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有许多作家——我们脑海里突然浮现出伏尔泰、泰恩和阿莱维的名字——,他们在向其同胞解释英</a>国的同时,也使英国人更好地理解本国,保尔·芒图是其中之一。“产业革命”这个词是一位法国作者在十八世纪创造出来的;关于这个研究题目的 这本书对农业技术改良的叙述,几乎好到不能再好。我们只能补上一点,就是杰思罗·塔尔在某些方面现在看来好像是反动派而不是改革派,而另一些名字可要出现在先驱者的名单里,放在汤森、科克和阿瑟·扬等名字的旁边。现在,人们知道只有部分土地适合诺福克郡那种新耕作法,而且,各地区的进展的速度也有快有慢。但农村的耕作面积和每英亩的产量整个说来都扩大了。芒图先生的结论是:他们的首创精神既是为了追求私利又是为了有益于公众。这个结论在多年前遭到一些反对,但是现在却普遍地获得赞同。
关于制造业和运输的革新,人们写过几本书。但是,虽然其中有些比本书详细,可是没有一本能比这里所提供的说明更加明晰了。然而必须承认,英国作家们尽管得到新证据的支持,仍然倾向于这样的意见,即:主要是刘易斯·保尔而不是约翰·怀亚特使机械纺织最初获得进展。关于塞缪尔·沃克用计谋获得亨茨曼的坩埚制作法这件事的传说,有人也表示怀疑,因为那与我们所知有关沃克的其他各事不一致。现代学者们偏要强调不列颠以外的发明,轧棉机就是其中一个突出的例子。对于各种工业的历史的最新调查研究(在芒图先生写作时,这些工业的历史很少被人所知)指出,科学家们特别是化学家们所起的作用,比人们所想象的要大。对照实验以及从简单的不断摸索而得到的发现,跟技术的进展大有关系。
关于各种发明对工人有什么影响,本书倒数 怎样把成年人招入工厂,怎样引诱和强迫他们逐渐习惯于他们本来不愿的在严格监督之下按规定时数的工作,关于这些,人们现在知道得更多一些了。工厂工人的工资增高,家庭工人的工资下降,这是一般人都承认的。正如芒图先生指出的那样,1792年以后,手织机织工工资低,不是由于动力织机(因为动力织机后来才有)所致,而是由于那些企图在自己家里干活的人数目过多所致。这是许多国家中今天仍然存在的一个问题;但是,当时这是由于一些情况而加剧了,对于这些情况今天人们仍然注意得不够。好几百年来,纺纱是女人的工作,织布是男人的工作。在引进棉纺机之后,对家里纺出的纱线的需要下降了,许多妇女就撇开手纺车去学习使用织布机。她们自己不一定因为这种改变而处境更糟(纺纱一向是低薪职业),但是,她们同男人竞争的结果,一般必定迫使织工的工资下降。因此,芒图先生说,工资下降不是由于动力织机的竞争所致,这话是对的,可是工资下降是由于引进机器——而引进的部门就是纺纱工业。
关于另外两个事实,需要再说一遍。关于济贫法的叙述是极好的,但是,斯皮纳姆兰制度并没有实行于全英国。它是对贫困农民的一种救济办法——不论好歹——,它的遗迹在北部工业区并没有多少。还有,关于1799年同盟条例,芒图先生所说的一切都是确实的。他正确地指出,这只是一系列的类似措施中的一个。但是,必须补充说,它所规定的处罚比起较早的条例所规定的轻得多,而且——也许是因为这个缘故——很少被人援用。工人因组织工会吃官司,像以往一样,大多数都是根据普通法的阴谋罪条款提出的,但是,有证据可以说明,许多工会没有受到干扰。
还要请读者注意:在本书里,作者一再把产业革命时期的状况与今天的状况来个比较或对照。然而,必须记住,“今天”的意思是指二十世纪的二十年代而不是六十年代。芒图先生写作这本书以后,英国社会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面积广大的土地又为耕种土地的人所有了。今天参观曼彻斯特的人很难发现单独一家棉纺厂了。工业又广泛地分散开来了;南部不再是不发达和不活跃的了。英国人关于大英帝国的梦想,今天也已经不是过去那样的了。
“死水必有毒”。历史是没有最后的结论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对产业革命的看法需要作出进一步的改变。但是,让我们重复一遍,从结构和细节这两方面看,这本书在用任何语言写的谈产业革命的入门书中是最好的。此外,它还是一本永久性的参考著作。近来,从头至尾地又读了一遍,觉得这是一本人们不愿放过不读的书。它新鲜可爱,很是惊人。近代作家们有相当多的调查结果,过去会以为是全新的,现在知道芒图先生早已作出这些调查结果了。他的书是经济史的稀有著作之一,可以公正地说是经典性的著作。
伦敦大学</a>经济史荣誉教授 T.S.艾什顿
1961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