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漫画 首页 名著 中国名著 外国名著 玄幻科幻 都市言情 历史军事 排行 免费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五 竖条纹与鼠灰色_“意气”的构造

作者:九鬼周造 字数:2920 更新:2025-01-09 14:17:07

接下来,我们将探讨“意气”的艺术表现形式。

在“意气”的表现同艺术的关系上,客观性艺术和主观性艺术的表现方式存在着显著差异。根据表现手段,艺术大致可分为空间艺术和时间艺术,同时也可根据表现对象,分为主观艺术和客观艺术。所谓客观艺术,指艺术的表现内容被具体表象所规定,而主观艺术则指表现内容不受具体表象所规定,由艺术形成原理自由且抽象地完成。绘画、雕刻、诗属于前者,称为模仿艺术;纹样、建筑、音乐则属于后者,称为自由艺术。

在客观艺术中,作为一种意识现象或客观表现的自然形式的“意气”,以其具体形态直接构成艺术表现的内容。也就是说,绘画或雕刻可以将“意气”的自然表现形式直接作为内容加以表现,所以,在论述“意气”的表现或表情的时候,前文曾多次举浮世绘为例。此外,广义上的诗,即一般的文学性生产,除了能描写“意气”的表情和举止外,也可以把“意气”当作一种意识现象进行描述。因此,在把“意气”作为一种意识现象加以阐明的时候,我也曾引用了文学上的例子。但另一方面,客观艺术所具有的直接把“意气”作为表现内容加以处理的可能性,对于作为纯粹艺术形式的“意气”的完全展现却是一种妨碍。由于客观艺术已经直接把作为内容的具体的“意气”表现出来了,故而如何把“意气”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加以客观化,就不再那么加以要求和关注了。当然,所谓的客观艺术与主观艺术的区别并不是很严格的,只是一种类别上的区分,即使在客观艺术中,也能找到“意气”的艺术形式的形成原理。比如在绘画中,以轮廓为本位的线条画色彩不浓厚、构图不复杂,都成为符合表现“意气”的形式上的条件。此外,在文学作品的生产中,尤其是在狭义的诗歌中,就其韵律而言,我们也可以找到适合表现“意气”的艺术形式。例如,我们可以考察俳句和都都逸[1]的韵律与“意气”的表现之间存在何种关系。但尽管如此,在任何一种客观艺术中,“意气”的艺术表现并不是通过明确且唯一的形式鲜明地得到表达的;与此相反,主观艺术虽然难以直接表现“意气”的具体内容,只能完全采用抽象的方式来表达,但其结果,却使得“意气”的艺术表现形式更为鲜明。因而,“意气”的艺术表现形式主要应该从主观艺术,即自由艺术的形成原理中去寻找才行。

在自由艺术中,纹样同“意气”的表现存在着重大关系。那么,“意气”作为纹样的客观化又采取了何种方式呢?首先,这之中必须具有“媚态”的二元性的表现。其次,这种二元性又必须同时带有“意气地”(矜持)和“谛观</a>”的性格,并将其客观化。我们知道,在几何图形中,恐怕没有比平行线更适合用来表达二元性的图样了。两条无限延伸但又永远不相交的平行线,无疑是二元性最纯粹的视觉表现。因而在纹样中,作为纹样的条纹被视为“意气”的,那是绝非偶然的。

据《昔昔物语》[2]记载,过去普通女子都会穿金银线刺绣的窄袖和服,但游女却喜好条纹和服。虽然直到天明年间[3],武士才被正式许可穿着带条纹的服装,但到了文化、文政时代,条纹的“缩缅”已成为风流游客的最爱。在《春告鸟》中,作者曾就“客人在女主人公面前的着装”写道:“上穿深褐条纹南部缩缅外套……身披‘唐栈’[4]短外褂……带芝麻秸条纹……此外将随身物品揣进怀里,须知这才是‘意气’之趣。”此外在《春色梅历》书中,作者对米八寻访丹次郎时的服饰也有这样一段描写:“身着灰色竖纹的上田绢织,配以黑色小柳[5]紫色天蚕条纹缩缅,腰缠鲸带[6]。”那么,是否所有种类的条纹都特别显得“意气”呢?

首先应该指出,在条纹中,竖条纹比横条纹更能凸显“意气”。直到宝历年间[7],和服的条纹都只是横条纹。当时的人把条纹称为“织筋”,意思是横条纹。因此,“熨斗目”[8]质地的和服腰间的横条纹,以及所谓“取染”[9]的横条纹等,都只是反映了宝历年之前的趣味。竖条纹流行于宝历、明和年间[10],并于文化、文政时代发展成和服专用的条纹,其原因就在于竖条纹表现了文化、文政时代所追求的“意气”的趣味。

那么,为什么竖条纹比横条纹更为“意气”呢?原因之一就是竖条纹比横条纹更容易让人察觉到它是平行线。由于人眼的位置是一左一右,呈水平方向排列,以这样的左右平行的关系为基础,对于一左一右垂直方向上的竖条纹更容易察觉到;与此相反,对于一上一下、在垂直基础上平行的横条纹,双眼必须经一定的辨别才能察知它们的平行关系。换言之,基于人眼的位置,水平方向更能明确地展示事物之间的离合关系,因而竖条纹能让人清晰地意识到线条之间的平行对立,而横条纹却只有在线条的相继排列上才能使人意识到线条的延续性,这也就意味着竖条纹的特质更适合用来把握二元性的张力。

另一方面,重力的关系也是其中的理由之一。横条纹中透出一种反抗重力、向下沉稳的凝重感,而竖条纹却具有随重力下降的雨丝或柳条般的轻盈感。同时,横条纹因为向左右延伸而具备视觉上的扩大感,但竖条纹却因为上下运动而具有视觉收缩感。总之,竖条纹之所以比横条纹更具有“意气”的情趣,是因为它更明了地表现出了作为平行线的二元性,同时又更具有一种轻巧精粹的意味。

当然,横条纹偶尔也有使人感觉到“意气”的时候,但这种情况往往会受到种种特殊条件的限制。 [13] 笼目:由形似竹笼眼的图案构成的纹样;麻叶:一种由麻叶状图案构成的纹样;鳞:一种由三角形构成的纹样。

[14] 出典《周礼</a>注疏</a>》卷二十一。

[15] 出典《周礼注疏》卷二十一。

[16] 天平年间:奈良时代的年号,相当于729年至748年间。

[17] 藤原时代:指藤原家主持朝政的平安时代中期和后期。

[18] 桃山时代:指丰臣秀吉执掌政权的近20年,是日本古代中世到近世的过渡期。

[19] 参照Dessoir,Aesthetik und allgemeine Kunstwissenschaft,1923,S.361.——原注

[20] 扬卷:歌舞伎《钵卷江户紫》中的主人公。见 [42] 原载《哲学杂志》第二十四卷第二百六十四号。——原注

[43] 日本传统音乐的基本音阶可分为阴音阶和阳音阶,都节音阶即为前者,而田舍节音阶就是后者。

[44] 中国、日本、朝鲜三国古代所用的十二律之一。这十二律的中文名分别为“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冼、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日文名则为“壹越、断金、平调、胜绝、下无、双调、凫钟、黄钟、鸾镜、盘涉、神仙、上无”。

[45] 中国古代音乐中的五声之一,其余四声为商、角、徵、羽。

[46] 长呗:江户时代初期在上方(京都大阪地区)流行的由三味线伴奏的歌曲,与“小呗”相对而言。

[47] 端呗:成熟于江户时代文化、文政年间的用三味线伴奏的流行小曲。

[48] 原文:“音にほだされし縁の糸。”

[49] 原文:“梅見、帰りの、船のうた、忍ぶなら、忍ぶなら·闇の·夜は置かしやんせ。”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7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