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重复说:科学地认识实际的经济是国民经济学的 面对一种经济上的事实状况而首先提出并且回答有关具体的秩序结构的问题,这总是必要的。另一个例子:巴拉圭著名的耶稣会共同体,它存在于1609年到1767年。各种原始资料使我们清楚地看到了丰富的个别的事实。它们作了有关土地的肥力、有关各个印集中领导的经济,它由一位库拉来领导。他的计划决定了村庄的经济领导。在这里,经济计算根据库拉方面的自然评价来进行;鉴于村庄经济的微小和物品种类的微小数目,这种经济计算是可以实行的。每个并居区都是一个完全集中领导的经济,带有消费品自由交换的某些痕迹。这个有着集中的领导的经济体包括了村庄田地的很大一部分和制造业的各个作坊。挤进这种经济体的是为数众多的、有着集中的领导的还要更小的构成物:有着它们的家庭耕地的各个印工资给了国家的干预和改变各个劳动市场的秩序以诱因,而煤炭市场上降低的价格则给了技术发明以推动。但是在那里也表明,在这样一些经济上的事实(低工资或下降的价格)与资料的变化(别的劳动市场秩序和新的技术知识)之间不存在必然的条件联系。必须同样满足许多各种各样的、非经济的先决条件,以便反作用每一次得以实现。在那里以两个例子说明过的东西是普遍适用的:全部经济的资料在它们那方面总是同时由许多别的非经济性质的事实造就的。因此,绝不应当主张经济上发生的事情与资料的改变之间的一种必然 的联系:煤炭价格的下降在一个国家中给了煤炭开采领域中的技术发明以诱因,而在科学—技术的积极性比较小的另一个国家中却没有产生这种作用。各个厂家的扩大事实上是否导致形成卡特尔,取决于企业家们的精神气质、司法和立法以及别的事情。有关经济过程对各种资料的影响的普遍适用的、动态的—理论的陈述是不可能的。
然而,对这个结论还应该补充一个论断。有“不稳定的秩序”,它们具有转变的倾向。例如,在一个市场上存在着两方面垄断、两方面的部分垄断或供给的寡头垄断,这种市场并不罕见地改变它的市场形式。经济过程在这些市场形式中的无均衡性产生了向一种比较稳定的市场形式过渡的追求。例如,供给的寡头垄断并不罕见地变为集体垄断;从少数商号的寡头垄断式的权力斗争中发展出了卡特尔。或者想一想20世纪许多国家中的各个劳动市场的发展。哪里形成了雇主们和雇员们的两方面的部分垄断,哪里因此而使用封锁(也就是说开除和罢工——无均衡性的这些有力的表现)来进行斗争,国家就会一再觉得受到了推动去居间调停,或规定工资,或者甚至以集中管理的经济形式控制各个劳动力的使用。那时两方面的垄断就给集中管理的经济形式让了路——而因为这样一些不稳定的市场形式经常实现于工业化了的世界中,就由此而给予了一种推动去迅速地改变各个经济秩序。这就是说,经济过程 在这里通过它的无均衡性而作用于经济秩序 的塑造。但是,就是在这里也不存在发展的必然性。从供给的寡头垄断中不是必定 产生卡特尔,而且有这样一些国家,它们没有被罢工和开除推动去改变各个劳动市场的各种形式。而且就是这种事实状况——也就是不稳定的市场和经济秩序的存在——也没有这样给一种动态的理论提供场地。
3.批评就是这么多。但是,哪个是正面的回答?怎样能够成功地研究具体的经济变易以及怎样能够首先是成功地研究具体的经济形势波动?适用的又是在其他情况下也适用的东西:钻研各个个别现象的各个特点(3)为历史的和理论的探讨创造了前提条件(4)并且导致了揭示所探寻的各种联系。经济形势的研究不能使各个个别的经济形势运动的特点后退,这发生于那些构思“正常的周期”的尝试中。相反地,它必须明确地强调这种特点。
作为例子,我们把1903—1907年德国的经济高涨与1933年直到战争爆发的那个高涨相对照。从1933年起,德国的经济秩序越来越多地具有了集中管理的经济的特征。这个事实赋予了经济形势过程以一种直到个别之处都不同于1903—1907年的历程。虽然在两个高涨中,投资速度都比过去加快了,这对它们是共同的;但是,它怎样增加,包括收入的形成在内的整个经济过程如何变化,在有些地方却是完全不同的。在1933年以后的那些年中,各种价格和工资都是由国家掌握的,而在1903—1907年的高涨中就不是这样。还不止于此:这时价格的形成所具有的意义与那时有些不同,要小得多。因为那时,在一种交换经济的要素占统治地位的经济秩序中,价格的形成是经济过程的调节器;而这时却不是。集中领导的经济的各种要素越是占优势,价格就越是变成了一种单纯的计算数值;而集中管理体则以它的经济计划、评价、命令和指派来实施经济过程的控制。这适用于所有的价格,也适用于利息。在1903—1907年的高涨中,利息的运动就像它在各个不同的资本和货币市场上发生的那样,对于投资过程的规模和进程同样是决定性的;但是,在1933年之后,利息所具有的意义就很小;而各种投资越是变得取决于集中管理体的刺激或批准,以及利息越少地依据实际的资本稀缺性来形成,它的作用就越来越变为次要的。就是各银行和银行政策在两种情况下也意味着完全不同的东西。那时,各银行一起连同它们的私人贷款接受者是各个投资的控制者;1933年之后,它们在另一种经济秩序的范围内越来越甚地交出了它们的职能。
在各种经济关系的国际秩序上的差别同样影响了这两个经济形势过程。金本位制和长期的贸易协定连同微小的贸易障碍在本世纪之初还创立了一种国际性的经济形势共同体,它从根本上对德国的高涨及其结束发生了作用。在秩序形式和各种事实状况的同样的联系。个别情况的分析越是深入地向前推进,经济权力现象的一种一定的一致就越是清晰地暴露出来。就是经济上的各种权力地位和权力斗争、经济上的依附和经济上不自由的各种处境也的确以一切多种多样性显示了这种特殊样子的“全部风格的不变性”,我们已经在各个秩序的结构以及在各个日常的经济过程中找到了这种全部风格的不变性。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