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雍和宫
今日亦从中野江汉君(1)午际趋雍和宫一游。喇嘛寺等类,原略无兴味,否也,毋宁喇嘛寺等类,原嫌厌之至,然既为北京名胜,则固作游记之须,纵于情理,亦不可不前往一观。仆之辛苦,唯自知也。
遂乘人力车而往,车微污。至门前,果大伽蓝也。然则所谓大伽蓝者,莫不有一大殿,而此喇嘛寺则非。永佑殿、绥成殿、天王殿、法轮殿,众殿攒集,犹大户群居也。与日本寺舍异,屋顶为黄色,壁赤,台阶用大理石。且有石狮、青铜惜字塔(中土人尊崇文字,故凡书有文字之纸,拾之皆投于此塔中。此中野君之说明。即视之为不无艺术性之青铜废纸篓可也)、乾隆</a></a>帝御碑,要之,近于庄严也。
谢文节公(12)祠 此祠亦在外右四区警察署第一半日学校门内,惟不明孰为家主。薇香堂中有叠山木像,像前有纸锡、玻璃灯笼等物,余但尘埃满堂耳。
窑台 三门阁下昼寝者众。芦荻满目。中野君说明曰:北京苦力炎暑之季皆赴外省觅活,其间苦力之妻则于芦荻中卖淫云。谓时价一毛五分内外。
陶然亭 仰见古刹“慈悲净林”匾,然此等物不足论也。陶然亭天井系编竹而成,窗张绿纱且障子似护窗,?字纹,上掀,简素可爱。食名产素斋。忽闻鸟语频频,自天上来。因问侍者何物哉?答曰:请听少顷,便知乃郭公云尔。
文天祥祠 在京师府立第十八国民高等小学</a>校邻。堂内安置以木像并宋丞相信国公文公之神位。余亦惟见尘埃漠漠耳。堂前有大榆树。倘杜少陵,或当作《老榆行》乎?仆固连一发句亦未得。英雄之死,一度足矣,二度之死则过堪怜。应知诗兴到底不生者也。
永安寺 此寺善因殿被消防队用作瞭望台。衔雪茄立于殿上,紫禁城之黄瓦、天宁寺塔、美国电线杆等,历历皆可指呼。
北海 柳、燕、莲池。面此者,黄瓦丹壁,乃大清皇帝之小宅也。
天坛、地坛、先农坛 皆大理石坛,大。坛上惟萋萋芳草丛生而已。步出天坛外广场,忽闻枪声一响。因问:何哉?答曰:死刑也。
紫禁城 此乃梦魇耳。比夜天犹大梦魇耳。
* * *
(1)中野吉三郎(1889—1950),号江汉,汉学家,著有《北京繁昌记》等。
(2)南京虫,指臭虫。
(3)“洋枪匿斯”,Young Chinese,中国的青年一代。
(4)《伊吕波歌》的前两行。《伊吕波歌》系从前日本记忆假名的习字歌,由四十七个不同假名编成。
(5)段指段祺瑞,吴指吴佩孚。
(6)杨景盛(1515—1555),字仲芳,号椒山,明忠臣。因奏请远奸臣严嵩</a>,被明世祖赐死。
(7)樊增祥</a>(1846—1931),近代诗人。字嘉父,号云门,又号樊山,别署天琴老人,身云居士。
(8)日本人出版的中文报纸。1901年10月在北京创刊,初名《燕京时报》。1930年3月26日停刊。
(9)指日文。
(10)上下二册,1923年中国风俗研究会刊行。
(11)以中野江汉为中心,计划月出一书,但出六篇后解散。
(12)谢枋得</a>(1226—1289),字君直,号叠山。诗人。宋末忠臣,抗元,兵败,不屈饿死,谥文节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