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漫画 首页 名著 中国名著 外国名著 玄幻科幻 都市言情 历史军事 排行 免费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七章 海斯顶斯以前之诺曼征服 1042—1066_英国史

作者:特里维廉 字数:3459 更新:2025-01-09 15:58:47

诺曼人和不列颠

从阿尔弗勒到克弩特的百数十年内,支配不列颠的势力来自斯干条那维亚;从守教者爱德华(Edward the Confessor)即位后之一世纪内,则来自诺曼底。欧战全部历史几亦同受上述势力的影响,不过没有不列颠之甚而已。

诺曼贵族本亦出身于斯干条那维亚,外琴人的移殖及作战能力他们保留无缺;但他们已同化于拉丁文化。因此之故,诺曼人有居于故乡及英吉利之斯干条那维亚人所没有的一种性质;诺曼人有统一政治及集中行政的本能;而上述的斯干条那维亚人则缺乏此种本能。这本能实为征服者威廉所传诸英吉利的最大德泽。

使斯干条那维亚的势力不得逞志于欧洲,实诺曼人之功。外琴人在法兰西割据一个地方(诺曼底)的原意本在设立另一“丹法国”,但结果竟成传播法兰西封建文化之中心,法兰西之文字,武器,及礼俗竟由诺曼底而遍及于全世,尤其是纳普而斯,西西里(Naples,Sicily),及不列颠群岛。不列颠在没有能像莎士比亚所谓“自成一世界”以前,依违两可于斯干条那维亚及欧洲大陆之间者历200余年之久;至是,则它的运命完全定于操法语的诺曼公的手中。海斯顶斯之战(Battles of Hastings)不特为英史的枢纽,且对于全欧的将来有莫大的影响。不列颠与法兰西发生关系,而与斯干条那维亚不相往来以后,外琴人犹如樊笼中之鸟,被困于山罅之中,而不复能危及,或惹起耶教世界的注意。自海斯顶斯得胜的持矛骑士以“武士”(“chivalric”)理想及封建统系强北海岛国接纳后,外琴人及萨克森豪贵的余音渐渐湮没无闻,而耳目亦为之一新。拉丁言语,拉丁文学,及拉丁宗教遂睥睨一世,莫与之京。一直要到数世纪之后,不列颠始复能另有发展而重立北欧及南欧势力之平衡。

诺曼武士

但我们亦不可太把诺曼文化及拉丁文化并作一谈。诺曼人所携至英吉利之文化诚为法兰西·拉丁文化,——法兰西歌人搭易飞(Taillefer)及意大利僧侣郎佛兰克及安瑟伦(Lanfranc,Anselm)的文化,——但他们所移来的君主制度则是强有力的诺曼公之制度,而不是困居巴黎,微弱不振的法兰西王之制度。

诺曼的国家

诺曼国家是很特殊的;凡研究,及考求英吉利事物的起源者应特加注意。它和不列颠的几处地方虽同为丹麦人及诺威人所创立,然日后的制度则大相径庭,和法兰西其他各部亦不相同。诺曼底多数的居民本为旧时法兰西的农户,好耕田而不问它事;但陆地的贵族及沿海各港湾之商贾渔家则多来自斯干条那维亚。这些山罅居民的孙儿辈虽已采用法兰西人之语言,文字,风俗,宗教,而仍能克绍列祖列宗的冒险性,浪荡性,仍酷好海行。

外琴贵人(jarl)在变为封建男(baron)时,学到了大陆上的骑兵战术。他与法兰西敌骑相遇于塞纳河时深佩他们战术的优良,遂弃先人之双柄斧而不用,而传袭了鞍上用刀使矛之法。他更积土为山,而筑木寨于上,以为御敌及镇压农民之助;于是他在国内的地位更形巩固。重胄骑兵及私家堡寨本为封建社会发达最高时之结晶;在诺曼人来英以先,英格兰固未尝有此。萨克森时代之豪贵固亦尝聚土为城,中建木寨,但绝无高高的土山。诺曼人初来时山寨犹以木制,日后则易以石料,而成为中古时代常见的石筑堡寨。

11世纪诺曼人创立的分散帝国

从位于法国西北部的家乡出发。11世纪的诺曼人创立了一个分散的帝国,他们所吞并的领土从北海到地中海。海盗武士们开的先例,一开始是作为雇佣军与意大利长期不和的伦巴底人和希腊人打仗。到威廉公爵入侵英格兰5年前的1061年,他们已征服了意大利南部的大部分地区,并入侵了穆斯林统治下的西西里岛。接着诺曼武士们夺取了希腊的卡福岛并入侵了拜占庭帝国的巴尔干地区。在1098年 戈德温(?—1053),韦塞克斯伯爵,忏悔者爱德华统治初期英格兰最有权势的人物。原为克努特大帝的宠臣,约在1018年被封伯爵。1042年,忏悔者爱德华即位,在其当政初期的11年中,由戈德温掌握实权。1045年与戈德温之女伊迪丝结婚。1051年放逐戈德温家族,并休弃了伊迪丝。他由于将政府中的高职给予外国人(特别是诺曼底人)而迅速失去民心。1053年,戈德温聚集大量兵力反对他,迫使他恢复戈德温家族领地,并放逐许多异族宠臣。同年戈德温死后,忏悔者爱德华的儿子哈罗德成为左右王国的人物。

高德温

藉了用甲制乙的方法,爱德华有一次居然把高德温全家逐出国外。但到了次年高德温和他儿子哈罗德即自佛兰德斯(nders)及爱尔兰相继反攻。他们在海峡各埠上岸剽劫,作战情形亦残暴异常;但南英之人毫不为愠,且仍起而附和。好航海的人民群趋海峡的各埠而加入高德温父子的船队;色塞克斯及色来(Surrey)的队伍则向伦敦进行,而誓与高德温伯共生死。他的船队上航泰晤士河时,伦敦人亦让它们在桥下一一过去而不加阻挡。此地此时,爱德华不得不和他为城下之盟,而人民仍无一人肯为国王效力。高德温的主要诺曼敌人逃开英国,而高德温家所有的领地及官爵也一一恢复。

爱德华朝政治的动机极暗晦而难以明了。我们所有的证据多是破碎不全,而近代历史家之尽知可以得知之证据者又往往各异其说,对于主要人物性格及政策的估计往往截然不同。大概反诺曼的空气当时到处浓厚,所以高德温被逐后之一年内即会受重大之欢迎而回国。但我们如称呼高德温或他儿子哈罗德为全民族的英雄,则又有误会之虞,因为我们所知的民族观念当时尚未存在。威塞克斯之人,塞汶流域之人,及丹法国之人也许都可以痛恨诺曼人,但他们彼此之间既不认识,势不能共同的矢忠爱国。就全部论起来,在11世纪时一定不会有人说过群起卫国的大话,因为即说了,也是没有人能懂的。要是英国人能懂一致捍卫国家的意义,则数千披甲之骑兵又乌能以海斯顶斯一战而征服全国?而支配一切?

高德温于荣归后之次年即死了。他把操纵国王的大权,威塞克斯的伯土,泰晤士河以南人民的好感,及散居各邑的采地全数传于他最强最能的儿子哈罗德。采地的积聚尽为30年中的成绩;高德温所用以取得采地的手段诚亦不堪一问。他本为色塞克斯一平常豪贵,并无所有;然竟能于短时期内权富甲全国,又能举而传诸爱子,他当为一大人杰。可惜我们所知关于高德温之事太少,我们无从估计他的性格及事业。

爱德华的末年

高德温死后之13年内,国王竟不敢公然违抗哈罗德。是时均势之局面已成,真正的统一亦无从着手。诺曼人本未全体撤退;麦细亚伯爱底温及诺森伯利亚伯摩加(Morcar)即不至公然与哈罗德为敌,至少也是异己势力的代表者。东盎格利亚伯土固属于他弟弟求司(Gyrth),但因为其他两弟斯汶及托斯替格(Sweyn,Tostig)太不成器之故,哈罗德总不能以高德温氏子弟分布全国,而收统一之功。

爱德华在韦斯敏斯忒新宫中薨逝时,重整萨克森英吉利旗鼓之机会盖已过去,而政治颓败之状况则如上述。盎格鲁·萨克森诗及散文之衰萎亦正如政治之颓唐。诺蔓征服绝对不是盎格鲁·萨克森文风不振的缘由,因为文风本已不振。与其归罪于诺曼征服,还不如归罪于半世纪前之丹麦征服。不过诺曼征服当然断绝了盎格鲁·萨克森文学复活的可能。

韦斯敏斯忒及伦敦

守教者同亨利三世,六世,及其他“不幸的圣徒王者”一样,他也传下些足以末减政治失败的罪的成绩。韦斯敏斯忒寺固经后代重建,但它之所以能占宗教史上的重心且兼为政治发动的中心者,则仍要归功于爱德华的初步建筑及慷慨捐助。他为追念圣彼得起见,先于离伦敦城约二哩许之荆棘丛中,依泰晤士河而造一大寺。为接近圣寺起见,他更将王宫自城中迁至寺之附近。宫殿之迁至韦斯敏斯忒于英吉利日后的历史有重大的影响;日移月易地政治的重心亦由威塞克斯的旧都温彻斯忒迁至伦敦区域。然最妙者韦斯敏斯忒又和伦敦城不在一起。如果诺曼诸雄主道过伦敦时也像萨克森诸王之驻跸于城内,则伦敦城中方起的政治独立将不待长成而即被摧残。伦敦人所享之政治自由为日后英吉利自由之保障,自约翰起直至斯图亚特朝都是如此。如果伦敦城之自由不得长成,则英国将无从为自由国。因此之故,不兰他基奈时环绕王宫而起的诸种衙署幸而在韦斯敏斯忒而不在伦敦城内。虽然,王宫之所以在韦斯敏斯忒也并不由于任何政治上的先知,而由于偶然的机会,及守教者的虔诚之念。

在萨克森时期的末年伦敦重又成欧洲商业的中心;罗马人去后,尚为 [2] 诸王世系,观本章末附表。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48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