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个体因素本身不是自杀决定因素,可能它们和其他自然因素一起发挥作用。正如物质环境有时导致疾病出现,离开相应物质环境,疾病处于休眠状态。物质环境可能激发个体某种自杀潜质,使个体做出自杀行为。如此说来,不能仅把自杀看成一种全部或主要由不正常心理状态引发的,物质因素和机体—心理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社会现象。有时难以解释,为什么国与国间自然环境差别不大,而自杀率差别很大。但要注意:和这种现象相关的众多因素中,不包括社会因素。
影响自杀率的因素可以归结为两个:气候和季节气温。
一
从欧洲地图上看,在不同纬度,自杀如是分布:
北纬36° —43° 每百万居民中有21.1人自杀
北纬43° —50° 每百万居民中有93.3人自杀
北纬50° —55° 每百万居民中有172.5人自杀
北纬55°以上 每百万居民中有88.1人自杀
因此,在欧洲南部和北部,自杀率最低;在欧洲中部,自杀率最高。莫塞利详细地说明,纬度47°—57°,经度20°—40°之间,自杀率较高。而这部分地区大约和欧洲气候最温和的地区重合。这种重合是否暗示着自杀受气候因素影响呢?
莫塞利朝着这个方向研究,虽然偶尔有些犹豫。的确,不能立马说出温和的气候和自杀倾向之间的关系。各种事实必须非常一致,假设才能成立。今天,我们知道自杀在任何一种气候条件下都可能发生,而不只和某一种气候有联系。如今意大利自杀率低,可是在罗马帝国时期,当意大利是欧洲某种文明的首都之时,自杀常常发生。在印度烈日之下,有一段时期,自杀率也很高。[2]
这个地区自杀分布图本身表明,气候并不是该地自杀频发的原因。地图上这部分地区的众多国家并非拥有相同气候,分布在单线上,呈现一致的条形。而出现两个明显分区:一个地区以法兰西岛和周围岛屿为中心,另一个地区为萨克森和普鲁士。这两个地区并非和气候分区重合,而恰好和欧洲文明两大主要中心重合。因此,我们应该从不同国家的人们生活习惯和文明本质上来探究人们不同的自杀倾向,而不是气候的神秘效果。盖里曾谈过的另一个普遍事实,同时莫塞利的发现也证实了这一事实。虽然并不是找不到反例,但是两位学者对这一事实做出了类似的解释。中心以外的国家,无论在北部还是南部,领土离这些中心越近,越易沾染自杀倾向。因此,在意大利北部自杀人数较多,英国和比利时南部自杀人数较多。可是没有理由将这些因素大致归于气候环境。不是更有可能认为,邻国思想和情感虽没那么强烈,但对该国临近地区的人们生活方式产生作用?也就是说,强烈的社会风潮影响法国北部和德国北部地区的人们,导致自杀现象。自杀的这种分布显示出另外一个社会因素的影响。1870年以前,意大利北部省自杀率居高,接下来中部最高,后来南部最高。北部和中部的差距逐渐减少,并最终从自杀率排名上看,打了个颠倒(见表10)。然而这三个地区气候差不多。1870年罗马征服意大利后,这种改变随着意大利首都变更到中部而改变。科技、艺术和经济活动中心也发生了类似的改变,自杀率随之改变。
表10 意大利自杀地区分布
人们不能采纳未经证实却存在众多反例的假设。
二
似乎容易认识季节气温对自杀的影响。即使人们以不同的方式解读事实,事实本身并不会改变。
如果不查阅资料,仅从逻辑上看,天色昏暗、气候湿冷时,人最易自杀。难道自然萧条之景催人不快,激发愁思,削减人活下去的欲望?再加上,这段时期,生命存活最为困难,动植物失去大地的温暖,更需要大量食物支持,而食物在这个季节更难获取了。正因为如此,孟德斯鸠认为,寒冷多雾的国家,自杀频繁。人们长期认同这个观点。说到季节,人们或许认为自杀在秋季为最甚。尽管埃斯基罗尔对这个理论生疑,法尔列特仍然认可这个准则。[3]如今这一原则已经为统计数据所驳斥。自杀的高峰,并非在冬天或者秋天,而是大自然明媚迷人、气候温和的时候。在活着最容易的时候,人却更易自杀。一年可以分为两个半年,分别是最暖和的6个月(3—8月),和剩下的6个最冷的月份。最暖和的季节里,自杀更多。没有一个国家不遵循这个法则。两个半年度的自杀比例似乎各地一致。在每年1 000例自杀中,590—600例发生在温暖的季节,400例发生在寒冷的季节。
人们可以更加精确地认识气温变化对自杀的影响。
如果认为12—2月是冬天,春天包括3—5月,夏天6—8月,秋天9—11月,那么根据自杀多少排序,夏天居首。莫塞利从这个观点出发,对欧洲18个国家,在4个不同季节自杀进行研究,发现夏季自杀最多,有30例自杀,占88%,而春天仅有三例,秋天仅有一例。发生在秋天的那个例外意义不大,都发生在巴登大公国历史的某一个时期。后来,再没有发生过。其余三个例外情况,也不怎么重要。它们发生在荷兰、爱尔兰和瑞典。荷兰和爱尔兰提供的关于季节平均自杀的统计数据确定性差,不能总结出什么确切的东西。荷兰只有387个自杀案例,爱尔兰仅有755个。大体上来说,这两个民族的统计数据权威性不足。对瑞典来说,例外的情况仅仅发生在1835—1851年这段时间。如果只参考可信度高的统计数据,这个原则可能具有绝对意义和普遍意义。
自杀最少的季节也呈现规律分布:在34次自杀统计中,冬季占了30次,或者说占88%。另外四次发生在秋天。四次例外发生在爱尔兰、荷兰(和上个例子一样),伯尔尼州和挪威。我们知道前两个例外的重要程度,对 [3]《论神经衰弱》(De l''hypochondrie), [7]根据这些作者的观点,自杀只是谋杀的一种类型。很显然,南部国家由于过高谋杀案的抵消作用,自杀率低。稍后我们会讲到到底抵消了多少。但是这些观点如何与作者相违背,还是不够清楚。如果过量谋杀案件抵消掉自杀案件的缺口,那么为什么同样的抵消作用在温暖季节就消失了呢?为什么温暖季节里,自杀和谋杀案件都增多了?
[8]表中所有月份缩减为30天。法国气温方面的数据摘自《天文学研究所年鉴》,意大利气温方面数据摘自《中央气象年鉴》。
[9]莫塞利的作品,见148页。
[10]我们忽略了瑞士的统计数字。瑞士只有1876年统计数据,仅从一年看,什么结论也拿不出来。此外10—11月,该国自杀人数的上升非常微弱,仅从每千人83人,上升到90人。
[11]指每月第一天白昼长度。
[12]由于具有这种一致规律,我们不必把表13做得过于复杂。没有必要比较除了法国的其他国家每个月昼长和自杀人数变化规律,因为在同一纬度,昼长一样。
[13]还有一个证据从一天中意外事件发生频率,说明了在一天不同时段,社会生活经历着停歇和活跃的节律变化。据普鲁士统计局资料,意外事件如下分布:
6点—正午,平均每小时1 011起;
正午—14点,平均每小时686起;
14点—18点,平均每小时1 191起;
18点—19点,平均每小时979起。
[14]值得注意的是,一周内的前半段和后半段的对比区别,布满了整个月。以下为布里埃尔·德·波斯蒙特的著作424页中研究的4 595例巴黎自杀案件:
在一个月前10天1 727例;
一个月第二个10天1 488例;
在一个月最后10天1 380例;
最后10天的实际自杀人数比数字展示的还要多。有些月份有31天,因此最后的天数往往有11天,而不是10天。社会生活的节奏似乎决定了日历上的自杀分布;似乎在刚刚进入一个新阶段之后,总会有新鲜的活动,而当这个阶段进入尾声,各种活动也渐渐消减下去。
[15]《公共工程部公报》(the Bulletin du ministére des travaux publics)。
[16]如前所述,以下事实同样证明了夏季社会活动更多,也就是说,天气良好的季节比其他时候有更多意外发生。这是意大利的意外分布情况:
1886年 1887年 1888年
春季 1 370 2 582 2 457
夏季 1 823 3 290 3 085
秋季 1 474 2 560 2 780
冬季 1 190 2 748 3 032
冬季有时意外事故发生频率仅次于夏季。这仅仅由于在结冰的时候,更容易摔倒。寒冷本身容易引发一些特殊事故。如果我们排除寒冷引发的特殊事故,季节排序应该和自杀排序一致。
[17]同样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季节所占比例在一些大城市几乎一致,但和其所在国家有些不一样。因此,在同一社会环境中,自杀率在哪儿都是一样的。在柏林、维也纳、日内瓦和巴黎等城市,一年内自杀率以同样的方式变化。于是,我们需要了解这些变化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