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漫画 首页 名著 中国名著 外国名著 玄幻科幻 都市言情 历史军事 排行 免费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二十三章 奴隶制与基督教_古希腊罗马奴隶制

作者:韦斯特曼 字数:10929 更新:2025-01-09 15:10:25

下面这个生动逼真的室内场景出现在约翰福音中。当拿撒勒的耶稣(Jesus of Nazareth)被带到耶路撒冷的大祭司面前接受讯问时,房间内在场的包括彼得,“奴隶和差役因为天冷,就生了炭火,站在那里烤火,彼得也同他们一起站着烤火”。 1

当耶稣在迦百农(Capernaum)看望一个罗马百夫长的生病的奴隶时,出现了另一个可以表现那个时代的同样简单真实的场景。这个百夫长为他要耶稣到他家去的请求而感到抱歉。他解释说作为一名军事长官,他已经习惯了向士兵如此发号施令,他可以命令他们何时来、到哪里去,而士兵就按照他的命令来去。这位百夫长还说:“我对我的奴隶也是如此,(我说)‘你做这事’,他就去做。” 2

对于使徒保罗来说,奴役与自由都是日常常见之事,早已为大家接受,无需用复杂的语言表述,普通人就可以理解。他的加拉太书是写给居住偏远的加拉太人的信件。信中写道:

你们许多人都受洗归入基督,都已披戴上了基督。不分犹太人、希腊人、奴隶还是自由人。……我说那承受产业的,虽然是全业的主人,但为孩童时,却与奴隶毫无区别在监护人和管家的手下。……我们也是这样,为孩童的时候,受管于世俗的法则。及至时机满足,神就派遣来他的儿子,他由女子所生,且生在律法之下,要把受律法奴役的人都赎出来,好叫我们得着儿子的名分。……从此以后,你不再是奴隶,而是儿子了。既然是儿子,也就藉由神为后嗣。……所以弟兄们,这样看来,我们不是女奴的孩子,而是自由妇人的孩子。 3 基督释放了我们,叫我们得以自由,所以要站立得稳,不要再被奴役的轭挟制。 4

对于有的基督教信徒是奴隶身份的现实,保罗所做的就是将之作为客观事实接纳,但同时又要把这种接纳精神化,从而使那些坚信那撒勒的耶稣就是救世主的人们相信,遭受奴役这一现实即使不能说完全不重要,也是微不足道的。

在使徒和保罗所描绘的当时生活类似的事件和场景之中,奴隶频频在《新约》里出现,似乎非常不经意地夹杂在巴勒斯坦和东地中海地区的自由劳动力与仆从群体里。几乎没有证据表明奴隶对奴隶制度持敌视态度。 5 早期基督教显然毫无顾虑地就把奴隶与自由人平等地吸收入教,这样做并没有引起异教徒们的不满。任何皈依群体中奴隶的数量都与各个基督教堂会众的城镇中奴隶与自由人的比例相当。这当然只是一个推断,但却是一个合理的推断。

我们应该接受阿道夫·哈纳克(Adolf Harnack)的阐述,即认为早期教会已经认识到“奴隶问题”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6 我们必须看到,不论在基督教最初的形成阶段还是后来的发展阶段,那撒勒的耶稣 7 、使徒与教会都毫无疑虑、毫无芥蒂地接受了同时代正在使用的劳动力体系,包括奴隶制度。制度就摆在那儿,他们也就接受了它。早期的基督教徒并没尝试纠正奴隶制度,甚至都没有试图解释它。亚里士多德等希腊哲学家曾描述过这一制度,也考虑过它在当时经济社会里的作用,他们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地分析了奴隶制存在的社会逻辑特点;斯多葛派学者塞内加则完全站在同情奴隶的立场上,他认为奴隶与其他人都长着相同的牙齿,他们应该得到像人一样的待遇。这两种观点都不曾出现在《新约》中。对于保罗这样的早期基督徒来说,奴隶是具有人格的人,他们不是经济工具,也不是“物”——不是罗马法中的“res ”(物)——而是带有灵魂的男人和女人,因而如果他们皈依基督的话,他们就将被拯救。与此相对的是,人们还能够摆出事实,即早期基督教并不反对奴隶教徒做其教友的奴隶,保罗在给腓立门的信中有关奴隶皈依者奥奈西姆斯(Onesimus)的内容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这种对奴役教友的行为不闻不问的态度一直持续到公元2世纪。 8 我们从基督教的教义中可直接体会到,人们在接受了充满希望的救赎观念的情况下,是否受奴役就变得无所谓了。

在古代奴隶制的漫长历史中,在基督教产生之前的世界,不同的人们在对待奴隶的细节上,有时甚至是基本原则上,都有所不同,他们使用奴隶的目的不同,给予奴隶的权利大小及种类也不尽相同。其中一个主导性的法律和社会观念是,对于那些自由人通常有权利参加的团体和组织,奴隶没有权利加入。 9 在早期教会的倡导下,这一传统被彻底打破,法律身份所带来的既定的社会差别在基督教团体中不再存在,同样无需顾及的还有种族差别以及之前宗教信仰上的差异。其部分原因在于基督徒相信随着不久之后的“末日审判”的到来,世界末日就将来临。不论原因是什么,总之基督教徒们让奴隶无条件地受洗,加入他们的组织。这一事实非常重要。然而这本身也存在着矛盾,一方面基督教倡导同情贫苦不幸的人们,另一方面它又对奴隶制持如此无动于衷的态度。这一点在保罗致科林斯会众的36 他的这个结论在我看来是有问题的。他的文章缺乏亨利·李所达到的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的平衡性, 37 后者在基督教教义的精神影响与基督教所在现实世界的实际需要之间寻找到了一种平衡关系。约克的研究虽然存在着缺陷,但它仍具启发性,我们应对它给予更多的关注。

在任何一个把奴隶劳动力作为其劳动力组织内在组成部分的共同体中,有两方面的因素可以使我们判断奴隶是否受到了苛刻对待并由此产生了苦涩的后果。首先是奴隶获释方式的数量和多样性, 38 以及奴隶是否能够比较容易地使用这些方式。 39 其次是之前的奴隶是否能够自然地被纳入到自由人群体之中,这些新的获释奴所将要进入的社会阶层是否能够不带歧视地对待他们。我们在两种重要的大庄园类型奴隶结构中可以找到证明这一结论的证据。)和 3 这段寓言引自Gtians,4,22—26。

4 这段节选文字译自Gtians,3,27到5,1。

5 Steinmann,Alphons,Svenlos und alte Kirche ,66—67,München-dbach,Volksvereins Veg,1922中给出了更多奴隶制被接受的例证。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错误地把希腊词语doulos 译为“Knecht ”(仆从),然而这个错误在现代的文本中却成为固定的用法,导致现代有关《新约》时代奴隶制的误解,参见Adolf Deissmann,Licht vom Osten ,3rd ed.,240,Tübingen,1909。

6 Harnack,Adolf,Mission und Ausbreitung des Christentums in den ersten drei Jahrhunderten ,3rd ed.,1∶174,Leipzig,Hinrichs,1951(英文译本Expansion of Christianity 1∶207,New York,Putnams,1904).

7 P.R.Coleman-Norton最近发表了一个正确的观点,即耶稣并没有进行废除奴隶制的活动。见他的Studies in Romaneconomic and social history ,158—159,Princeton Univ.Press,1951中有关使徒保罗以及罗马奴隶制的法律的文章。然而他过分地看中了罗马公民保罗写给外乡人腓立门的这封简单平和的信件。事实并不像Coleman-Norton教授,同上170以及附录173所说的那样,这封信与罗马奴隶制的法律毫无关系。对于这封简单而单纯的教徒信件的正确解读参见Deissmann,Adolf,Paul ,19—20,New York,Doran,1926。

8 Harnack,Ad.,Expansion of Christianity 1∶207使用了Didachē tōn Apostolōn (The Teaching of the Apostles ),4,11,这是公元1世纪晚期或2世纪中期的文献,参见Oscar von Gebhardt-Adolf Harnack,Texte und Untersuchungen zur Geschichte der altchristlichen Literatur 2(2)∶159。

9 同上,1∶207。

10 Coleman-Norton in Studies in Romaneconomic and socialhistory ,171.

11 NT ,First Corinthians,7,20—24;Westermann,The freedmen and the ves of God,Proc.Amer.Philos.Soc .92∶16,1948.

12 The Teaching of the Apostles(Didochē tōn Apostolōn ),chap.4,11,in Gebhardt. Harnack,Texte und Untersuchungen 2∶1.

13 Lactantius,Institutiones divinae 5∶10复述了他们的一些争论:“有人会说:‘你们中难道不是有一些人是穷人,其他人是富人——一些是奴隶,其他人是主人吗?’”Lactantius给出的答案是:我们都是平等的,不论自由人还是奴隶、富人还是精神上谦卑的穷人,但在上帝面前,我们都是以人格为基础划分的。

14 Ziebarth,Erich,Das griechische Vereinswesen ,100,Leipzig,Hirzel,1896;Waltzing,Les corporations professionelles 1∶329—330.

15 Waltzing,Les corporation 1∶331.

16 Ghedini,Giuseppe,Lettere Cristiane ,Mn,Vita e Pensiero,1923中有一些关于基督教早期在埃及扩张的史料证据。H.Idris Bell在Harvard Theol.Rev .37∶185—204,1944中讨论过埃及基督教的情况;B.R.Rees在Jour.Egypt.Arch .36∶86—100,1950中阐述了埃及向基督教转变的一种新方式。

17 Matthew,3,13—17.参见Mark,1,9—11;Luke,3,21。

18 Turner,EricG.,Catalogue of Greek and Latin papyri and ostraca in the possession of the University of Aberdeen,Aberdeen Univ.Studies 110,no.3,Aberdeen Univ.Press,1939.根据Mayser,Edwin,Grammatik der griechischen Papyri 2(2)∶511—512,Berlin,De Gruyter,1934中的论述,托勒密时期的纸草文献中已经出现“在……的命令下”这一属格用法。

19 Hippolytus, ,Achelis,Hans(editor),in Die griechischen christlichen Schriftsteller der ersten drei Jahrhunderte 1(2nd part),258,Leipzig,Hinrichs,1897.

20 Thérou,l''Abbé,Le Christianisme et l''esvage ,33,Paris,Langlois et Leclercq,1941.

21 Moehler,J.H.,De l''abolition de l''esvage ,同上,223。我所知道的这篇文章只有法文版本,与前注所引的l''Abbé Thérou的文章发表在一起。

22 Schmidt,Charles,Essai sur société civile dans le monde romain ,431,439—449,Paris,Hachette,1853.

23 De Champagny,Francois Joseph,Les Antonins 3∶285,308,Paris,Bray,1863.

24 Wallon,H.,L''esvage dans l''antiquité ,2nd ed.,in volume 3.

25 Ard,Paul,Les esves Chrétiens ,6th ed.,Paris,Lecoffre,1914.

26 Wallon,L''esvage 3∶295.

27 同上,3∶365—367。对这一观点的反对意见,参见Jonkers,E.J.,De l''influence du Christianisme sur légition rtive à l''esvage dans l''antiquité,Mnemosyne ,3rd ser.,1∶267—271,1934。

28 Wallon,L''esvage 3∶7—8;Ard,Esves Chrétiens ,201—202.

29 对于保罗来说,问题在于如果奥奈西姆斯被其主人带回,他是否会受到惩罚,如果真要受到惩罚,那么这个惩罚会有多严重。这里可能存在一个关于释奴的模糊提示,就是保罗知道腓立门将作出比他所要求的更多的事情。但这并不是一个对奴隶主的劝说——甚至都没有明确表达出来。

30 Renan,Ernest,The influence of Rome on Christianity ,187—199,London,Williams and Norgate,1880.

31 Lea,Henry C.,Studies in church history ,540—553,Phdelphia,Henry C.Lea''s Sons,1883.

32 Cicotti,Ettore,Untergang der Sverei im Altertum ,202—203,Berlin,Buchh.Vorw?rts,1910 and Il tramonto de schiavitù ,392—393,Udine,1940.

33 Jonkers,E.J.,De l''influence du Christianisme,Mnemosyne ,3rd ser.,1∶241—280,1934.

34 同上,260。

35 同上,242—244。

36 同上,280。

37 Lea,Henry C.,Studies in church history ,540—549.

38 Grupp,George,Kulturgeschichte der r?mischen Kaiserzeit 1∶277,Munich,Allgemeine Vegsgesellschaft,1903—1904认为释奴行为本身一直就是对奴役行为中所犯的固有错误的抗议。

39 Charles Verlinden,in Anuario del Historia del Derecho Espa?ol 11过分强调了奴隶的来源,相对忽视了释奴的措施,在他对于西班牙从奴隶制向农奴制的转化的讨论中,这一点成为重要的缺陷。在奴隶们面前通常都有这样一个有可能摆脱现有处境的出口。帝国的“登记隶农”则没有类似的出路。

40 Olmstead,Frederick L.,The cotton kingdom 1∶307—308,New York,Mason Bros.,1861.有关禁止黑人与白人通婚的法律,参见Hurd,John C.,Law of freedom and bondage in the United States 2,index under “Negro,marriage with white”,Boston,Little Brown,1862。

41 Just.,Codex 1∶13,1;Lea,Studies in church history ,542—543.有关君士坦丁敕令的详细探讨,见Mor,Carlo Guido,Rivista di storia del diritto Romano 1∶87—108,1928.Jonker发表在Mnemosyne ,3rd ser.,1∶265上的文章也有简短而清楚的阐述。

42 Partsch,Josef,Mitteilungen aus der Freiburger Papyrussammlung,Sitzungsberichte der Heidelberger Akad.der Wissensch .7,Abh.10∶44,1916。

43 Just.,Codex 1∶13,2;Theod.,Codex 4∶7,1.

44 Groningen Papyrus no.10(根据字体判断是公元4世纪留下来的文献)证明埃及的基督徒通过遗嘱释放奴隶,文献见Roos,A.G.,Papyri Groninganae,Verhandelingen der Akademie te Amsterdam 32,no.4,21—31,1933以及P.Cairo Maspero 3,no.6731,lines 99—104,of A.D.567,Maspero.Jean,Catalogue général du Musée du Caire ,1916。

45 Lea,Henry C.,Studies in church history ,543.

46 Mansi,Giovane D.,Sacrorum conciliorum collectio 3,col.752,Florence,1759.

47 Leipoldt,Johannes,Schenute von Atripe,in Gebhardt,Oscar von.and Adolf Harnack,Texte und Untersuchungen zur Geschichte der altchristlichen literatur ,25(n.f.10)∶1,1904.

48 同上,11∶1。

49 关于教会,见Just.,Codex 1∶12,4,6;关于寺院,见Novee 5∶2;Woess,Friedr.von,Das Asylwesens ?gyptens,Münchener Beitr?ge zur Papyrusforschung und Rechtsgeschichte 3∶229—236,Munich,Beck,1923。

50 Just.,Digest 48∶18;Codex 9∶41,18.见Jonkers,Mnemosyne ,3rd ser.,1∶290.

51 Just.,Institutes 1∶8,2∶expedit enim rei publicae ne quis re sua male utatur.Jonkers,Mnemosyne ,1∶280正确地指出,民事立法的颁布都是为了满足时代的需要,与基督教没有任何关系。

52 Koschaker,Paul,Ztsch.der morgenl?ndische Gesellschaft ,89(n.f.14 )∶31,n.2,1935;Robono,Salvatore,Cristianesimo e diritto Romano,in Rivista di Diritto Civile,Scienze Giuridiche 43∶46—64,1935,and in Atti del Congresso Internazionale di Diritto Romano 2∶61—78,1935;Bruck,Eberhard F.,Political ideology,propaganda and publicw,Seminar 7∶19,1949.由于Henry C.Lea,Studies in church history ,545—549的观点非常正确,因而虽然他不是法学家,他的观点也必须被纳入其中。

53 Levy,Ernst,Ztsch.der Sav.-Stiftung 49∶253,1929.

54 Just.,Codex 1∶4,24;本书。

55 参见本书 56 Diogenes Laertius,Lives of the philosophers,Zeno ,7,65(126—128)综合了芝诺、克里西波斯和赫卡托的观点。

57 First Corinthians,7,1 and 7,24.赎回信徒的代价就是基督的牺牲,这里遵循的是希腊模式,在闪族人的观念中,所有信徒都是主的奴隶,见Westermann,The freedmen and the ves of God,Proc.Amer.Philos.Soc .92∶61—62,1948。

58 NT,Romans,5—6.

59 Colossians,3,11.译文见Goodspeed,Edgar J.,The New Testament,An American trantion ,288,Chicago,Univ.Press,1923。

60 Irenaeus,Contra haereses 4∶18,2—3 in Migne,Patrologiae Graecae 7,col.1025;同上,4∶13,4,col.1009.

61 Gregory of Nyssa in Migne,Patrolog.Graecae 44,col.644.

62 Jonkers,E.J.,in Mnemosyne ,3rd ser.,1∶249;John Chrysostom,In epistm ad Ephesios homilia ,6,22,2,Migne,Patrologiae Graecae 62∶156—158.

63 同作者,In epistm ad I Corinthios homilia ,12,7,in Migne,Patrolog.Graecae 61,col.105.

64 John Chrysostom,In epist.ad I Corinthios homilia ,19,4—5,Migne,Patrologiae Graecae 61∶coll.156—158.

65 Laistner,M.L.W.,Christianity and paganism in theter Roman empire ,76.

66 Saint Augustine,De civitate Dei 19∶15∶quod non fit nisi Deo judicante apud quem non est iniquitas ;Migne,Patrologiae Latinae 41∶coll.643—644.

67 同作者,De sermone Domini in monte ,book 1∶59,in Migne,Patrologiae Latinae 34∶col.1260.Lea,Henry C.,Studies in church history ,538.在我看来,Lea过分地强调了这一说法。

68 Wallon,L''esvage ,2nd ed.,3∶307—342.Wallon无意中扭曲了基督教对奴隶制的认识,其著作ausgew?hlter kirchen- und dog-mengeschichtlichen Quellenschriften 12∶82,12。

71 Council of Elvira in Mansi,G.,Sacrorum Conciliorum Collectio 2∶19,canon 80.

72 Canones Chalcedonenses,in Mansi,Sacror.Council.Collectio 7∶col.394.Vide ,also,Granié,B.,Das Klosterwesen in der Novellengesetzgebung Kaisers Leons des Weisen,Byzantinische Zeitschrift 21∶63—67,1931.

73 Theod.,Codex 12∶45,3.

74 Just.,Codex 1∶3,37(38)(De episcopis et clericis )∶si servis suis ad monasteriorum cultum migrandi tribuerint facultatem(corum domini)…alioquin si relicto forte vita solitoria ad aliam se condicionem transtulerint,certum est eos ad servitutis iugum,quam monachicae professionis cultu evaserant,reversuros .

75 Lea,Henry C.,Studies in church history ,571—575中简短而准确地叙述了这段发展历程。查士丁尼的相关立法见第573—575页。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25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