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漫画 首页 名著 中国名著 外国名著 玄幻科幻 都市言情 历史军事 排行 免费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十章 亲知的知识与描述的知识_神秘主义与逻辑及其他论文

作者:罗素 字数:2147 更新:2025-01-09 16:05:23

我们有时知道关于“这个某某”(the so-and-so)的命题而不知道这个某某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那么在这些情况下,我们所知道的东西是什么?以下这篇论文的目的就是要考虑这个问题。例如,我知道得票最多的候选人将会当选,尽管我并不知道将获得最多选票的候选人是谁。我希望考虑的问题是:在对象仅仅被描述的情况下,我们知道什么?我已经在别的地方注65从一种纯逻辑的角度考虑过这个问题;但在以下的论述中,我希望既联系逻辑也联系知识论来考虑这个问题,而且鉴于上面所提及的逻辑的讨论,在本文中,我将让逻辑的部分尽可能简洁。

为了明晰“亲知”与“描述”之间的对立,我首先将设法解释我用“亲知”意指什么。我说我亲知一个对象,当我与那个对象有一种直接的认知关系时,也就是说,当我直接意识到那个对象自身时。当我在这里提及一种认知关系时,我不是指构成判断的那种关系,而是指构成表象(presentation)的那种关系。事实上我认为,被我称为亲知的主体对对象的那种关系,只是构成表象的对象对主体的关系的逆关系;意思就是,说S亲知O与说O被表象给S本质上是一回事。但是,亲知这个词所带给人的联想及它的正常外延,不同于表象一词所带给人的联想及它的正常外延。首先,就像对绝大多数认知性的词的使用一样,甚至当一个对象并未实际出现在我的心灵面前时,也可以自然地说我亲知这个对象,只要它曾出现在我的心灵面前,并且每当机会来临时将再次出现在我的心灵面前;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当我没有想到其他某种事物时,我也被说成知道2+2=4,而上面的说法也是出于同一种意义。 注15 此诗系中国唐代诗人陈子昂</a>的作品《登幽州台歌》。——译者

注16 本篇论文的原文中出现了the method of science和scientific method两个短语,前者特指科学自身所拥有的方法,在本文中被译为“科学的方法”,而后者是指具有科学性质的方法,在本文中被译为“科学方法”,以区别于前者。——译者

注17 转印于1903年12月号的《独立评论》。

注18 梅菲斯特(Mephistopheles)是中世纪德国传说中的魔鬼,也是德国诗人歌德的作品《浮士德》中的反面主角,浮士德将灵魂出卖给了他。——译者

注19 摩洛神系《旧约·圣经·利未记》中的人物,为古代近东各地崇奉的火神,崇拜者常以焚烧儿童向其献祭。——译者

注20 卡莱尔(Carlyle,1795—1881),系苏格兰散文家和历史学家。——译者

注21 邓肯(Isadora Duncan,1878—1927),美国女舞蹈家,建立了舞蹈动作完全自由的舞蹈体系,曾侨居苏联,死于车祸。——译者

注22 阿特拉斯(As)系希腊神话中以肩顶天的巨神。——译者

注23 这段话是吉尔伯特·默里(Gilbert Murray)向我指出的。

注24 平行公理即欧几里得 注33 特里斯特拉姆·项狄(Tristram Shandy)系十八世纪英国文学大师劳伦斯·斯特恩(Laurence Sterne)笔下的人物。——译者

注34 法诺(Gino Fano,1871—1952),系意大利数学家。——译者

注35 亨利·萨维尔(Henry Savile,1549—1622),系英国数学家。——译者

注36 因为写了上述的文字,他已不再被用作教本。但我猜想,现在所使用的许多书都很糟糕,以至于这个变化算不上重大的改进。【1917年补充的注释。】

注37 希腊最伟大的时期终结于伯罗奔尼撒战争。【1917年补充的注释。】

注38 鲍桑葵(Bosanquet),《逻辑》(Logic)(二), 注41 这个故事出自中国古籍《庄子</a>·外篇·达生》。罗素在这里的叙述与原文有较大出入。——译者

注42 “海涅笔下的德国教授”,指的是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译者

注43 西梅尔(Simmel,1858—1918),系德国社会学家。——译者

注44 “该原因”在这里指的是事物的唯一的原因。——译者

注45 欧朋考特图书有限公司,1914年。

注46 这是1915年2月提交给曼彻斯特哲学协会的一篇演说,重印于1915年7月《一元论者》杂志。

注47 主要参看塞缪尔·亚历山大“实在论的基础”Samuel Alexarder“The Basis of Realism”,载《英国学会》(British Academy), 注57 关于这一点以及重影问题,参看艾德温.B.霍尔特《幻觉经验在实在论世界中的地位》(Edwin B.Holt,The ce of Illusory Experience in a Realistic World)一书中的“新实在论”, 注60 《时间与自由意志》(Time and Free Will), 注79 我使用这个说法仅仅是为了指称构成判断之一部分的某种心理的东西,而不想预先判断这某种东西是什么。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11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