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漫画 首页 名著 中国名著 外国名著 玄幻科幻 都市言情 历史军事 排行 免费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三卷_编年史

作者:塔西陀 字数:12912 更新:2025-01-09 12:59:14

(1)阿格里披娜日夜兼程地在冬天的海上赶路, 注 到了和卡拉布里亚的海岸相对峙的科尔启拉岛 注 。由于内心极感悲哀,又不善于忍受自己的痛苦,阿格里披娜在那里停留几天,以便使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这时,人们听说她的到来,立刻都拥到布伦地西乌姆来,因为这里是航行者最近的、最安全的登陆地点。所有亲近的朋友都来了,又有许多曾在日耳曼尼库斯的领导下服过军役的人,甚至还有从附近各个市镇来的陌生人;有些人认为他们这样做是为了向皇帝致敬,而大多数的人则是学习他们的榜样。当阿格里披娜的船队出现在海上的时候,不仅海港和离海最近的各个地点,就是城墙、屋顶和所有能据以瞭望的地方都挤满了致哀的人,他们相互询问,在阿格里披娜登岸时,他们是沉默好呢,还是用声音来表示悲痛情绪好。他们还不清楚,在这种情况下怎样做才算得体,但这时船队已经逐渐靠近了海岸,不过没有常见的那种紧张热烈的摇桨场面,而是所有的人都一致表示出悲伤情绪。她两眼看着地面,捧着骨灰瓶,带着两个孩子走下船,这时人们齐声发出了悲痛的呼号。人们分不清谁是亲属,谁是生人,男男女女哭声混成一片。如果说有不同,那只是和阿格里披娜同行的人们由于长期悲痛已筋疲力尽,因此他们的悲痛情绪就不像前来迎接的那些人表现得显著了。

(2)皇帝派来了近卫军的两个步兵中队。他还下命令,要卡拉布里亚、阿普里亚和康帕尼亚的高级官吏们为他的继子举行追悼仪式。因此日耳曼尼库斯的骨灰便由军团将领和百人团长们抬在肩头上,在他们前面则是不加装饰的军旗和倒持的斧头;每当他们经过一个移民地的时候,穿着黑色衣服的平民和紫条的外袍 注 的骑士便按照当地的经济情况焚烧衣服、香料和其他通常用来送葬的供物。甚至远地各个市镇的居民也来迎接送葬的行列,奉献牺牲,为死者修造祭坛,并且用号泣证明自己的悲痛心情。

杜路苏斯偕同日耳曼尼库斯的亲兄弟克劳狄乌斯和他的留在罗马的孩子们来到了特拉契约 注 。已经就任的执政官玛尔库斯·瓦列里乌斯 注 和玛尔库斯·奥列里乌斯 注 ,元老们和很大一部分人民都拥集在路旁,尽情地哭泣着。这种表现根本没有讨好皇帝的意思,因为大家全都知道,提贝里乌斯在接到日耳曼尼库斯的死讯时,好不容易才掩盖了自己的喜悦心情。

(3)他和奥古斯塔没有在公开的场合出现。这或者是因为他们认为当着人们的面表示哀悼有失他们的尊严,或者是害怕大家在注视他们的面容时,会看到一种伪善的表情。无论在历史学家的著作,还是在政府的官报 注 中,我都未能发现日耳曼尼库斯的母亲安托尼娅 注 曾在这些仪式中起过任何显著的作用,虽然,在阿格里披娜和杜路苏斯和克劳狄乌斯之外,还提到了他的别的血亲的名字。她也许由于身体不好而未参加仪式;也许是因为一个悲伤过度的人不忍看到会使他陷入极大痛苦的事物;但是我觉得比较可信的理由是,没有离开皇宫的提贝里乌斯和奥古斯塔把她留在那里,以便给人以这样的印象:祖母和叔父的做法不过是老老实实地模仿了母亲的榜样而已,他们的行动说明他们同死者的母亲是一样悲痛的。

(4)骨灰送到奥古斯都灵庙 注 去的那一天,到处是凄凉的沉默,这种沉默不时为一阵阵的悲泣声所打断。城里的街道上挤满了人,玛尔斯广场上点着火炬。武装的士兵 注 、不佩戴勋章的官吏、按照特里布斯组成的公民都在那里不断地大声叫道:“共和国垮了,一点希望也没有了”。他们当着众人,毫无顾忌地说这样的话,看来并不把统治者放在眼里。不过最使提贝里乌斯震动的却是人们对阿格里披娜所表现的狂热。人们称她为“祖国的光荣,奥古斯都的仅存的后裔、古老的德行的独一无二的典范”。人们向上天和诸神祷告,希望她的后人能活得比他们的敌人长久。

(5)有一些人觉得这次国葬的气派不够大,他们拿奥古斯都为日耳曼尼库斯的父亲杜路苏斯所作的苦心安排和这次葬仪相比。在严冬的日子里,皇帝亲自到提奇努姆 注 去,陪着遗骨一直伴送到罗马。棺架的四周摆满着克劳狄乌斯家族和里维乌斯 注 家族的胸像;在广场 注 为死者开了追悼会,人们在讲坛上对他作了各种各样的赞颂;我们的祖先所发现或是他们的后人所能想到的一切荣誉都被加到他的身上。但是日耳曼尼库斯连任何一个普通贵族所应得的荣誉都没有得到!他死在远地,因而不管怎样也得在外地把遗体火化,就算这个理由成立吧,但是无论如何也应当在事后追授哀荣,因为偶然的情况使得当初不能授予他这些哀荣。他的兄弟 注 为了迎他的遗骨,只走了不过是一天的道路。他的叔父甚至连门都没有出。在灵床的头部放置的胸像,歌颂死者的德行的那些规定的诗篇、颂词,眼中的泪水,假心假意的(如果不说还有什么别的意思的话)悲伤:这些古老的习惯现在都到什么地方去了呢?

(6)这些话,提贝里乌斯全都知道。为了把人们的这种纷纭的议论压制下去,他向他们发表了这样的一个声明,“许多显赫的罗马人为国捐躯,但是从来没有一个人受到像日耳曼尼库斯今天这样深切的哀悼。这种尊敬的表示是他本人和所有的人都感到十分欣慰的,但是这件事情要做得适当。因为一种做法如果对于普通家庭或一般人士是合适的,对于国家的领袖或是皇室的成员却不合适。人们在刚刚遇到极大痛苦的时候,痛哭流涕以表示哀悼是合乎常情的安慰。但是现在到了必须克制自己的时候了。他们不应当忘记,当圣优利乌斯在失去他唯一的女儿 注 时,以及圣奥古斯都在失去他的外孙 注 时,是怎样抑制自己的悲痛的。更不用说罗马人民在历史上,在军队被歼、将领阵亡和名门世家灭门绝族时表现得何等英勇不屈。首脑们是要死的,国家却永世长存。因此大家还是回到本业,甚至还可以恢复娱乐活动,因为美伽利修斯节 注 即将到临。”

(7)哀悼的日子过去了,人们又各自回去做自己的事情了。杜路苏斯动身回伊里利库姆的军队。人们都很希望看到披索能够得到应有的制裁。人们常常抱怨说,披索在这段时期里却在亚细亚和阿凯亚到处游山玩水,趁他那厚颜无耻和掩人耳目的漫游的机会把罪证消灭掉。因为外面已经有消息说,那臭名昭著的放毒犯玛尔提娜——我在前面说过, 注 她是被格涅乌斯·森提乌斯送到罗马来的——突然在布伦地西乌姆丧命了。在她的一个发结里找到了隐藏着的毒药,但是在她的尸体上看不出自杀的痕迹。 注

(8)这时,披索先派他的儿子 注 到罗马来,代他向皇帝进行恳求,然后再去会见杜路苏斯,他希望杜路苏斯不会由于兄弟的死亡而憎恨他,反而会由于除掉一个敌手而对他表示好感。提贝里乌斯为了表示公正不倚,很有礼貌地接见了这个年轻的使者,并且赐给他不少的东西,他对于名门的子弟一般都是这样做的。但是杜路苏斯对于披索的回答却是,“如果外面传说的对披索的指责确有其事,那么他将会感到比任何人都要强烈的愤怒;不过他希望那些说法只是毫无根据的谣传,并且希望日耳曼尼库斯的去世不会使任何人遭殃。”这话是他当着众人的面讲的,他避免一切私下会晤。 注 大家都认为,杜路苏斯讲这番话是他父亲的授意,因为像他这样年纪的一个单纯而又温和的青年人是不会讲出这种只有老头子才讲得出的世故很深的话的。 注

(9)在渡过了达尔马提亚的海面 注 之后,披索就在安科纳登陆,穿过皮凯努姆,然后沿着佛拉米尼乌斯大道, 注 赶上了从潘诺尼亚到罗马去的一个军团。这个军团是准备以后到非洲去参加那里的防务的。 注 他在行军和在路旁休息的士兵中一直显示自己,因此人们对他的样子谈论很多。或是为了逃避嫌疑,或是由于心怀鬼胎的人容易改变主意,他在纳尔尼亚坐上了船,沿纳尔河,继而是台伯河下行,不过使大家更加感到激愤的却是,他在恺撒们的灵庙所在地的附近登岸。当时正是一天当中最忙碌的时候,又是河岸上人多之处。可是带着一大群侍从的披索和有许多妇女簇拥着的普朗奇娜却洋洋得意地走着。还有其他令人看了生气的事情。比如说,他那俯临着广场的住宅被披上了节日的盛装,在那里并且举行了招待客人的宴会。在那样热闹的地方,任何事情是逃不过大家的眼睛的。

(10) [2] 现在的科孚(Corfu)岛。

[3] 紫条的外袍(trabea),每年只在travectio之类的日子里才穿。

[4] 以前的安克苏尔(Anxur),现名特拉契纳(Terracina); 这是拉提乌姆的一座古老的滨海城镇,在阿披亚大道上,距罗马本城六十英里。

[5] 本书 [6] 即 [7] 从公元前59年恺撒担任执政官时开始公布的一种官方公报。

[8] 安托尼乌斯和奥古斯都的姊妹屋大维娅二人所生的两个女儿中间的幼女,她大约生在公元前36年,嫁给提贝里乌斯的兄弟杜路苏斯,她一直活到卡里古拉当政的时候。

[9] 参见 [10] 在平时首都的卫兵穿普通的外袍(toga),而不是军用的短服(sagum),他们带着刀和枪,却没有盾、盔和胸甲(参见本书 [11] 今天的帕维亚(Pavia);杜路苏斯在公元前9年死于日耳曼,提贝里乌斯到二百英里外去奔丧(参见狄奥·卡西乌斯: [12] “他(提贝里乌斯)也是里维乌斯家族的一员,因为他的外祖父被过继到这个家族里来”(苏埃托尼乌斯:《提贝里乌斯传》, [13] 提贝里乌斯本人在广场发表演说;奥古斯都在佛拉米尼乌斯跑马场发表演说(参见狄奥·卡西乌斯: [14] 这里当指日耳曼尼库斯的过继的兄弟杜路苏斯。作者这里用拉丁文patruum一词,而未用patrem,这样就把他说成了亲兄弟。

[15] 恺撒和科尔涅里娅的女儿,生于公元前83—前82年。公元前59年嫁给庞培,五年后去世。关于她去世的情况参见普鲁塔克:《庞培传》, [16] 盖乌斯与路奇乌斯·恺撒(参见 [17] 每年4月4—10日举行的节日,以演剧为主。节日是为了纪念诸神之母,伟大的母神库倍列(Cybele)的。

[18] 参见 [19] 有人说,她无疑是在披索的逼迫之下服毒自杀的。如果她的毒药在发作后在身体上能不留痕迹,那么人们争辩日耳曼尼库斯是否毒死的问题显然就没有很大意义了(参见本书 [20] 即玛尔库斯。

[21] 从下面的话可以看出,杜路苏斯避免在私下里会见的做法,是提贝里乌斯授意的。

[22] 我们没有忘记,日耳曼尼库斯和杜路苏斯兄弟二人的感情一直很好。

[23] 即亚得里亚海。

[24] 从罗马到阿里米努姆(今天的里米尼)的大道。披索穿过皮凯努姆北部西行,走上了翁布里亚境内的佛拉米尼乌斯大道(Via minia),顺着这条道同军团一直走到纳尔尼亚(古时的涅奇努姆〔Nequinum〕,今天的纳尔尼〔Narni〕)。为了避免给人以贿买士兵的印象,他又顺纳尔河乘船下行,直到它同台伯河汇合处,再从水路到达罗马。

[25] 为了戒备塔克法里那斯。在本书 [26] 参见本书 [27] 即向元老院提出控诉;人们可以向行政长官和陪审法官们,可以向执政官和元老院,也可以向皇帝的私人法庭(皇帝身旁有一批非正式的顾问官协助他)提出诉讼。实际上,这要由提贝里乌斯来决定,而提贝里乌斯自然会做出决定,把这一案件交给元老院处理。

[28] 这里所说的“功勋”当是公元18年的事情。因而这里或是作者有笔误或者原文 priore aestate(前一年的夏天)是错误地加进来的。

[29] 作为近西班牙的长官(legatus pro pr?tore Augusti),参见本卷 [30] 提贝里乌斯这样正好支持了披索的意见,参见本书 [33] 在科斯(参见本书 [34] 在凯伦德利斯(参见本书 [35] 作为元老院的成员,他当然也就是审判官之一。

[36] 这个地方原文脱漏了一段,而且显然是很大的一段。这可能包括停审perendinatio)过后与 [37] 从卡披托里乌姆神殿(Capitolium,奉祀朱庇特神)通向广场的一列台阶。监狱中被绞死的罪犯的尸体在投入台伯河之前都要先在这里示众。参见本书 [38] 原文在这里有脱落。

[39] 他的政治生涯实际上是和帝制同时开始的。

[40] 公元前7年,他和提贝里乌斯同任执政官。

[41] 如果不是皇帝主持,则应由执政官主持。这时首先发言的是当选的(次年度的)执政官而不是现任的高级官吏,虽然他们在诉讼的任何阶段都有发言的权利。

[42] 罗马的编年表是用执政官的名字标示的,披索担任过执政官,因此那里有他的名字。

[43] 他的名字的 [44] 较轻的放逐方式(relegatus),被黜免的人可以保留公民权和自己的财产。

[45] 这是公元前44年和公元前32年的事。他的名字曾从公共纪念物上被删除,但大概在奥古斯都的晚年又被恢复了。

[46] 参见本书 [47] 参见本书 [48] 这个人大概不是本年度的执政官,他的父亲才是。

[49] 即统帅日耳曼下军的那个凯奇纳(参见本书 [50] 参见本书 [51] 意思是要他讲话留余地,不要使人过分难堪。

[52] 要先有了统帅大权(imperium)才能接受小凯旋式,但是按照法律的规定,他进城之后这一权力就不复存在了。

[53] 阿格里帕和他的前妻彭波尼娅所生的女儿。至于他和奥古斯都的女儿优利娅所生的孩子的命运可参看本书 [54] 这里的“去年夏天”(priore aestate)也可能是错误地插入的,因为无论如何,卡米路斯打败塔克法里那斯是公元17年的事情(参见本书 [55] 此河不详。

[56] 参阅本书 [57] 十中杀一(decimatio)的措施后来也偶然施行过。最初实施这个办法的是阿庇乌斯·克劳狄乌斯(参阅李维, [58] 在今突尼斯靠近沙漠的地方,毁于恺撒对优巴的战争。

[59] 项圈(torques)和“无头枪”(hasta pura)是一般的军事赏赐:但用橡树叶编成的“市民的荣冠”却是所有这类赏赐当中最不易得到的,也是人们最向往的。这实际上是皇室的一种永久的标志,虽然提贝里乌斯没有采用过(参见苏埃托尼乌斯:《提贝里乌斯传》, [60] 参见本卷 [61] 这是一种大逆罪。参见本书 [62] 这事恶劣之处在于他们已离婚多年。

[63] 参见本卷 [64] 他们认为杜路苏斯是他的父亲的唯一传声筒。如果设法不使他首先发言,则唯一可能的推论是提贝里乌斯一心想定下罪名,而打算避开由于通过他的儿子提出定罪而引起的人们对他的憎恶。

[65] 可能是大罗马节(Ludi Romani magni,9月4—19日)。

[66] 玛尔斯广场上的庞培大剧场于公元前55年竣工。

[67] 参见本书 [68] 她同克维里尼乌斯离婚之后,可能嫁了司考路斯。财产的充公通常是在放逐之后执行的。

[69] 关于老优利娅,参见本书 [70] 优路斯·安托尼乌斯被处死(参见本书 [71] 即 lex Iulia de adulteriis(参见本书 [72] 卡里古拉的未来的岳父。

[73] 公元9年通过,那是玛尔库斯·帕披乌斯·木提路斯和克温图斯·波培乌斯·塞孔都斯担任补缺执政官的一年。他们都没有孩子而且又确实是未结婚的(参见狄奥·卡西乌斯, [74] 公元前18年的lex Iulia de maritandis ordinibus,是罗马建城736年(公元前17年)由奥古斯都通过的,目的在于鼓励结婚和惩罚独身,因为这时罗马居民在内战中损失很大,武装士兵阵亡的有八万人。

[75] 参见本卷 [76] 同本章与下一章有关的诸项法律列举如下:

公元前451年,贵族组成的十人员会委(decemviri legibus scribundis)代替所有的高级官吏公布了十表(fons omnispublici,privatique iuris,参见李维, 公元前450年, [78] 这里指告密者。

[79] 这时仍是公元20年。

[80] 尼禄是日耳曼尼库斯的长子,大概生于公元6年。

[81] 奥古斯都在取得胜利但尚未返回罗马时,元老院决定成立二十人团来治理国家。他们的职权分为四类:三人掌理刑狱事务,三人掌理货币事务,四人掌理公路事务,十人掌理百人审判团的职务。这是担任高级官吏的预备阶段。

[82] 担任财务官的最下限的年龄是二十四岁(一说二十五岁),因此这时日耳曼尼库斯的长子尼禄的年龄应当是十九或二十岁。

[83] 从有关铭文的记载来看,取得这一职位的不是尼禄,而是他的兄弟杜路苏斯。

[84] 这只是一种非正式的安排,因为这时谢雅努斯的女儿还是个很小的孩子。真正的订婚仪式是后来举行的,但几天之后克劳狄乌斯的儿子就死了(参见苏埃托尼乌斯:《克劳狄乌斯传》, [85] 沃路西乌斯·撒图尔尼努斯,公元前12年补缺执政官,公元前6年阿非利加总督,公元5年叙利亚副帅。

[86] 沃路西乌斯(可能是奥古斯都所任命的三人委员会中之一人)的任务是制作有资格担任陪审官的骑士的名单。

[87] 参见荷拉提乌斯:《佫歌》(Carmen saecre)(II,2)。

[88] 参见本书 [89] 这也是一次值得注意的,然而是不吉利的合作。提贝里乌斯前三次担任执政官的同僚是克温提里乌斯·伐鲁斯(公元前13年)、格涅乌斯·披索(公元前7年),日耳曼尼库斯(公元18年);在这之后即公元31年他担任执政官时,他的同僚是谢雅努斯。参见狄奥·卡西乌斯, [90] 他可能是克劳狄乌斯和尼禄麾下那个同名的著名将领的父亲,虽然这样的推测还有一些困难。

[91] 这里指管理道路的官吏(curatores viarum)。这批官吏如果不是奥古斯都设置的,至少是经他重新安排过的。

[92] 如果负责道路的官吏和包工人拿不出修补道路所需的钱,他们的财产就要充公。参见狄奥·卡西乌斯, [93] 亚细亚和阿非利加两地的总督一般仍然要由元老院任命,由前任执政官中最有资望的二人来担任,并用抽签办法加以分配。但是在这里我们却看到阿非利加总督的任命不用抽签的办法,而是通过元老的决定(iudicio patrum),因此剩下的亚细亚总督自然应当落到年长的前任执政官列庇都斯身上。

[94] 这里举的是约数。

[95] 这里是指披索的妻子普朗奇娜(参见本书 [96] 这里的说法有些夸大,在优维纳尔《讽刺诗》, [97] 欧庇乌斯法(lex Oppia)以反对衣着的奢侈为主要目的,它是在对汉尼拔作战时为节约的目的而通过的,但是在二十年后被取消了(参见李维, [99] 参见苏埃托尼乌斯:《奥古斯都传》, [100] 关于用皇帝的像来避难的做法,参见本书 [101] 据杰克逊本aedificationibus,则有“白天大兴土木”的意思;他认为当时的建筑狂热可以证明这种说法是对的。比尔努的译本则据Lipsius本是editionibus,今从之。

[102] 严格说来应是克里特和库列涅二地的总督。奥古斯都把这两个地方合并成为属于元老院的一个行省。

[103] 参阅本书 [104] 这等于今天被剥夺了公民权。关于火与水,参阅库朗若:《罗马古代社会研究》(商务版)。

[105] 巴尔干山脉。

[106] 公元前342年。在玛利察河上游的这座城市在历史上一直处于重要的地位,它是以建立者的名字为名的(土耳其的名称菲利贝〔Filibé〕)。

[107] 在巴尔干山脉以北的美西亚。普布里乌斯·维莱乌斯应当是彭波尼乌斯·佛拉库斯的继任者(参见本书 [108] 发生叛乱的只是四个高卢中的两个,完全罗马化的纳尔波高卢(约略相当于普洛文斯)和西南部的阿克维塔尼亚并未参加。其余两个高卢:路格杜努姆高卢(在卢瓦尔河、塞纳河和撒欧尼河之间)居住着埃杜伊人、安迪卡维人和杜罗尼人;贝尔吉卡·高卢(西界是塞纳河和撒欧尼河,东界是从康司坦斯湖到大海的一段莱茵河)居住着特列维里人。

[109] 从今天法国的昂儒(Anjou)和都兰(Touraine)等地名还可以看出它们的名字。

[110] 今天的里昂。

[111] negotiator,兼营兑换业务或开设作坊的商人。

[112] 当时的范围比今天大得多。

[113] 上日耳曼的副帅(参见本书 [114] 这里指莱茵河上的军团。

[115] 今天的安敦(Antun);那里有奥古斯都建立的一所著名的学院。

[116] 他们大体上占据佛兰什孔代(Franche-Comté),并同上日耳曼相邻接,西里乌斯就是上日耳曼军团的统帅。

[117] 这里指奥顿。

[118] 换句话说,就是俘而不杀。

[119] 参见本卷 [120] 他接受过三次凯旋式(公元前9年对达尔马提亚人和潘诺尼亚人;公元前7年对日耳曼人;公元12年对伊里利亚的叛乱者),但是根据他的颂赞者维列乌斯·帕特尔库路斯的说法,提贝里乌斯接受过七次凯旋式。

[121] 参见本书 [122] 在拉提乌姆南部,靠近阿披亚大道。

[123] “赫莫那地人……的城市赫莫那在内地,还有其他四十四座要塞,隐藏在嶙峋的群山和山谷里”(参见普利尼:《自然史》, [124] 关于在亚美尼亚的盖乌斯·恺撒的情况,参见本书 [125] 公元前21年度执政官;公元前16年被日耳曼人战败并失去了军旗(参见本书 [126] 狄奥( [127] 后来他做了六年的亚细亚总督和三年的叙利亚长官。他是克劳狄乌斯的老朋友,因而受到塞内加的讪笑。

[128] 参见本卷 [129] 拷打和磔刑。

[130] 列庇都斯的意思是他怀疑克路托里乌斯的罪过是否触犯大逆法,其次,即使触犯大逆法,法定的惩罚也不是死刑,而是放逐。

[131] 元老院的命令最初保存在凯列司神殿里,由平民营造官负责看管。后来才保存在国库,即卡披托里努斯山的撒图尔努斯神殿(在协和神殿附近)。命令只有在放进国库之后才生效,国库也兼作档案库。

[132] 后来这段时间延长到三十天。

[133] 盖乌斯·苏尔皮奇乌斯·伽尔巴,未来的皇帝的哥哥。

[134] 参见本书 [135] 这里可能是指公元前22年的优利乌斯法(lex Iulia)。在饮食上花费的规模,参见盖里乌斯, [136] 这是当时常常提到的话题。

[137] 参见本书 [138] 指“科林斯的”青铜器,这种青铜器的价格在提贝里乌斯时代飞涨起来(参见苏埃托尼乌斯:《提贝里乌斯传》, [139] 参见本书 [140] 例如,在印度的马拉巴尔的胡椒海岸那里就发现了许多罗马钱币。贵金属的不断外流和矿藏的枯竭,最后引起硬币成色的降低。

[141] 主要依靠从亚历山大来的粮船和从阿非利加行省来的粮商。参见本书 [142] 公元前31年至公元68年。

[143] 这种残杀发生在提贝里乌斯(晚年)、卡里古拉、克劳狄乌斯和尼禄四个朝代。

[144] 意思是说,如果禁止奢侈的法律通过的话,告密者的活动范围就会更加扩大了。

[145] 公元前23年6月,他终身获得了这一头衔;五年之后,阿格里帕也取得了这一头衔,一直到他死于公元前12年的时候。

[146] 这里和事实不符,因为直到公元前9年或公元前6年他才取得了为期五年的保民官的权力。这权力直到公元4年盖乌斯·恺撒死后他被奥古斯都过继为继子的时候才重新恢复。

[147] 三十五岁。

[148] 参见本卷 [149] 参见本书 [150] 参见本卷 [151] 十五祭司(mens)的起源极为古老,他们每人掌理一个特定的祭仪。其中的三人地位较高,而又以朱庇特神的祭司(men Dialis)最为重要。关于他的一些特殊的禁忌,参见盖里乌斯, [152] 这同前一年的情况很相似,因为阿非利加又留给布莱苏斯了。

[153] 这是公元前87年秦纳返回罗马时的事情。

[154] 从公元前12年起,这一头衔照例给予皇帝,最后则授予罗马的主教。

[155] 格涅乌斯·科尔涅里乌斯·楞图路斯,公元前14年度执政官,公元前1年亚细亚总督,以豪富驰名;他的财产估计有四亿谢司特尔提乌斯,他生性愚蠢,言语迟钝。提贝里乌斯当政时自杀(参见苏埃托尼乌斯:《提贝里乌斯传》, [156] 这时杜路苏斯已三十五岁,不能说是孩子。

[157] 这里当然是指元老院所辖的行省。

[158] 在诗中一般用来指狄罗斯。

[159] 传说中的独眼巨人(Cyclopes)。

[160] 即巴库斯神(Bhus)。

[161] 这里的和本书a Sipylo)不是一回事。这是迈安德罗斯河上的玛格涅喜人。

[162] 时间分别在公元前190年和公元前88年。参见李维, [163] 列乌科普利斯即玛格涅喜人的住地。

[164] 根据斯特拉波的说法,阿普罗狄西亚斯在边界的普里吉亚的一面,但普利尼则认为它位于卡里亚的一面,按后说较确。

[165] 斯特拉托尼凯亚也是卡里亚的一座城市。它的名称是从安提奥库斯·索特尔的妻子斯特拉托尼凯而来的。

[166] 这是公元前40年的事情。但事实是:优利乌斯的命令只涉及阿普罗狄西亚斯一个地方,而奥古斯都的命令也只涉及斯特拉托尼凯亚一个地方。

[167] 因为它的神殿常常修建在三岔路口的地方,因而有了这个名称。

[168] 在吕地亚。

[169] 即阿娜伊提司(Ana?tis)。

[170] 他在公元前130年打败和俘虏了培尔伽门的阿里斯托尼库斯。

[171] 普布里乌斯·塞尔维里乌斯·瓦提亚·伊扫利库斯(P.Seruilius Vatia Isau-ricus)在公元前48年同恺撒都是执政官,两年后他是亚细亚总督。

[172] 参见塔西佗:《历史》, [173] 在美西亚。公元前133年阿塔路斯·庇洛美托尔遗嘱把这一著名希腊化王国的土地赠给罗马人民。它现在的名字叫倍尔伽玛(Bergama)。

[174] 爱琴海上基克拉季斯群岛中的一个岛,属亚细亚行省。

[175] 指大流士一世。

[176] 参见本卷 [177] 拉丁文pontifices。

[178] 拉丁文augures。

[179] 拉丁文quindecimviri,掌理《西比拉预言书》并监督外地的教仪。

[180] 拉丁文septemviri epulones,公元前196年设立,管理神宴(epe,以前是三人,现在是十人)。与前三者合称四大祭司团。

[181] 参见本书 [182] 拉丁文fetiales。他们的职权是掌理国际间的仪式(现在大部分作废),如宣布战争、缔结条约等等。参见李维:《罗马史》, [183] 参见拙译希罗多德:《历史》,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184] 可能这里是指那些没有担任过高级官吏的元老。甚至瓦罗对这一名词确指什么也不大清楚,参见盖里乌斯, [185] 参见本书 [186] 所谓冒渎神圣,指发伪誓。参见本书 [187] 这是公元前132至公元前129年间的事情。

[188] 公元前149年。

[189] 公元前116年。

[190] 根据老塞内加的说法,奥托后来成了比较著名的修辞学家。本书 [191] 从优维纳尔的作品( [192] 参见本书 [193] 路奇乌斯·瓦列里乌斯·美撒拉·沃列苏斯是公元12年左右的亚细亚总督。塞内加把他跟帕拉利斯(Phris)与汉尼拔都列为嗜杀的人物。

[194] 爱琴海上一个岩石嶙峋的小岛,罗马人用它为流放罪犯的地方。它现在叫做吉乌拉(Giura)。

[195] 这里指奥古斯都的母族。他的母亲是玛尔库斯·阿提乌斯·巴尔布斯和恺撒的姊妹优利娅的女儿。

[196] 开俄斯岛斯南面的一个较大的岛。

[197] 如果估计一项建议不会引起反对意见的话,元老院的表决(discessio)便无须再像通常那样依次征求元老们的意见。参见盖里乌斯, [198] 库列涅是埃及和“阿非利加”之间的一块土地,它和克里特一起成为元老院的一个行省。

[199] 参见本卷 [200] 这里指食具。

[201] 参见本卷 [202] 骑着马的幸福女神,拉丁文是equestri Fortunae。

[203] 公元前180年为了纪念罗马骑兵的功勋而许愿建立起来的(李维:《罗马史》, [204] 今天的安齐奥港。

[205] 参见本卷 [206] 这是公元前242年的事情。不过应当指出,他是玛尔斯神的祭司(参见李维:《罗马史》提要, [209] 公元前73—前71年奴隶大起义的领袖。史称斯巴达克斯起义,详细内容可参见拙译科瓦略夫:《古代罗马史》有关章节,三联书店,1957年版。

[210] 以上应当是提贝里乌斯心里的话。

[211] 指塔克法里那斯本人。

[212] 这里似指小列普提斯,即今天的拉姆塔(Lamta)。大列普提斯即今天的拉布达(Labda),在东面很远的地方,似乎是塔克法里那斯不能达到的,尽管它离伽拉芒提斯较近。

[213] 在费赞。

[214] 参见本书 [215] 努米地亚的首府,后来叫康司坦提纳(Constantina),现称康司坦丁(Constantine)。

[216] 公元前146年并入罗马的阿非利加行省原来只有迦太基被攻陷前所保有的那块已经缩小了的地方。的黎波利是后来加上去的。公元前46年塔普苏斯一役之后,奇尔塔地区和努米地亚的大部分另外组成“新阿非利加”,这地方到公元前25年才和“旧行省”合并。

[217] 这显然不是公元前27年正式建立元首(帝)制之后的事情。

[218] 他是阿西尼乌斯·伽路斯和维普撒尼娅(阿格里帕和提贝里乌斯的 [220] 他们二人在罗马法学界十分著名,因为他们创立了两个学派。卡皮托的信徒称撒比尼亚努斯学派(Sabiniani),拉贝欧的信徒称普洛库路斯学派(Proculiani)。

[221] 加图的姊妹谢尔维里娅起初嫁给了玛尔库斯·尤尼乌斯·布鲁图斯,后来又嫁给戴奇姆斯·尤尼乌斯·西拉努斯。她第一次结婚时生了暗杀过恺撒的布鲁图斯,第二次结婚生了卡西乌斯的妻子特尔提娅。

[222] 此役发生在罗马建城712年,即公元前61年。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18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