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漫画 首页 名著 中国名著 外国名著 玄幻科幻 都市言情 历史军事 排行 免费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14.关于前三福音相互关系的不同假设_耶稣传

作者:施特劳斯 字数:2944 更新:2025-01-09 12:25:17

乙、从其内在特征和相互关系看福音书

——莱辛、艾希豪因(Eichhorn)、胡格(Hug)、格利斯巴赫(Griesbach)、计色勒(Giesler)、施莱马赫

如果我们从四福音的外在证据转而检查他们的内在性质(因为我们还没有在讨论时顺便提到这种性质)和其相互关系 [156] ,我们将会从这一观点看出,前三福音也是自成一类并和[161] 提出,由于从其中得出了看来很清晰的说明,被认为很有说服力,直到最近,一直在神学家中间很为流行。

前三福音书的作者——这是以上所解释的不同理论所根据的另一种说法——必然或是一人用了另一人的著作,或是各人都用了一个共同的资料,至于这个资料是一种书面资料则是一般的假定。最后,这一假定也发生了问题。据说,原始的福音宣传,无论如何,总是口头的;至于有关耶稣生平的资料,在相当长时期内,也是口头传播的。考虑到使徒的教养和环境部分地从其本身来说,这是很有可能的,部分地从使徒保罗的书信中没有在当时已存在一部福音书的迹象,也可资证明。另一方面,这种口头传说,即所谓的福音书作者在阐明耶稣生平的最重要情节时的表现方式,在选材、布局甚至在表达方法上,不久就采用了固定的形式,也完全是可能的事。这就是计色勒 [162] 所提出,和艾希豪因的成文福音相对立的以口头形式存在的原始福音,他以为根据这种口头福音就可以不亚于艾希豪因,说明前三福音为什么不完全一致,并能比那些假定一个福音书作者利用了另一人作品的人更好地说明它们之间的不同。计色勒想象,在前三个福音宣传者和荷马史诗赖以流传但同时也经历了许多变化与渲染的希腊史诗吟诵者之间有相似之处。这样的一种类比使这一理论迎合了一个力求深入钻研古代精神以便更生动地理解诗歌与宗教起源的一代人的心理。在纯粹口头传说之中,福音历史成了一种活的东西,有生长力,枝干繁茂,花叶丛生,这么一来就给对福音历史实质的更为自由的解释打开了大门。

尽管如此,次一问题,即说明各该福音书间的相互关系问题,仍然不能认为已经得到了解决。它们之间的许多不同点,固然可以从假定它们共同有一种简单的口头资料而得到相当充分的说明(即使有更大的不同也不足令我们惊讶),但这并不能说明它们之间许多一致的地方。为什么它们不仅在总的选材与布局方面有一致,而且还不止一次地在时间上显然并不衔接的两件事情,由一个福音书作者偶然地把它们依次安置在一起,其他两部福音里竟然也有同样的情形,绝对一致的表现法,有时甚至还扩展到最特殊的希腊语词用例方面,又是什么缘故?

对吟诵有韵律的诗歌的荷马史诗吟诵者来说,形式与表现法是很重要的,但对宣传福音者来说,当然并不是如此;或者即使是重要的话,也只有在他们重述耶稣言论时才是如此。在其他方面,故事的实质才是重要的事情,不可能假定词句形式的刻板一致是经过规定的,因为我们并看不出有这样做的必要。但当我们的第三福音书作者自己在他的序言里说,在他本人的时代就已经有了好几本福音著作,而且在他的福音书里他不仅采用了口头传说,还有采用了这些成文本作为其资料来源的明显痕迹,我们还要什么呢?

的确,不应当理所当然地假定第三福音作者跟前所有的就是我们的前两本福音书,或者把最初的福音记录理解为全都是包括耶稣整个生平的著作。为了说明前三福音书作者彼此间的关系,有人作了新的尝试。施莱马赫 [163] 在直接反对艾希豪因时说,当我们问,在一篇包括耶稣整个生平的衔接的,但却是空洞的记录(像艾希豪因的原始福音书)和关于个别事件的许多详细记录之间,我们会以为哪一种更可能是福音文献的原始资料时,我们将毫不迟疑地决定是后者。因此,照施莱马赫看来,我们应该假定,写基督教历史的最初诱因,并不是忙碌的使徒们或最古时期积极活动的门徒们的自由冲动,而是那些没有亲自见过耶稣而相信,现在想进一步对耶稣生平的一些比较精确的细节有所理解的人的好奇心。

在基督徒的公共集合处这种好奇心会偶然地但少量地得到满足;当一个传道人提到基督的某些值得纪念的言论并必然叙述一番说这些话的历史场合的时候,这些好奇的听众通过秘密的交谈和特殊的探问,就会获得知识。这样,许多个别的事实就被讲到并听到,但其中大多数并没有被记下来。然而,不久,也有不少被记下来了,部分是传说者本人所记,更多的则是探询的人,特别是那些不可能常和告诉他们这些事的人在一起,却很喜欢把它们转告许多别人的探询人所记。这样,个别的事件和个别的言论就被记录下来,这些记录产生得愈来愈多,当基督的原来同伴大多数因逼迫而分散的时候,对于这些记录的要求就愈会迫切,尤其是当第一代基督徒逐渐死去的时候。然后,这些个别记录的作者们和收藏者们,又开始对它们进行补充,并各从所好地成了它们的搜集人。也许一个人只收集了关于神迹的记述,另一人只收集了言论,第三人则以为基督一生的最后几天或者复活的情景最属重要,另一些人,由于他们没有一定的爱好,就把他们所能得到的都收藏起来。这一类收藏品的个别部分,其来源既不同,价值也不一样,而且并不都是第一手,有的还是第二手或第三手;有些部分甚至还来源不正,经过了不完全的回忆,偏见或好奇心的改动,施莱马赫认为,我们的前三福音,连马可也不例外,都是由这些书面的个别故事编写成的,他还明白地,尽管是艰难地并迟疑地,驳斥了格利斯巴赫关于马可的见解。

如果我们问,为什么三个收藏者,各自独立地从大量的故事中选择资料,能够对多数故事如此惊人地选中同一部分,施莱马赫试图对这种情况加以说明,他指出,这一方面是由于准备大量复制的作品所必然包含的内容;另一方面是由于以为这些部分对福音的宣传有特殊重要性,但这种说明非常令人不能满意。因为,如果像我们的福音书所说的那样,耶稣医好了好多的人——瞎子、瘸子、长大麻疯的,赶出了如此多的鬼,为什么前福音书的作者从这么多的故事中,恰好挑选了相同的十来样,除了少数的,也许只是表面的例外,却都同样地听凭其余的故事简单掠过,无人知晓呢?因为在其中一定有不少作为神迹来说同样有说服力的故事(我们只要记住约翰所作不同的选择就够了)。我们问,如果每个人都是各自独立地选择,怎能有这种事发生呢?关于耶稣的言论也可提出同样的问题来,由于前三福音的题材安排,总的说来都是一样的,就不可能用施莱马赫的观点加以解释。

这些理论个别地存在时所有的缺点,如果把它们连合起来:就可以部分地免除。所谓的传统假设,尤其是关于有一种作为原始或补充资料的口头传说的假设也可应用于其余的理论之上。但这一切对于前三福音书的来源和其相互关系的说明尝试的一个最重要、尽管是未被注意到的结果无可争辩地是,这些说明使前三福音的编著日期变得非常之晚而且成为次要的事情,从而使以使徒或其助手为其编著人的说法成</a>为不可能。艾希豪因已经把马太参与第一福音的编写,马可和路加参与第二和第三福音的编写缩小到最低限度以内,不过并没有把它完全放弃。施莱马赫把《马太福音》,《马可福音》,《路加福音》这些称号完全作为传统称呼来使用,而并未对这些以他们的名字称呼福音书的人参与编写工作的多少,或者甚至全未参与这个问题,表示任何意见。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59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