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那里来到了
特兰托(五里)住宿。城市比阿让略大一点,不怎么好玩,完全没有德国城市的雅致情趣,大多数街道狭窄、曲里拐弯。
约两里路后我们进入了意大利语地区。这座城市讲这两种语言,各占一半。有一个区和一座教堂他们称为是德国人的,一位教士用他们的语言布道。至于新教派,从奥格斯堡起就不被提起了。它坐落在这条阿迪杰河边。我们看到那里的穹顶,这好像是座十分古老的建筑,在那附近有一座方塔,也证明年代久远。我们看见了那个新教堂,圣母教堂,我们的特兰托公会议(1)就是在那里召开的。教堂内有一架管风琴,是私人捐赠的,精美绝伦,托在一个大理石底座上,底座镌刻许多栩栩如生的雕像,主要表现唱经儿童。据教堂自身所记,由红衣主教贝尔纳多斯·克勒西乌斯建于一五二〇年。他是这座城市的主教,也出身于当地。这是一座自由城,在主教的管理控制下。后来,在与威尼斯人的一场战争中,他们无奈向蒂罗尔伯爵求援,作为对此事的回报伯爵对该城的某种行政权力抓住不放。主教与他发生了争执。但是现在当主教的是马德吕西奥红衣主教。
蒙田先生说,他一路上注意到由于某些公民的出生而使城市受惠不浅,如富格尔家族对奥格斯堡,这座城市大部分美丽景物都是由他们而来的,因为他们在所有的通衢大道盖上了他们的府 我们也参观了那里的城堡,由城堡的守卫军官全程陪同。领邑在里面保存了六十名士兵;还有,据人家当时亲口对他说,既防外国人也防城里的市民。
我们见到一群修士,他们自称圣哲罗姆的耶稣会修士。他们不是教士,也不做弥撒或布道;大部分人不学无术;自诩有一手高超的酿制橘花汁或类似水的技能。他们到哪儿都穿白衣,戴白色小帽,外罩一件棕黑色袍子;许多英俊的年轻人。他们的教堂整齐清洁,他们的膳堂也是,那里餐桌已经准备好吃晚饭。他们看到那里有几间还是罗马时代的老房子,他们说那里原是一座梯形舞台,再用地下挖掘出来的其他木材拼搭而成的。从那里回来时,我们发现他们已为我们把他们的小室熏了香,让我们进入一个满是小玻璃瓶和陶罐的小间,给我们熏香。
我们在那里看到、他也说是他一生中见过最美的建筑,那是他们称为角斗场的地方。这是一座椭圆形梯形剧场,差不多所有的座位、所有的拱和外围建筑全都一目了然,除了外层结构的极端部分,总之剩下的遗迹足够让人看明白这些建筑昔日的形式与用途。领邑使罪犯以劳役代刑,修复了若干部分;但是离完整恢复原状相差甚远。对于城市是否有力量进行这项修复工程他也深表怀疑。它是椭圆形的。有四十三层台阶,每层高一尺多,最高处一圈约六百步。当地的贵族还在这里比武和进行其他公众娱乐。
我们也见到了犹太人,他去了他们的会堂,跟他们谈到不少有关他们仪式的问题。
那里有几处美丽的广场和整齐的市场。从那座高耸的城堡,我们看见平原上的曼图亚,在我们这条路右面二十里处。他们那里铭文比比皆是;因为不论在城里或大路上修复什么小水沟,总是刻上城市最高行政官和工匠的名字。他们这点跟德国人一样,就是富人和其他人都有标识;在德国,不但是城市,即使大部分乡镇也有自己的纹章。
我们从维罗纳出发,出城时看见神迹圣母堂,以出现许多神奇的事迹而闻名,也因此予以翻修一新,加了一圈非常美丽的圆形外墙。那里的钟楼在许多部位盖了横卧的砖瓦。我们穿越一个生态不同、时而肥沃,时而贫瘠的狭长平原,左边远处是山,右边也有几座。我们一口气赶到
维琴察(三十里)吃晚饭。这是一座大城市,略小于维罗纳,到处是贵族宫殿。
唐纳德·弗莱姆的译本注则说:“至少这点是清楚的:有一条山溪通过人造堤岸流经运河,运河在这个地方流过一条栈道。栈道上有一座桥跨过。”
(12) 1533年,恰是蒙田诞生那年,蒙田青年时代非常喜爱诗人阿里奥斯托;但是奇怪的是,蒙田在《随笔集》中提到他在弗拉拉见到了发疯关在医院里的塔索,在旅行日记中却丝毫未见提起。
(13) 当时意大利土地上各公国贵族皆以造华丽的游船炫富。
(14) 原文中有一条意大利语按语,不知系谁所加。按语是:“即使送上少男少女也行”。
(15) 大多数编者认为这段话应该是蒙田添加的按语。
(16) 原注说这个说法显</a>然是不对的。
(17) 指1554年托斯卡纳的马西亚诺一战中,斯特罗齐被托斯卡纳皇帝的大将马里尼昂侯爵击败,损失一百面旗帜。
(18) 然而蒙田在《随笔集》 (19) 据“七星文库”《蒙田全集》,或系“四人”的笔误,因为球的直径仅两米四十。
(20) 这两个意大利家族中有几房是法国后裔贵族。
(21) 据原注,这句话应是蒙田所加。
(22) 此话也应是蒙田所写。但是蒙田后来又承认:“佛罗伦萨被称为美丽之城确是有道理的。”
(23) 指特里波罗喷泉,周围有一组阿曼那蒂创作的青铜雕像,在此指赫丘利扼死安泰俄斯的故事。法寻,旧水深单位,1法寻合1.624米。
(24) 指1588年在阿雷佐出土的希腊神话中喷火怪物喀迈拉铜像。此物今藏于考古博物馆。后句显然是作者误听或道听途说</a>而来的。
(25) 1519—1589
(26) 锡耶纳人在1552年反对佛罗伦萨和神圣罗马帝国,把西班牙驻军赶走,投向法国。后来神圣罗马帝国马里尼昂在马西亚诺一战(1554)后,包围锡耶纳,城市被困,城内发生饥荒,被迫投降。参见第84页注①。
(27) 锡耶纳经过八个月的围城,1555年投降,蒙吕克率领残军进入蒙塔尔西诺避难,建立一个小共和国,直至1559年,被法国国王亨利二世放弃。蒙塔尔西诺投向科姆·德·美第奇大公。
(28) 指格列高利八世教皇建造的桑蒂诺桥。
(29) 统治帕尔马公国的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