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漫画 首页 名著 中国名著 外国名著 玄幻科幻 都市言情 历史军事 排行 免费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五章 明治维新前的日本_中国问题

作者:罗素 字数:3392 更新:2025-01-09 15:42:45

对于现代中国来说,最重要的外邦莫过于日本。为了理解日本扮演的角色,有必要对这个国家作一番了解。现在,就让我们把目光投向日本。

读日本历史,最让人惊奇的一种情况是:几千年间,同一种力量、同一种信仰持续起作用。日本历史实际上也是以“维新”开篇,但这一维新跟1867—1868年的明治维新完全不一样。552年,佛教由朝鲜传入日本[1]。与此同时,日本对中华文明的了解更加深入。之前几个世纪里,中日偶有交流,彼此了解不多。日本人钟情这两样新东西,即佛教和中华文明。608年,两名日本学生(后来又来了很多)来到中国,意欲通晓中华文明。日本这个民族注重实验尝试。在向全国传播佛教以前,他们让一两个位高权重的大臣先去信佛,看看是不是比传统的神道教更有作用[2]。几度兴衰沉浮之后,实验结果明了,佛教这个外来宗教受到青睐,得到朝廷承认,比神道教更有声望。但后者从未遭废止,在13世纪前一直是日本农民心目中 佛教对日本人的作用让人想起基督教对条顿人的影响。最初,佛教和基督教在精神内涵上很相像,都倡导出世致圣,不理政事,淡泊财利,看重来世,教人恭温平和、逆来顺受。但这两种宗教都不得不经历巨变,才能契合崇武好战的蛮族人本能。日本宗派林立,与正统大乘佛教相去甚远。佛教成为日本全民信仰,染上嗜武色彩。大寺庙住持变身大藩主,僧众成军,稍遇事端,随时开战。围攻寺庙,群僧争斗,在日本历史上并不鲜见。

众所周知,日本在跟西方传教士、商人打了100年交道后,关上了国门,完全不与外邦往来。只有一种情况除外:荷兰人能来日本做贸易,但交易范围非常有限,且受到严密监管。第一批葡萄牙人于1543年左右来到日本,最终于1639年遭到驱逐。这两个年份之间发生了什么,对理解日本富于启示意义。第一批葡萄牙人带来了基督教和枪炮。二者之中,日本人为了得到后者,对前者报以宽容。那时,日本几乎没有中央政府,各大名争斗不断。地处西南的九州岛与日本其他地区相比,更不服中央权威管教,这个岛(长崎港即坐落于此)就是葡萄牙人登陆日本的第一站,他们在此最为活跃,用大船从澳门运来商品、火绳枪、耶稣会修士,还有火炮。日本人发现,葡萄牙人意在传播基督教,但一些大名为了拿到货物和枪支,情愿接受耶稣会修士洗礼。那时候的葡萄牙人似乎真的是急于找信徒,没有心思扩大贸易。后来,日本人开始反对传教士,但仍然希望跟外国人做买卖。此时,不论是葡萄牙人,还是西班牙人都不能不对神父坐视不管。然而,如果葡萄牙人能够保住教宗诏书授予给他们的垄断权,一切都会进展顺利。这一贸易垄断权与耶稣会垄断传教活动连在一起。但从1592年开始,来自马尼拉的西班牙人跟住在澳门的葡萄牙人展开竞争,随西班牙人而来的道明会和方济各会传教士与葡萄牙人带来的耶稣会传教士也形成了竞争关系。他们吵得不可开交。这些传教士不时地会遭到异教徒迫害。但就连这时候,他们也还是争执不下。他们给对方安的罪状,日本人自然信以为真。后来,日本人看了地图,得知西班牙国王坐拥广阔领土,就感到惊恐不已,害怕日本国土不安。1596年,西班牙“圣菲利普号”船在从马尼拉驶往墨西哥阿卡普尔科途中,因无风助航,停靠在日本海岸。当地大名坚持要派人把这艘船拖到自己的港口,搁浅到沙滩上。手下人照办了。大名声称要霸占价值60万克朗的整船货物。当时,丰臣秀吉飞黄腾达,在日本一手遮天,感觉一介草民不劳而获得这么大一笔财富不免过分,于是派一个叫增田的人去跟西班牙船长见面。船长据理力争,但无济于事,只好吓唬增田。

他拿出一张世界地图,指出腓力二世的广阔版图。增田问他,怎么会有那么多国家承认自己受一个人左右……船长直截了当说道:“最开始,我们的国王想征服哪个国家,就向那个国家派驻修士。修士会引导当地人信仰我们的宗教。等到修士取得重大进展后,再派驻部队,与那个国家的新基督徒对接。这样一来,我们的国王不用费多大力气就能让其他人乖乖臣服。”[5]

此时,西班牙和葡萄牙都在腓力二世手中。听了这样的话,葡萄牙人也起了疑心。另外,荷兰人以前跟西班牙打过仗,跟日本做贸易时间不长,把他们知道的所有关于耶稣会、道明会、方济各会、天主教徒的坏话都跟日本人说了。当时的英国女王是伊丽莎白一世。英国一个船长威廉·亚当斯风趣健谈。他的船在日本失事,自然而然受到日本人盘问,他就把英国人知道的西班牙无敌舰队意欲征服英国、最终大败而归的故事讲了很多。当时的日本人对枪炮的使用和制造深谙于心,开始觉得从基督教国家学不到什么东西。

与此同时,三位伟人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相继执政,统一了日本,摧毁了处于半独立状态的藩主,实现了国内和平稳定。这一局面一直持续到明治维新,时间跨度大约两个半世纪。在这种局面下,中央政府有可能实施任何与外国人及其宗教有关的政策。耶稣会修士和托钵修士在日本约有30万信徒,多数分布在九州岛。这个岛是最后进入丰臣秀吉控制范围的地区。岛上居民反叛权威。这种倾向不仅能从他们信奉基督教看出来,还体现在他们所处的地理位置。从1867年开始,就是在这一地区发生了反对幕府的暴动。自大化改新以来,岛上大族萨摩族一直在中央政府握有重权。1877年,萨摩族发动叛乱。在16、17世纪发生的多次运动中,很难分清哪次是因基督教而起,哪次是仅仅对中央政府怀有敌意。不管是哪种情况,德川家康决意整治基督徒,就算丢掉对外贸易也在所不惜。他的继任者加大迫害力度,更不热心做贸易。1637年,基督徒暴动,遭到镇压。基督教全面遭禁,对外贸易被严令禁止,当政者措辞激烈:

只要太阳辉泽地球,基督徒就别妄想来日本。要让所有人知道,即便是腓力二世本人,甚或是基督徒信奉的上帝,抑或是祖鲁沙卡大帝违反这一禁令,他们也必须付出代价,奉上头颅[6]。

日本残酷迫害基督徒,暴戾程度令人发指。但这种迫害不是因为宗教上的排斥不相容,而仅仅是出于政治动机。他们害怕基督徒站在西班牙国王一边图谋日本。就算是没有外国势力介入,他们也害怕基督徒暴动,反抗新立中央政权。这两种恐惧都不无理由。经济剥削这个词从现代意义来说,也还是没有跟政治支配分立。如果没有遭受侵略之虞,日本人不会不欢迎对外贸易。但他们似乎高估了西班牙的实力,不知道西班牙肯定打不过他们。那时候,日本军队规模已经远远超过欧洲。日本人学会了使用枪炮,精战术,懂兵略。当时的都城京都是全世界最大城市之一,有100多万住户。日本总人口可能比任何一个欧洲国家都要多。所以,日本不费多大力气就能挡住欧洲派来的远征侵略军是有可能的。甚至可以这样说,按丰臣秀吉的想法,拿下马尼拉对日本都不成什么问题。但我们完全可以理解,看到一张世界地图上画着北美洲、南美洲,这两大块陆地全都属于腓力二世,该是多么让人害怕。此外,日本政府让人伪装成基督徒到欧洲做神父。这些人见到了教皇,渗入到了西班牙议会,了解到了欧洲帝国主义种种图谋。后来,这些间谍回到日本,写了报告呈递给政府,不由得让人更害怕。因此,日本人决定不再与白人有任何交流交往。所以,不论日本的锁国政策遭到什么样的反对,我还是觉得这一政策不能算是愚昧不明。

在二百多年的时间里,一直到1853年马休·佩里率舰队从美国来日本之前,日本完全不受外来侵扰,也几乎完全处于停滞状态。这一时期在日本历史上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看到美国舰队,日本人发现原先学到的枪炮知识已经过时,有必要再向西方国家学习,也有必要废止锁国政策,直到学成为止。等到日本人学成出师,也许我们就会看到另一个时期的隔绝孤立。

* * *

[1]关于古代日本,有一本书写得最好。书名为《日本史》,作者是詹姆斯·默多克。涉及较早时期日本历史的那一卷,由基根·保罗出版社于1910年出版。而叙述历史时期较晚的那一卷出版时间较早,书名是《早期对外交流世纪(1542—1651)的日本历史》,由詹姆斯?默多克与艾索山形合著,神户日本编年史办公室1903年出版。我把这两卷分别称作默多克1、默多克2。

[2]默多克1,第113页及后页。

[3]默多克2,第375页及后页。

[4]见默多克1,第147页。

[5]参见默多克2,第288页。

[6]参见默多克2,第667页。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16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