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漫画 首页 名著 中国名著 外国名著 玄幻科幻 都市言情 历史军事 排行 免费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附录一 维柯的生平与性格 (1)_维柯的哲学

作者:克罗齐 字数:9921 更新:2025-01-09 15:09:12

民族复兴的热潮在诗人、哲学家和几乎每一个在意大利历史上有些名气的人物中引起了转变,这场变革半浮夸、半虚构地把他们表现为爱国者、自由主义者,公开地反抗或秘密地背叛王权和宗教,这场变革有时以它的魔杖触碰维柯,并以它的意志来影响他。据说维柯很清楚自己的思想严重打击了传统的宗教信仰,加之朋友们的警告,他费尽心思把《新科学》写得晦涩难解,以至于只有最卓越的学者才能觉察到他的意图。然而尽管这一传说时常还有人相信,还有人像1799年时的爱国者和共和主义者那样乐此不疲地传播着它,但它无法长久地经受住对它的批评甚至是来自常识的挑战。所以卡塔尔朵·扬内尼利带着轻蔑嘲讽的口气用寥寥几笔把它一带而过,这样做是正确的。 (2)

客观地讲,维柯的学说中肯定暗含着对基督教中神的超然存在及其神学和基督教历史的批判。从主观上看,有可能维柯从年轻时(关于这一点我们知道得很少)就是宗教怀疑的受害者。这种怀疑不仅有可能在他读书的过程中涌上心头,还有可能是来自于那个由与他同龄的年轻人所组成的社会群体,其中有不少人是“浪荡子”,或如同时代的文艺作品所称呼的,是“享乐主义者”或“无神论者”。 (3) 他在一封1720年致基阿齐神父的信中说</a>,在那不勒斯,“他早年以来的弱点和错误”在记忆中冲撞着他,这些记忆中无法忘却的东西时常会变成“判断他后来成功做成每一件完美事情的标准” (4) 。这些错误和弱点可能是什么呢?

再者,当《普遍法律的唯一原则和唯一目的》(De universi iurisuno PrinciPio et fine uno )面世时,确切地说,当这个“纲要”宣布它的纲领时,维柯听到反对他的“(16) 这些是当需求的压力使他变得胆小和谨慎时,一个穷人所陷入的矛盾和妥协。因此很难判断他的溢美之词在多大程度上是出于恭从,或在多大程度上说是他对自己较低的社会地位的感觉发展成了一种对那些地位在自己之上,拥有财富、尊荣以及他所缺少的一切的“老爷们”的真正的艳羡。

因为正如我们所知道的,他的经济状况一直很糟。作为一个那不勒斯小书商的儿子,他起初不得不作为一名私人教师到西兰托(Cilento)一个荒远的小镇去。后来他回到那不勒斯,他曾试图谋取市政秘书一职却未成功。他于1699年当选修辞学教授后,以一百杜卡特(17英镑)的年薪在任36年。或是因为运气不好或是由于缺乏能力,他1723年试图争取一个更加显要职位的努力失败了。他发现自己是一个“无心于实际事务的人” (17) ,他被迫放弃在学术职务上得到升迁的希望。因此他不得不靠我们提到过的文学作品以及授私课来维持生计;他不仅在家里也像在大学那样教课,还仿效其他人给年轻人甚至孩子们教语法。他的家庭生活并不幸福。他妻子不识字,不具备一个女性通常所具有的才能;她不会做任何家务,因此她丈夫不得不替她操持这些;在他的孩子中,有个女孩在生了很长时间的病又耗费了很大一笔医疗费之后死去了,这一切使这个可怜人的病又加重了;有个男孩的表现极为恶劣,以致做父亲的只好招来警察把他监禁起来。但毕竟父子情深,等到他从窗子里看到警察来带走他顽劣但自己仍然深爱着的儿子时,他跑过去喊道:“我的儿子,快逃啊!” (18)

他的性情确实特别可亲,这从他为朋友唐纳·安吉拉·奇米尼(Donna Ang Cimini)的去世而作的高贵而感人的讲演可以看出,从他在《新科学》中说到他正在研究历史上被压迫的平民,说到普里阿摩和波立克辛娜(Polyxena)(其故事使他深为激动)的悲剧形象时所用的那种充满同情和愤慨的语调可以看出;最后,还可以从一些散见于各处的行文细节看出,比如在一格言中他说,女巫们为了使她们的仪式庄重而“无情地杀害和切碎可爱无辜的孩子们”,他以这种非常不合时宜但却很有意味的方式,为这些小孩子的命运深感不安。在他活跃的想象中,这些小孩子无比地可爱。他最大的天伦之乐来自于有涵养且富于诗人气质的女儿路易莎(Luisa)以及儿子简纳罗(Gennaro),后者分享并最终继承了父亲的讲席。当他在阿尔坦(Althann)伯爵夫人的颂歌中讥讽那些走在宜人的花园里,远离妻儿之累,在雕梁画栋的廊柱下争论不休的哲学家们时,我们感到他是比照着自己深受家庭琐事之苦的经历来说的。

我们经常碰到——尤其是在这些日子里——一些有才能的人,他们自认为摆脱了这种或那种卑微的职责。我们更应该钦佩这个有天分的人,他接受了所有这些职责,并且(用福楼拜的话来说)在思考着半神的思想的同时还过着一个普通人的生活。他已经养成了“在孩子们的喧闹声中与朋友们讨论事</a>情时”读书、写作、思考和著述的习惯。 (19)

他的身体状况一直不好,朋友们称他为“皮包骨先生”(Mastro Tisicuzzo)。 (20) 他年轻时身体就很弱,晚年又受喉疾和股痛之苦。总之,其他哲学家终身或长期所享有的一切安宁祥和一直是维柯所缺少的。他不得不同时扮演玛尔莎和玛丽的角色,时刻为自己和家人的实际需要而工作,同时履行自降生起就为之献身的使命,赋予活动于他体内的那个精神世界以具体形式。

因此我们不必在宗教、社会或政治生活中寻找、创造或者要求一个英雄的维柯,真正的英雄就是站在我们面前的维柯,哲学生活的英雄。我们注意到他对“英雄”这个词以及所有它的衍生词“英雄主义”、“英雄的”等的偏爱。他不断地使用这些字眼,并赋予其各种用法。对他来说,英雄主义是出现在历史之初并在历史进程中重现的强大的原始力量。在他寻求真理,克服各种障碍开辟科学之新路时,他一定在自己身上感觉到了这种力量。正是这样一种力量,使他能够战胜年轻时的疑惧和挫折——这些时常使他深深地陷入个体的、宇宙的悲观情绪,如我们在那首题为“绝望之感”的诗中所见到的那样——而上升到科学方法的确定性,这体现在《我们时代的理性研究》(De nostri temporis studiorum ratione )以及由《论古代意大利人的智慧》(De antiquissima Italorum sapientia )所代表的历史哲学研究的最初尝试之中。由此出发,部分地抛弃原有的想法并重新谋划布局,使他在——如他在谈到其著作中的发现时所说——“经过二十五年的不懈的艰苦思考”之后,写出了《普遍法律的唯一原则和唯一目的》和《新科学》。

这个贫穷的语法和修辞学教师,这个被同时代一位嘲讽者描述为“瘦弱的、转动着眼珠、手里拿着戒尺” (21) 的老师,这个不幸的一家之主,他所完成的著作是令人惊讶甚至是令人敬畏的。这就是灌注在其中的一股精神力量。这是一部保守的同时又是革命的著作:对现在而言是保守的,由于它和古代世界及文艺复兴的关联;就它为后来所知的19世纪奠定了基础而言,他是反对当时和过去的,因此又是革命的。

在科学的领域内,这个地位卑微的人就成了一个贵族:他误归之于他同时代那些骄傲自负的贵族和教士的拙劣之作的“贵族风格” (22) ,其实是属于他自己的。他憎恶当时正在法国、意大利和其他欧洲国家逐渐流传开来的政治和社会文学,所谓的“女士书籍”。 (23) 但他竟然也回避那种被我们现在称为“手册”的另一类书,这类书详细解释了其他人所确定的基本定义和事实,它们只对年轻人有些用处。 (24) 从青年时代起,当维柯还在学校的时候他就饱受折磨,他认为没有必要为此浪费哪怕一丁点自己神圣的科学生命。他所面向的公众不是孩子们、贵族老爷和太太。当他写作时,他的(41) 他就是靠这些不加掩饰的策略和可怜的小计谋来努力给自己得到承认和赞扬的渴望一种虚幻的满足,给他过度紧张的神经一点麻醉。但最后的结果是悲惨的。基阿齐的信里没有一个字表明他曾经领会了维柯的任何一个学说,或者他甚至根本没有认真考虑过它们。蒙西格诺在兜了一个圈子之后,承认他对维柯的著作“与其说是理解了,不如说只是敬佩” (42) ;可能他是那样专注于欣赏他自己的散文而根本没有读过它们。曾被维柯寄予厚望的索拉认为那篇关于安吉拉·奇米尼之死的文章比包括《新科学》在内的所有其他的作品都好。维柯收到了来自另一位崇拜者伊斯提本的虽然热情真挚,但同样是轻率的赞美。 (43) 他把自己著作的复印件不仅送给那不勒斯的学者们,还送给了罗马、比萨、帕多瓦甚至是德国、荷兰和英国的学者们:他送了一份给艾萨克·牛顿。作为回报,他时常收到些含糊不清的愚蠢的溢美之词。然而一般来说,收到这些礼物的人都是报以轻蔑的沉默。维柯至多赢得了一个学者、一个文人的名声,就像成百上千的学者文人一样。他被认为是一个有学问的人,但仅此而已。

在平民、小人物和年轻人当中,维柯无疑拥有强大的崇拜者。这些人中有后来成为受人尊敬的演说家诗人的哥拉绕,还有我们已经提到过的索拉和伊斯提本,帕多瓦的僧侣尼古拉·坎西那,等等。然而尽管他们的情感是强烈的,他们的理智却是贫弱的。坎西那在狂诵其热情之余甚至承认了他没有十分清楚地理解他的老师:“哦,这里有多么非凡而崇高的光芒!要是我有能力利用它们,理解其深度和高超的技巧该有多好!而这一切,我似乎只能窥见一斑!”这些朋友们能为他做到的——如果他们不能通过追随他最深刻的思想来抚慰他——充其量就是用善意的话语来抚慰一下维柯痛苦的心灵。伊斯提本在一封信的结尾处就是这么做的。在这封信里,他为自己关于安吉拉·奇米尼的葬礼演说所做的愚蠢评论作辩解,信中用了很可能是他从他老师嘴里得来的句子:“先生,要相信天意会通过你自己意想不到的方式赐予你永恒的荣光!” (44) 耶稣会神父多米尼克·洛多维科(Domenico Lodovico)在维柯的画像下写过两行诗,他一收到《新科学》,就充满感情地给作者送去一些窖藏酿酒、农奇亚泰拉(Nunziate)耶稣会的地炉烤面包和谢函,请求作者收下“这些薄礼,尽管它们是简单的、微薄的,因为年幼的耶稣不曾拒绝乡民粗陋的礼物”。他还建议在书中具有象征意义的卷首插画的字母旁边加一个小侏儒,摆出像但丁的登山者一样的惊呆了的姿态,在他下面应“带上一个意义重大的分音节符号”,写上Lodo-vico这个名字! (45) 在他学派的年轻人当中,有一些接受过他的学说的人准备维护他们的老师, (46) 但我们都知道年轻人的这种热情能有多少价值。如果这些学者确实吸收了维柯的学说或者哪怕只是其中的某一部分,我们就应该能在维柯之后下一代的文学或文化中找到这种迹象,但这种痕迹根本不存在。他的任何一个单个的论断、他对历史的叙述或者哪怕是被粗浅理解了的概念都很难被找到,不管是在威尼斯的孔蒂那里,帕多瓦的坎西纳那里,还是在西班牙的伊格纳齐奥·鲁赞那里——尽管最后提到的这个人在《新科学》出版时还住在那不勒斯; (47) 甚至在作者自己所邻近的杰诺韦西(Genovesi)或加利恩尼(Galiani)也是如此。

嫉妒、不忠、闲话、流言和愚蠢激起了维柯的狂怒。他在自传中坦陈了这一缺点。他说,他以太过严厉的态度抨击了他的文学对手在观念或者学说上的错误或无礼。依照天主教的慈悲之道,作为一个真正的哲学家,他本该忽略或者宽恕他们, (48) 但事实上这一错误并没有使他感到非常难过,他认为这毋宁说是一种装饰。他为安吉拉·奇米尼而作的葬礼讲演中含有某种对愤怒的赞美,“高贵灵魂中英雄的愤怒以其狂暴之势深深地扰乱和动摇着人的心灵中所有滋生欺诈和虚假的恶念,使英雄变得坦率、诚实和忠诚;这样就使他成为一个真理的战士,把他武装成为英勇的理性骑士来与错误和恶行作斗争”。 (49)

尽管他在作品中“极力”避免陷入这种冲动, (50) 但我们从他的私人信件中可以感受到一股几乎是不加遏制的怒气。在信中他谴责那些“爱知识胜过爱真理”的“可鄙的书呆子”,或者人们“完全依赖记忆和想象”的共同倾向,等等。在谈话中他似乎也会态度激烈。1736年,洛玛诺出版了一本反驳他的罗马法律理论的著作,尽管据洛马诺自己说,书中提到他是“最有学问的”和“最著名的”,还给予了他许多其他充满敬意的头衔,但维柯在“一个像我这样的小伙子应该和他争论”这样的说法中觉察到一种极深的恶意,就“用牙把这本书撕得粉碎,这使在座者皆惊恐不已”。 (51) 但在他的暴怒过后,继之而来的是一阵深深的沮丧。在一首十四行诗中他说到自己被这样一种对他人不公正的憎恨经常造成的命运压垮了,因此他已经把自己从人类社会中隔离开来,一个人生活。有时他又暂时摆脱了这种蛰居状态。那时,他说:

被深重的忧虑所压迫,我又缩回到我自身之内,

回到我的立足之处: (52) 我为自己的命运而非过错伤悲。

但是,在所有这些烦恼、障碍和失望之中,在这种使他的生活黯淡无光的沮丧之中,维柯享受到了人所能得到的最高的快乐之一:这种从激情中摆脱和净化出来的“沉思的生活”,一个孤独的、没有肉体的悲苦和狂乱搅扰的人所过的生活。一种确信的生活,因为“过这种生活的人有那样一种心灵,它时刻整装待发,显示此人植根于衡量所有时代的永恒之中,徜徉于理解一切有限事物的无限之中;这种生活赋予他一种永恒的无限的喜乐,这种喜乐并非局限于某时某地,但是只有当这种快乐在没有敌对的妒忌,恐惧不再蔓延、使自身不断地与越来越多的人类心灵交流时,它才能在他自身中成长起来” (53) 。虽然他也从未停止过进一步的探究,但他从不怀疑自己得到了真理,他说他对《普遍法律》的著作中所展示的体系是“心满意足的”。 (54) 他所遭受过的辛劳甚至痛苦对他来说是珍贵的,他正是通过这些才获得了他的发现:“我感谢自己在对这个主题的沉思中度过的这整整25年,这些年是在逆境中度过的,我时常从那些尝试过新的重大发现的伟大思想家们的令人不快的事例中获取力量。” (55) 如果每当他处于作为经验的人的冲动不安和作为实践的人的努力挣扎之中时,他就会看到自己辛劳和痛苦的必然性,两种必然性相互融合而成为一个不可分的必然,那么除了赞美这些辛苦和逆境,他还能做些什么呢?

他自己的哲学学说救治了他的痛苦,在他的精神上起到了解脱、净化的作用。内在的无意或者后来被称为历史必然性的学说是他最核心的思想。“天意是永当被赞美的,凡人的短见在它那里只看到严酷的判决,天意偏偏主要是从事于实现完满的仁慈!通过这一使命我看到自己成为了一个新的人,我感觉到一切驱使我自己悲叹的艰难命运,以及对导致这种命运的文坛腐败的谴责都消失了,因为这种腐败和这种命运给了我力量,使我能够完善我的工作。另外,这种辛劳确实使我充满了某种英雄主义精神,有了这种精神,我就再也不会对死亡的恐惧感到不安,再也不会为对手们的话而感到忧心忡忡。这很可能不是真的,但如果这是真的将会令我高兴。最后,在上帝的审判面前,它把我置于一块坚实的岩石之上,上帝将以智者的赞许来奖赏创造性的工作,而不管在哪里,智者总是为数极少的……拥有最高智识的人满腹经纶、慷慨大度,他们唯一的工作就是以不朽的著作来丰富文学的宝库。” (56) 因此,天意使他看到他生活中已经发生或应该发生的一切的必然性,教他退避并赐他荣光。

于是,这个脾气暴躁的人最后终于变得忍耐了:那种耐性是一种不可混同于普通耐性的宽容。尽管他曾希望过在大学里得到提升,他早期著作中的思想也是针对大学的,但大学却拒绝接受他,他退而构思《新科学》。现在,他带着一丝还能觉察的苦笑说,我把这部著作归功于大学,它断定我配不上那个讲席,不希望我“整日忙于跟辞章打交道”,于是给了我闲暇用以沉思:“我还能有什么更伟大的职责呢?” (57) 一个名为索斯提格尼的朋友在写给维柯的一首十四行诗中,流露了对那不勒斯这座城市的谴责,因为她如此贬低了她杰出的儿子。维柯在答复中用高尚的言词来为自己的出生地辩护,认为她对他严酷是因为对他抱以厚望:

严厉的母亲,她不宠爱她的儿子,

免得这样她会湮没无闻,

但在他说话时,她则严肃地倾听和注视。 (58)

自传中表达的就是这种精神,但费拉里完全误解了这部自传。他责难这部著作中随处可见的目的论倾向,为它没有对维柯的生平作出“心理学”的解释而感到惋惜, (59) 就好像维柯自己不曾解释说他是从“哲学的”角度来写的一样。 (60) 除了理解其思想的客观必然性,领会它所涉及的方方面面甚至是作者在思考中还没有清楚觉察到的东西,对一个哲学家生平进行哲学分析的意义还能是什么呢?维柯“思索自然的和道德的原因,思索他的命运;他思索自己从孩提时代起就感觉到的对这个或那个研究分支的好恶;他思索帮助或阻碍了他进步的机遇或障碍;最后,他还思索自己在正确方向上的某些努力,这些努力为思索带来了成果,在此基础上他完成了自己最后的著作《新科学》,这部著作将表明他的文学生涯注定如此而不可能是另一种样子。” (61) 一句话,维柯的《自传》是把《新科学》应用于作者的生平或他自己个人的历史。它的方法是公正的、正确的,一如它是原创性的。维柯的努力只是部分地成功了,他没能在一个现代批评家和历史学家所持有的立场上形成关于他自己的批评和历史,而现代批评家和历史学家们的努力,同样又将被后人进一步地改善,这一点太过明显而无需多说。《自传》中包含了对作者所经受磨难的赞美,明确表达了对神意的信奉和对声名与荣誉的确信的期盼。

维柯晚年百病缠身,又为家事所烦扰,身体变得疲弱不堪,“完全放弃了他的研究” (62) :

笔从我颤巍巍的手中滑落;

我思想宝库的大门关上了, (63)

他在1735年所作的一首十四行诗中这样悲叹道。他在这一时期为可能重印的《新科学》di storia Patria )所做过的一次讲座,后来整理了发表在佛罗伦</a>萨《呼声》(第1年,No.43,1909年10月7日)上。为了记忆上的方便,我要做个补充,维柯1668年6月23日(而不是如他在自传中所说的1670年)生于那不勒斯,1744年1月23日(而不是他的所有传记作家所说的20日)去世:比较新版的《自传·通信和诗歌杂录》(巴里,拉特尔扎,1911),第101、123、124页。

(2) 有关整个问题,参见克罗齐《维柯传记》,第91—95页。

(3) 在标有1692年8月字样的《孔福奥尔托的日记》(那不勒斯历史学会图书馆所藏手稿,xx.c.22,vol.iii.f.III)中,我们找到了“有一些市民被宗教裁判所投入了圣多米尼克(Dominic)监狱;其中有伯尔纳尔多博士之子吉亚辛托·德·克里斯托法罗博士;还有许多人逃跑了,他们属于享乐主义分子或无神论分子,相信灵魂会与肉体一起毁灭”。这位吉亚辛托·德·克里斯托法罗是著名的那不勒斯数学家和法学家,关于他可参见阿莫德奥《那不勒斯数学家传记》第三部分(那不勒斯,吉安尼尼,1905),第31—44页;他是维柯的朋友。关于这一时期那不勒斯针对“享乐主义者”的其他通告,参见卡尔都西《著作集》第二卷,第235—236页。

(4) 1720年10月12日的信。

(5) 1720年10月12日的信。

(6) 《自传》,在《著作集》,费拉里出版,第2版,第4卷,第367页。

(7) 因此这个“主题”不是那种被他看作人身攻击的宗教反驳(《在文学家日记中歇息》,《著作集》第二卷,第160页)。

(8) 《著作集》第6卷,第20页。

(9) 《自传》,在《著作集》第4卷,第394页。

(10) 1729年12月4日信,载《著作集》第6卷,第32页。

(11) 《自传》,在《著作集》第4卷,第366页。

(12) 《著作集》第1卷,第367、368页。

(13) 《著作集》第6卷,第9页。

(14) 他说,他们中有许多人是“用自己的肚子来拉马车的”(补篇,见《维柯传记》,第10页)。

(15) 《著作集》第6卷,第95页。

(16) 《维柯传记》,第27—28页。

(17) 《自传》,在《著作集》第4卷,第349页。

(18) 维拉罗萨,在《自传》的补篇(《著作集》第4卷,第420页)。

(19) 《自传》,在《著作集》第4卷,第366页。

(20) 参见《维柯传记》,第87页。

(21) 《维柯传记》,第82页。

(22) 《著作集》第4卷,第93页。

(23) 《著作集》第4卷,第5页。

(24) 《著作集》第2卷,第123页。

(25) 《著作集》第5卷,第50页(注释)。

(26) 《著作集》第2卷,第148页。

(27) 比如他1725年11月18日致Saliani的信,载《维柯传记》,第97—98页,原稿我在收藏着。

(28) 参见《歇息》,在《著作集》第2卷,书中的好几处。

(29) 《著作集》第5卷,第10页。

(30) 《G.B.维柯和他的世纪》,载《文献中的文明史</a>》(图林,洛舍,1872),第104页:参见把维柯定为一个作家,同上,第9—10页。

(31) 《著作集》第4卷,第333—334页;第6卷,第41、140页。

(32) 自传,《著作集》第4卷,第385页。

(33) 1725年11月25日致基阿齐的信,载《著作集》第6卷,第28页。

(34) 《维柯传记》,第40页。

(35) 《著作集》第6卷,第20页。

(36) 《维柯传记》,第26页。

(37) 《维柯传记》,第87页。

(38) 《维柯传记》,第86页。比较《著作集》第4卷《自传》,第416页。

(39) 《著作集》第4卷《自传》,第416页。

(40) 《高尚的那波利》,后又重发表于《维柯传记》的第二版补篇,第70—72页。

(41) 《著作集》第6卷,第17页。

(42) 《著作集》第6卷,第110页。

(43) 《维柯传记》,第103—105页。

(44) 《维柯传记》,第105页。

(45) “我崇拜维柯。”这封信由我发表于《维柯传记》,第107页。

(46) 《维柯传记》,第87—88页。

(47) 《维柯传记》,第87—88页。

(48) 《自传》,在《著作集》第4卷,第416页:参见一个学生的证词,载《维柯传记》,第89页。

(49) 《著作集》第6卷,第254页。

(50) 《自传》,在《著作集》第4卷,第416页。

(51) 《维柯传记》,第88页。

(52) 这首十四行诗由C.珍泰尔发表于《维柯的后代》(那不勒斯,皮罗,1905),第173页。

(53) 《著作集》第6卷,第287页。

(54) 《著作集》第6卷,第18页。

(55) 《著作集》第6卷,第153—154页。

(56) 《著作集》第6卷,第29—30页。

(57) 《著作集》第6卷,第29页。

(58) 《著作集》第6卷,第446页。

(59) 《著作集》第4卷导言。

(60) 《自传》,在《著作集》第4卷,第402页。

(61) 《自传》,在《著作集》第4卷,第402页。

(62) 《自传》,在《著作集》第4卷,第415页。

(63) 《著作集》第6卷,第425页(为雷蒙多·迪·桑格多的婚姻所写的十四行诗)。

(64) 《维柯传记》,第38—39页。

(65) 珍泰尔:《维柯的后代》,第30—48页。

(66) 这篇讲演中所使用的和从我的《维柯传记》中引用的文献和分散的注释,现在都被收在我编的《自传、通信和诗歌杂录》中。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24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