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漫画 首页 名著 中国名著 外国名著 玄幻科幻 都市言情 历史军事 排行 免费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三章 中国和西方列强_中国问题

作者:罗素 字数:3729 更新:2025-01-09 15:42:40

要看明白中国在国际上的位置,必须了解19世纪中国历史的一些事实。几千年间,中国是远东首屈一指的帝国。中国地域辽阔,土壤肥沃。中国人勤奋刻苦,彬彬有礼。在中国,我们所理解的贵族制于公元前就走到终点。善作古文者入仕治国。中西交流时作时辍,多着眼于宗教。在公元纪年之初几百年里,中国从印度引入佛教,一些学者前往印度,掌握这一新宗教理论。但到了后来,蛮族入侵,抵印学佛几不可能。基督教景教教派于7世纪传入中国,影响不小,但再次湮灭不传(1625年,景教石碑在长安发现。至此,人们才对景教有所了解)。17世纪到18世纪初,罗马天主教传教士深得朝廷信任。这些人懂天文,修订中国历法,改变了紊乱状况[1]。他们制作的地球仪和观象仪至今还在北京城墙上,供人观瞻。但时间一长,各修会间争执不断,遭到中日两国全面驱逐。

1793年,英国大使马戛尔尼伯爵来华,要求扩大通商,派外交代表长驻中国。此时,乾隆</a></a>当政。乾隆是清王朝最杰出的君主。他通文善墨,支持艺术发展(中国各地都有乾隆手书)。白克浩司与濮兰德合著的《北京宫廷编年史及回忆录》中收有他给英王乔治三世的答复[2]。我本想全文引录,但摘录部分已经足够。敕谕开头如下:

咨尔国王远在重洋,倾心向化,特遣使恭赍表章,航海来廷,叩祝万寿,并备进方物,用将忱悃。朕披阅表文,词意肫恳,具见尔国王恭</a>顺之诚,深为嘉许。

乾隆继续耐心解释为什么不能满足乔治三世的要求,态度措辞好像是在对付一个无理纠缠的孩子。乾隆认为,不必派驻大使,理由如下:

若云仰慕天朝,欲其观习教化,则天朝自有天朝礼法,与尔国各不相同。尔国所留之人即能习学,尔国自有风俗制度,亦断不能效法中国,即学会亦属无用。

天朝抚有四海,惟励精图治,办理政务,奇珍异宝,并不贵重……并无更需尔国制办物件……尔国王惟当善体朕意,益励款诚。永矢恭顺,以保义尔有邦,共享太平之福。

乾隆认为,英国人觊觎中国物产,但英国并没有什么有价值的东西能拿得出手跟中国交换。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绸,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

因此允许在广州继续开展有限贸易。

乾隆本不必向马戛尔尼伯爵加恩,但“朕未忘尔地孤远,独处海之一隅,然朕亦未忽视尔国对天朝之无知。”结尾处,乾隆敕谕:“谨遵此命,勿有疏失。”

我想说的是,只有当人们不再觉得乾隆这份敕谕荒谬可笑时,才会理解中国。罗马人自诩为寰宇之主,帝国之外疆土对他们无足轻重。乾隆治下疆域比罗马要广,人口很可能也更多。中华帝国与罗马同时崛起,但不仅没有衰亡,还通过战争、同化的方式让所有敌人束手就擒。中国邻邦除日本外,都相对处于荒蛮状态。而日本是靠亦步亦趋模仿中国,才发展了自己的文明。亚历山大叹息没有新世界让他征服。他压根就没听说过还有中国这个地方。而在他叹息时,距离孔子</a>辞世已有150年之久。所以,跟亚历山大一比,乾隆对世界的看法还不算荒诞不经。此外,他对贸易的看法也不能算错。臣民幸福安乐之物中国样样不缺,西方强迫中国通商不过是为了一己之利,而能与中国交换的东西仅仅是聊胜于无。

乐器表演者

高跷舞

吸食鸦片

吸食鸦片

中国的不幸在于,中国文化缺失科学这一面。在艺术文学、礼仪风俗方面,中国至少可以同欧洲等量齐观。在文艺复兴时代,欧洲本来就在任何方面都比不过天朝帝国。北京有家博物馆,除了陈列中国精工细制的艺术品之外,旁边还摆着路易十四送给中国皇帝的礼物,希望能打动皇帝,记住他这个“太阳王”的辉煌耀眼。跟旁边的中国东西一比,路易十四的礼物显得花哨俗气、粗糙简陋。英国的确诞生了莎士比亚和弥尔顿,洛克与休谟,以及所有让文学艺术熠熠生辉的人物,但这并不能表示我们就比中国人高明多少。让我们傲然于世的是牛顿、罗伯特·波义耳以及继承他们科学衣钵的人。他们之所以让我们傲然于世,是因为他们让我们在杀戮艺术方面更游刃有余。英国人杀死中国人要比中国人杀掉英国人更容易。所以,我们的文明比中国高明,乾隆荒谬可笑。英国人打败拿破仑后,立即着手证明这一命题为真。

中英 中国发生的大事件中,能让所有欧洲人都记住的不多,义和团运动就是其中一件。在我们欧洲人展示了洗劫北京城的“厚德大义”后,我们又要了一大笔赔款,把北京使馆区变成了一座围城。直到今天,这个区域仍然有一道墙围着,里面驻满了欧洲、美国和日本的部队。墙外是一片空地,中国人不得建作别用。使馆区受公使团管辖,中国当局对走进门内的任何人没有管理权。每当有政权贪污巨款、卖国投奸被推下台时,为这些政权卖命的人就到日本或其他公使馆避难,罪即可免。在这片神圣的使馆区周围,美国人建了一个大无线电站,据说能与美国本土直接联系。至此,乾隆对西洋人的鄙薄合情合理。

但义和团运动引发的庚子赔款也办了一件好事。美国人发现,在支出所有损害赔偿金后,还剩下一大笔。于是,他们还给了中国,让花在高等教育上,投往两个地方。一部分拨给受美国控制的中国大学</a>,另一部分送学业优异的中国学生到美国留学。中国从中受益不小,美国从中国人(尤其是受过最好教育的那一部分)的友谊里得到的好处也不可计量。这一点显而易见,但英国几乎没有显露出任何迹象要去效仿一二。

要想弄清楚中国政府面临的困难,有必要意识到,中国因战乱不断,为条约所迫,丧失了财政独立。此前,中国在欧洲外交方面没有任何经验,不知道哪些事情不能做。后来,中国人自己做不了主,不能把以前签好的条约当作一纸废书。因为,这里面载明了各强国的特权,每一国都有特权。

时局如此,关税税率是最鲜明的体现[4]。1842年, 西方列强认为门户开放对中国是一剂万能灵药。但我们不要忘记,门户开放不能让中国恢复独立自主。就关税而言,受益的是其他主权国家[6]。1842年《南京条约》规定了关税制度,但这一条约却不像其他通商条约那样设有时间限制,规定任一方可废止该条约。低税率对列强有利,他们想把自己的商品卖到中国来,当然不愿意作任何变更。过去英国实施自由贸易,还可以为自己辩解,说我们强加给中国的政策跟我们本国政策一模一样。但其他12个国家却找不出这种借口。而且,1921年,英国通过了《产业保护法案》,抛弃了自由贸易,就更找不出什么借口了。

美国步兵

英国步兵

德国海军

美国公使馆

日本公使馆

进口税率很低,为收入计,中国政府不得不对所有出口货物征收最高税率5%。这一举措当然限制了中国商业的发展,很可能是一个错误。但中国急需获得收入,因此中国当局认为出口税必不可少也就没有什么可奇怪的了。

中国还有一种关税体制,主要是从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沿袭而来,即在重要关卡,或称子口,设立国内关税壁垒。目前,中国国内贸易仍采用这一体制,但将洋货转口运销到内地的商人可以不用交国内关税,只纳2.5%的子口半税。这种规定自然对洋货有利,倒霉的是国货。国内关税制度当然不好,但沿袭已久,而且有人认为收入必不可少,就把这个制度留了下来。中国提出要废除国内关税,条件是统一增加进出口关税税率,得到了英国、日本和美国同意。还有10个国家,也必须征得他们的同意,但不是所有的都同意。最终,国内关税这一体制仍起作用。这不全是中国政府的错。还应补充一点,国内关税由省政府机构收取。一般来说,他们会截留一部分,养私军,打内战。目前来看,中央政府不够强势,管不住公款私用。

海关管理职权只有部分在中国人手里。条约规定,海关最高职务头衔叫“总税务司”。只要中英贸易额超过其他所有条约国,就必须由英国人担任这一职务,所有下属官员都由他任命。1918年(我手中有的最新数据就到这一年),7500人受雇于中国海关,其中2000人是外国人。 * * *

[1]1691年,康熙</a>帝下诏,表明他对各种宗教的看法。关于罗马天主教,他认为,“西洋教义美化天主,同属异端。但因精通数学,姑且用之,兵民应了之于心。”(同前引翟理斯著作 [5]华盛顿会议曾决定作过一次修改。

[6]假如你生活在一个小镇子上,强盗控制了镇议会,他们很可能会实施门户开放政策,但你可能不会觉得这个政策有多好。与列强周旋的中国也面临这样的情况。

[7]1921年11月26日的《泰晤士报》头条是顾维钧写的一篇文章。身在华盛顿的作者建议,必须让中国恢复关税方面的财政自主权。顾维钧先生在文中并没有提到海关管理问题。但《泰晤士报》猜测,顾维钧希望中国人执掌海关,因为海关贪腐机会多、回报丰厚。我写信给《泰晤士报》,指出他们把管理和关税弄混了,顾维钧先生讨论的只是关税问题。但《泰晤士报》既没有刊登我的来信,也没有登出类似不同意见。据此,我们是不是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他们存心误解顾维钧?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16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