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漫画 首页 名著 中国名著 外国名著 玄幻科幻 都市言情 历史军事 排行 免费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红楼梦的舞台_中国色彩

作者:村松梢风 字数:1535 更新:2025-01-09 14:08:52

由村上君陪同,在庙会的那一天去看了城内的隆福寺。庙会为每月的九、十、十一、十二四天。寺内到处都是各种各样的小店和戏曲杂耍。和日本的缘日没什么两样。到庙会来的人多为下层市民,这里所卖的商品、食物也都以这一阶层为对象,还有低级的江湖小戏班的演出。

不过这种小戏班的演出也有其独特的风味。入场费一般是三文铜钱。搭一个九尺见方的舞台,一半坐着伴奏的琴师,留下的另一半给演员演戏。演员一边唱,一边在台上来回做出各种动作。往后退去时,唱戏的人自己也成了乐师,敲一阵鼓,吹几下笛子。不慌不忙,悠然自在。

这种江湖戏班俗称“小班子”,意即一小班人。也叫作“野台戏”,南方称为“草台班”,都是江湖小戏班的意思。可是北京人将此称为“二黄”,而“二黄”是一种曲调名,将小戏班一律称为“二黄”显然是弄错了。

这暂且不说,从贫寒家庭的姑娘一直到上了年纪的妇人,都一排排坐在木凳上,津津有味地欣赏着这些江湖艺术家的演唱,这情景本身也别有一种风情。吸引女看客的一个戏班都是男演员,里面确有几个模样英俊的美少年。当扮演花旦的美少年拿着一竹箩在观众席上走一圈时,女看客们纷纷解开衣襟掏出铜钱来抛向竹箩中。

出了隆福寺,我们坐上洋车去什刹海。那是一个与北海相邻接的湖,湖畔夏天很热闹。湖的周围是些风雅的别墅式的宅邸。

这一带明朝时曾建有宫殿,人们说著名的小说《红楼梦</a>》的舞台便是这什刹海。从这一角度去看,什刹海就非常具有历史风情。据说湖里的水与万寿山的昆明湖一样,是以玉泉山的天下第一泉为水源的。清朝时归内务府的奉宸苑管,现已移交给市政府了。

民国以后这里便一直无人整饬,日渐荒芜,最近又重新加以修整,利用湖中的一条道路,开放作了夏季的娱乐场。

湖中的大道上种植着茂密的垂柳,柳树下是一连串的饮食店、茶馆</a>、街头艺人、杂耍摊等,十分兴旺。甚至还有用草席搭起来的演唱大鼓的小戏台。喜欢大鼓的我和村上君来到了里面,一边喝着茶一边听大鼓。艺人中有几个长得很漂亮。有一个说《红楼梦》里的“黛玉悲秋”。这是黛玉与宝玉告别后临死的一段戏,而其场所就在什刹海,仅此就令人颇感兴味。在一旁贴着公安局的布告,诸如“男女分座”、“不许叫好”,这倒也没什么,其中竟有“莫谈国是”一条,令人大感惊讶。出了这儿再往前稍行不远,路边有一捏面人的五十来岁的老人。我们站下来看了一会儿,其所制作的面人极为精妙,大不及一寸的面人做得非常像,发饰、衣裳及其他物件都依真人制作,一点点粘上去,而用来制作的工具仅是一根竹篦而已。

听村上君说,捏面人北京话叫作“江米人儿”,在北京有一个江米人儿的高手,此人曾被政府派往法国参加博览会,以其绝技惊倒了外国人。

“此人也许是那个高手的徒弟。”村上君说。

我请他做一个梅兰芳的“天女散花</a>”,他说要一刻钟,我们便利用这时间到别处去转了。湖畔有一家饭馆,据说是明代以来的老字号。房子并不古旧,但在二楼有两个年轻的女子凭栏望湖的景象宛如古典小说中的插画。

湖上有一面荷花,湖岸垂柳依依。白色的粉墙,古色古香的门,飞檐翘角。

再转回来,与梅兰芳模样一般无二的“天女散花”已做好了。

我们出了什刹海,买了门票走进了就在对面的北海公园。公园内有一家仿膳饭庄。这是一家整洁典雅的饭馆,由原为皇室御厨的人开设的,村上君说这家的烧饼为北京第一,便进去简单地用了一餐,尝了有名的烧饼。

湖对岸耸立着白塔。塔下有远帆楼、碧照楼等古建筑。这一带的风景堪称北京最佳。

我们坐上了画舫渡到了对岸。

出处同前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38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