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我们可以基于下列理由拒绝承认耶稣复活是一个神异的客观事件。作为相信这一事件原始基础的福音书见证,远不具备使这一神迹成为可信所该具有的确定性。首先,它不是来自一个目睹的见证人,[142] ;《约翰福音》 就连复活这件事本身,他们说其超自然成分只存在于门徒和福音书作者的思想中,而不存在于事件自身。据他们说,激动的妇女们把空坟里的白麻布衣或穿白衣的生人当作天使并没有什么好奇怪的。不需要天使来把墓石辊开,因为无论是无意或有意人的手就可以干这件事 [143] 。最后,在经过了先前发生的一些情况以后,当石头辊开的时候,耶稣怎么能活着从坟墓里出来,就可以很自然地说明。他们认为,钉十字架这件事,即使脚和手都钉住,流的血也很少。它致人于死是很慢的,是由于四肢被牵拉而产生的痉挛或逐渐饥饿而死的。因此,被认为是死了的耶稣,从十字架上被拿下来,在那凉爽的墓穴中,身上又涂着具有医治能力的油膏和浓郁芬芳的香料,经过六小时之后,就很可能从那种仅是假死的晕厥状态中又复苏过来。关于这个问题,人们常援引约瑟弗的记述以为佐证。据约瑟弗记载,有一回他被遣参加一次军事行动回来以后,看到了几个被钉十字架的犹太囚犯,其中有三个是他熟识的,他请求提多把他们给他。他们立刻被从十字架上取下来,受到了细心的照护,一个人真的得救了,但其余两人没有活过来 [144] 。举出这个例子来为有关的理论辩护不能说是很有利。对于这些被钉十字架的人,我们并不知道他们在上面悬挂了多久,但他们一定还有些生气,因为约瑟弗想挽救他们,他们受到仔细的医疗之后,两个死了,一个活了。由此可以认为,一个被认为确已死了的人被拿下来之后又没有受到医疗,会复苏过来是不大可能的。无疑这里所说的可能性的确是存在的。但如果不能拿出真凭实证显示耶稣在以后还活着,就没有理由认为真正发生了这样的事。但根据我们对上面问题的研究,情况并非如此。福音书作者关于耶稣之死的记述是明确的、一致的而且连贯的。而关于据说门徒在他复活以后看到他的记载则是零零碎碎的、充满了矛盾和含糊不清之词。它们只是一些零星个别的显现;有时他在一个地方显现,有时又在另一个地方;有时以一种方式,有时又以另一种方式:没有人能说出他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或者待在什么地方。整个事件给人的印象是,并不是一种其自身有连贯性的,客观地被恢复了的耶稣的生命,而是那些自以为看见了他的人心中的主观的想念,是个别的异象,虽然一开始可能出现过,但肯定在较晚的时候经过了各种不同方式的渲染和夸大。
因此,这是自然解释法的一种不必要的努力,为的是把神迹成分从福音书关于耶稣复活的记载中消除掉。其唯一目的就是从事件的实际进程中把这种神迹成分撇开。但福音书作者并没有给我们提供真实的进程;只给我们提供了他们自己关于它的想法,而我们承认有这种神迹成分存在也并不困难。所以我们可以不必费事去把福音书作者说明中的这些不自然成分一一指出来。很明显,当一个叙事者以同一词句两次说“当门关着的时候耶稣进来站在他们当中”的时候,显然说门在这以前已为他敞开着决不是自明的——如果耶稣有自然的形体,他就决不能在以马忤斯的两个门徒面前从桌旁消失了;说耶稣的复元是一种逐步的发展只是一种想象,因为所有叙事者的无可否认的思想都是和说他有受痛苦或人的一般需要的想法相对立的。除此以外,还很明显的是,对于耶稣复活的这种看法,除了有其困难外,甚至也不能解决我们在这里正在考虑的问题。即:基督教信仰弥赛亚复活神迹的起源。一个处于半死状态,虚弱艰难地从坟墓里爬出来,缺乏医疗,需要包扎、滋补和护理,而且终于因痛苦而死去的人不可能给门徒以他是一个死亡与坟墓的征服者,生命之王的印象,而这种印象正是他们未来工作的基石。这样的复苏只能削弱他生前和死时给予他们的印象,至多也只能使他们为他唱一曲挽歌,决不可能把他们的忧伤变成热情,使尊敬升华为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