig:Teubner,1914—1936),dans l''?uvre de Jean——Jacques Rousseau”,Bulletin de société Franedil;aise de Philosophie,32d year,No.2,April——June,1932,p.46—66)。

[83] C.W.亨德尔的《道德家让—雅克·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 Moralist,2 vols.;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34,I,ix)。

[84] 同上书,II,323。

[85] 《卢梭,康德,歌德》,p.58n。在1934年还有一本书值得一提,艾尔弗雷德·科班的《卢梭与现代国家》。虽然书中没有提及卡西勒,但它的方法与结论却承袭了朗松——赖特——卡西勒这一传统。

[86] 《卢梭的理性主义》(见前页注释①)和《让—雅克·卢梭及他那个时代的政治学》(Jean-Jacques Rousseau et science politique de son temps,Paris:Presses Universitaires,1950)。参见科班对这两本书的全面评论,“对卢梭政治思想的新洞见”,《政治学季刊》(New Light on the Political Thought of Rousseau,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LXIV,No.2 June,1951,272—284)。

[87] 《让—雅克·卢梭及他那个时代的政治学》,p.1。

[88] 《卢梭的理性主义》,pp.169,176。

[89] 同上书,pp.181n,185。

[90] 例如,亨利·佩尔说:“卢梭充满了矛盾,那些学识渊博,最富智慧的人们(朗松、赫夫丁、欣兹和E.H.赖特)也未能让我们相信,他的思想自成一体。”“18世纪的观念对法国大革命的影响”,《现代欧洲的形成》,I,482。

[91] 哥伦比亚大学</a>已故的弗朗兹·诺伊曼(Franz Neumann)曾说,卢梭是民主运动的理论家,但不是民主政府的理论家。我于此受益良多。

[92] 《社会契约论》,ed,III,319n)。(译文引自中译本ed,III,362)。(译文引自中译本ed,III,368)。(译文引自中译本ed.,III,313][黑体为卡西勒标出]。(此处原文为法文:“L''aliénation se faisant sans réserve,l''union est aussi parfaite qu''elle peut l''être,et nul associé n''a plus rien à rémer.”译文引自中译本ed.,III,313]。(译文引自中译本ed.,III,323]。(译文引自中译本ed.,III,315—316]。(译文引自中译本sur l''économie politique)。]

[126] 《社会契约论》,ed.,III,321—323]。

[127] 同上书,ed.,III,317—318]。

[128] [“政治经济学”(Hachette ed.,III,301)。]

[129] “论政治经济学”,《全集》(in ?uvres Zweibrücken [Deux-Ponts],1782,I,237ff)[Hachette ed.,III,300]。

[130] 《论不平等》,前言[Hachette ed.,I,82]。(译文参考中译本ed.,III,325—336]。

[133] 费纳隆(Fénelon,1651—1715):法国作家、教育家。18世纪启蒙运动先驱。——译注

[134] 沃邦(Vauban,1633—1707):法国将领,军事工程师。也曾写过论法国税制改革的著作。——译注

[135] 布兰维里耶(Boinvilliers,1658—1722):法国历史学家,政论</a>家。——译注

[136] 布阿吉尔贝尔(Boisguillebert,1646—1714):法国经济学家,重农学派先驱。——译注

[137] 关于这一点,参见亨利·赛的文集《17世纪法国的政治思想》(Les Idées politiques en France au XVIIe siècle,Paris,1923)。

[138] 杜尔哥(Turgot,1727—1781):法国经济学家,重农学派代表。——译注

[139] 阿尔让松(D''Argenson,1694—1757):法国路易十五时代的外交大臣。——译注

[140] 详细情况参见古[斯塔夫]朗松的《伏尔泰》(Voltaire,Paris:Hachette,6th ed.,p.180)。

[141] [《全集》?uvres,ed.M.Beuchot(Paris:Lefèvre,1834—1840),XXXIII,152](原文为法文:

“Nous tromper dans nos entreprise,

C''est à quoi nous sommes sujets.

Le matin je fais des projets,

Et le long du jour des sottises.”——译注)

[142] [歌德,“科夫塔之歌”,《宴歌集》(“Kophtisches Lied”,in Gesellige Lieder)](译文引自《歌德诗集》上,钱春绮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ed.,III,368,309—312]。

[158] 参见《论不平等》,ed.,III,316]。(此处原文为法文:“Car l''impulsion du seul appétit est l''esvage et l''obéissance à loi qu''on s''est prescrite est liberté.”译文引自中译本ne faut pas croire que les grandes passions tragiques et les grands sentiments puissent se varier à l''infini d''une manière neuve et frappante.Tout a ses bornes...Le génie n''a qu''un siècle,après quoi il faut qu''il dégénère.”——译注)

[166] 拉莫特——乌达尔(1672—1731):法国作家。他不懂希腊语,但他以达西埃夫人(Madame Dacier)的译文为底本重新翻译了《伊利亚特》,对于这样的翻译,他自己也说:“我不能够同意的地方,我便随意改动。”——译注

[167] 参见古斯塔夫·朗松,《法国文学史》, [168] [ [175] 达朗贝尔,《全集》(?uvres,Paris:Didier,1863),p.295。( [192] 贝尔纳丹·德·圣——皮埃尔(Bernardin de Saint-Pierre,1737—1814):法国作家,浪漫主义先驱。其最为著名的作品是小说《保尔和薇吉尼》(Paul et Virginie,林纾</a>译为《离恨天》)。——译注

[193] 关于百科全书派发展出来的各种各样的社会学说,首先可参看[勒内·]于贝尔在《〈百科全书〉中的社会科学》中的详细讨论。

[194] 《论不平等》sur les éléments de philosophie,M&eacutenges de littérature,d''histoire et de philosophie,nouv.éd.;Amsterdam,1763,p.80)。

[204] 欣兹,《让—雅克·卢梭的思想》,pp.466,506ff。

[205] [萨瓦牧师的信仰自白,《爱弥儿》,Party of Humanity:Studies on the French Enlightenment,211—261)。

[216] 让·盖埃诺,《让·雅克》(Jean-Jacques,1948—1952)第一卷《写在〈忏悔录〉边上》(En marge des “Confessions,”1712—1750);第二卷《小说与真实》(Roman et vérité,1750—1758);第三卷《一个灵魂的苦难与伟大》(Grandeur et misère d''un esprit,1758—1778[1948—1952])。已有John和Doreen Weightman的英文两卷本译本Jean-Jacques Rousseau,2vols(1966)。

[217] 《让—雅克·卢梭;澄澈与阻隔》(Jean-Jacques Rousseau transparence et l''obstacle,1957;1971第二次修订版)。英文译本Jean-Jacques Rousseau:Transparency and Obstruction于1988年刚刚出版。在另外几部作品中,斯塔罗宾斯基重又开始研究卢梭,著名的有收于《欧洲启蒙运动:赫伯特·迪克曼六十寿辰纪念集》(Europ?ische Aufkl?rung.Herbert Dieckmann zum 60.Geburtstag)(1967)中的“卢梭与语言的起源”(281—300),以及收于R.A.利编辑的剑桥两百周年研讨会辑录《两百年后的卢梭》(Rousseau after two Hundred Years,Proceedings of the Cambridge Bicentennial Colloquium,1982)中的“卢梭与雄辩术”(185—205)。

[218] 斯塔罗宾斯基,《让—雅克·卢梭》,14。

[219] 参见我在“阅读卢梭”之中篇幅更长的概述,《人道之党》,232—236。

[220] 格里姆斯利的另外两本书在这里也值得一提:《卢梭与宗教追寻》(Rousseau and the Religious Quest,1968)是一部合理而洗练的著作;《卢梭的哲学》(The Philosophy of Rousseau)力图在170页的篇幅之内对卢梭的全部思想作一个虽说简短却是透彻的考察。

[221] 让—雅克·卢梭,《全集》四卷本(?uvresplètes),Bernard Gagnebin,Robert Osmont和 Marcel Raymond编。历时达十年之久(1959—1969)。第二卷和第三卷分别于1961年、1964年问世。

[222] 布卢姆这里是引用了我的论文“法国大革命中的修辞与政治”,本文作于1960年,翌年发表,在《人道之党:法国启蒙运动研究》,p.176(1964)中又作了修订。

[223] 例如,约翰·麦克曼内斯(John McManners)1967年在莱斯特大学那雅致的首场讲座。麦克曼内斯对卢梭偏好对话体是这样评论的:“在这种持续不断的内心论辩之中,处处都显现着他自己的激情、不确定和分裂。《社会契约论》也不例外。和他别的伟大著作一样,这本书是用激情写就,其参照的中心是他自身以及他自身之中相互矛盾的不同的自我。”还有,“……正是在《社会契约论》中,正是通过贬抑自我这种方法,卢梭最终挣破了他在自己周遭编织的细如蛛丝却有如钢铁般坚韧的无垠的孤独之网”。(“社会契约与卢梭对社会的反叛”[1968],19。)

[224] 《让—雅克·卢梭:预言(1758—1778)》(Jean-Jacques Rousseau:The Prophetic Voice(1758—1778),1973,189),第一卷《让—雅克·卢梭:追寻》[Jean-Jacques Rousseau:The Quest(1712—1758)]于1968年面世。

[225] 同前,196。

[226] 克罗克,《解说卢梭的社会契约》(Rousseau''s Social Contract:An Interpretive Essay,1968,120)。

[227] 要说我们这个世纪对卢梭最怀敌意的批评,没有人能比得上J.H.赫伊津哈。参见他的《卢梭传:自我造就的圣人》(Rousseau,the Self-Made Saint:A Biography,1976)。赫伊津哈捍卫令人敬仰的自由主义价值观,但他为此付出的代价却是不作严肃的分析而纯粹成了詈骂。例证多如牛毛,此处仅举一个:卢梭建议波兰人废除节日,赫伊津哈由此论证说“让—雅克的现代弟子发明了纽伦堡集会,并运用诸如‘通过欢乐获得力量’(Kraft durch Freude)这样的机构控制娱乐活动来为民族国家效劳,而让—雅克走得比他们还要远”。(p.223)在解释卢梭的丰富的传统中,近来有些努力,例如吉塞勒·布勒托诺的《卢梭的斯多葛主义与价值观》(Stoicisme et valeurs chez J.-J.Rousseau,1977),就对卢梭这个披着民主外衣的古代斯巴达人要公正得多。

[228] 特别见德里达《论文字学》(De grammatologie,1967)各处,但首先是第二部分。

[229] 见德·曼《阅读的讽喻:卢梭、尼采、里尔克与普鲁斯特的比喻语言》(Allegories of Reading:Figural Language in Rousseau,Nietzsche,Rilke,and Proust,1975),135。

[230] 平心而论,我要说,德·曼显然拒不认为促使读者对卢梭作出拘泥于字面的解读的,是一种“存心的敌意,应该有一种反对这种敌意的对卢梭的捍卫来与之相抗衡。卢梭有妄想症,卢梭的解释者应该避免重蹈覆辙”(《阅读的讽喻:卢梭、尼采、里尔克与普鲁斯特的比喻语言》,136)。

[231] 《阅读的讽喻》,278。

[232] 同前,300。

[233] 《让—雅克:让—雅克·卢梭的早年生活与著作,1712—1754》(1983),10(Jean Jacques:The Early Life and Work of Jean-Jacques Rousseau,1712—1754)。

[234] 卡西勒于1932年2月27日在法兰西哲学学会作此演讲,与会者随后进行了讨论。因卡西勒演讲内容与《卢梭问题》基本相同,所以这个部分略去不译。本文译自《法兰西哲学学会会志》(Bulletin de société Franedil;aise de Philosophie,32d year,NO.2,April-June,1932,p.46—66)。本附录根据法语原本译出,梁爽校译,附录注释均为译注,以下同。

[235] 格扎维埃·莱昂(Xavier Léon,1868—1935),法兰西哲学学会的创始人之一。

[236] 路易·库蒂拉(Louis Couturat,1868—1914),法国哲学家与逻辑学家。1914年因车祸去世,与他相撞的汽车运送的是给法国军队的战争动员令。

[237] 维克托·巴施(Victor Basch,1863—1944),哲学家,犹太人,生于布达佩斯,幼年随家庭移居法国。1944年被维希政权杀害。

[238] 原文如此,指卢梭的两篇论文《论科学与艺术》和《论不平等》。

[239] 加斯帕尔·奥塞尔(Gaspard Hauser,1812?——1833),1828年在纽伦堡街头被发现,举止有异常人,传言他有王室血统,但其身份一直是个谜,被人称作“欧洲孤儿”。

[240] 施蒂纳(Stirner,1806—1856),若安·卡斯帕·施米特(Johann Kaspar Schmidt)的笔名,德国哲学家。

[241] 埃利泽·勒克吕(Elisée Reclus,1830—1905),法国地理学家、无政府主义者。

[242] 克鲁泡特金(Kropotkine,1842—1921),俄国无政府主义者。

[243] 艾蒂安·吉尔松(étienne Gilson,1884—1978),法国哲学家,历史学家,1946年当选法兰西学院院士。

[244] 塞莱斯坦·布格莱(Célestin Bouglé,1870—1940),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

[245] 加勒比人(Cara?bes),拉丁美洲印第安人的一支,见卢梭《论不平等》。

[246] 指第二篇《论文》,即《论不平等》。

[247] 赫尔维西亚人(Helvète)是公元前一世纪时生活在瑞士高原的凯尔特人部落。

[248] 雷蒙·勒努瓦(Raymond Lenoir,1890—1972),法国哲学家。

[249] 罗曼维尔(Romainville)和埃默农维尔(Ermenonville)是巴黎附近的两个地区名,后者是卢梭度过生命中最后时光的地方。

[250] 热拉尔·德·奈瓦尔(Gérard de Nerval,1808—1855),法国浪漫主义诗人,翻译家。

[251] 迪佐(Dussaulx,1728—1799),法国作家。

[252] 哈曼(Hamann,1730—1788),德国哲学家。

[253] 赫尔德(Herder,1744—1804),德国哲学家。

[254] 索菲·沃兰(Sophie Vond,1725—1784),狄德罗的情妇,与狄德罗有大量书信往来。

[255] 译文参考中译本第416页。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6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