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漫画 首页 名著 中国名著 外国名著 玄幻科幻 都市言情 历史军事 排行 免费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14.人的脆弱本质_皮尔士论符号

作者:皮尔士 字数:727 更新:2025-01-09 16:14:53

一元论者断言,二元论者的错误在于将心理现象归给一种实体而将物质现象归于另一种。一元论者认为,毋宁说,心灵与物质是同一个实体的不同方面。这篇论文中,皮尔士的一元论表现得很清楚。他分析了19世纪晚期对于物质的理解,以此表明其行为并不受严格的决定,或者说并非严格服从机械原理。传统上认为与心灵相关的感觉与自发活动这种种性质因而可能是所有物质都有的一种“固有”特点。反过来说,物质行为的规则性则是由于一种通常认为与低强度的感觉或心理相联系的原理——习惯。当一种习惯被打破时,心灵或感觉便会增强,犹如像原生质这样化学性质不稳定的物质身上很易于发生的情形那样。

迄此,皮尔士的论证中还谈不上多少全新的东西,因为19世纪晚期的许多科学家都会赞同他的这种观点,思维是感觉,而感觉可用生理学来解释。但是身为一个逻辑学家,皮尔士不能就此止步。仅仅把思维称为感觉还没有解释思维是如何获得意义的。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在(日常意义上的)自然科学中而在符号学中。符号(感觉)间三元的、解释性关系使一般观念成为可能,这种一般观念不仅构成人的人格或自我,而且,皮尔士这里做出结论,即使当其与组织和建制相关时也有人格。

资料来源:《一元论者》 [21]国际基督徒勉励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Christian Endeavor),加、美、墨青年信徒的跨教派团体,1881年由美国牧师克拉克发起。宗旨是“勉励会员过严肃的基督徒生活,增进相互了解,培养他们从事教会工作并能以种种方式为上帝和人类服务。”总部设在俄亥俄州哥伦布市。——译者

[22]“基督的新妇”,指教会(或信众)。参见《新约·启示录》第21章等处。——译者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22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