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漫画 首页 名著 中国名著 外国名著 玄幻科幻 都市言情 历史军事 排行 免费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二十一章 全书总述与结论_人类的由来

作者:达尔文 字数:9262 更新:2025-01-09 13:32:38

主要结论:人类是从某种低级类型传下来的——发展的方式——人类的谱系——种种理智的与道德的能力——性选择——结束语。

为了便于读者追忆本书中各个比较重要的论点,一个简短的总述也就足够了。上文所已提出的种种看法里,有许多是属于高度的臆测性的,而有一些前途将无疑会被证明为是错误的。但对于每一个看法,我为什么单把它提出来,而不提别的,我是把理由都说了的。为了要看进化的原则对于人的自然史中若干比较复杂的问题能不能有所发现,能有多少发现,我认为这样一番尝试似乎是值得的。对科学的进步来说,错误的事实有着高度的危害性,因为它们往往长期以讹传讹,得不到纠正,而有一些证据来支持的错误的看法则害处不大,因为人们全都有益地喜欢把这种错误指证出来,而一经指出,引向错误的途径之一便从此堵塞,而引向真理的道路往往在同一个时候开辟出来了。

本书所已达成的主要结论,也是许多有着足够的专长来作出健全判断的自然学者如今也都主张的结论,是:人是从某一种在组织上不那么高度的形态传下来的。衬托着这个结论的一些基础是永远不会动摇的,因为人和低等的动物相比,在胚胎的发育上,既有着密切的相似性,而在结构和素质上,又有着无数的相似之点,其中有高度重要的,也有微不足道的,例如人体上所保留的种种遗留而发育不全的器官,以及间或发生的一些变态的返祖遗传的现象——都是无可争辩的事实。这些事实是我们早就知道了的,但直到最近以前,它们对于人的起源,丝毫未能有所说明。现在,我们用了我们所已有的全部有机世界的知识所给我们的眼光,再来看看它们,它们的意义就十分明确了。如果我们把这一宗一宗的事实和其他一些事实,诸如同一生物群中各个成员之间亲缘关系的远近、它们过去和现在在地理上的分布,以及它们在地质地层里出现的先后承接,结合起来而加以考虑,伟大的进化原则就一清二楚和坚定不移地屹立起来了。若说所有这一切事实说的都是假话,那是无法相信的。一个人只要不像野蛮人那样;不再满意于把自然界的种种现象看做各不相连,他也就不会再相信,人是造化中和其他创造不相联系的一度创举的产物。他也就不得不承认,随便举个例子吧,人的胚胎和狗的胚胎之间的密切相似这一事实,其中包括头颅、四肢的构造,以及整个的躯体骨架,不论用途如何,和其他哺乳动物都有着同样的格局,也包括各种不同的结构的间或重新出现,例如有若干根肌肉,对人来说,在正常情况下是没有的,而就四手类所有的物种来说,却是全都有的,此外还有大量可供类比的事实——全都再清楚没有地指向这样一个结论,就是人和其他哺乳动物是同属于一个共同祖先的不同支派的后裔。

我们已经看到,人,在他的身体的一切部门上面,和在他的心理能力上面,都不断呈现出个人的差别。这些差别或变异,和比较低等的动物的变异,似乎都是由同样而普遍的一些原因所引起,而又遵循着同样的一些法则。人也罢,低于人的动物也罢,在它们中间通行着相类似的一些遗传法则。人在数量上的增长率倾向于比他的生活资料的增长率为快,因此,他时常要受到一番严酷的生存竞争的折磨,而自然选择或自然淘汰就会在它威力所及的范围以内建成它所能达成的效果。自然选择进行工作,不一定要依靠世代相传的一些同性质的特别显著的变异,个体身上一些轻微而波动不定的差别已经是足够了的。我们也没有任何理由来设想,认为在同一个物种之中的一些个体,身体组织的一切部门都倾向于向着同样的一种程度发生变异。我们也许确实感觉到,身体上某些部门的长期持续使用或废置不用所产生的遗传影响,对自然选择的趋向会起不少的作用,用与废走向哪里,选择也就趋向哪里。过去有过重要作用而后来说不上再有什么用处的某些身体上的变化是长期地世代嬗递而不消失的。如果身体的某一部分发生变化,一些其他的部分,通过相关的原理,也随之而发生变化,我们在相关的畸形方面就可以找到许多这一类奇特的例子。变化所以发生的缘由,有些也许可以归到生活环境中一些条件的直接而具体的作用,例如,食物的充足、气候的炎热或空气的湿润;而最后,不少特征,有的在生理上很不重要,有的却也很有些分量,是通过性选择才取得的。

无疑地,以我们有限的知识看来,人和每一种其他的动物一样,具备着一些现在和早先似乎都是全无用处的结构,就一般生活情况来说没有用,就两性之间彼此的关系来说也没有用。这一类结构,解释起来,既不能说是由于任何形式的选择,也不能说是由于这些结构所在的身体部分的用进废退的遗传影响。不过,我们知道,有许多异乎寻常而又特别显著的结构上的奇形怪状不时在我们的家畜或人工培养的植物里出现,它们所由发生的原因我们还不知道,只知道如果这些原因活动得更为一律的话,则这些特点便会成为一个物种中所有的个体所共有的东西。今后我们可以希望对这一类不时出现的变化所由发生的原因有所了解,特别是通过对畸形的研究这一途径,因此,厚望是寄托在实验学家的辛勤劳动身上,达瑞斯特(甲179)先生的工作便是一例。 [1] 现下我们只能一般地说,尽管新的和变动了的环境条件对多种多样的有机变化的激发,肯定起着一些重要的作用,每一个微小的变异和每一种畸形所以发生的原因,寄寓在有机体素质内部的,比起在周围条件的性质方面的来,却要多得多。

通过刚才所列举的手段,也许还要加上一些我们如今还没有发现的其他手段,人终于被提升到他目前的地位。但自从他达成人的级位以来,他又分化成为若干界限分明的种族,或者叫得更恰当些,若干亚种。有些亚种,例如尼格罗种(黑人种)和欧罗巴种,是分得如此的清楚,使得一个自然学者,如果面前仅仅看到这两种人的标本,而别无其他的参考资料的话,无疑会把他们看做分属于两个不同的良好而真正的种。尽管如此,所有的种族,在那么多的哪怕是不关紧要的结构的细小节目之上,也在那么多的心理特征之上,都是不约而同,这种共同的程度,除了从一个共同的祖先遗传而来这一层而外,是再也无法解释的,而一个有到这些身心特征的共同祖先,也许就配得上称为人,够得上人的级位。

我们决不能这样设想,人种的某一个亚种与其他亚种的派分而出,乃至所有的亚种从一个共同的祖系派分而出,可以追溯到任何单一的一对祖考和祖妣身上,事情恰恰与此相反,在变化过程的每一个阶段里,凡是对周围的生活条件适应得更好些的个体,无论适应的方面与程度如何,比起适应得差些的个体来,总会有更大的数量生存下来。人们对动植物进行育种选种,如果所采取的方法不是有意识地专挑几个个体,而是把所有优胜的个体全都保留下来作为育种之用,而把低劣的搁置不问;上面刚说过的自然变化过程便和这样一个育种的过程很相像了。人就是这样慢慢地,但却也是扎实可靠地,使他自己的种系发生变化,而于不知不觉之间形成了一个新的血统。其他不通过选择而取得的变化,情况也是如此,这些变化的产生,有的是发乎有机体的本质的变异和环境条件的作用,有的是由于生活习惯的改变,而无论变化的由来如何,情况是,生活在同一地域以内的许多个体之中,没有任何一对相配的个体会比其他的各对变化得多出许多,这是因为通过自由交配,所有的个体都在不断进行着混合的缘故。

通过对人的胚胎结构的一番考虑,包括他所表现的种种可以和低于他的动物相类比的所谓同原的器官或结构、他所保留的一些遗留而发育不全的器官或结构,以及在他身上可能发生的一些返祖遗传的现象,我们,加上一番相像,就有可能部分地追忆到我们早期的祖先们所原有的状态,和有可能把他们大致不差地安放在动物系列中应有的地位之上。这样我们也就认识到,人是从一只有毛、有尾巴的四足类或兽类动物传下来的,而在习性上可能是树居的,并且是旧大陆上的一个居住者。如果一个自然学者有可能检查到这只动物的全部结构而加以分类的话,它就会被毫不犹豫地纳入四手类(乙816)或猿猴类之内,一如</a>比它更为古老的一个祖先,即新、旧大陆全部猴类的祖先被纳入那样。四手类和一切高等哺乳动物(乙597)有可能是从一种古老的有袋类(乙600)动物派生出来的,而此有袋动物则通过一长串的繁变不同的动物形态,可以追溯到某一种近似两栖类(乙27)的动物,再由此向前追溯,便要追溯到一种类似鱼的动物了。回顾荒远难稽的太古,我们也可以看到,所有脊椎动物的共同祖先一定是个水居动物,有着鳃的装备,雌雄同体,而身体中最为主要的器官(诸如脑和心脏)发展得还不完全,甚至根本没有发展。这种水居动物和现有的水居动物相比,似乎是与海鞘(乙99)的幼虫有着比我们所知的任何其他动物形态或类型更多的相像之处。

在我们身不由己地达到这样一个关于人的起源的结论之后,在我们面前呈现的最大的难题是我们的高标准的理智能力和道德性情又是怎样来的这一个问题。但凡属承认进化原理的人一定会看到,高等动物的心理能力和人的比较起来,尽管在程度上如此高下不齐,在性质上却同属一类,因此,低的就有向高处推进的可能。即如,在心理能力上,一只高等类人猿与一条鱼之间,或一只蚂蚁和一只鳞翅类昆虫之间的差距是极其大的,然而它们的发展却并不提出任何特殊的困难;原来,即以我们的家畜为例,心理能力是肯定会发生变异的,而变异是遗传的。谁也不怀疑,心理能力,对自然状态中的动物来说,是极关重要的东西。因此,通过自然选择,它们有着向前发展的种种有利条件。同样的结论可以引申而适用到人;对于人,即使在很荒远的古代,这些能力是万分重要的,具备了他们,人才能发明和使用语言,才能制作武器、工具、圈套,等等,而通过了这些,又加上他们在社会习性方面所得到的协助,人才在很久以来在一切生物之中,成为最能主宰的力量。

一旦半属艺术、半属本能的语言开始通用之后,理智的发展就跨进了一大步,因为语言的持续使用会影响大脑发生反应而产生一番遗传的影响,而这又转而反应到语言的使用,使逐步趋于完善。像腊埃特先生 [1] 曾经很好地说过的那样,人的大脑,无论和他自己的躯干相对来说,或者和低于他的动物相比较来说,是特别大的,其主要的原因可以归结到某种简单形式的语言的使用——语言是台奇异的机器,会在各种各类的事物和品质上粘贴不同的符号,从而激发仅仅是感官所得的诸般印象所永远不能引起的一连串一连串的思想,或即使引起一些,也是些有头无尾,无法追踪下去的活动。人的一些较高的理智能力,诸如推理、抽象、自觉等等的能力有可能是从其他的一些心理能力不断地改进与练习而发展起来的。

道德品质的发展是一个更为有趣的问题。这方面的基础要到社会性的一些本能中去寻找,而所谓社会性的本能也包括家庭中的伦常关系在内。这些本能是高度复杂的,而就低于人的动物来说,它们为某些具体的动作指出了一定的趋向,但其中较为重要的一些因素不外乎爱和另一种分明而觉察得出的情绪,同情心。赋有社会性本能的动物能在相处之中感到伴侣的乐趣,危险当前,能彼此警觉,并多方面地互相保护,互相帮助。这些本能的表现并不扩充到物种的全部的成员,而只限于属于同一个聚居区以内的一些个体。它们既然对有关的物种有着很大的好处,一切理由似乎说明有关的物种会通过自然选择而取得它们,作为遗传品性的一部分。

天地间一个有道德性的生物和其他生物不同,它懂得回顾它过去的种种行动和这些行动的动机——也就是懂得对某些动作与动机表示同意,而对另一些表示不同意;而人在天地间的一切物体之中是唯一配得上称为有道德性的生物这样一个事实就构成他和低于他的各种动物之间的一切区别之中的最大的区别。但我在上文dog),如果会对它过去的操行作出反省的话,就会自怨自艾地说(事实上我们是这样说到它的),我本应该指向那只野兔,而不应该屈从于想猎获的一时欲望的引诱而把它猎取了下来。

社会性的动物在一定程度上要受到一种愿望的推动,来为它们聚居区里的成员出些一般性的彼此协助的力量,但更为普通的是,它们得做出某些具体的行动来。人也受同样的一般性的愿望的驱策来帮助他的同类,但他在这方面几乎没有什么特殊的本能可言,甚至可以说一个都没有。这是他和低于他的动物不相同的。还有不相同的一层是,他有能力用语言来表达他的欲望,语言就这样地成为所责成于他而他所能提供的助力的导引。人所由为他的同类提供协助的动机也有许多变化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不再单单由一个盲目的本能性的冲动所构成,而是多方面地可以被他的同类的称赞或责怪所影响。称赞或责备的施与受两者俱建立在同情心之上,而我们在上文已经看到,这一情绪是各个社会性本能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不错,同情心,是作为一种本能而取得的,但它也可以通过练习或习惯而得到不少的加强。既然所有的人都为自己谋求幸福,那么,人们对种种行动和动机所提出的赞许或责备就有了依据,就是它们能否导向幸福这一目的;而幸福又既然是人类共同的好生活的一个精要部分,那么,绝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这一原则便间接地提供了一条接近于稳妥的标准,可以作为判别是非之用。在推理能力向前推进和经验逐步累积的同时,人们认识到了某些操行路线或作风对个人的品格,乃至对大众的利益的一些更为深远的影响,于是一些独善其身的品德就进入了舆论或公议的范围,从而受到称誉,而与之相反的德操,则受到谴责。但在文明不甚发达的民族里,推理往往错误,许多不良的风俗和粗鄙的迷信也就进入了公众舆论的范围,从而作为高尚的品德而获得推崇,而反之,对此类风俗与迷信的违反则成为严重的犯罪行为。

一般总是把道德能力比理智能力看得高些,认为有着更高的价值,而这也是恰当的。不过我们应该记住,心理的活动,由于它能生动地追忆过去的种种印象,对良心的所由兴起来说,其为基础之一,尽管是 但还有比这更奇怪的,在我所知的自然史里,没有比百眼雉(Argus Pheasant)的母雉的鉴赏能力更为出奇的了。在这个雉种里,公雉两翅上的羽毛呈现着许多由浅入深的球臼扣合型的关节状的圆斑,极其精美,而总起来又构成一片漂亮的图案。母雉所欣赏的就是这片圆斑图案。凡是相信自从上帝创造他的日子起,这只公雉就一直具有像今天这样花色的人一定得承认,上帝把这些奇美的羽毛赋给他,确乎是专门为了打扮他,因为这些羽毛对飞行反而是个累赘,又因为一到求爱的季节,公雉确乎把它们抬出来卖弄一番,而卖弄的姿态又是十分奇特,为这一物种所独有,等到求爱季节一过,这一套却又全都收拾了起来。既然如此,则这个人还须进一步承认,上帝在创造母雉的时候,也一定把欣赏这一类装饰品的能力赋给了她。我也承认这些,唯一不同之点是在信念方面,我则相信,公的百眼雉的美丽是通过母雉,在许多世代之中,不断挑取装饰得更为美好的公雉,而逐渐取得的。而母雉的审美能力则通过练习与习惯也逐步获得了进展,像我们自己的鉴赏能力逐步得到改进一样。何以知道这类变化是逐步取得的呢?幸运的是,在公雉两翅上今天还保留着几根未经变化的羽毛,使我们不难清楚地追踪一下,一些朴素的小圆点,加上陪衬在一边的几道暗黄色的浅晕,是怎样一小步一小步地向前发展,而终于有可能达成今天奇美的球臼扣合型的关节状的圆斑所构成的花色来的,而实际发展的过程大概也确乎是这样。

哺乳、鸟、爬行、鱼各类动物的雌性能领略雄性的美丽,肯定地说明她们的鉴赏力是高的;但为什么这样高,又为什么在审美标准上大致和我们自己的很相符合,这一种能力究竟是怎样取得的——对这些问题的答案是不是真像上文所说的那样,这即使在已经接受进化原理的人,也还感觉到很难接受。这样的人应该回想一下,在全部脊椎动物的系列里,上自最高的成员,下至最低的成员,大脑的神经细胞都是从这一庞大的动物界的共同祖先那里派生出来的。因为这样我们才可以看到,无论种类如何不同,无论彼此之间的界限如何分明而各不相涉,某些心理能力的发展却采取了几乎是同样的方式和达到了几乎是同样的程度这一过程究竟是怎样来的。

本书的读者,如果把专门讨论性选择的各章都读过一遍,当能作出判断,我所达成的若干结论所得到的证据的支持究竟充分到什么程度。如果他接受这些结论,我想他会把它们引申到人类身上,而不至于有阻碍不通的地方。在这里,再把我不久以前已经说过的重复说一遍——说明性选择是用什么方式在人的身上,男人身上和女人身上,显然发挥它的作用,从而使两性之间在体格上与心理上都发生了区别,又使各个种族之间在各方面的特征上也呈现了差异,以及使这些种族和他们古老的、在组织上更为低级的祖先之间也有了不同——是没有必要的了。

凡是承认了性选择的原理的人会被带领到这样一个引人注目的结论,就是,神经系统不仅调节着身体上绝大多数的现有的机能,而且也间接地影响身体上各种结构以及某些心理品质的前进的发展。勇敢、好斗、毅力、体力、身体的大小高矮、各种攻守用的器官、声乐和器乐的器官、各种鲜明的颜色以及装饰用的附带结构,都通过进行挑选时所使出的力量,通过恋爱和妒忌,通过对声音、颜色或形态之美的领悟,而为这一性别或那一性别的个体所取得,而这些心理上的能力一望而知地有赖于大脑的发展。

人在对他的马、牛、狗进行配种之前,总要不遗余力地把它们的性格和谱系仔细察看一番;但一到他自己的婚姻,却极难得、或从来不肯费上任何这一类的心思。尽管由于他高度地欣赏心理上和道德上的种种优美的品质,他要比这些低于他的动物卓越得多,但就驱使他走上婚姻之路的一些动机而言,他却和不受人工驯育的限制而得以自由选偶的这些动物几乎是一样的。然而人的配偶选择却是另一路的,对他有着强烈的吸引力的未必是一些优美的品质,而是单纯的财富或社会地位。但通过真正的选择,他对他的后代,不仅在身体的素质和形态方面,而且在理智和道德的品质方面,是可以做出一些成就来的。无论男女,如果在身体方面或心理方面有着显著程度的缺陷,便应该自己克制,放弃结婚;但在遗传的一些法则彻底地被人发现以前,这一类的希望是乌托邦一路的空想,即便是部分地加以实现也是不可能的。任何人能向着这个目的出一点力,就算是有了良好的贡献。有一天人们对育种和遗传的一些原理有了更好的了解,我们将不再听到议院里不学无术的议员先生们,用着嘲笑的态度,把确定近亲结婚是否对人有害的这样一个调查研究计划推出院门之外了。

人类幸福的推进是一个极为错综复杂的问题:为未来的子女设想,凡是没有能力养育他们而无法使他们免于赤贫生活的人全都应该放弃结婚,因为贫困不仅本身是件大坏事,而且通过对婚姻的率意进行,不负责任,倾向于滋长更多的贫困。在另一方面,像高耳屯先生说过的那样,如果能深思远虑的人回避结婚,而凡事漫不经心的人却结了婚,则社会上较差的成员势将取较好的成员而代之。人像其他每一种动物一样,其所以能达到他今天的崇高的地位,无疑地是由于,继他的快速繁殖之后,他曾经阅历过一番生存竞争,而如果他指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话,怕还需在严酷的竞争之中继续受些折磨。要不然,人将沉沦</a>于怠惰懦弱,而天赋比较好的,在生活的斗争中,比天赋差的未必取得更大的成功。因此,我们的自然增长率,尽管目前正引向许多明显的弊病,还无论如何不宜于降低得太多。人人应当有公开竞争的机会,而最有能力的人不应当受到法律和习俗的限制,使其不克做到最大的成功和养育最大数目的子女。过去的生存竞争虽然重要,而就在今天,也还并不是不重要,若就人性中最高的一部分的发展而言,还有比它更为重要的一些力量在。各种道德品质的进展,直接间接通过习惯、各种推理的能力、教导、宗教等等的影响而取得的,要比通过自然选择而取得的多得多。不过我们可以有把握地把各种社会性本能的出现归功于自然选择而这些本能又为道德感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本书所达到的主要结论,即,人是从某种在组织上比较低级的形态传下来的,我抱憾地想到,对许多人来说,将是不合脾胃的。但我们是从半开化的朴野人传下来的,这应该是无可置疑的了吧。我将永远不会忘记,当我在一处荒凉而破碎的海岸上,第一次看到一队火地人(Fuegian)的时候所感觉到的一阵惊诧的心情,因为当时立刻涌上心头的想法是——原来这就是我们的祖先。这些人真是一丝不挂,全身涂上颜料,又长又乱的头发纠缠成许多结子,陌生人在他们中间所引起的激动使他们口流白沫,他们的神情是旷野、张皇而狐疑的。他们几乎没有什么手工艺,并且,像野兽一样,抓到什么就吃什么,他们没有政治组织,除了他们自己的小部落中人以外,对谁都可以加以残杀。任何在自己的本土见到过一个野蛮人的人,如果被迫而不得不承认在他自己的血脉里也未尝不流动着一些比他自己更为卑微的人的血液,他不会感觉到太多的羞辱。但就我个人而言,如果要我在猿猴类祖先与野蛮人祖先之间作一抉择的话,我宁愿认猿猴,而不愿认野蛮人。有一些真实的故事说一只英勇的小猴子,为了救他的看守者,冒了自己的生命危险和它的可怕的敌人周旋,又说一只年老的狒狒从山上直冲而下,从一伙惊愕而措手不及的猎犬中间,胜利地把它的年轻的同伴抢了回去。而野蛮人呢?他拿虐待敌人、看敌人的婉转哀号自己开心,他用生人作为祭品,他没有心肝地维持着溺婴的恶俗,他把众多的妻子作为奴隶看待,他不识廉耻为何物,他被一些最粗鄙不堪的迷信弄得失魂落魄。

人这样地兴起而攀登了生物阶梯的顶层,固然并不是由于他自己有意识的努力,但若他为此而感到几分自豪,也是可以理解而受到原谅的;这样地兴起,而不是一开始就现成地被安放在地面上这一事实会给他希望:他还可以提高,提向遥远未来中的一个更大的幸运。但我们在这里所关心的,不是希望与恐惧之类,而只是真理,我们的理性能容许我们发现多少,我们就关心多少,而我也尽力地加以证明了。不过我以为我们总得承认,人,尽管有他的一切华贵的品质,有他高度的同情心,能怜悯到最为下贱的人,有他的慈爱,惠泽所及,不仅是其他的人,而且是最卑微的有生之物,有他的上帝一般的智慧,能探索奥秘,而窥测到太阳系的运行和组织——有他这一切一切的崇高的本领,然而,在他的躯干上面仍然保留着他出身于寒微的永不磨灭的烙印。

原注

[1] 《关于自然选择的限度》,载《北美评论》(丙104),1870年 10月,页295。

[2] 皮克屯(甲525)牧师,在他所著书《新学说与旧信仰》(1870年版)中,讨论及此,看法相同。

译注

1.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以前,西方对畸形现象的研究,只限于解剖学和胚胎学方面的一些现成资料的描绘和叙述。至达瑞斯特等才开始进行实验。达尔文十分清楚地看到了这方面的发展前途,所以特地把达瑞斯特的名字一度提出,作为例子。到 1891年,达瑞斯特终于把他的实验成果写成专书问世,即《关于畸形现象的人工产生的研究,或畸形发生实验论》,从而实际上在生物科学里创立了一门新的学科,即实验胚胎学。然而达尔文已经不及见了。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28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