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加索的太阳——虽然在晚秋时节,还是很热。只有草原是透明的,只有草原是蔚蓝的。只有蛛网在闪闪发光。白杨带着疏稀的叶子,沉思地立在那儿。花园微带黄色了。钟楼发着白色。
花园那边的草原里,是一片人海,就好像才出发时候那样,是一眼望不到边的人海。可是有一个什么新的东西笼罩着它。依然是无数难民的马车,可是为什么他们脸上都好像反映着光辉似的,好像活生生的反光似的,都反映着永放光芒的信心的特征呢?
依然是无数破破烂烂、赤身露体的赤脚战士——可是为什么都默然地好像沿着一条线似的、笔直地站成无尽的行列,为什么那些好像用黑铁锻成的枯瘦的脸,以及那黑压压的枪刺,都排得这样整齐呢?
为什么这些行列的对面,同样站着穿得整整齐齐的无尽的战士行列,不过他们的枪刺,却都凌乱地摆动着,他们脸上都表现出不知所措和贪婪的期待的神情呢?
好像当初一样,依然是一望无际的尘雾,可是现在却被晴空万里的秋气澄清了,草原分外光洁透明,所以人脸上的每一道线纹,也显得分外清楚了。
那时候,在那无边无际的动荡的人海里,有绿色的荒漠的土岗,土岗上是黑色的风磨;现在这人海里,有荒漠的田野,田野上有黑色的马车。
不过当初动荡的人海,在草原上是洪水横流的,可是现在却都静默默地归到铁岸里了。
都在等着。没有声响,没有说话声,只有肃穆庄严的军乐,在无边无际的人群上的蔚蓝的天空里,在蔚蓝的草原里,在金黄色的暑热里荡漾着。
一小群人出现了。站在行列里的那些铁面孔的人,便从这走近的人群里,认出了自己的指挥员,同他们自己一样,是一些憔悴、发黑的人。那些站在他们对面行列的人,也认出了自己的指挥员,这同对面行列的人穿着同样的衣服,面貌都是饱经风尘的、强壮的。
郭如鹤在前边的人中间走着,不高的身个,简直黑得彻骨,瘦得彻骨,好像流浪汉似的,身上挂着破衣片,脚上穿着破鞋,露着污黑脚趾。头上戴着当初的荷叶边破草帽。
他们走到跟前,聚在一辆马车旁边。郭如鹤登上马车,把破帽子从头上取下来,向自己的铁的行列,向无边无际地消失在草原上的马车,向许多伤心的没有马的难民和主力军的行列,用眼光长久地环顾了一番。在主力军的行列里,有一种松懈的现象。于是他心灵的深处,波动着一种连他自己也不承认的潜隐的满足:“军纪都败坏了……”
所有的人、所有在场的人都望着他。他说道:
“同志们!……”
大家都晓得他在这里要说什么,刹那间的火花,把看着的人都刺透了。
“同志们,咱们挨饿、受冻、光着脚,跑了五百俄里。哥萨克像疯了一样向咱们袭击。没有面包,没有食粮,也没有马料。人都死去,乱倒在山坡下,被敌人的子弹打死,咱们没有子弹,都赤手空拳……”
虽然大家都晓得这个——他们都亲身经受过,别人也都听他们说过——可是郭如鹤的话,却迸发着未曾有的新光芒。
“……把孩子抛在山谷里……”
于是,在所有人的头顶上,在整个巨大的人海上,腾起了一阵声音,这声音在空中荡漾着,刺到人心里,刺到人心里令人惊心动魄:
“唉,可怜呀,咱们的孩子!……”
无边无际的人海,都波动起来:
“……咱们的孩子!……咱们的孩子!……”
他像石头一样看着他们,等了一下,又说:
“草原上、森林里、深山里,咱们的人有多少都死在敌人的枪弹下,都长眠在那里了!……”
大家把帽子脱了。一阵坟墓般的沉寂,无边无际地动荡着,于是在这沉寂里,有女人低声的呜咽,这就像墓碑一般,像墓上的花束一般。
郭如鹤低着头,稍站了一会儿,后来抬起头,对这成千累万的人,环顾了一下,又把沉寂冲破了:
“那么,千千万万的人,为着什么要受这些痛苦呢?……为着什么呢?!”
他又对他们望了一眼,忽然间,说出意想不到的话来:
“为着一件事:为着苏维埃政权,因为只有它才是农民和工人的,此外他们什么也没有……”
那时,无数的叹息,都从胸膛里发出来,零落的泪珠,忍不住地、吝啬地在那些铁脸上滚着,在那些饱经风尘的欢迎者的脸上,也慢慢滚着,在老头子们的脸上滚着,姑娘们的眼睛里,泪珠也在闪闪发光……
“……为着农民和工人的……”
“原来是这么着啊!原来是为着这咱们才拼命、倒毙、死亡、牺牲,把孩子都丢了啊!”
眼睛都好像大大地睁开了,都好像 3火壶或译作茶炊。
4现名克拉斯诺达尔。
5俄罗斯旧迷信,人出门时,遇见猫或家兔从路上跑过,预示不祥。
6“回子”是沙皇时代持有大俄罗斯民族主义观点的人们对于一般非正教的,尤其是对于回民及土耳其人的一种最轻视、最侮辱的称呼。——作者为中译本特注。以下简称作者注。
7这是黑海沿岸的哥萨克人埋伏在草地里、芦苇里、密林里,等待敌人,袭击敌人的一种部队。——作者注。
8“红牛”,对布尔什维克的蔑称。
9亚达曼是沙皇时代俄国哥萨克军队的头目,或哥萨克村镇的头目。
10指亚速海,这海有些地方水很浅,渔人们称它为洗衣盆。——作者注。
11此处指黑海。——作者注。
12现在极罕见,差不多已经绝种的颈披长毛的封牛。——作者注。
131俄丈合2
14自由的查坡罗什营地是乌克兰哥萨克的一种自治组织,由逃来的武装农奴组成,形成于十六世纪,在德聂伯河的查坡罗林岛上。他们常同外敌(如土耳其人及波兰贵族)作战,又经常向南进攻克里木及黑海一带,从那里带回许多财物。查坡罗什营地人参加乌克兰哥萨克反对君主专制的俄罗斯的起义。果戈理的小说《达拉斯·布尔巴》里就描写了查坡罗什营地农民的生活。——作者注。
15“尖肚子奇加”是哥萨克村里骑手们骂着玩的绰号,由土匪奇加之名而来。——作者注。
16“加克陆克”,即富农。——作者注。
17“普迦奇”,意即鞭打者,猫头鹰,田园中的干草人(吓雀子用的)。——作者注。
18库班州和顿州的外乡人,占全体居民百分之五十。他们不能享有原来居民所享有的主要权利。不但不给他们土地,并且不许他们参与这几州的政治和财经机关。没有土地的外乡人,就去给哥萨克当雇农,受哥萨克的残酷剥削。
19b 指一九一七年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二月(二月二十七日即公历三月十二日)、十月(十月二十五日即公历十一月七日)均指俄历而言,这已成惯例。
201俄里合1.067公里。
21指一九一七年二月革命,公历为三月。
22指十月革命。
23暖车,即困难时期,在货车厢内装上炉子,做客运用的车厢。
24据《旧约》:古犹太人在埃及王手下当奴隶,在那里建筑着巨大的金字塔,摩西从那里把他们带了出来。——作者注。
25指诺沃露西斯克海湾。——作者注。
26b 水兵的行话,骂人话。
27胸前衣服上用呢子缝的筒形小袋,原为装子弹用的,后来成了点缀品。——作者注。
28当时在库班聚集了好多黑海的水兵。他们不听苏维埃政府的命令,不愿把军舰交给德国人,于是就在诺沃露西斯克把军舰凿沉了,他们自己就在黑海沿岸和库班一带流窜。
29这是当地的一种迷信。
30孩子们坐成一排,用力互相挤的游戏。
31格鲁吉亚师是孟什维克从格鲁吉亚首府第比利斯派来支援白党的。这师人占据着从黑海沿岸杜阿卜塞到格林德日克一带。
32“妖精成亲”是乌克兰俗语,如雷雨之前,突然间天昏地暗,电闪飞舞,这叫作“妖女在行结婚礼”,也指一般的阴晦和湿雨。
33通条,又称探条,擦步枪用的铁条。旧军队的军官常用它打人。
341俄尺约合2.36市尺。
35这是指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沙皇俄国俘虏了约五万捷克战俘,安置在西伯利亚。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府准许他们经远东回国。在往远东途中,在美、英、法等帝国主义及白匪军指使下,曾掀起了反苏维埃政权的武装叛乱,后被红军扑灭。
36十月革命后一个期间,“士兵”一词不用,而称“战士”,或“红军战士”。凡称“士兵”者,均指沙皇部队而言。“军官”一词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