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漫画 首页 名著 中国名著 外国名著 玄幻科幻 都市言情 历史军事 排行 免费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七 四月_爱的教育

作者:亚米契斯 字数:11395 更新:2025-01-09 11:58:06

春 一日

今天四月一日了!像今天这样的好时节,一年中没有多少,不过三个月罢了。可莱谛后天要和父亲去迎接国王,叫我也去,这是我所喜欢的。听说可莱谛的父亲和国王相识哩。又,就在那一天,母亲说要领我到幼儿园去,这也是我所喜欢的。并且,“小石匠”病已好了许多了。还有,昨晚先生走过我家门口,听见他和父亲这样说:“他功课很好,他功课很好。”

加上今天是个很爽快温暖的春日,从学校窗口看见青的天,含蕊的树木,和家家敞开的窗槛上摆着的新绿的盆花等。先生虽是一向没有笑容的人,可是今天也很高兴,额上的皱纹几乎已经看不出了,他就黑板上说明算术的时候,还讲着笑话呢。一吸着窗外来的新鲜空气,就闻得出泥土和木叶的气息,好像身已在乡间了。先生当然也快活的。

在先生授着课的时候,我们耳中听见近处街上铁匠打铁声,对门妇人安抚婴孩睡熟的儿歌声,以及兵营里的喇叭声。连斯带地也高兴了。忽然间,铁匠打得更响亮,妇人也更大声地唱了起来。先生停止授课,侧了耳看着窗外,静静地说:

“天晴,母亲唱着歌,正直的男子都劳动着,孩子们学习着,——好一幅美丽的图画啊!”

散了课走到外面,大家都觉得很愉快。排好了队把脚重重地踏着地面走,好像从此有三四日假期似的,齐唱着歌儿。女先生们也很高兴,戴赤羽的先生跟在小孩后面,自己也像个小孩了。学生的父母彼此谈笑。克洛西的母亲的野菜篮中满装着堇花,校门口因之充满了香气。

一到街上,母亲依旧在候我了,我欢喜得不得了,跑近拢去,说:

“啊!好快活!我为什么这样快活啊?”

“这因为时节既好,而且心里没有亏心事的缘故!”母亲说。

温培尔脱王 三日

十点钟的时候,父亲见柴店里的父子已在四角路口等我了,和我说:“他们已经来了。安利柯!快迎接国王去!”

我飞奔过去。可莱谛父子比往日更高兴,我从没有见过他们父子像今天这般相像。那父亲的上衣上挂着两个纪念章和一个勋章,须卷得很整齐,须的两端尖得同针一样。

国王定十点半到,我们就到车站去。可莱谛的父亲吸着烟,搓着手说:

“我从那六十六年的战争以后,还未曾见过陛下呢!已经十五年又六个月了。他先三年在法兰西,其次是在蒙脱维,然后回到意大利。我运气不好,每次他驾临市内,我都不在这里。”

他把温培尔脱王当</a>做朋友称呼,叫他“温培尔脱君”,不住地说:

“温培尔脱君是十六师师长。温培尔脱君那时不过二十二岁光景。温培尔脱君总是这样骑着马。”

“十五年了呢!”柴店主人跨着步大声说。“我诚心想再见见他。还是在他做亲王的时候见过他,一直到现在了。今番见他,他已经做了国王了。而且,我也变了,由军人变为柴店主人了。”说着自己笑了。

“国王看见了,还认识父亲吗?”儿子问。

“你太不知道了!那可未必。温培尔脱君只是一个人,这里不是像蚂蚁一样地大家挤着吗?并且他也不能一个一个地看见我们呀。”父亲笑着说。

车站附近的街路上已是人山人海,一队兵士吹着喇叭通过。两个警察骑着马走过。天晴着,光明充满了大地。

可莱谛的父亲兴高采烈地说:

“真快乐啊!又看见师长了!啊!我也老了哩!记得那年六月二十四日——好像是昨天的事:那时我负了革囊掮了枪走着,差不多快到前线了。温培尔脱君率领了部下将校走过,大炮的声音已经远远地听到,大家都说:‘但愿子弹不要中着殿下。’在敌兵的枪口前面会和温培尔脱君那样接近,我是万料不到的。两人之间,相隔不过四步远呢。那天天晴,天空像镜一样,但是很热!——喂!让我们进去看吧。”

我们到了车站,那里已挤满了群众,——马车、警察、骑兵及擎着旗帜的团体。军乐队奏着乐曲。可莱谛的父亲用两腕将塞满在入口处的群众分开,让我们安全通过。群众波动着,都在我们后面跟来。可莱谛的父亲眼向着有警察拦在那里的地方:

“跟我来!”他说着拉了我们的手进去,背靠着墙壁站着。

警察走过来说:“不得立在这里!”

“我是属于四十九联队四大队的。”可莱谛的父亲把勋章指给警察看。

“那可以。”警察看着勋章说。

“你们看,‘四十九联队四大队’,这一句话有着不可思议的力量哩!他原是我的队长,不可以靠近些看他吗?那时和他靠得很近,今日也靠近些才好呢!”

这时,待车室内外群集着绅士和将校,站门口整齐地停着一排马车和穿红服的马夫。

可莱谛问他父亲,温培尔脱亲王在军队中可拿剑。父亲说:

“当然啰,剑是一刻不离手的。枪从右边左边刺来,要靠剑去拨开的哩。真是可怕,子弹像雨神发怒似的落下,像旋风似的向在密集的队伍中或大炮之间袭来,一碰着人就翻倒什么骑兵呀、枪兵呀、步兵呀、射击兵呀,统统混杂在一处,像百鬼夜行,什么都辨不清楚。这时,听见有叫‘殿下!殿下!’的声音,原来敌兵已排齐了枪刺近来了。我们一齐开枪,烟气就立刻像云似的四起,把周围包住。稍停,烟散了,大地上满横着死伤的兵士和马。我回头去看,见队的中央,温培尔脱君骑了马悠然地四处查察,郑重地说:‘弟兄中有被害的吗?’我们都兴奋如狂,在他面前齐喊‘万岁!’啊!那种光景,真是少有的!——呀!火车到了!”

乐队开始奏乐了,将校都向前拥进,群众踮起脚来。一个警察说:

“要停一会儿才下车呢,因为现在有人在那里拜谒。”

老可莱谛焦急得几乎出神:

“啊!追想起来,他那时的沉静的风貌,到现在还如在眼前。不用说,他在有地震有时疫的时候,也总是镇静着的。可是我屡次想到的,却是那时他的沉静的风貌。他虽做了国王,大概总还不忘四十九联队的四大队的。把旧时的部下集拢来,大家举行一次会餐,他必定是很欢喜的。他现在有将军、绅士、大臣等伴侍,那时除了我们做兵士的以外,什么人都没有。想和他谈谈哩,稍许谈谈也好!二十二岁的将军!我们用了枪和剑保护过的亲王!我们的温培尔脱君!从那年以后,有十五年不见了!——啊!那军乐的声音把我的血都震得要沸腾了!”

欢呼的声音自四方起来,数千的帽子高高举起了。着黑服的四个绅士乘入最前列的马车。

“就是那一个!”老可莱谛叫说,他好像失了神也似的站着。过了一会儿,才徐徐地重新开口说:

“呀!头发白了!”

我们三人除了帽子,马车徐徐地在群众的欢呼声中前进。我看那柴店主人时,他好像全然换了一个人了,身体伸得长长的,脸色凝重而带苍白,柱子似的直立着。

马车行近我们,到了离那柱子一步的距离了。

“万岁!”群众欢呼。

“万岁!”柴店主人在群众欢呼以后,独自叫喊。国王向他看,眼睛在他那三个勋章上注视了一会。柴店主人忘了一切!

“四十九联队四大队!”他这样叫。

国王原已向了别处了的,重新回向我们,注视着老可莱谛,从马车里伸出手来。

老可莱谛飞跑过去,紧握国王的手。马车过去了,群众拥拢来把我们挤散。老可莱谛一时不见了。可是这不过是刹那间的事,稍过了一会儿,又看见他了。他喘着气,眼睛红红地,举起手,在喊他儿子。儿子就跑近他去。

“快!趁我手还热着的时候!”他说着将手按在儿子脸上,“国王握过了我的手呢!”

他梦也似的茫然目送那已走远了的马车,站在惊异地向他瞠视的群众中。群众纷纷在说:“这人是在四十九联队四大队待过的。”“他是军人,和国王认识的。”“国王还没忘记他呢,所以向他伸出手来。”最后有一人高声地说:“他把不知什么的请愿书递给了国王哩。”

“不!”老可莱谛不觉回头来说,“我并不提出什么请愿书。国王有用得到我的时候,无论何时,我另外预备着可以贡献的东西哩!”

大家都张了眼看他。

“那就是这热血啊!”他自豪地说。

幼儿院 四日

昨日早餐后,母亲依约带了我到幼儿院去,因为要把泼来可西的妹子嘱托给院长的缘故。我还未曾到过幼儿院,那情形真是有趣。小孩共约二百人,男女都有。都是很小很小的孩子。和他们相比,国民小学</a>的学生也成了大人了。

我们去的时候,小孩们正排成了二列进食堂去。食堂里摆着两列长桌,桌上镂有许多小孔,孔上放着盛了饭和豆的黑色小盘,锡制的瓢摆在旁边。他们进去的时候,有忙乱了弄不清方向的,先生们过去带领他们。其中有的走到一个位置旁,就以为是自己的座位,停住了就用瓢去取食物。先生走来说:“再过去!”走了四步五步,又取一瓢食,先生再来叫他往前走,等到了他自己的座位,他已经吃了半个人的食物了。先生们用尽了力。整顿他们,开始祈祷,祈祷的时候,头不许对着食物。他们心为食物所吸引,总转过头来看后面。大家合着手,眼向着屋顶,心不在焉地述毕祈祷的话,才开始就食。啊!那种可爱的模样,真是少有!有拿了两个瓢吃的,有用手吃的,还有将豆一粒一粒地装入口袋里去的,用小围裙将豆包了捏得浆糊样的。有的看着苍蝇飞,有的因为旁边的孩子咳嗽把食物喷在桌上,竟一口不吃。室中好像是养着鸡和鸟的园庭,真是可爱。小小的孩子都用了红的绿的青的丝带结着发,排成二列坐着,真好看哩!一位先生向着一列坐着的八个小孩问:“米是从哪里来的!”八个人一边嚼着食物,一边齐声说:“从水里来的。”向他们说“举手”!许多小小的白手一齐举起来,闪闪地好像白蝴蝶。

这以后,是出去休息。在走出食堂以前,大家照例各取挂在壁间的小食盒。一等走出食堂,就四方散开,各从盒中把面包呀、牛油小块呀、煮熟的蛋呀、小苹果呀、熟豌豆呀、鸡肉呀取出。一霎时,庭间到处都是面包屑,像给小鸟喂饵似的。他们有种种可笑的吃法:有的像兔、猫或鼠样地嚼尝或吸着,有的把饭涂抹在胸间,有的用小拳把牛油捏糊了,像乳汁似的滴在袖子里,自己仍不觉得。还有许多小孩把衔着苹果或面包的小孩像狗似的追赶着。又有三个小孩用草茎在蛋壳中挖掘,说要发掘宝贝哩。后来把蛋的一半倾在地上,再一粒粒地拾起,好像拾珍珠似的。小孩之中,只要有一人拿着什么好东西,大家就把他围住了。窥探他的食盒。一个拿着糖的小孩旁边,围着二十多个人,共在唧唧哝哝地说个不休;有的要他抹些在自己的面包上,也有只求用指去尝一点的。

母亲走到庭里,一个个地去抚摸他们。于是大家就围集在母亲身旁,要求接吻,都像望三层楼似的把头仰了,口中呀呀做声,情形似在索乳。有想将已吃过的橘子送与母亲的,有剥了小面包的皮给母亲的。一个女孩拿了一片树叶来,另外一个很郑重地把食指伸到母亲前面,原来指上有一个小得不十分看得出的疱,据说是昨晚在烛上烫伤的。又有拿了小虫呀、破的软木塞子呀、衬衫的纽扣呀、小花呀等类的东西,很郑重地来给母亲看。一个头上缚着绷带的小孩,说有话对母亲说,不知说了些什么。还有一个请母亲伏倒头去,把口附着母亲的耳朵,轻轻地说“我的父亲是做刷帚的哩。”

事件这里那里地发生,先生们走来走去照料他们。有因解不开手帕的结子哭的,有两人因了夺半个苹果相闹的,有和椅子一起翻倒了爬不起来而哭着的。

将回来的时候,母亲把他们里面的三四个各抱了一会儿。于是大家就从四面集来,脸上满涂了蛋黄或是橘子汁,围着求抱。一个拉牢了母亲的手,一个拉牢了母亲的指头,说要看指上的戒指。还有来扳表链的,拉头发的。

“当心被他们弄破衣服!”先生说。

可是,母亲毫不管衣服的损坏,将他们拉近了接吻。他们越加集拢来了,在身旁的张了手想爬上身去,在远一点的挣扎着挤近来并且齐声叫喊:

“再会!再会!”

母亲终于逃出了庭间了。小孩们追到栅栏旁,脸挡住了栅缝,把小手伸出,纷纷地递出面包呀、苹果片呀、牛油块呀等东西来。一齐叫说:

“再会,再会!明天再来,再请过来!”

母亲又去摸他们花朵似的小手,到了街上的时候,身上已染满了面包屑及许多油迹,衣服也皱得不成样子了。她手里握满了花,眼睛闪着泪光,仍很快活。耳中远远地还听见鸟叫似的声音:

“再会!再会!再请过来!夫人!”

体操 五日

连日都是好天气,我们停止了室内体操,在校庭中做器械体操。

昨天,卡隆到校长室里去的时候,耐利的母亲——那个着黑衣服的白色的妇人——也在那里。要想请求免除耐利的器械体操。她好像很难开口的样子,抚着儿子的头说:

“因为这孩子是不能做那样的事的。”

耐利却似乎以不加入器械体操为可耻,不肯承认这话。他说:

“母亲!不要紧,我能够的。”

母亲怜悯地默视着儿子,过了一会儿,踌躇地说:“恐怕别人……”话未说完就止住了。大概她想说,“恐怕别人嘲弄你,很不放心。”

耐利拦住话头说:“他们不会怎么的,——并且有卡隆在一处呢!只要有卡隆在,谁都不会笑我的。”

耐利到底加入器械体操了。那个曾在格里波底将军部下的颈上有伤痕的先生,领我们到那有垂直柱的地方。今天要攀到柱的顶上,在顶上的平台上直立。代洛西与可莱谛都猴子似的上去了。泼来可西也敏捷地登上了,他那到膝的长上衣有些妨碍,他却毫不为意,竟上去了。大家都想笑他,他只反复地说他那平日的口头禅:“对不住,对不住!”斯带地上去的时候,脸红得像火鸡,咬紧嘴唇,一口气登上。诺琵斯立在平台上,像帝王似的骄傲顾盼着。华梯尼着了新制的有水色条纹的运动服,可是中途却溜下来了两次。

为要想攀登容易些,大家手里擦着树胶。预备了树胶来卖的不用说是那商人卡洛斐了。他把树胶弄成了粉,装入纸袋,每袋卖一铜圆,赚得许多钱。

轮到卡隆了。他若无其事地一边口里嚼着面包,一边轻捷地攀登。我想,他即使再带了一个人,也可以上去的。他真有小牛样的力气呢。

卡隆的后面就是耐利。他用瘦削的手臂抱住直柱的时候,许多人都笑了起来。卡隆把粗壮的手叉在胸前,向笑的人盯视,气势汹汹地好像在说:“当心挨打!”大家都止了笑。耐利开始向上爬,几乎拼了命,颜色发紫了,呼吸急促了,汗雨也似的从额上流下。先生说:“下来吧。”他仍不下退,无论如何想挣扎上去。我很替他担心,怕他中途坠落。啊!如果我成了耐利样的人,将会怎样呢?母亲看见了这光景,心里将怎样啊!一想到此,愈觉得耐利可怜,恨不得从下面推他一把。

“上来!上来!耐利!用力!只一步了!用力!”卡隆与代洛西、可莱谛齐声喊。耐利吁吁地喘着,用尽了力,爬到离平台二英尺光景了。

“好!再一步!用力!”大家喊。耐利已攀住平台了,大家都拍手。先生说:“爬上了!好!可以了。下来吧。”

可是耐利想和别人一样,爬到平台上去。又挣扎了一会儿,才用臂肘靠住了平台,以后就很容易地移上膝头,又伸上了脚,最后居然直立在平台上了。他喘着,微笑着,俯视我们。

我们又拍起手来。耐利向街上看,我也向那方向回过头去,忽然见他母亲正在篱外低了头不敢仰视哩。母亲把头抬起来了,耐利也下来了,我们大声喝彩。耐利脸红如桃,眼睛闪烁发光,他似乎不像从前的耐利了。

散学的时候,耐利的母亲来接儿子,她抱住了儿子很担心地问:“怎么样了?”儿子的朋友都齐声回答说:

“做得很好呢!同我们一样地上去了——耐利很能干哩——很勇敢哩——一些都不比别人差。”

这时他母亲的快活真是了不得。她想说些道谢的话,可是嘴里说不出来。和其中三四人握了手,又亲睦地将手在卡隆的肩头抚了一会儿,领了儿子去了。我们目送他们母子二人很快乐地谈着回去。

父亲的先生 十三日

昨天父亲带我去旅行,真快乐啊!那是这样一回事:

前天晚餐时,父亲正看着报纸,忽然吃惊地说:“咿呀!我以为二十年前就死去了!我国民小学一年级的克洛赛谛先生还活着,今年八十四岁了!他做了六十年教员,教育部大臣现在给予勋章。六——十——年呢!你想!并且据说两年前还在学校教书啊!可怜的克洛赛谛先生!他住在从这里乘</a>火车去一小时可到的孔特甫地方。安利柯!明天大家去拜望他吧。”

当夜,父亲只说那位先生的事。——因为看见旧时先生的名字,把各种小儿时代的事,从前的朋友,死去了的祖母,都也记忆了起来。父亲说:

“克洛赛谛先生教我的时候,正四十岁。他的状貌至今还记忆着,是个身材矮小,腰向前稍屈,眼睛炯炯有光,把须修剃得很光的先生。他虽严格,却是很好的先生,爱我们如子弟,常宽恕我们的过失。他原是农人家的儿子,因为自己用功,后来做了教员。真是上等的人哩!我母亲很佩服他,父亲也和他要好得和朋友一样。他不知怎么住到近处来了?现在即使见了面,恐怕也不认识了。但是不要紧,我是认识他的。已经四十四年不曾相见了,四十四年了哩!安利柯!明天去吧!”

昨天早晨九点钟,我们坐了火车去。原想叫卡隆同去,他因为母亲病了,终于不能同去。天气很好,原野一片绿色,杂花满树,火车经过,空气也喷喷地发香。父亲很愉快地望着窗外,一面用手勾住我的头颈,像和朋友谈话似的和我说:

“啊!克洛赛谛先生!除了我父亲以外,先生是最初爱我和为我操心的人了。先生对于我的种种教训,我现在还记着。因了不好的行为受了先生的叱骂,悲哀地回家的光景,我现在还记得。先生的手很粗大,那时先生的神情都像在我眼前哩:他总是静静地进了教室,把手杖放在屋角,把外套挂在衣钩上;无论哪天,态度都是一样,总是很真诚很热心,什么事情都用了全副精神;从开学那天起,一直这样。我现在的耳朵里,还像有先生的话声:‘勃谛尼啊!勃谛尼啊!要把食指和中指这样地握住笔杆的啊!’已经四十四年了,先生恐怕也和前不同了吧。”

到了孔特甫,我们去探听先生的住所,立刻就探听到了。原来在那里谁都认识先生。

我们出了街市,折向那篱间有花的小路。

父亲默然地似乎在沉思往事,时时微笑着摇着头。

突然,父亲站住了说:“这就是他!一定是他!”我一看,小路的那边来了一个带大麦秆帽的白发老人,正拄了手杖走下坡来,脚似乎有点跷,手在颤抖。

“果然是他!”父亲反复说,急步走上前去。到了老人面前,老人也站住了向父亲注视。老人面上还有红彩,眼中露着光辉。父亲脱了帽子:

“你就是平善左·克洛赛谛先生吗?”

老人也把帽子去了,用颤动而粗大的声音回答说:“是的。”

“啊!那么……”父亲握了先生的手。“对不起,我是从前受教于先生的学生。先生好吗?今天专从丘林来拜望您的。”

老人惊异地注视着父亲!

“真难为你!我不知道你是哪时候的学生?对不起!你名字是——”

父亲把亚尔培脱·勃谛尼的姓名和曾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的学校说明了,又说:“难怪先生记不起来。但是我总记得先生的。”

老人垂了头沉思了一会儿,把父亲的名字念了三四遍,父亲只是微笑地看着先生。

老人忽然抬起头来,眼睛张得大大的,徐徐地说:

“亚尔培脱·勃谛尼?技师勃谛尼君的儿子?曾经住在配寨·代拉·孔沙拉泰,是吗?”

“是的。”父亲说着伸出手去。

“原来这样!真对不起!”老人跨近一步抱住父亲,那白发正垂在父亲的发上。父亲把自己的颊贴住了先生的颈。

“请跟我到这边来!”老人说着移步向自己的住所走去。不久,我们走到小屋前面的一个花园里。老人开了自己的房门,引我们进去。四壁粉得雪白,室的一角摆着小床,别一角排着桌子和书架,四张椅子。壁上挂着旧地图。室中充满苹果的香气。

“勃谛尼君!”先生注视着受着日光的地板说。“啊!我还很记得呢!你母亲是个很好的人。你在一年级的时候坐在窗口左侧的位置上。慢点!是了,是了!你那鬈曲的头发还如在眼前哩!”

先生又追忆了一会儿:

“你曾是个活泼的孩子,非常活泼。不是吗?在二年级那一年,曾患过喉痛病,回到学校来的时候非常消瘦,裹着围巾。到现在已四十年了,居然还不忘记我,真难得!旧学生来访我的很多,其中有做了大佐的,做牧师的也有好几个,此外,还有许多已成了绅士。”

先生问了父亲的职业,又说:“我真快活!谢谢你!近来已经不大有人来访问我了,你恐怕是最后的一个了!”

“哪里!你还康健呢!请不要说这样的话!”父亲说。

“不,不!你看!手这样颤动呢!这是很不好的。三年前患了这毛病,那时还在学校就职,最初也不注意,总以为就会痊愈的,不料竟渐渐重起来,终于字都不能写了。啊!那一天,我从做教师以来 “卡隆!今天请忍住悲痛,和大家一同把我讲的话用笔记下来。”

我们都捏起笔来,先生就开始讲:

“寇塞贝·马志尼,一八零五年生于热那亚,一八七二年死于辟沙。他是个伟大的爱国者,大文豪,又是意大利改革的先驱者。他为爱国精神所驱,四十年中和贫苦奋斗,甘受放逐迫害,宁愿为亡命者,不肯变更自己的主义和决心。他非常敬爱母亲,将自己高尚纯洁的精神全归功于母亲的感化。他有一个知友丧了母亲,不胜哀痛,他写一封信去慰唁。下面就是他书中的原文:

“朋友!你这世已不能再见你的母亲了。这实是可战栗的事。我目前不忍看见你,因为你现在正在谁都难免而且非超越不可的神圣的悲哀之中。‘悲哀非超越不可,’你了解我这话吗?在悲哀的一面,有不能改善我们的精神而反使之陷于柔弱卑屈的东西。我们对于悲哀的这一部分,当战胜而超越它。悲哀的别一面,有着使我们精神高尚伟大的东西。这部分是应该永远保存,决不可弃去的。在这世界中最可爱的莫过于母亲,在这世界所给你的无论是悲哀或是喜悦之中,你都不会忘了你的母亲吧。但是,你要纪念母亲,敬爱的母亲,哀痛母亲的死,不可辜负你母亲的心。啊!朋友!试听我言!死这东西是不存在的。这是空无所有,连了解都不可能的东西。生是生,是依从生命的法则的。而生命的法则就是进步。你昨天在这世有母亲,你今天随处有天使。凡是善良的东西,都有加增的能力,这世的生命永不消灭。你母亲的爱不也是这样吗?你母亲要比以前更爱你啊!因此之故,你对于母亲,也就有比前更重的责任了。你在他界能否和母亲相会,完全要看你自己的行为怎样。所以,应因了爱慕母亲的心情,更改善自己,以安慰母亲的灵魂。以后你无论做什么事,常须自己反省:‘这是否母亲所喜的?’母亲的死去,实替你在这世界上遗留了一个守护神。你以后一生的行事,都非和这守护神商量不可。要刚毅!要勇敢!和失望与忧愁奋斗!在大苦恼之中维持精神的平静!因为这是母亲所喜的。”

先生再继续着说:

“卡隆!要刚毅!要平静!这是你母亲所喜的。懂了吗?”

卡隆点头,大粒的泪珠簌簌地落下在手背上、笔记簿上和桌上。

少年受勋章(每月例话)

午后一点钟,先生领我们到市政所去,参观把勋章授予前次在濮河救起小孩的少年。

大门上飘着大大的国旗。我们走进中庭,那里已是人山人海。前面摆着用红色桌布罩了的桌子,桌子上放着书件。后面是市长和议员的席次,有许多华美的椅子。着青背心穿白袜子的赞礼的傧相就在那里。再右边是一大队挂勋章的警察,税关的官员都在这旁边。这对面排着许多盛装的消防队,还有许多骑兵、步兵、炮兵和在乡军人。其他绅士呀、一般人民呀、妇女呀、小孩呀,都围集在这周围。我们和别校的学生并集在一角,旁有一群从十岁到十八岁光景的少年,谈着笑着。据说这是今天受勋章的少年的朋友,特从故乡来到会的。市政所的人员多在窗口下望,图书馆的走廊上也有许多人靠着栏杆观看。大门的楼上,满满地集着小学校的女学生和面上有青面罩的女会员。情形正像一个剧场,大家高兴地谈说,时时向有红毡的桌子的地方望,看有谁出来没有。乐队在廊下一角静奏乐曲,日光明亮地射在高墙上。

忽然,拍手声四起,从庭中,从窗口,从廊下。

我踮起脚来望。见在红桌子后面的人们已分为左右两排,另外来了一个男子和一个女子,男子携了一个少年的手。

这少年就是那救助朋友的勇敢的少年。那男子是他的父亲,原是一个做石工的,今天打扮得很整齐。女人是他的母亲,小小的身材,白皮肤,穿着黑服。少年也是白皮肤,衣服是鼠色的。

三人见了这许多人,听了这许多拍手声,只是站着不动,眼睛也不向别处看,傧相领他们到桌子的右旁。

过了一会儿,拍手声又起了。少年望望窗口,又望望女会员所居的廊下,好像不知自己在什么地方。少年面貌略像可莱谛,只是面色比可莱谛红些。他父母注视着桌上。

这时候,在我们旁边的少年的乡友接连地向少年招手。或是轻轻地唤着“平!平!平诺脱!”要引起少年的注意。少年好像听见了,向着他们看,在帽子下面露出笑影来。

隔不了一会儿,守卫把秩序整顿了,市长和许多绅士一齐进来。

市长穿了纯白的衣服,围着三色的肩衣。他站到桌子前,其余的绅士都在他两旁或背后就坐。

乐队停止奏乐,因市长的号令,满场肃静了。

市长于是开始演说。开头大概叙说少年的功绩,不甚听得清楚。后来声音渐高,语音遍布全场,一句都不会漏了:

“这少年在河岸上见自己的朋友将要沉下去,就毫不犹豫地脱去衣服,跳入水去救他。旁边的孩子们想拦住他,说:‘你也要同他一起沉下去哩!’他不置辩跃入水去。河水正涨满,连大人下去也不免危险。他尽了力和急流奋斗,竟把快在水底淹死的友人捞着了,提了他浮上水面,几次险遭沉没,终于鼓着勇气游到岸边。那种坚忍和决死的精神,几乎不像是少年的行径,竟是大人救自己爱儿的情景。上帝鉴于这少年的勇敢行为,就助他成功,使他将快要死的友人从死亡中救出,更因了别人的助力,终于更生了。事后,他若无其事地回到家里,淡淡地把经过报告家人知道。

“诸君!勇敢在大人已是难能可贵的美德,至于在没有名利之念的小孩,在体力怯弱,无论做什么都非有十分热心不可的小孩,在并无何等的义务责任,即使不做什么,只要能了解人所说的,不忘人的恩惠,已足受人爱悦的小孩,勇敢的行为真是神圣之至的了。诸君!我不再说什么了!我对于这样高尚的行为,不愿再加无谓的赞语!现在诸君的面前,就立着那高尚勇敢的少年!军人诸君啊!请以弟弟待他!做母亲的女太太啊!请和自己儿子一样地替他祝福!小孩们啊!请记忆他的名字,将他的样子雕刻在心里,永久勿忘!请过来!少年!我现在以意大利国王的名义,授这勋章给你!”

市长就桌上取了勋章,替少年挂在胸前,又抱了他接吻。母亲把手挡了两眼,父亲把下颔垂在胸口。

市长和少年的父母握手,将用丝带束着的奖状递给母亲。又向那少年说:

“今天是你最荣誉的日子,在父母是最幸福的日子。请你终生不要忘记今天,走上你德义与名誉的路程!再会!”

市长说了退去。乐队又奏起乐来。我们以为仪式就此完毕了。这时,从消防队中走出一个八九岁的男孩子来,跑近那受勋章的少年,投入他张开的双臂。

拍手声又起来了。那是在濮河被救起的小孩,这次来是为表示感谢再生之恩的。被救的小孩与恩人接了吻。两个少年携了手,父母跟在他们后面,勉强从人群中挤向大门。警察、小孩、军人、妇女都面向一方,踮起了脚想看看这少年。靠近他的人有的去抚他的手。他们在学生的队伍旁通过时,学生都把帽子高高地举在空中摇动。和少年同乡里的孩子们都纷纷地前去握住少年的臂,或是拉住他的上衣,狂叫“平!平!万岁!平君万岁!”少年通过我的身旁。我见他脸上带着红晕,似乎很欢悦。勋章上附有红白绿三色的丝带。那做父亲的用颤颤的手在抹胡须,在窗口及廊下的人们见了都向他们喝彩。他们通过大门时,女会员从廊下抛下堇花或野菊花束来,落在少年和他父母头上。有的在地上,旁边的人都俯下去拾了交付他母亲。这时,庭内的乐队静静地奏出幽婉的乐曲,那音调好像是一大群人的歌声在远远地消失。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11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