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1 详见Steven Lukes,émile Durkheim:His Life and Work ,New York,Harper & Row,1972,pp.617-618。
注2 参见Marcel Fournier,émile Durkheim :1858-1917 ,Paris:Librairie Arthème Fayard,2007,pp.528-529。
注3 参见“人性的二重性及其社会条件”,《乱伦禁忌及其起源》(《涂尔干文集》 注5 参见前引《社会分工论》中译本。
注6 Rietschel,Markt und Stadt in jhrem Rechtlichen Verhaltnis ,p.193,转引自本书。
注7 亦参见《孟德斯鸠与卢梭》,《涂尔干文集》 注9 在涂尔干的理论中,政治学说中的“代表”和宗教学说中的“表现”(或“表象”)为représentation这同一个概念。
注10 此处可参见《社会分工论》 注35 Stuart Mill,Political Economics ,vol.1,7th Ed.,p.270.
注36 Stuart Mill,Political Economics ,vol.1,7th Ed.,p.273.
注37 Stuart Mill,Political Economics ,vol.1,7th Ed.,p.281.
注38 Kant,Princ.of Priv. Right ,para.vi.(参见《法的形而上学原理》(沈叔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中“物权的原则”一章。——中译注)
注39 Kant,Princ.of Priv.Right ,para.vi.
注40 Kant,Princ.of Priv.Right ,para.viii.
注41 Kant,Princ.of Priv.Right ,para.viii.
注42 Kant,Princ.of Priv.Right ,para.viii.
注43 Kant,Princ.of Priv.Right ,para.xiv.
注44 Kant,Princ.of Priv.Right ,para.xv.
注45 Kant,Princ.of Priv.Right ,para.xv.
注46 Kant,Princ.of Priv.Right ,para.xv.
注47 Kant,Princ.of Priv.Right ,para. ix.
注48 Kant,Princ.of Priv.Right ,paras. xv-xvii.(此处参见前引《法的形而上学原理》,第80页。——中译注)
注49 Wurtz,VI,344.(书名不详。原文如此。——中译注)
注50 Manou ,VIII,245.
注51 罗慕洛(Romulus)为罗马城的缔造者。在罗马城建筑城墙时,与兄弟罗穆斯(Romus)发生了争执,结果罗慕洛杀死了罗穆斯。——中译注
注52 根据达尔林普尔(A. W. Dalrymple)的说法,增添也有可能包括提供劳动。——英译注
注53 参见arias,Précis de droit romain 。
注54 这里的年代是按照A.U.C.来计算的。A.U.C.是ab urbe condita的简写,为罗马建城之日,即公元前753年。原文中的年代为688A.U.C.,可换算为公元前65年。——中译注
注55 即674 A.U.C.。——中译注
注56 参见arias,Précis de droit romain 。
注57 此处的手稿很难辨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