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漫画 首页 名著 中国名著 外国名著 玄幻科幻 都市言情 历史军事 排行 免费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二 “侘”是优美之心_日本侘寂

作者:大西克礼 字数:6083 更新:2025-01-09 14:17:18

“侘寂”这个概念,不仅内涵极为复杂深奥,而且单纯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其语源关系也特别复杂。为方便起见,我打算把其在俳句与茶道等特殊艺术领域中的内涵嬗变及其用例的分析,放到全书最后去讲,在此,先探讨它原本的语言学上的含义。

当然,作为审美范畴,在美学的立场上加以研究的不仅仅是它的语言学问题,必须以特定的艺术领域作为历史背景,既要探讨它在语言学上的自然发生的过程,还要考察它在一般艺术领域作为广义的“美”,或者特殊的“美”的概括,如何演变为一个特定艺术领域中的中心概念或理想概念,如何发挥它对艺术创作的指导功能。

虽然我们在研究中常常需要不断地从普通的语言问题出发,考察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一般语义。然而,更重要的还是要将这些概念分别置于艺术世界中,考察它们作为一种艺术术语,是怎样被变形、被特殊化的。因而,当把它们作为审美范畴加以考察、加以解释的时候,某一概念的终极含义与这个概念作为普通词语使用时的一般含义多少会有一些偏离,这也是很自然的事情。在西方,例如德语中的Erhabene[1]或Humor[2]之类的词语,就有这样的情况。俳句与茶道,无论是作为一种艺术,还是作为一种趣味生活方式,都具有自己独特的性格,正因为如此,“寂”或“侘”这样的审美概念,也有着非常独特的审美内涵。

关于“寂”或“侘”的概念,我认为,在上述的一般语义与俳句茶道中的特殊语义之间,有一种分析性意义与综合性意义的差别。因而,对这两个概念特别是“寂”而言,在其语源或接近于语源的原初词义中,就已经有了多义性。在语音上也有同音或类似的词,而含义上却颇为不同,甚至让人感觉简直是另外一个词。这些都是我们在对“寂”这个概念加以考察时所必须特别加以注意的。对“寂”的不同语义加以考察,就会发现那些在某种程度上各自独立的要素,到了俳句和茶道中,作为一个特殊概念,在审美意义上又被综合统一起来了。在这种情况下,其原初的词义在后来不断转化、扩大或者被限定,与原初词义有本质不同的词义便由同音词保持下来,又以特殊的审美意识将其作为一种完整概念而被综合。

现在,我们尝试以《大言海》为根据加以考察。从《大言海》中可以看出,以“寂”为词根的三个词,即“さび”“さびる”“さぶ”,从词源</a>上可以分为两个,一是“荒ぶ”(さぶ),二是“然带ぶ”(おさぶ)。而从“荒”的词源中,又分化出了种种不同的意味。

首先,关于“荒ぶ”,《大言海》的解释:“活用虽有不同,但与‘冷む’相通,有‘不楽’(さぶし)之意。《万叶集》卷二 先说 由此可见,去来对“寂”的含义的解释是较为狭窄的。

莺笠在《芭蕉叶舟》中有如下一段话:

俳句中,有赋比兴之论,《古今集序》中最早提出“和歌六义”之说。芭蕉翁对此不取。所谓“六义”是就汉诗而言,与俳句之道不相符。假如一定要有“义”,那么勉强说来,是否可以把“馨”“味”“寂”“挠”四者作为俳句四义呢?实际上恐怕连这个也不需要。正如我曾说过的,芭蕉翁之道是大道,与天地共大,岂能为“六义”之类的小论所束缚?俳句以寓言吐纳万物,将人间寓于花鸟,将花鸟寓于人间,有情、非情者互寓,心寄托于大无,去理而求玄,而又并非无关乎人之教诫。此道深长,此事微妙,口舌难表……

又,该书还写道:“句以‘寂’为佳,但过于‘寂’,则如见骸骨,失去皮肉。”

这里顺便提一下,对于上文提到的向井去来提出的“寂、枝折、细柔、位”四个概念,《日本俳书大系·四》卷末附录了荻原井泉水先生写的《通说》,荻原认为:“所谓‘寂’,就是人观察自然所取的一种姿态;所谓‘位’,就是由作者心境的转换所造成的品位;所谓‘细柔’,就是在处理对象的时候所具有的至纯性;所谓‘枝折’,就是情感活动中的潜入性。”可以说这是颇得要领的解释。

不过,我们所说的“寂”这一概念,一方面是如上所说的俳句世界中的范畴之一(即芭蕉所说的“四义”之一),但另一方面,它又是一个将俳句中其他审美范畴都统括起来的、具有深广内涵的理念,并常常以“风雅之寂”“俳句之寂”这样的词组加以表示,这一点是我们不能忘记的。而且,从美学范畴这一角度看,我们所要着眼的主要是“寂”这一概念如何发展为俳句的理念,并以此来展开探讨。

对森川许六和志田野坡关于俳句的论争,从局外人的立场上作出了批评的三宅啸山,在《雅文消息》一书讨论过芭蕉著名的《古池》:“此句外表佳美,内涵微妙,富丽而具风情,又含寂之味。……此句以寂(寂寞)为体。”这里,他把“寂”作为俳句的一种“体”来看待,含义较为狭窄。但他接着以自己的体验为基础,对《古池》的审美内涵作了较为具体的解读。从这些文字中,也可以看出他是把“寂”作为俳句整体的、最高的审美趣味来看待的。从美学的立场上来说,这是饶有趣味的:

大凡古来俳句,皆以双关语、说理、节奏等为主,自从芭蕉翁出世,才使俳句成为可以与汉诗、和歌相提并论的艺术。他的句作成就最高,其作品没有双关、不合拍子、外表不华丽,也不勉强使用俳言,却自自然然、意味隽永。他在江户深川闲居的地方有一个古池,时至春天,徘徊于池畔的青蛙,从岸上跳入水中,发出清洌的水声。作者不写梅、桃、樱依次开放,不写柳叶日见其长,不写蕨草、鼓草从杂草中蹿出,只写在悠闲、寂静的草庵中,听得青蛙扑通入水的声响。这简直难以言喻,写得春色满满,细致入微,恰如其分。天地造化无私,独感出神入化之妙,岂能不有此吟!我从古选本中看到对此句的品评,全是臻于妙境、不可言状。将此句与王维</a>《辋川集》中的五绝及其他名篇,如《鹿柴》《竹里馆》,或者是“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等作品相比照,更可体会出个中滋味。

许六在《赠落柿舍去来书》(《见俳句问答青根峰》)中,在谈到俳句的特殊趣味时,连用了“寂·枝折”。他写道:

我在与同门讨论俳句问题时,不曾说过遣词造句可以没有“寂”。但感到一首俳句没有“枝折”,就干脆不写了,那岂不是刻舟求剑、胶柱鼓瑟吗?一首俳句看上去虽然粗糙,但也可以自然具备“寂·枝折”,也可以有“物哀”之句。

我就要四十二岁了,血气尚未衰退,还能作出华丽之句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即便不是刻意追求,也会自然吟咏出“寂·枝折”之句来。推敲用词、刻意追求什么“寂·枝折”,那不是真正的俳句。

这里所说的随着年龄增长,即便不是刻意追求,也会自然吟咏出“寂·枝折”之句,是值得注意的观点。对这种看法,向井去来在《答许子问难辩》中予以回应,他说:

“寂·枝折”是风雅之关键,须臾不可忘记。然而,一般作者不可能句句都有“寂”,这一点只有先师能做到。像我等作者,现在为什么要厌弃“寂·枝折”之句呢?应该把这个作为不懈的追求才对,可以说聊胜于无吧。厌弃之,岂不是太过分吗?雅兄说出这种话来,我不能缄默不语。壮年人的作品表面看上去并无“寂柔”,岂不更好吗?先师曾说过:初学者要有“寂”与“枝折”并不容易,难以吟出新意。

“寂·枝折”并不是有意为之的言辞与技法,“寂”(さび)句与“寂的”(さびしき)句,并不相同。所谓“枝折”也不是有意为之的“哀怜”,“枝折”之句与“哀”之句也是不同的。“枝折”是植根于内而显现于外的东西,用言语难以分辨清楚。倘要勉强说清,那么可以说,“寂”体现于句之“色”,而“枝折”体现于句的余情。

此后,去来又说过这样一段话:

看看先师的俳句,既有严</a>肃之作品,也有亲切之作;既有狂狷之作,也有写实之作;既有轻松之作,也有苦心之作;既有“哀”之作,也有本色不加修饰之作。纵有千姿万态,无“寂”、无“枝折”者却很罕见。

由此可见,在这里,“寂·枝折”这一概念已经被大大地拓展了。去来把“寂·枝折”作为俳圣芭蕉所有作品中的根本趣味,认为无论其构思用词如何不同,它都是体现于芭蕉的千姿百态的作品中共通的、根本的审美性格。针对许六关于老年与“寂·枝折”有必然关系的说法,去来回答说:“蕉门弟子成千上万,若以年龄而论,有不少人岁数超过了先师,但我到现在还没听说有一人已自然得到了‘寂’与‘枝折’。”在这里,去来将“寂·枝折”作为至高无上的境界,同时也暗示出,“寂”中的“宿”“老”等具体的意味,是无法涵盖“寂·枝折”的整体意味的。

此后,到了与谢芜村的时代,在众多的俳论书</a>中,“寂”的概念仍然屡屡被使用,但没有特别值得注意的观点了。只有建部凉袋的《南北新话》中,关于“寂”论有下列一段话:“俳句中没有‘寂’之姿,就如同烹调中没有香料。不过,人们常常把‘寂味’理解为‘闲寂’,‘闲寂’中并非没有‘寂味’。若把‘寂’看作寻常之‘寂’,则‘寂味’不仅在俳句中,在笑言、漫谈中,又何处不在?”(见《日本俳书大系·十》)这种看法是值得注意的。此外,认为狭义的“闲寂”并不是俳句精髓,并在某种意义上强调俳句中滑稽趣味之重要性的,还有素外的《俳句根源集》和兴清的《俳句歌论》。

以上我们考察了俳句方面作为特殊概念的“寂”的用例,同时,也有必要针对茶道中的特殊概念“侘”在一般语义之外的特殊语义加以简单的考察,以便作为一个参照。

一个名叫白露的人在其《俳论》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

茶道……至宗旦而复兴。那时宗旦认为,从前的饮茶大都是在社会下层,而非在富有之家,茶具难以齐备。……总之茶道必须发扬光大。为了普度众生,要让茶炉常沸。茶道无须华贵稀奇的器具,只在休闲时将茶采摘来,也无须中国产的珍贵茶壶。茶碗不用井户熊川的,而使用乐烧即可;茶勺不使用象牙,而用竹篦即可。一切都俭朴平易,这就叫作‘侘’。”

在这里,所谓“侘”似乎指的只是单纯物质意义上的朴素节俭的意思,是一种很狭义的理解。同样的理解还见于《嬉游笑览》卷一《木条格子墙》一节所引用的千利休[14]的逸事(在那里,“寂”与“侘”似乎完全是同义词)。

利休的弟子南坊曾著有一部有名的《南方录》,将其师的茶道秘事加以记载。在该书中,他把茶道的基本精神用一个概念加以表现,那就是“寂”或者“侘”。明显可以看出,他所使用的两个概念与上述狭窄、浅层的用法不一样。他在这里传达了利休的一句话,认为茶道的“侘”最终就是“佛心发露”。他写道:

“侘”的本意就是清静无垢的佛世界,拂去甬道、草庵的尘芥,主人、客人倾心交谈,规矩尺寸法度可以不讲。生火、烧水、喝茶,此外别无他事,这就是佛心发露之所。……狭小房间中举行的茶道要以佛法修行得道为第一。以房屋气派、饭菜丰盛为乐,乃是俗世之事。只要屋不漏雨、食可饱腹即可。此乃佛教与茶道之本意。打水、劈柴、烧水、沏茶、供佛,施与众人,亦以自饮。插花、焚香,皆是学习佛祖之行迹。

如此强调茶道与佛教的关系,足可看出茶道的根本精神之所在了。

还有,千宗室在《宗旦的侘茶》一文中,对“侘”这个词作了如下的解释:

所谓“侘”,作为一种风尚,不是那些在生存竞争中失败的遁世者、与社会格格不入的隐逸者离群索居的避难所,而是为了涵养一种优雅闲静的心境而崇尚清寂。有了心广体胖的心境,自然就有了“侘”的风体。……闲静的心情就是从容不迫,心地舒畅开朗,这是一种豁达、宽阔、明亮的心胸,而不是闷闷不乐的情绪,一直保持爽爽朗朗的精神状态,就是优美之心。茶道中的“侘”指的就是这种心情。

这里对茶道精神的“侘”的解释似乎是非常消极[15]的,但也不失为一种值得参考的解释。

对茶道之“侘”与俳句之“寂”的内容加以分析考察就会发现,在其复杂的内容构成中,不同的论者对其侧重点与强调的方式多少有所差异,但发展为一种终极理念的时候,两者大体上指的是同一种境界。服部土芳在《三册子》中的最后指出,“所谓‘侘’者,至极也,理尽含其中”,就是指此而言。古来关于茶道的各种文献中,“侘”“寂”这两个词不仅随处可见,而且作者在很多时候都试图对此作出直接的解释。而在俳论方面,虽然“寂”这个词常常使用,但除了去来与野明两人之间的问答(而且问答也很简略)之外,我们看不到有人尝试对“寂”的内涵作出更具体一点的阐释。与此相反,在古来的茶道名人流传下来的遗言、书简中,相关的阐释却可以看到不少,这确实不能不令人感到奇怪。当然,茶道中对“侘”“寂”的解释更为狭义,或者是出于更特定的视角,所以解释起来也较为容易些,对此我们必须加以注意。

注释

[1] Erhabene:德文,意为“崇高”。

[2] Humor:德文,意为“幽默”。

[3] 《万叶集》中的例歌原文是“さざなみの国津御神のうらさびて荒れたる都見れば悲しも。”《玉叶集》的例歌,原文是“夕づく日色さびまさる草の下にあるともなく弱る虫に音。”其中与“荒ぶ”相关的词分别是“うらさびて”和“さびまさる”。此处不译,下同。

[4] 《万叶集》中的两首例歌是“樱花今ぞ盛りと人は言へど我は佐夫之も君としあらねば。”“さざなもの滋贺津の児等行く路の川濑の路を見れば不冷しも。”其中与“不楽”之意相关的词分别是“佐夫之も”(さぶしも)和“不冷しも”(さぶしも)。

[5] 《源氏物语》中的话是“さびしく荒廢れたらむ葎の門。”西行法师的和歌是“松風の音あはれたる山里にさびしさ添ふるひぐらしの声。”其中与“淋びし”相关的词分别是“さびしく”和“さびしさ”。

[6] 伊势大辅的和歌是“塵つもり床の枕もさびにけり恋する人の寐る夜なければ。”《平家物语》中的句子是“岩に苔むしてさびたるところなれば住まほしくぞおぼしめす。”其中的相关词均是“さび”。

[7] 约音:指日本人说话时会把很长的词简化的一种说法。

[8] 原文:“宇真人佐备て言はむかも。”其中的“宇真人佐备”换作假名即“うまびどさぶ”。其中的“神佐夫”换作假名即“神さぶ”。

[9] 原文:“なにはとを漕ぎ出てみれば神佐夫流伊駒高嶺に雲ぞなびく。”

[10] 原文:“处女等が遠等咩佐備する唐玉を袂に卷かし白妙の袖振りかざし。”其中的“遠等咩佐備”换作假名即“をとめさぶ”。

[11] 原文:“ますらをの遠刀古佐備すと剑太刀腰にとりはき……。”其中的“遠刀古佐備”换作假名即“をとめさび”。

[12] 原文:“今朝見ればさながら霜をいだだきて翁さび行く白菊の花。”

[13] ①~⑦条均附带例句,略而不译。

[14] 千利休(1522—1591):日本茶道的集大成者。

[15] 此处的“消极”疑为作者笔误或印刷错误,似应为“积极”。——译者注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11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