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漫画 首页 名著 中国名著 外国名著 玄幻科幻 都市言情 历史军事 排行 免费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六章 理想化意象_我们内心的冲突

作者:卡伦·霍妮 字数:2337 更新:2025-01-09 13:33:16

通过讨论神经症对他人的基本态度,我们知道了他用以解决冲突的两种主要方式,或更确切说,是应付冲突的方式。其中一个在于压抑人格的某些方面,将其对立面置前;另一个是使自己与他人保持一定距离,使得冲突无从发生作用。这两个过程都能使个体感觉到统一性,使他能够有所活动,即使他牺牲巨大。[1]

这里所要描述的是神经症患者的进一步尝试,即创建一个意象,使自己相信自己是这个样子的,或他当时觉得自己能够或应该是这样子的。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这个意象往往在很大程度上脱离了现实,尽管它对他生活的影响是真实存在的。更重要的是,它往往具有讨他欢心的性质,就像《纽约客》中的漫画所证明的那样,很多中年妇女在镜子中看见自己是一个苗条的少女。理想化意象的具体特征取决于人格结构,也随人格结构而有所不同:可能突出的是美好,或权力、智力、天赋、圣洁、诚实或随心所欲。准确地说,从这个词的本意来看,这个意象是不切实际的,它使人妄自尊大,尽管自大与傲慢是同义词,但自大意味着妄称自己具有自己所不具备的品质,或具有自己所没有的能力。而且这个意象越是不现实,就越使人脆弱,使人渴望外界的肯定和认可。我们并不需要证实自己的品性,但一旦有人质疑这种虚假的声明,我们就会极为敏感易怒。

我们可以观察到,这种理想化意象在精神病的自夸妄想中最为露骨;但在神经症中,这种意象的性质在原则上如出一辙。虽然幻想的成分更少,但对他们来说可能同样真实。如果我们把脱离现实的程度视为区分精神病和神经症的标志,我们可能会认为理想化意象是神经症中精神错乱的表现。

理想化意象在本质上是种无意识现象。尽管他的自我膨胀可能即使是在没有经验的观察者看来也是最为明显,但神经症患者依旧没有意识到他正在将自己理想化。他也不知道这些品性汇集在一起有多古怪。他可能隐约觉得自己的自我要求高,但他错把这种完美主义的苛求当作真正的理想,所以绝不会质疑这些要求的正当性,还引以为傲。

他创造的意象如何影响他对自己的态度是因人而异的,而且绝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兴趣点。如果神经症患者的兴趣在于使自己相信他就是他的理想化意象,他就会相信自己真的是天才、是精英,他的瑕疵都是天赐。[2]如果他关注的是现实自我,通过与理想化意象比较而严重鄙视现实自我,妄自菲薄就会处于明显地位。由于被贬损的自我与理想化意象一样脱离现实,所以可以称其为被藐视的意象。最后,如果他关注于理想化意象与现实自我的反差,那他所能意识到,以及我们所能观察到的,就是他不断尝试克服差距,不断鞭策自己尽善尽美。这样一来,他就会喋喋不休地重申“应该”这个词。他会向我们唠叨他应该怎样觉得、他应该怎么想、他应该怎样做。他相信自己实际上是可以尽善尽美的,只要再对自己更严格、更自控、更机敏、更谨慎周到,这就暴露了他骨子里和天真的“自恋”的人一样相信自己本是完美无缺的。

相较于真实可靠的理想,理想化的意象是静态的。它不是他追求成就的目标,而是他所尊崇的固定信念。而理想是动态的,它唤起趋近理想的动机,它是成长和发展不可或缺的宝贵动力。理想化意象是成长的决定性障碍,因为它要么否认缺点,要么只是谴责缺点。真正的理想使人谦虚,而理想化的意象使人骄傲。

不管如何定义,这个现象已经公认已久。有史以来的哲学著作都提到过。弗洛伊德将它引入神经症理论,赋予其不同的名称:自我理想、自恋、超我。它构成了阿德勒心理学的中心论题,被描述为追求优越。如果详细阐述这些概念与我的异同,[3]那就离题太远了。简而言之,所有这些概念都只涉及理想化意象的某一个方面,而没有把它看作一个整体来看。因此,尽管除了弗洛伊德和阿德勒,还有很多其他作者(例如弗朗茨·亚历山大、保罗·菲德尔、伯纳德·格鲁伊克和厄内斯特·琼斯)都评论和探讨过这个问题,但都没有认识到这个现象的全部意义及其功能。那么,它的功能是什么呢?显而易见,它满足了至关重要的需要。不管作者在理论上的解释有多不同,他们都认同一点,即它相当于神经症的要塞,难以动摇,甚至难以削弱。例如,弗洛伊德认为这种根深蒂固的“自恋”态度是治疗中最为严重的障碍物。

首先,理想化意象最基本的功能或许就是取代了现实中的自信和自尊。一个最后成为神经症的人,几乎没有机会建立起原始的自信,因为他曾遭受到毁灭性的经历。这种自信即便是有,也会在神经症发展过程中进一步削弱,因为自信所必不可少的条件危如累卵。三言两语很难说清楚这些条件。最重要的因素是情感精力的活力与有效性、个人真实目标的发展和主宰自己人生的能力。不管怎样,只有当这些东西可能遭到破坏,才会发展出神经症。神经症倾向会损害自主性,因为这样一来,一个人是被驱使,而不是做自己的驱使者。而且,神经症患者对他人的依赖性一直在持续削弱他决定自己道路的能力,不管依赖的形式是什么——盲目反抗、盲目追求优越、盲目需要远离他人都是依赖他人的形式。再者,通过抑制各方面的情感精力,他使这些精力彻底失去作用。所有这些因素都使得他不可能发展自己的目标。最后一点也很重要,基本冲突使他内心有分歧。神经症患者因此被剥夺了实质性的基础,所以必须夸大自己的重要性与权力感。这也是为何理想化意象永远都带有觉得自己无所不能的想法。

[5]在那个双重人格的经典例证中,即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的《化身博士》,主要思想就是围绕着人性冲突元素分离的可能性。认识到内心善恶分裂得有多么彻底之后,哲基尔医生说:“从很早以前……我学会了愉悦地思考这些元素的独立问题,就像做一场可爱的白日梦。我告诉自己,如果每个元素只待在单独的身份中,生活便如释重负。”

[6]参见第十二章,施虐倾向。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16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