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埃及。 二、埃及的沙漠。 三、古代和现代的居民,种族:克普特人、阿拉伯人、马木留克人、土耳其人、叙利亚人、希腊人等等。四、财产的分配,财政。 五、埃及在法国统治下的发展前景。 六、进军印度。
一、 埃及是非洲的一部分。它位于古代世界的中心,在地中海与印度洋之间,是与印度通商的天然的货物集散地。这是一个四面被沙漠和海洋所包围的广阔的绿洲。它的领土的位置在北纬二十四度与三十二度之间,在东经(以巴黎为起点)二十六度与三十二度之间,北临地中海,西接利比亚沙漠,南界努比亚沙漠,东濒红海及其与叙利亚分界的苏伊士地峡。埃及不需要用要塞来保</a>卫它的国境,沙漠就等于要塞。敌人只能从海路上或通过苏伊士地峡进攻它。
埃及雨量稀少。沿海地带的雨量比开罗地区为多,而开罗又比上埃及为多。1798年,开罗有一次曾下过半小时的雨。但露水却很多。冬天,下埃及的温度常下降到列氏零上两度,而上埃及则升高到零上十度。夏天,下埃及为二十六度到二十八度,而上埃及就达到三十五六度。死水和沼泽不散发任何有碍健康的蒸气,不引起任何疾病,这是因为空气特别干燥的缘故。把一块肉放在太阳下,干缩比腐烂得更快。每年6月、7月和8月间常刮北风和西北风。在这几个月中,从马赛到亚历山大港的商船在海上只需十天到十二天的时间,可是从苏伊士地峡到印度的行程,却需要六七十天。在1月、2月和3月间,常刮东南风。这个季节,就是商船从印度经亚历山大港返回欧洲的季节。干热风就是东风或南风。这是地中海地方的干热风。它使人全身不愉快和疲倦。这种干热风在沙漠中某些地方是有害的,它妨碍农业生产并损害农作物收成。
埃及是世界上最美丽、最肥沃和最有趣味的国家之一。它是科学和艺术的摇篮。在那里,你可以看到一些用人类双手创造的最巨大最古老的纪念物。如果我们懂得他们曾使用过的象形文字,那我们马上就可以知道关于社会发展初期的一些未知的事物。埃及是由:1)尼罗河流域,2)三块绿洲,3)六块沙漠组成的。尼罗河流域是它的唯一有价值的部分。如果尼罗河流入红海或在流到西延斯瀑布 [17] 以前流入利比亚,那么埃及就只能变成一个渺无人烟的沙漠,因为这条河流给它补充了雨水和雪水的不足。尼罗河是这个地方的上帝,是它们的仁慈的神,也是一切生产活动部门的调节者。它是埃及的奥西里斯 [18] ,一如</a>沙漠是埃及的蒂风 [19] 一样。
二、 埃及的阿拉伯人都是农民、贝都英人 [20] 或穆拉比图 [21] 。农民住在赐予他们的或他们自己购买的村庄里。可是他们长期地停留在野蛮状态中。在这些村庄里看不到清真寺和像样的房屋,有的只是清一色的没有木头的茅屋。这一切都使人想起沙漠和贝都英人的剽悍的性格。男人都是雄赳赳的。他们饲养马匹。他们坚强不屈,不愿忍受压迫,也不轻易缴纳赋税。他们有时和阿拉伯的游牧人殴斗。比起常常受他们欺侮的其他费拉赫 [22] 来,他们自认为是高等阶层的代表人物。不过,他们究竟是有进取心的和爱好劳动的。马木留克人从来不跟他们生活在一起。按照阿拉伯人(无论是农民或是游牧人)的看法,费拉赫是他们的臣民,而马木留克人和土耳其人则是篡夺者。
阿拉伯的穆拉比图没有武器,也没有马匹,所以必须雇用游牧人并照顾他们的需要。游牧部落或游牧人或多或少都从事农业生产,可是他们经常住着帐篷,从不住房子或茅屋。他们时常更换自己的居留地,在他们所属的沙漠上到处游牧,寻找可供自己骆驼息脚的地方和可以利用的井水。
阿拉伯的游牧人是埃及最大的一个祸根,但是,不能因此就非消灭他们不可;恰恰相反,却非有他们不可。没有他们,这个美丽的国家就不能和叙利亚、阿拉伯、各绿洲以及和森纳尔、达福尔、埃塞俄比亚、的黎波里和费赞等王国保持任何联系;没有他们,从尼罗河到红海、从克纳到科瑟伊以及从开罗到苏伊士的货运都不可能进行。如果消灭了他们,国家所遭受的损失是会很巨大的。游牧人拥有大量的骆驼、马匹、驴、牛、羊及其他家畜,这些都是埃及财富的一部分。如果没有他们,那些必须走几天路程深入沙漠中央才能采集到的天然苏打、山扁豆、树胶、芦苇和席草,就会完全损失。即使能够消灭当地的游牧人,但从阿拉伯和非洲内部将会有许多新的游牧部落去占领这个地区,因为这个地区正是那些游牧部落垂涎的地方。这就像1800年尼罗河泛滥发生大水灾的情况那样,当水灾消息传到中非洲时,许多部落就经历远达五百法里的行程,赶到这个被罕见的水灾所淹没的沙漠中来,建立野营,从事播种营生。埃及的阿拉伯人部落反对外地人来他们的领地上居住。因此,他们不得不常常和外来人搏斗。他们这种反抗阻止了大沙漠中一些部落的迁移。要消灭游牧人就等于岛上居民看到大多数海船常被海盗利用,因而想消灭所有海船一样。当人们用坚决和公平的办法治理埃及时,阿拉伯人就顺服了;每个部落都对自己的一部分沙漠和与其毗连的疆界负责。这个公平的王国消灭了滥用权力现象,那些部落就像小诸侯一样保障国家的安宁,而不去破坏它。
阿拉伯人的归服,对埃及的繁荣有很大的意义,这是埃及进步的先决条件。为了使阿拉伯人归服,必须:1.占领所有绿洲和水井 ;2.组织若干骆驼骑兵团,训练他们,使他们惯于长年累月地居住在沙漠中而不回尼罗河流域来;3.设立庞大的行政机关和法庭,以便办理案件,惩处和监督各游牧部落。这类组织的基础在1799年就奠定了。首先是建筑两种类型的塔楼。 [2] 阿斯旺附近尼罗河上的石滩。——译者
[3] 奥西里斯是古代埃及宗教中的水和植物之神,据神话传说,她在秋天死去,春天复活。——译者
[4] 蒂风是希腊神话中的喷火怪物,它曾和宙斯对抗,被贬入地狱。宙斯在它身上压了一座大山,它有时在山下微微滚动,因而产生地震。——译者
[5] 即游牧人。——俄文版编者
[6] 穆拉比图是北非伊斯兰教苦行者所组成的从事宗教团体的成员。——译者
[7] 农民。——俄文版编者
[8] 舍伊赫是阿拉伯游牧部族的首领和农村中的长者称号,埃及等国某些伊斯兰教派的教长也称舍伊赫。——译者
[9] 即穆斯林法的专家。——译者
[10] 地主和商品包销人。——俄文版编者
[11] 伊斯兰教的教长。——俄文版编者
[12] 村长。——俄文版编者
[13] 约瑟夫·弗拉维生卒年大约为纪元35至95年。——俄文版编者
[14] 征服埃及的阿拉伯人(阿姆尔·伊纳耳·阿萨)的法文名字。——俄文版编者
[15] 1922年以前近东许多国家的君主的称号。——译者
[16] 即大苏丹。——译者
[17] 到麦加朝圣者的警卫队长。——俄文版编者
[18] 第八位空缺。别伊数目常常不够二十四个,他们的地位也不是固定不变的。——法文版编者
[19] 高级的神学家。——俄文版编者
[20] 即乡村领主。——译者
[21] 某些东方伊斯兰教国家统治者的称号。——译者
[22] 世袭领地。——俄文版编者
[23] 土地单位面积。——俄文版编者
[24] 分配给参加侵略埃及的土耳其人的土地。——俄文版编者
[25] 谷物重量单位。——译者
[26] 小钱币。——俄文版编者
[27] 托勒玫王朝(或称拉哥斯王朝)是纪元前305至前30年希腊文化末期统治埃及的王朝。第一个代表人物为托勒玫一世,是马其顿王亚历山大的统帅。——译者
[28] 中世纪时某些近东国家的高级官吏。——译者
[29] 这里可能是著者笔误,因为亚历山大城位居非洲。——俄文版编者
[30] 河船。——俄文版编者
[31] 随拿破仑抵达埃及的法国工程师,拟订了开凿运河以沟通尼罗河与红海的计划。——俄文版编者
[32] 法国南部的城市,比斯开湾的港口。——译者
[33] 印度孟买省中部的民族。——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