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使神迹消失于神话中这种特殊设想外,福音书的历史批判当然也还会利用一般历史批判所必须用的一切方法和设想,但因为这是所有的历史批判所共有的,在这里就没有必要特别提出来。
在这些方法的应用上,在批判程序的安排上,我在早先对于耶稣传的研究都是采用了分析法,这就是说,我进行工作是从外向内,从表面向核心,试图从表面地层钻到原始的岩石中去。批判从说明并理解某些福音书故事的不同方式开始,试图撇开那些不可能接受的而达到真实的东西,对所讨论的故事的起源和形成随时加以说明,最后则指明什么是可能形成其历史核心的东西来。在对于这些时代的批判论文中不可能采取别样办法;因为在这以前福音书历史的基础一直是被认为神圣不可侵犯的,批判工作必须逐步展开,仿佛手拿武器为自己打开从海岸通向内地道路的武士那样。这的确是一种麻烦而曲折的方法。但曲折这一事实本身也自有它的好处。不打破神学上的偏见、不揭露教条上的谬解、不纠正注释上的错误,就不可能前进一步。对于那些遵循这一批判路线前进的人来说,它是一个良好的学校,循着这一路线而进行的工作必然总是对新老神学家同样最有启发的工作。然而这一方法也并不是没有明显缺点的。 [8] 芮马鲁斯(Reimarus,Hermann Samuel,1694—1768),德国哲学家和文学家,启蒙时代的自然神论者。——译者
[9] 《注释》发表是在1800—1804年,《耶稣传》发表是在1828年。
[10] [11] 弥赛亚按希伯来原文是“受膏者”即救主的意思。在古代犹太人中间有一种流行的传说,认为他们的救主弥赛亚将要来到世上,把他们从异邦人的压迫下解放出来;福音书作者们就是以耶稣为犹太人的弥赛亚。——译者
[12] 此处英译本意义晦涩,而德文原著则很清楚。——译者
[13] Schleiermacher,Friedrich Ernst Daniel,1768—1834,德国神学家、哲学家。——译者
[14] 这些从未发表过的讲演稿,现在以摘要的形式摆在我面前,它们是从当时所预备的两篇报告手稿中摘出来的。
〔在这一注解写出之后,鲁吞尼克(Rütenik)出版了一本据说是施莱马赫讲演录的著作;施特劳斯博士对此刚刚作了一个详细的答辩。——英译者〕
[15] 英译本作“theory”,但德文原著为“Gesichtspunkt”(观点)。——译者
[16] 参看拙著“论施莱马赫的复活理论”一文,该文刊载于希尔根菲尔特的《科学的神学杂志》1863年4月 [19] 《耶稣传》 [22] 参看《耶稣传》, [27] 参看哈斯原著, [43] 《乌尔利希与胡滕的对话》,序言,XXXVIII—XLIV页。
[44] 《基督及其时代的历史》,——他的《以色列民族史》的 [50] 《书信集》,L.VI,16,参20。
[51] Li6.III,5.
[52] III,21,参看《马歇尔警句》(Mart,Epigr)X,13。
[53] 一作“Christophel”,关于这位传说中的圣人的生平,没有人确实知道。慕勒(M.Müller)教授在一篇最近的讲演中曾以这为口传神话的一例。——英译者
[54] 参看《德国古代知识学报》1861年 [65] 贾士丁:《护教文》,1,34,参看特透连:《驳马西安》(Against Marcion),4,17,19。
[66] 《护教文》,1,35。
[67] 尤西比乌斯:《教会历史》,I,13。
[68] 这里是耶稣讲到《约翰福音》 [69] 特别参看寇司特林(K?stlin)著:《共观福音书(Synoptic Gospels)的起源及其组成》(1853年);希尔根菲尔特著:《新约的经典和批判》(1836年)。
[70] 《驳异端》(Adv.Haeres),iii,11,8。
[71] “基鲁伯”是希伯来人传说中的一种天使。——译者
[72] 《教会历史》,iii.39,16。
[73] 即圣耶罗姆(St.Jerome,340?—420),基督教学者。——译者
[74] 《论光荣的人》(De Vir:Illus.),3。
[75] τα mbda;?για言论。——译者
[76] 论帕皮亚斯关于我们前二福音的见证,著作集,论神学,ii, [89] 《以拉斯四书</a>》 [90] “你们不要论断人,免得你们被论断”。
[91] 关于这个题目请参看希尔根菲尔特:《贾士丁福音书的批判研究》(1810年);伏克马尔:《贾士丁·马特尔时代批判的研究》(载蔡勒尔的《神学年鉴》,1815年, [96] ο?δε?? ?γνω,不是?πιγιν?σκει,《卫道篇》(apol),i,63。(ο?δει?是希腊文“没有人”,?γνω是“知道了”(γιγν?σκω的过去式),?πιγιν?σκει是?πιγιγν?σκ?(知道)的现在式。——译者)
[97] 《说教篇》(Homil.)XVii,4;XViii4,11,13,20。
[98] 半尼其(Boanerges)是希腊文(βοανεργ??)的译音,译意为“雷子”,耶稣因他的两个门徒,即西庇太的两个儿子,彼得和约翰,性情急躁而给他们起的名字。参看《马可福音》 [99] 根据英译本“正误”改。——译者
[100] 克利门的《说教篇》,ii,51,屡见。
[101] 阿利金《驳赛尔塞斯》(Orig.C.Cels),ii.27。
[102] 尤西比乌斯:《教会历史》,Vi,14,5。VI,25,5起。
[103] 尤西比乌斯:《教会历史》,Vi,14,Vii,25,6。参看iii,24,7。
[104] 关于这一点请参看布莱施奈德尔(Bretschneider):《或然性》(Probabilia), [112] 此字希腊文为mbda;?γο?,在中文《圣经》里译为“道”。——译者
[113] 菲罗(Philo,Judaeus,20? B.C.—50? A.D.)亚历山大城的犹太人哲学家。——译者
[114] παρ?κmbda;ητο?,路德译为“安慰师”;最好译为“中保”。(按德文原著 [151] 见《帕利克拉提斯致维克多的信》,载尤西比乌斯:《教会历史》,V,24,16。
[152] 在上面所引的《逾越节纪事》(Paschal Chronicle)那一段文章里——κα? στασι?ξετυ δοκε? κατ? αυτο?? τ? ε?αγγ?mbda;ια,我以为除了把σταρι?ζειν解释为inter se pugnarc(自相纷争)外,任何追随斯维格勒(Schivegler)和鲍威尔解释这个字的企图都是一个失败。阿波里那里斯在争论中似乎是在想强使前三福音和 [161] Comment.qua Marci Evang.totum e Matt.et Lucae Commentariis decerptum esse monstratur,1789 u.1790,Opusc.11, [177] 此处德文原本和英译本都作 [186] 参看同上, [187] 参看《约翰福音》 [188] 参看同上, [189] 参看《约翰福音》 [190] 参看《约翰福音》 [191] 参看《约翰福音》 [192] 西庇太的儿子即约翰。——译者
[193] 《耶稣传》(Vie de Jesus), [209] 参看《马太福音》 [210] 参看《马太福音》 [211] 参看《马太福音》 [212] 参看《马太福音》 [213] 参看《马太福音》 [214] 参看《马太福音》 [215] 参看《马太福音》 [216] 我之所以不能同意希尔根菲尔特的见解,认为必须在《马太福音》里对原始文献和修订作品加以区分,其原因也就在这里。原始文献只能有一次众人吃饱的事,很难想象编者会根据自己的想象再加上一次。
[217] 特别是凯姆就是这样:《耶稣基督的人性的发展》, [220] 这里所指的希腊原文和我们通用的版本不同。这个不同版本的原文是τι με ?οωτ?? περ? το? ?γαθο?;ε?? ?στιν ? ?γαθ??(你为什么以善事问我呢?只有一个是善的)。——英译者
以上是英译者注,这是因英文圣经是根据另一种希腊文版本,所以英文圣经这里是:“Why callest thou me good,there is none good but one,that is God”(你为什么称我是善的呢?除了上帝以外,没有一个是善的)。中文圣经是根据施特劳斯在这里所引的希腊版本译的,所以中文圣经的译文和他所讲的正相一致。——中译者
[221] “虚心”如果根据英文和希腊原文直译都是“在心灵里贫穷的人”,而在路加福音里则把“在心灵里”几个字删掉,所以译成中文就成了“贫穷的人”。——译者
[222] 德文原著是universalistisches( [224] 见《马太福音》 [225] 参看《马太福音》 [226] 根据英译本“正误”改。——译者
[227] 此处英译本误作“在所有的使徒中”这显然是错误的,因为路加并不是使徒,这里已根据德文原本 [231] 路加所用的词是?δικ?α(错误,过失),马太用的是?νομ?α(不法)。
[232] 请参看拙作《肥沃田地的比喻》一文,载希尔根菲尔特的《科学的神学杂志》,1863年, [236] 摩西律法是犹太教的基础,据说最初是在西乃山上颁布的,作者在这里的意思是说路加因不愿让“山上说教”带过多的犹太气味,把耶稣的山上说教拆开,改为在平地所讲。——译者
[237] 参看艾希塔尔:(G.d''Eichthal)《福音书》(Les Evangiles),ii, [251] 参看《马可福音》 [252] 请参看《马太福音》 [253] “鞋”和“拖鞋”在中文《圣经》里都译作“鞋”但在希腊文、德文和英文里都是有分别的。——译者
[254] 希腊文和许多其他外国语</a>,名词及代名词随着其在句中和其他词的关系常有不同的格的区分,不同的格常用不同的词形表现出来,这在汉语中是没有的,所以我们在这里单从中文看可能不明白作者的意思,但如果从希腊文来看就会很清楚。——译者
[255] 参看《马太福音》 [256] 参看《马太福音》 [257] 《神圣传说》,ii, [260] 参看《马太福音》 [261] 参看《马太福音》 [262] 参看《路加福音》 [263] 参看《路加福音》 [264] 芮南把这看作是独创性的标志似乎是一个很大的误会。在这方面艾希塔尔(Eichthal)的看法更为正确,《福音书》(Les Evangiles),i.67,注。
[265] 英译本误作 [286] 《共观福音书福音历史的批判》,i. [292] 按德文圣经和中文圣经的书名不同,这里的《摩西书 [293] 两个主要的章篇是,Tanchuma)(英译本误作Tarchuma,根据德文原著第194页注改。——译者)f.54.4:拉比亚甲(Acha)奉那赫曼的儿子拉比R.撒母耳的名说:神圣而光荣的上帝在将来(弥赛亚)时代所要做的事,他在现今(前弥赛亚)时代已经假义人的手先做了:上帝要使死人复活,正如他从前借以利亚、以利沙和以西结所做的那样。他要使海变干,像摩西所做的那样。他要睁开瞎子的眼睛,正如他曾借以利沙所做的。上帝在将来要眷顾不生育的人,像他从前眷顾亚伯拉罕和撒拉那样,——参看所哈尔(Sohar):《出埃及记》,iv.6,格弗洛勒尔:《救恩世纪》,ii.第318页起。
[294] 这里英译本为“The science of theology”,译成中文应是“神学科学”,但德文原著(第195页)则为“die Wtissenschaft der Mythologie”(神话学科学),英译本显然错误,兹特改正。——译者
[295] 《希腊神话学》,i,77。
[296] 尤利西斯(Ulysses)即希腊神话中的奥德修斯(Odysseus),是荷马所作史诗《奥德赛》中的主人公。——译者
[297] 卡利普索(Calypso)是荷马史诗《奥德赛》中的海上仙女,曾将奥德修斯留在她的海岛上达七年之久。——译者
[298] 阿基里斯(Achilles),荷马史诗《伊利亚特》(Iliad)中的主人公,其脚跟为其身上唯一致命的弱点。——译者
[299] “英雄们”,英译本作“天堂”,根据德文原著(第197页)改正。——译者
[300] 英译本有误,根据德文原著(第197页)更正。——译者
[301] 《经典福音书的批判研究》,第121页。
[302] 艾利曼提野猪见希腊神话,这个野猪出没在亚该亚的艾利曼提山一带,为害人畜,后来被赫尔古利斯(Hercules)生擒。——译者
[303] 《图宾根学派》,第二版,第158页。
[304] 哥丁根七君子,指1837年因反对国王奥古斯特(Ernst August)违背宪法而被革职的七教授,艾瓦尔德是七教授之一。——译者
[305] 《圣经科学年鉴》,ii.66。R.W.马凯在其巨著《图宾根学派及其先行者》一书,第345页中说</a>,艾瓦尔德教授,对艾瓦尔德教授来说,任何不是出于他自己的意见如果有了名,这件事本身就已经构成对它加以申斥和反对的充足理由了等。同一作者在第343页补充说:“艾瓦尔德以意义模糊的夸张语气把他自己的长处掩蔽起来”;第351页的注释说,他的原则是,“用莫测高深的词句,痛斥敌人所说的话,然后再略加改头换面地采纳他的建议”,我们很满意地看到,我们的哥丁根伟人,已经很正确地闻名于海峡的彼岸了。
[306] 《经典福音书的批判研究》,第603页。
[307] 《十九世纪教会历史》,第399页,参看《批判的研究》,第72页以下。
[308] 《批判的研究》,第76页。
[309] 德文原著第202页作“Unhistorische Erz?hlung”,英译本竟译为“historical narrative”,显属错误。——译者
[310] 《耶稣传》,第四版,第96页;如利安(Julian),第6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