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面既已证明上帝存在,现在我们就可以来说明上帝是什么。它是,我们说,这样一个东西,关于这个东西的一切属性,或者说无限属性,都肯定属于它 (1) ,其中每一个属性在它自类之中无限地完善。
§2 现在,关于这一点,为了清楚地说明我们的思想,我们提出以下四个命题:
1.没有任何受限制的实体 (2) ,反之,每一个实体都是在它的自类之中无限地完善的,因为,这也就是说,在上帝的无限悟性中不可能有一个实体比它在自然中已是那样完善的更加完善。
2.没有两个相等的实体。
3.一个实体不能产生另一个实体。
4.在上帝的无限悟性中没有一个实体不形式地存在在自然中。
§3 现在,关于但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说明(30) 这一点(31) 起见,我们认为可以把下面这些论证附加在这里,它的内容是一篇(32) [对话]。
注 释
(1) “或者另一个实体”,B稿作“或者,2.另一个实体”。
(2) A稿,此注本文至5之末。Van Vloten-Land校正移置于此。
(4) “产生这个实体的原因……或者更多的完善。”B稿作:“产生这个实体的原因,它必须具有和被产生的实体所具有的同一的那些属性,或更多的、或更少的。”
(5) “那不受限制的也就受了限制”,B稿作:“那原因也就受了限制”。
(6) “如我们上面已证明的那样”,B稿作:“如我上面已证明的那样”。
(7) “那个实体,作为那被产生的实体的原因”据Ch. Appuhn,原稿作:“那个属性,作为那被产生的实体的原因”,Ch. Appuhn依W. Meizer改。Gebhardt据原稿作“那个属性”。参看§2. note 2, (16) “最完善的东西”,B稿作:“无限的东西”。
(17) “3.因为……它就不可能开始存在”据Gebhardt,B(?)稿所无。Gebhardt以为这里是以下3所指。
(18)“但是尽管这样……就它作为一个特殊的实体来说”,A稿,括弧及其中“但是我们又确实知道这样一个实体在自然中存在”置于“就它作为一个特殊的实体来说”之下。如果这样,中文应译为:“但是我们看到没有一个实体,就它作为一个特殊的实体来说(但是尽管这样我们知道它在自然中存在)”;Gebhardt指出,严格地说,这样的读法在意义上是错误的。B稿改作今读。
(19) “我们只是从它们的本质……认识它们”,A、B稿均作“不是”;Sigwart C. Schaarschmidt取消“不”字。
(20) §18—§27十节。Freudenthal(Spinozastudien, Zeitschrift fuer Philosophie, 108 Bd. S. 255)认为这一段是插入的附注,中断了全文的叙述。
(21) “但是你说,……回答说:不只是”,B稿作:“但是你说:如果在物质中有运动,它必须是在物质的一个部分而不是在全体中,因为既是全体是无限的,它能被推向哪一个方向运动呢,既是在它之外没有任何东西。这个问题我回答说,不只是……”。
(22)“因为广袤……”,“因为”B稿作“所以”。
(23)“而只是作为全体的广袤”,B稿作:“而只是一体的、不可分的广袤”。
(24) “因为一切部分由它们的性质就是有限的”,B稿作:“因为一切部分由它们的性质就是无限的”,后一个读法不可能,因为上文Gebhardt认为由此也可见以下一句和 ④ Freudenthal(据Gebhardt,a,a,O. S. 6f)认为§6,§7, 我们需要指出的是,Gebhardt本人并不同意Freudenthal以§5, ⑨ “因为你只认识超越的、而不认识内存的原因”。“超越的”、“内存的”Ch. Appuhn,“transitive”、“immanente”。
Ethica, 1, 18 Dems. "Ethica Deum nu potest dari substantia, hoc estres quae extra Deum in se Sit……Deus ergo est omnium rerum Causa immanens, nonvereotransicus."
“因此在上帝以外不能有任何实体,也就是说在上帝以外没有任何东西,这东西是在它自身之内的……因此上帝是一切东西的内存的原因、而不是超越的原因。”
⑩ “就它的这些观念依靠于它说”Ch. Appuhn,C. Gebhardt均依B稿。
A稿作:“就它依靠于它的这些观念说”,显然有误。
依拉斯谟和戴奥费洛之间的对话
一部分与上一对话、一部分与以下第二卷有关。 ①
§1 依拉斯谟:戴奥费洛,我曾听你说过,上帝是一切东西的原因,并且又说,它不能是一个别样的,只能是一个内存的原因。这样,如果它是一个一切东西的内存的原因,那末如何你又能称它为一个远因呢?因为这在一个内存的原因是不可能的。
§2 戴奥费洛:当我说,上帝是一个远因,这句话不是对于这样一些东西说的,这些东西 ② 是上帝(没有任何条件,唯一由它的存在)直接产生的;而决不是说,我曾绝对地把它称为一个远因,如你从我的措词也可以清楚看到。因为我曾这样说过:在某一意义下我们可以把它称为一个远因。
§3 依拉斯谟:你要对我说的意思,现在我充分明白了;但是我又注意到,你曾说:一个内在的原因的后果和它们的原因这样继续结合在一起,以致它们和它们的原因合起来成为一个全体。如果这样,那末,在我看来,上帝不能是一个内存的原因。因为如果上帝和那由它而来的东西一起成为一个全体,那你就在一个时刻比另一个时刻赋予上帝以更多的本质。我请求你为我解除这个疑惑。
§4 戴奥费洛:如果你想摆脱这个混乱,依拉斯谟,你且用心注意我现在要和你说的这一点。一个东西的本质并不因为它和另一个东西——这个东西和它合起来成为一个全体——的结合而有所增加;相反,前者继续是不变的。
§5 为了使你更好理解我的意思,我且为你举一例。一个雕刻家用木块雕制了许多模型,相似于人体的各个部分;从中他取出一块胸部的模型,把它加到另一块头部的模型上去,并且由这两者造成一个全体,后者表现一个人体的上部。现在,你是否因此而说,头部的本质增加了,因为它和胸部结合在一起?这将是错误的,因为它现在,和它以前一样,仍是那一个。
§6 为了更清楚起见,我为你再举一例。就是一个我关于三角形的观念,和另一个由三角形一角的一边的延长得出的观念:这个由一边的延长而得出的外角必然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内角之和,等等。由这些观念,我说,产生出第三个观念,即:三角形三内角之和等于两直角,而这一个观念和第一个观念如此结合在一起,以致没有后者它既不能存在也不能被理解。
§7 从每一个人具有的全部观念我们得出一个全体,或者说(同一的东西)一个理性的东西,后者我们称为悟性。 ③ 现在你看到,尽管这新的观念和前一个观念结合在一起,但并不因此就在前一个观念的本质里引起丝毫变化,相反,它仍是丝毫不变的。你可以看到,每一个在它自身之中产生爱恋的观念的情形也是这样,因为这爱恋并不使这个观念的本质有丝毫增加。
§8 但是不必堆积许多例子,因为这一点你自己在刚才所举的这个例子里已经可以看得很清楚。我曾清楚地说过,一切属性,凡是不依靠任何其他原因,并且在它的定义中无需任何类的,这些属性就都属于上帝的本质。既然被创造的东西不能够形成一个属性,因此不论它们与上帝如何密切结合,它们并不增加上帝的本质。
§9 并且,全体只是一个理性的东西,它和普遍的差别只是在于:普遍是由并不结合在一起的、而全体则是由结合在一起的不同的个体形成的;又在于,普遍只包含同类的,而全体则既包含同类的、也包含不同类的部分 ④ 。
§10 依拉斯谟:在有关这一点上,你已使我满意。但是,此外你还说过,一个内在的原因的后果,只要它的原因持续存在,就不可能消亡。这;点我看到当然是真实的。但是如果这样 ⑤ ,上帝如何还能够是一切东西的内在的原因,因为很多东西是消亡的。但是你,按你上面的区分,也许可以说:上帝只是这种后果的内在的原因,这些后果是上帝仅仅由它的属性,没有别的环境或条件,直接产生的,这些后果,只要它们的原因持续存在,就不可能消亡;相反地,你并不把上帝称为是这种后果的内在的原因,这些后果的存在并不是直接地依靠于上帝,而是来自另一个别的东西,只是这些后果的原因既不、也不可能没有上帝而作用,并且也不是在上帝之外,而这些后果,正因为它们不是直接产生于上帝,因此是能够消亡的。
§11 但是这个说法却不能使我满意。因为我看到,你断定人的悟性是不朽的,因为它是一个上帝在它自身之中产生的后果。但既是这样,为产生这样一个悟性,就不可能在仅仅上帝的属性以外还必须有某种其他的东西;因为,一个东西为要具有这样优越的完善,它就必须,和其他一切直接依靠于上帝的东西一样,是被永恒地创造了的。而如果我没有弄错的话,我曾听你这样说过。既是这样,你如何能阐明这一点而不遗留一些困难呢?
§12 戴奥费洛:不错,依拉斯谟,那些东西的存在除了上帝的属性以外无需别的东西 ⑥ ,都是直接被上帝从无始以来永恒地创造了的。但是需要注意,尽管一个东西的存在需要有某一特殊的式态变化,从而也就是说某种在上帝的属性以外的东西,但并不因此上帝就再也不能直接创造这个东西。因为在那些为了使东西存在而必需的东西里面,有些东西必需,是因为它产生东西,有些东西必需,是为了使东西能够被产生。因此,例如我要使一间屋子有亮光,我点起一个火,这火光自身照亮这间屋子;或者,我打开一扇窗,开窗这件事本身并不产生光,但却准备了条件,使光能够透进屋子。 ⑦ 同样的情形,要使一个物体运动,需要有另一个物体,这个物体具有从它传导到另一个物体的全部运动。但是要在我们里面产生一个上帝的观念,却不需要任何别的、具体个别的东西,这个东西具有那在我们里面被产生的东西,而只需要在自然里有这样一个物体,这个物体的观念一旦给予,上帝也就直接清楚地显现。 ⑧ 并且这一点你从我的措词也可以看到;因为我说过,只有上帝是凭着它自身而不是凭着别的东西被认识的。
§13 但是我要向你说:只要我们对于上帝还没有一个这样清楚的观念,这个观念使我们这样紧密地和它结合在一起,以致我们不可能爱恋在它以外的任何东西,我们就不能说我们真实地和它结合在一起并且直接依靠于它。至于其他你可能还要提出的问题,请你留待另一个时刻,因为此刻我要去从事别的工作。再见。
§14 依拉斯谟:不,在目前我不提,而是将思索你所说的,直到下一个时机。愿上帝予你福佑。
注 释
① “一部分与上一对话、一部分与以下第二卷有关。”C. Gebhardt指出B稿所无。
② “这句话我不是对于这样一些东西说的,这些东西……”。我们依Gebhardt译。但由于原文“zo is dat van my niet gezegd,als in opzigt van die dinge……”中“niet,als”一词理解不一,此句及本节第3行“而绝不是说”以前别译殊多。
“niet,als”一般读如“non nisi”(不是别的,只是……)(按抄稿原序,荷译系译拉丁文原</a>稿),以此与下文连读,与Spinoza原意适得其反。为此,Sigwart主取消“als”径作“不是”;据Gebhardt所述,Vloten-Land,Freudenthal(a,a. O. S. 267)及A. Wolf当同依此读。
Gebhardt理解实质与此相同,但认为“niet,als”此处原非“non nisi”,此句但为“so ist das von mir nicht gesagt als geltend im Hinblick auf die Dinge,welche……”(als作“如”解)。
与此相关,Sigwart既以“niet,als”读作“niet”,乃于下文1.5,“;而绝不是…”前,加“只是就那些被上帝间接地产生的东西而说”一句,以与前句相应,并补足Spinoza原意。Vloten-Land,Freudenthal,A. Wolf并依此议。C. Gebhardt以为毋庸增补原文,前后文义自可连属。
Ch. Appuhn于“niet als”按字读如“non nisi”,而于下文“这些东西”下添“不是”(上帝……直接地产生的)。同时,没有接受Sigwart上述的增句。
可以指出,此节各家殊读虽多,但对于“niet als”一词作适当解释后,原意是清楚的。
③ “从每一个人……后者我们称为悟性。”Sigwart指出此句与上下文不相连属。Ch. Appuhn依Vloten-Land,以此句为误增。
④ “普遍是由不结合在一起的……也包含不同类的部分。”据C. Gebhardt,B稿作:“普遍是由同类的不同的、并不结合在一起的个体形成的,而全体则是既由不同类、也由同类的不同的、结合在一起的个体形成的。”
⑤ “这一点我看到……。但是如果这样……”。据C. Gebhardt,B稿作:“这一点我看到当然是不真实的,因为如果这样……”。明显有误。
⑥ “那些东西的存在除了上帝的属性以外无需别的东西”。据C. Gebhardt,B稿脱“除了上帝的属性以外”。
⑦ “因此,例如我要使一间屋子有亮光,……使光能够透进屋子。”
据C. Gebhardt,B稿作:“因此,例如我要使一间屋子有亮光;我点起〔一个火〕,或者我打开一扇窗,于是就照亮了屋子,点〔火〕或者打开这间屋子并不由它自身就产生亮光,而只是准备了条件,使亮光照亮屋子或使它能够透进屋子。”A稿显然作了改进。
⑧ “而只需要在自然里有这样一个物体,这个物体的观念一旦给予,上帝也就直接清楚地显现。”我们依Ch. Appuhn稍有字面改动的译文。按Ch. Appuhn注,此句完全按字直译应如C. Gebhardt:“sondern bloss ein derartiger Koerper in der Narur,dessen Idee notwendig ist,um Gott unmittelbar darzutun。”我们同样感到在中文很难完全达意。Ch. Appuhn的译文在意义上是切当、显豁的。它也清楚地表明了这一句和以上所举“打开扇窗”的例子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