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漫画 首页 名著 中国名著 外国名著 玄幻科幻 都市言情 历史军事 排行 免费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十一讲_西方文学史十二讲

作者:卡莱尔 字数:4336 更新:2025-01-09 14:16:47

怀疑论的终结——少年维特式的多愁善感——法国大革命

在上一讲中,我们回顾了文学中的怀疑论,一直讲到大卫·休谟,他是当时最伟大的作家,在许多方面也是最值得研究的作家。今天,我们来看一看怀疑论的终结。

把怀疑论和远在它之前的一件事相比较,比如说把休谟和但丁放在一起,你们不免会感到奇怪。休谟和但丁相隔五百年,他们两人都是各自时代最伟大的人物(两个人都在各自的社会背景下最好地成就了自己)。我之所以把他们放在一起,是想看看但丁是如何做的,休谟又是如何做的。

但丁看到宇宙中存在着一种神圣的规律,威严而又优雅地表现着自己的意志,他抓住了它;休谟在宇宙中看到的只有混乱,除了自己的存在以外,他对任何事情都持怀疑态度。但他的直觉比他的理智更真实,因此,他一直遵从自己的直觉,没有给任何人带来伤害。因为就他所写的书而言,他相信它们是有道理的,因此把写的书出版对他来说似乎是做了一件应该做的事。他的智慧除了用于写书,没做别的事情,而且,在我看来,他将自己写的书出版对人类是一个重要的贡献。

但不管怀疑论在当时,特别是在法国多么受欢迎,它只不过是人类心理的一种疾病,在我看来是一种非常糟糕的状态,至多也只能是获取知识的一种途径,因为它不是要找出什么是谬误,而是要确定什么是真理。当然,这是人类真正智慧的体现!但如果我们心中只有逻辑,认为逻辑是获得真理的唯一方式,认为一个人除非站起来,在他所在的位置上画一个记号之外,其他的一切都不存在,这是一个完全错误的、没有保证的尝试,他忘记了保持缄默是更好的办法。如果真理只有借助逻辑的展示才能令人信服,那么,我们不要它也罢。

那时,不仅非宗教信仰者持怀疑态度,人的整个心理体系都是怀疑论的,信仰基督教的人也怀疑一切,不断地用合乎逻辑的证据来证明他们教义的正确性。有试图证实的动机有何用?那些站起来行动的哲学家才是正确的。宗教也是如此,宗教貌似合理,但用逻辑论证来证明不可言说的东西只能是徒劳,不过这种习惯在18世纪流行于一切思想领域,在那一代人眼里,只有逻辑是有用的或实用的。这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试图把每一件事情都理论化。当然,为了理解一个事物,最好有一种理论做指导,但从另一方面来看这又是不可能的。例如,在我们讨论的欧洲文化历史中贯穿着一种理论,为了方便起见,我们使用这种理论,但这种理论和我们用来解释它并说明它之所以出现的理论,有很大差别。

因而,只有一种成功的理论(像我在开始演讲时所说的),那就是太阳系理论。至今为止还没有比它更成功的理论,但即使太阳系也不是完美的。我们可以说,天文学家熟悉一两个行星,但并不真正知道它们到底是什么,它们要到哪里去,也不知道太阳系是否会自己形成一个更大的什么系。简单来说,对任何一个理论有一定了解的人,知道的主要是这一点,即关于它还有许多未知的东西,还有许多谜题,它会把我们引向无穷的宇宙。一句话,他并不真正知道它到底是什么。让他以一块石头比如说他脚下的一块鹅卵石为例,他知道这是一块石头,是从和创世纪一样古老的大石块中崩裂而来的,但那块鹅卵石究竟是什么,他并不知道。

这种对任何事物都要找出一种理论的系统,我们称之为心理的迷乱状态。那个人一定被误导了,他不知道世</a>界的真相,即世界本身是真实存在的,不是一个庞大的、令人迷惑的假设;他一定被剥夺了理解它的能力,除了迷乱我没有别的词汇来描述它。一切都被放在单纯的逻辑面前,一个人无论走到哪儿都会碰到这样那样虚假的理论,甚至万物的中心也被带到道德这一层面上。关于美德和恶习有一种理论,关于责任和不负责任又有一种理论,这种做法将来会被视为一个特别的程序。我一想到这些,就越来越强烈地感到道德是人类存在的核心,人类除了尽自己的责任以外,不会再做任何别的事情。这就是生活,一个人和谐的存在——他身上的闪光点!没有人知道如何去描述它,它是人类的本质,是人类生存本身。然而,在17世纪,关于这一点也有一个理论,被归入他们称为同情心的东西里面,同情心是介于爱好和责任之间的一种必要的吸引力。由于一切精神的东西都是从看得见的、物质性的东西中推导出来的,因此我们的道德观变成了对其他人和其他事情的怜悯。

这是亚当·斯密和其他比他年长的人的信条,他把这种信条称为道德意识。它是对某些行为的天然喜欢,它是一种兴趣,并根据这种兴趣的趣味来确定事物的本质。休谟认为德行是和利己、利益一样的东西,认为一切有用的东西都是美德,认为古时的人们一旦发现某一件东西有用,就会聚在一起商讨,或者即便不聚在一起,但同意为了使社会统一,他们要庇护这些东西,因为它们对彼此都有用,并用强制的手段把它们奉为神圣的东西,这就是美德的来历。这是自古以来提出的最令人伤感的理论,简单地说,这是怀疑论的最高展示,完全否认一切非物质的东西、一切不能用逻辑来说明的东西,其结果是要说服人们他不是上帝造的。这是最没有价值的结论。把这个结论告诉给野蛮人,一位大森林里的红种人,告诉他他不是上帝造的,而只是一种物质,他会说你的结论是亵渎而愤怒地唾弃你。

不光是道德,其他的一切都是如此,世间的一切都显示出这个世界变得多么不健康,多么糟糕。一切都被放在因果框架里面,在特定物理定律、地球引力的作用下,一个东西推动着另一个东西,一种可视的、物质性的推动。世界变成了一台黯淡、庞大、不可测量的蒸汽机,就像让·保罗所说的:“宇宙变成了一团气体,上帝变成了一种力量,人世间变成了一座坟墓。”我们不理解这种错觉何以这么普遍,所有的人都以这种悲观的方式思维,对走在他们前面的人如此地轻视和不屑。但它在朝着有利于我们人类的方向发展。伏尔泰和卢梭最后战胜了一切,他们摧毁一切,但没有建设;他们攻击基督教义,认为自己是在做一件好事;他们推倒一切,烧毁一切,因为这样做他们受到欢迎,在他们背后总有人欢呼:“干得好!”但这一切都已过去,错误也被再一次承认是错误,世界到处被他们搞得一团糟,在我看来,世界在无尽的宇宙空间变成了一台巨大的蒸汽机。他们的下一代必然会看到他们处于一种非常艰难的境地,对他们来说注定要生活在这样一个充满谬误和怪物的地方,实在是难以忍受。实际上这是他们要面对的事实,这种情形导致了我们要注意的 法国大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最恐怖的事件。歌德正赶上法国大革命,认为大革命的爆发以及爆发之后许多年,“像是要把他和他熟知的一切大事”都卷进一种无边的黑暗和混乱。但最终他比同时代的任何人都更理解法国大革命,它毕竟向这个不幸的民族重新阐释了一个古老的真理,让人们看到地狱之火中燃烧着的真理。他们得到了真理。这就是怀疑论是如何终结的,而它带来了一个金光闪闪的希望,即相信如果人们按照宪法规定的去做,那么,这个世界的面貌就会焕然一新。因为他们认为就个人而言,我们每个人都很好,只需根据宪法组织起来。因此,他们根据最诚挚的心灵来组织社会,人不可能怀疑这种真诚性。以1790年的法兰西全国联盟节为例,它体现的是一种真正兄弟般的情谊、一种孩童般的纯真,人们肩并肩,眼里流淌着兄弟般情深的泪水,所有的人都宣誓要维护宪法,所有的阶层都欢呼这一壮举。对上流社会的人来说,这是最令人高兴的事情,现在他们终于有事可做了。这个消息对他们来说比对下层民众更令人欢欣鼓舞:饿死当然是很凄惨的,但无聊而死更令人难过!因此,这些人比任何时候都要高兴,这就是1790年。

两年又六个星期之后,9月的大屠杀开始了!在大革命开始的时候人们从来没有想到会有这一天,任何一个对大革命抱有好感的人都没想到会是这样。但这些人除了相信他们有责任给自己和彼此带来幸福之外,做事情时没有任何原则,那就是他们的道德观。但这并不是道德的真正内涵,一个真正有德行的人不应当期望在这儿找到幸福。我们不能奉承他,说美德就能给他带来短暂的幸福,美德还经常和肉体的磨难相连。因此,关于法国大革命的一些现象,我们总的来看是:哪儿有虚伪和愚蠢的人,哪儿就会有虚伪和谬误,我们不能把欺骗说成是诚实!

下面我们要注意的一个事实是,面对法国大革命这样一个事件,欧洲必然要抵制它,试图把它镇压下去,而且事实上欧洲也是这样做的,欧洲不能容忍这样的事情发生,欧洲有权力这样做,就像它要消灭的法国大革命有权力摧毁一切一样。对于被压迫在最底层、遭受不幸的贫苦阶层来说,他们有权起来造反,推翻压迫,他们宁愿在反抗中死去,也不愿继续忍受下去了。而欧洲不能坐视法国这样发展下去,不能坐视欧洲各国的利益那样进行分配,如果有能力的话,它有权力颠覆法国大革命。除了斗争,没有别的办法能平衡这两种权力,这是一个令人沮丧的结论!因此,欧洲各国联合起来,向法国围拢过来,想推翻法国大革命,但没能成功。他们要摧毁的是人类最基本的情感,与这种情感相伴的是古老的狂热精神的复苏,它矗立在那儿,宣布自己的存在,让欧洲深入骨髓地知道,这种精神在那儿存在着。

波拿巴完全控制了欧洲国家。他一开始还是正确的,虽然后来证明他是完全错误和荒谬的,但他对法国大革命的理解有其合理性,认为它“向有才能的人打开了大门”,而不是像西哀耶斯 注4 所说的是两个政府还是一个政府的问题那样简单。这实际上是当时任何一个好政府的目标,让每一个有才能的人发挥自己的才能,整个欧洲都在努力让有能力的人去做善事。波拿巴最后武装起来,清除极端保守分子,建立起波拿巴皇家军队。但他没干出什么好事,他卷入战争,到处抢掠别人,结果就像以前所有寻衅挑事的君主一样,法兰西彼时惹恼了每一个国家。在德国,波拿巴最后激起北欧古老传说中狂暴战士般的愤怒,终于引火烧身,法国被赶回自己的国土。因此法国大革命只是真理的大爆发,即这个世界不只是狮头、羊身、蛇尾的怪物,而且还是一个伟大的事实存在。怀疑论终结了,不管新事物何时出现,都向它们敞开了大门。

在下一讲中,我想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个新事物,我们将会看到一种新的东西正在欧洲初露端倪。

* * *

◎ 亲岑道夫(Zinzendorf):德国神学家。

◎ 实际上,《强盗》出版于1780年,《铁手骑士葛兹·冯·伯利欣根》出版于1773年。

◎ 18世纪晚期,法王路易十六命人制作了一条价值连城的项链送给王后。一位伯爵夫人为了挽回自己家族的颓势,决定利用这次机会。经过精心筹划,她差人从珠宝商那儿骗走了项链,这件事后来被揭穿。此事暴露了法国宫廷内部的腐败奢靡,成为法国大革命的导火索之一。

◎ 西哀耶斯(Sieyès):法国大革命时期政治活动家。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13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