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经过长时期的混乱状态,当十二世纪中叶之际,政治上和社会上的关系似甚松弛。真正的蒙古人,即泰亦赤兀惕和若干其他部落,已经不再有汗王,通过我们在后面要说到塔儿忽台乞邻勒秃黑和未来的成吉思汗的斗争以及成吉思汗和札木合的斗争中,就可见他们处于真正混乱状态之中。氏族和支族互相争夺牧地和驻扎营帐的地方(“嫩秃黑”) (100) ,可举成吉思汗本人的情况以资证明:当某一首领死亡而其儿子还太小时,聚集在他的旗帜之下的营帐和车辆每次有因此而分散的危险。 (101) 族外通婚的原则使蒙古人必须于本部落之外寻觅配偶,有时用磋商的方式(例如成吉思汗的婚姻),有时用抢夺的方式(例如也速该的婚姻),引起的冲突或联合为数相等:我们曾提到,成吉思汗的父亲也速该抢夺篾儿乞人的一个首领的妻子诃额仑为配偶,和篾儿乞人为了报复起见,也抢夺去成吉思汗的妻子孛儿帖。 (102) 波斯历史家拉施特在以下话中或者有所夸张,借此以提高成吉思汗的才能,他说,在成吉思汗即位以前,“儿子不再服从父母,兄弟不再服从兄长,妻子不再服从丈夫,有钱的人不再帮助本部落的首长;到处是成群的盗贼、抢夺者和叛变者。牲畜和马群不获安全,马匹因为过度疲乏和得不到休息而死亡很早。混乱情形遍处。” (103) 纵使此话有浮夸之处,使人们易于了解当时情况,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在这种声诉里面有一部分是真相,尤其是,我们如果联想到成吉思汗少年时代的社会,由《秘史》可以看出,是一个劫掠盛行、凶残狠毒和极端混乱的社会。
(27) 翁按:辽以翰林为林牙,林牙非翰林院的官衔,耶律大石初为翰林应奉,寻升承旨,应奉与承旨都是翰林院的官职。汉人称翰林为太史,林牙大概是太史的意义。
(28) 汪古突厥即《辽史》所称白达达。(伯勒什奈德译,《中世纪史研究》I,212。)
(29) 并没有结果,因为定居在甘肃的回鶻人拒绝再过鄂尔浑地方的游牧生涯。(参阅上 (88) 符拉基米尔佐夫,苏联科学院院士,著有《蒙古社会制度》,1934年,《成吉思汗传》,1922年,等书。——译者
(89) 拉尔夫·福克斯,《成吉思汗传》, (163) 赵珙和杰兹查尼是提到未来的成吉思汗形貌的仅有作者。
(164) 白海青鸟在蒙古故事里面是有一定地位的。在突厥人里面,也有这种情形,甚至叙利亚的塞尔柱王朝信奉伊斯兰教的突厥人,有好几个有名人物都自命为来自白海青(突厥语为Aq Sonqor)。
(165) 《秘史》,鲍乃迪译, 拉施特根据蒙古各宗王和诸贵人之传说谓成吉思汗生在猪年,享寿72岁,推算为生在1155年,时值乙亥。伯希和则谓生在猪年,可能是1167年,时值丁亥,以为这个日期更好地令人了解成吉思汗初期的生活,不然的话,就有个难以弥补的漏洞。伯希和仍是根据成吉思汗生在猪年,不过推迟12年,由乙亥改为丁亥。
当帖木真与博尔术结交时,博尔术13岁(见《元史》),博尔术之父纳忽伯颜说“你们这两青年要互助互爱,以后不要相弃了。”是则帖木真年岁与博尔术不会很悬殊。是年帖木真即结婚,据《萨囊彻辰书》(第69页)以为这是1178年,岁在戊戌(狗年)。那时博尔术13岁,帖木真则17岁,由此推算帖木真应生在1161或1162年之间,如生在1155年则结婚时为23岁,如生在1167年则只11岁。蒙古人似乎习惯于早婚,23岁结婚则不是早婚,而11岁则过早。
结婚之年,帖木真即遭遇不儿罕之难,妻子为篾儿乞人所抢劫。当逃避时其母诃额仑将幼女帖木仑抱在怀里共乘一马向不罕山疾驰,帖木真大帖木仑8岁。则帖木仑为9岁,故能在母亲怀抱里共乘一马。
窝阔台寿56,在位13年,登位时43岁,时在1229年(己丑)则应生在1186年,即帖木真结婚后8年。窝阔台有兄长术赤和察合台,帖木真在24—25岁之间生第三子也很合理,如生在1155年,则生窝阔台时帖木真为31—32岁,如生在1167年则为19岁,都不如生在1161—1162年之间合理。
《元史》记载,太祖(成吉思汗)殁时66岁,既然《元史》是根据实录,则帝王崩殁时之岁数必是切实可靠的。不过66岁是虚年(阴历计算并加积闰之年),所以拉施特说,照中国人计算应扣去两年三个月才为实在年龄,又以成吉思汗生在猪年,故记载成吉思汗生在1155年(乙亥)。
上列案语写完之后,在本年六月报载外蒙古人民共和国已决定成吉思汗生在1162年。
今年1962年为八百周年纪念。〔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